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 其一》優秀教學設計範本

欄目: 歸園田居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引導語:《歸園田居》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場後,執意離開,對官場黑暗的不滿和絕望。這也是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作為老師,要怎麼教授這節課,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歸園田居 其一》優秀教學設計範本,歡迎大家參考改正。

《歸園田居 其一》優秀教學設計範本

《歸園田居 其一》優秀教學設計範本

教學目標

1.學會在詩意的想象中詩意的朗讀詩歌。

2.學習描寫景物的藝術手法。

3.體味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之情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詩意的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

教學重難點

觸摸詩人隱藏在詩歌語言和意象之後的詩心。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辭官歸田,不與當時黑暗的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熱愛田園生活的精神。

培養學生通過揣摩語言,想象畫面,體味情感來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幻燈1)

師: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嚮往祥和安寧、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有這樣一位隱士,他淡泊名利,陶然於耕種;有這樣一位耕者,他一生種菊、愛菊,活得像菊花一樣高潔、飄逸。千年已過,我們還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讀那高潔的靈魂。同學們,我剛才説的是誰呢?(——學生答:陶淵明。)初中時咱們學過了他的《桃花源記》。

(幻燈2)今天,咱們要學習的是他的一首五言詩《歸園田居(其一)》,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簡介作者、背景:

陶淵明

背景

東晉最傑出的詩人

“田園詩人”

“隱逸詩人”

“靖節先生”

“五柳先生”

後世稱譽 :“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義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擔任彭澤縣令的陶淵明聽説郡裏派了督郵(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員)來縣巡視。縣吏勸他穿戴整齊的官服去迎見督郵。陶淵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郵為名敲詐勒索的官員,氣憤地説:“我決不能為五斗米(指俸祿)折腰,去迎奉伺候這種鄉里小人。”當天,他就推説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喪;就這樣,只當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就掛冠解綬,辭官歸田了。後終老田園,不再出仕。

師:那麼陶淵明為什麼棄官歸田,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沒有關係呢?

2、補充東晉時代背景。

東晉朝廷:政治腐敗、爭權奪利、門閥森嚴、結黨營私

官場現實: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鑽營取巧、阿諛逢迎

陶淵明早年:“大濟蒼生”

中年:“誤入歧途”

晚年:“歸隱田園”

師:瞭解了陶淵明的經歷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歸園田居(其一)》,感受那靜謐優美的田園風光,領略詩人閒適恬淡的生活情趣吧。先請一同學來朗讀。

三、整體感知:(幻燈6)

四、解題,明確層次思路,把握結構美:

1、師:(幻燈7)我們常常説文章的題目就好像一個人的眼睛,俗話説:眉目傳情。文章的標題往往也能傳達或暗示許多有效的信息。那麼大家認為《歸園田居(其一)》這個標題最重要的是哪一個字呢?

學生明確:"歸"字

師:也就是説“歸”字是文章的題眼。那麼我們就圍繞“歸”字來解讀這首詩歌。

2、提問:請問詩人1、從何而歸? 2、為何而歸? 3、歸向何處? 4、歸去如何?

請大家仔細看課文,回答我的問題,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討論,用原文回答:

討論交流後明確:

(1)、(幻燈8)從何而歸?

明確: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思考:塵網、樊籠比喻什麼?

明確:官場生活

思考:為什麼要如此比喻?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的情感?

明確:對官場生活的鄙棄和厭惡 。

思考:還有哪一個字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明確:“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中的“誤”字,既寫出了自己對官場的厭惡,又寫出自己久居官場的悔恨之情。

(2)、(幻燈9)為何歸來?

明確: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思考:“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説明陶淵明的本性怎樣?

明確: 熱愛田園生活,對於世俗官場的周旋逢迎、爾虞我詐難以適應。

思考:“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一句用到了什麼修辭?寫出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明確:比喻和擬人,實際上詩人是以“羈鳥”和“池魚”來自比,自己就像關在籠子中的鳥一樣嚮往自由自在的田園,像養在池塘裏的魚一樣渴望閒適恬淡的生活。特別是“戀和思,舊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現出陶淵明對田園生活的'眷戀和嚮往。

(3)、(幻燈10)歸向何處?

明確: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4)、(幻燈11)歸去如何?

明確: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户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思考:詩中最能表現詩人歸隱田園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明確: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思考:表現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脱離官場後的愉悦和欣喜。

3、(幻燈12)明確結構美。詩的開頭四句和結尾四句,互相呼應,中間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承上啟下,關聯過渡。首尾記敍抒情,中間寫景抒情。整首詩結構完整,層次清晰自然。

五、欣賞田園風光,品味畫面美:

1、(幻燈13)請大家邊聯想、想像,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歸去後”是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用原文的詩句回答)

明確: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2、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説明原因。

3、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田園風光?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

清新自然 祥和安謐 閒適恬淡 寧靜幽美

六、理解情感,把握形象:

先請全班同學有感情的齊讀全詩並思考:

1、整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對誤入官場的痛心悔恨,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由衷喜愛,擺脱官場羈絆的欣喜愉悦。

2、我們常常説文如其人,那麼你從詩中感受到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清高孤傲、與世不合 潔身自好、甘於清貧 嚮往田園、淡泊名利

七、課堂小結:

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清高孤傲、與世不合,潔身自好、甘於清貧,嚮往田園、淡泊名利。他以琴書為樂,以菊花為友,為我們樹起了一塊人格的豐碑,讓後人永世傳誦。

八、佈置作業:

1、背誦

2、課外合作探究: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