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贛南客家中村儺文化的藝術形式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2W

摘要:中村儺文化在儺儀活動中滿足着廣大客家先民的心裏祈願,它既是客家傳統文化的基因也是中村村落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及藝術形式。中村儺文化中既藴含了濃厚的“陰陽”觀、“神聖”觀,又具有驅鬼逐疫、祈禱納福的功能性訴求,還包含了獨具特色的採茶戲風格等精神內涵及藝術形式。

贛南客家中村儺文化的藝術形式論文

關鍵詞:中村儺文化;精神內涵;藝術形式

一、中村儺文化的精神觀念

黃石鎮中村儺戲作為贛南地區唯一儺戲戲種,有着悠久的歷史。“儺”承載了客家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達了客家先民超脱物質生活的精神需求。每年兩次的儺儀祭祀活動成為當地百姓納福祈禱,逐疫驅疫的神聖性活動,儺神也早已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

(一)中村儺文化中的“陰陽”觀

“陰陽”觀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村儺有着濃重的道教色彩,因此其“陰陽”觀亦沿襲了道教文化中的“陰陽”概念。“陰陽”觀在中村儺文化中有着多重的體現。如中村儺的服裝有“紅”“綠”兩色,其中紅色服裝代表男性,綠色服裝代表女性。由於中村儺藝人均為男性,因此用服裝顏色就可以辨別儺儀活動參與者的性別。古人用“紅”比男,用“綠”比女,“男紅女綠”集中體現了中村客家人對中原漢文化的傳承沿襲,也體現了當地居民對道教“陰陽”觀的文化認同。月亮代表“陰”,太陽代表“陽”,這是中國人普遍認同的“陰陽”觀,而這種“陰陽”觀念在中村儺文化中有着更加突出的體現。目前僅存的7部中村儺戲中的《賴公射月》便是對此“陰陽”觀的最好認同。中村人認為:人世間若陰氣過重,各種妖邪鬼怪就會在人間作惡,月亮是“陰”的象徵,因此要除去多餘的月亮。代表“陽”的賴公射除了代表“陰”的月亮,這種儺儀活動的舉行祛除了陰氣,驅逐了鬼厲,保百姓以平安祥和。中國的民俗心理普遍認為女人代表陰性,男人代表陽性,陰氣過重時需要陽氣壓制,以免鬼厲作祟,禍害人間。因此,在儺儀活動開始時,作為代表陰的'女性必須遠離祭壇,以免帶來禍端。此類民俗心理集中反映在中村儺戲——《打保安》中。在《打保安》中有一個環節是讓百姓上祭壇前跪拜許願,祭祀時要求所有女性遠離祭壇,躲在一旁,只許男性上前祭拜。直到今天,贛南客家當地的百姓認為女人陰氣重,疫癘是因陰氣而出來作祟,這實則表現了中村人對古代“陰陽”觀念的極大認同。

(二)中村儺文化中的“神聖”觀

中村儺廟北牆有一塊碑石,碑石中央篆刻:石示(zhai)頭福主廟重塑神像序言;兩側刻:華光普照神州方方盡堯舜,福主靈感乾坤户户皆平安。從碑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中村人對“福主”充滿了信仰,對儺儀活動有着強烈的敬畏之心。每年兩次的儺儀活動一旦展開,芸芸眾生便會誠服膜拜。從中村人對待“儺面具”的態度上可以集中反映出當地儺文化中的“神聖”觀。儺面具被賦予了神祕的宗教與民俗含義,是神靈的載體,因此對待面具要遵守約定俗成的各種清規戒律。中村儺舞中的面具在製作時要先舉行“開光”儀式,取用面具要事先舉行“開箱”儀式,存放面具要舉行“封箱”儀式。由此可見,中村人視“儺面具”為極其神聖的事物。由於儺戲面具的原始神祕性,都藏入福主廟神台,從不示人,只有在兩個儺戲“表演季”儺面具才拿出來,並且它的雕刻製作歷來也是神聖的事情。儺舞人表演時,不論演什麼角色都必須頭戴面具,人帶上面具即表示神靈已經附體,不得隨意説話和行動,使人感受到遠古先民請神驅鬼的巨大震攝力。

二、中村儺文化的功能訴求

《周禮夏官》中有關於“儺”的最早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日,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柩,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驅方良。”由此可見,早在周代時期“儺”已經作為一種純粹的儺儀活動,且具有很強的儀式性和功能性。經過幾個世紀的沿襲,中村“儺”的功能性仍然是作為一種驅鬼逐疫、祈福保平安的民間活動,流傳至今。

(一)驅鬼逐疫的功能性訴求

“驅鬼逐疫”是中國民間儺文化的普遍功能性訴求,然而中村儺在“驅鬼逐疫”方面有着其自身特有的訴求方式。在早期的大遷徙時期,中村人面對大自然的各種威脅和神奇古怪的自然現象,造就了崇拜鬼神的文化心理,認為所有的自然災害、疾病、死亡等都是由人類無法戰勝的邪魔惡鬼所為,因此渴求神靈護佑與恩賜。當地人認為,舉行儺儀活動既可驅除一切妖魔、疾病和災難,也可給人們帶去健康、幸福與平安。例如,中村儺戲《判官點書》。《判官點書》的表演者面戴黑色而猙獰恐怖的判官面具,手拿竹筆、生死薄,通過不斷的彎腰下蹲、舞筆等動作形態,以此驅逐鬼厲,保百姓安康祥和。再例如,中村儺戲《鍾馗除妖》的表演者頭裹胎衣布,上身穿正面為紅色,背面為黑色,背寫“福”字的道裙,手持木劍和紅手巾作為法器,面戴凶神惡煞、青面獠牙的黑色鍾馗面具,表演中不斷出現的祭拜、磨劍、舞劍斬殺與跳罡步、踩靈、叉腰手相互結合,口唸咒語,邊唱邊跳,產生出動作威武的舞蹈形象和莊嚴肅穆的表演氛圍,無不是在“萬物有靈”的心理作用下進行的驅鬼逐疫的思想體現。因此,中村儺戲中所體現的辟邪文化是當地客家人的一種獨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

(二)希冀生命繁衍、祈禱萬世平安的功能性訴求

“生存與發展”是中國民間民俗活動永恆的生命主題,故而從中村儺儀的各種祭祀活動中、從中村儺戲的劇目內容中不難發現,生存與發展歷來就是中村客家人想要表達的首要內容。由於生存環境的惡劣,中村人在對待生命繁衍的希冀和平安幸福的期盼上有着更為強烈的心理訴求。儺儀活動的產生迎合了中村人的此類心理訴求,因此便有了《太公釣魚》《抱冬易》等儺戲劇目。這些儺戲劇目集中反映了中村人特有的祈福方式。當演出《太公釣魚》時,中途廟會頭首會將演出道具、紙剪的魚向觀者出售,而許多婦女則會爭先恐後拿錢去買。她們將紙魚買回家後,先在灶頭上放一下,然後拿去拌豬食和雞食,據説這樣可保雞、豬不會發瘟,六畜平安。演《抱冬易》一戲時,中途會有許多婦女手提白線爭着掛到演員手中。每個婦女手上的線都有一定的數,今年12個月就拿12根線,如果有閏月就得拿13根線,每根線長33釐米以上,線頭上要扎一個紅包,紅包裏裝有錢幣(多少由掛線人自定),人們稱之為“掛線”,據説可保大人小孩長命百歲。中村儺戲因祭神的特性,與地方廟會活動常常聯繫在一起,每年在福主廟內固定舉辦兩次大型廟會來進行禳神祈福。實際上,儺戲是用於禳神的廟會活動之一,儺戲屬於廟會。自古以來,廟會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當地百姓的祥和平安。因此,儺戲活動集中體現了當地人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三、中村儺的藝術表現形式

中村位於贛州寧都,有着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客家文化盛行。由於當地地理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影響,中村儺在其自身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合當地土著文化及漢文化,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中村儺戲充分融合了當地戲曲藝術——贛南採茶戲。中村儺戲結合了採茶戲中的唱詞和道白,兼有鑼鼓伴奏,矮子步及扇子舞表演形式,幽默詼諧。同時,中村儺戲的表演場面十分熱鬧,嗩吶、鑼鼓、禮炮銃、鞭炮喧天,起舞前要殺公雞請神、祭神,有着獨特的藝術特徵。

(一)獨具特色的本土性藝術特徵

中村儺作為當地的一種祭祀活動,是在贛南老區的特殊環境中產生髮展,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受到漢族文化影響和制約的民俗活動,因此中村儺有着強烈的本土印記。中村儺戲源於勞動人民,是以表現普通百姓生活為主的地方儺,貼近生活,生活氣息濃郁,有着深厚的民眾基礎。中村儺舞服裝所採用的材料均為當地常見的棉麻布料,儺舞道具大多為木、竹、鐵等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形態。此外,中村儺戲採用地方方言作為唱詞道白,獨具地方特色。儺舞表演時,經常採用贛南採茶戲中的“哎呀伊喲喂”作為唱詞,令當地人倍感親切。當地人舉行儺儀活動時,要配有鑼鼓、嗩吶、土銃、鞭炮等民間道具,使得儺儀活動豐富多彩,鄉土氣息濃郁,是客家勞動人民祈福驅鬼的重要表達方式。總之,中村儺集中反映了客家儺本土化、原生態的藝術特徵。

(二)獨具特色的贛南採茶戲藝術形式

贛南採茶戲是客家文化的藝術瑰寶,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有着強大的羣眾基礎。中村儺戲在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與傳承過程中,受當地採茶文化的影響,充分融合了當地採茶戲的戲曲特徵,整體風格詼諧幽默,唱詞極具特色。中村儺的許多節目和表演環節均貼近生活,表演質樸,生活氣息濃郁,表演形式深受當地採茶戲的影響。同時,受到地方採茶戲風格的影響,中村儺戲在表演過程中具有詼諧幽默、熱鬧有趣的特徵,符合當地人的個性。中村儺戲中的“王卯”,歪嘴、斜鼻的裝扮實則是採茶戲中丑角衍化的。戲中的“王卯”顯然是一個令人捧腹大笑的戲劇小丑,在整個表演過程中自問自答的幽默語言及誇張的肢體動作,充滿着娛樂性。又如在《姜太公釣魚》的節目中,表情動作誇張,風趣幽默,整個表演過程極富有戲劇性,另加上村民在旁邊的插科打諢,呈現出中村儺戲向贛南採茶戲延伸的藝術形態。

(三)獨具特色的儺舞藝術形式

儺舞作為中村儺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一種極為醒目的儺文化象徵符號。中村儺舞充分結合了贛南採茶戲的表演藝術,具有獨特的儺舞藝術表現形式,如採用戲曲中常用的矮子步、踏罡、扇子舞等表現形式增添了儀式氣氛。如《王卯醉酒》中的王卯憑藉採茶戲形式中扇子花的表演風格,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王卯醉態的各種姿態。“踏罡”是中村儺戲的突出特色,也是區別於其他地區儺文化的顯著特點。中村儺的表演者在進行儺舞表演時,踏着類似道教中的“踏罡”步伐,並配合鑼鼓的節奏不斷做着下蹲的動作,表演形式簡單粗獷。中村儺舞始終結合鑼鼓、嗩吶等民間樂器,表演形式熱烈,結合當地特有的唱詞和道白,為我們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中村儺舞文化中,儺舞人以身體動作為載體,結合音樂、道具服飾等來表達民眾的生活理想和生命情感。

四、結語

由客家先民從中原沿襲發展而來的贛南客家民俗活動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和穩定性,因此其文化中總有着不可割捨的中原漢文化情節。當地客家移民為了生存和漢文化延續的需要,將自身的儺與當地的民間信仰相結合,同時融入道教色彩,形成了獨特的客家儺文化現象。“儺”作為中國特有的民間文化,為中村人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寄託,其中包含了中村人對鬼神的敬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村儺戲在漫長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民俗學、戲劇學、舞蹈學、美學等多種學科內容,造就了多元的精神內涵,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藴,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

參考文獻:

[1]傅麗.贛南客家原生態文化保護初探——從中村儺舞看客家原生態文化[J].江西社會科學,2005(12):134-138.

[2]黃文華,謝莉.寧都中村“儺舞”考察與分析[J].文學教育(中),2011(6):90-93.

[3]温習.寧都中村儺舞的理想表達[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1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