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木蘭詩

《木蘭詩》語文教學反思

欄目: 木蘭詩 / 發佈於: / 人氣:1.35W

一、成功之處

《木蘭詩》語文教學反思

1、教學觀念突破傳統,適時創新

這堂課不在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不是孤立於課程之外,而是課程的創造者、課程的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強調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師和學生的信息交流屬於互動性和互惠性,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實現教學相長的願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特別是對木蘭勤勞、愛國、孝順等傳統美德的宏揚,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如在“百度”搜尋譯文時關鍵字的指導。並且在學生學習方式上改變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對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讚賞學生獨特和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2、教學環節設計新穎時尚,符合學生心理

孫老師這堂網絡課的導入非常自然,説是帶來一款網絡遊戲《木蘭詩》,然後、請學生輸入網址,這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他們大部分都是網絡遊戲高手,沒想到今天語文課也能在玩中學課文。五個板塊的設計是圍繞主人公木蘭設置的,而且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體現了一個學生認知的梯度規律。“讀木蘭”是初讀課文,“譯木蘭”是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評木蘭”是深入理解課文基礎上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蘭”是思考質疑階段,“寫木蘭”則是課文的拓展延伸。對於課文的重點,詩詞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師採用觀看flash、找相關語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碼的設置,也別巨匠心,體現了課堂的主題:我愛花木蘭。而每次進入的一把金鑰匙也增加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處理問題較靈活

在教學過程中,孫老師始終對學生進行賞識教學,鼓勵教學,而且教態親切自然,遇到教師電腦出狀況也能靈活處理。

二、不足之處

1、語文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沒有很好兼顧

這堂課對人文性比較重視,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學重點中“詩詞的藝術特點”、“字詞的錘鍊”、“背誦課文”基本沒有提及,雖然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覺就像一堂歷史課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課,尤其是“譯木蘭”這個環節,只是選取了三句重點句子讓學生翻譯,而“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句互文沒有強調。查找譯文也沒有花時間讓學生瀏覽或齊讀,學生在對課文內容還比較生疏的情況下就進行“評木蘭了”。

2、倡導對話,但有些遠離根本

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有幾個環節與文本似乎關係不大,只是泛泛而談。

3、學生提問時應該進行引導,學生的提問價值不大。

三、改進措施

1、“讀木蘭”這個環節要加強,加強朗讀。

2、“譯木蘭”要加強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

3、學生寫感想時出現中英文夾雜的現象,應予以指導,保持漢語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