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閲讀練習及答案

欄目: 湖心亭看雪 / 發佈於: / 人氣:1.71W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餘挈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閲讀練習及答案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把下面兩個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心亭看》寫於明王朝滅亡以後,文章開頭交代時間為什麼要使用明代的帝王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寫景,為什麼要着力寫堤、亭、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賞雪,卻寫到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多餘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舟子為什麼説作者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型:閲讀理解與欣賞難度:中檔同步題

答案 1.(1)(湖上)瀰漫着水汽凝成的水花,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麼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閒情雅緻)的人呢?

2.説明在作者心目中明朝始終是沒有滅亡的,表現出對故國的懷戀。

3.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景物最打動人的地方表現出來,而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正抓住了茫茫雪景中的.亮點。

4.不多餘。這是看雪行動的延伸,由從景的角度寫景轉變為從人的角度寫景,將人與景有機地結合起來。

5.舟子説作者痴,體現了俗人之見,但痴字又無疑是對作者高雅情懷的稱頌。

(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