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內部審計報告範文格式

欄目: 審計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9W

內部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後,就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書面文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部審計報告格式及範文,供大家參考!

內部審計報告範文格式

內部審計報告格式

一、審計報告的標題

審計報告的標題因審計項目和審計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關於對**公司財務收支的審計報告;關於對**公司(**期間)經營(目標)結果的審計報告;關於對***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報告;關於對**公司經理**離任的審計報告;關於對**公司***問題的中期審計報告;關於對項目的專項審計調查報告;關於對擬併購**公司資產情況的審計報告;盡職調查報告;關於對**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報告……。

二、審計報告的主送人

根據內部審計機構隸屬關係的不同而有區別:財務總監;主管總裁(經理);總審計師(審計總監);董事長;審計委員會等。

三、審計依據、審計目標、審計範圍、審計內容、審計人員、審計時間

開宗明義:根據什麼進行審計?本次審計要解決什麼問題?審計何時間內、何範圍內、何內容?審計工作人員及審計所耗時間。這裏不能羅嗦,宜高度概括但不能缺項。

四、審計出的主要問題及問題形成的原因

審計出的主要問題要根據重要性(金額大小、性質、影響程度等)原則,對問題進行排序。如:重大偏離審計目標的違法問題、違規問題、高風險問題、做假帳、上報虛假的財務報告、資產不實風險等。對所有問題都要先定性質後量化。如:虛增**年度利潤300萬元;職務侵佔公款300萬元;現金短款300元;違反投資決策程序造成投資損失300萬元;私設小金庫300萬元等等。然後逐項描述。基本要求是:讓所有收到報告的人都能讀懂問題的來龍去脈。

問題形成的原因可以單獨寫也可寫在報告裏,但一定要實事求是,符合客觀實際。問題的原因應該明確界定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的表現是:明知故犯;先犯後改、改了再犯;履查履犯。客觀原因的表現是:業務流程中設為非控制重點環節;內部控制點制度空白;非常情況下發生;企業發展中的新問題。所有原因均應引申其對公司發展的影響。

五、被審計對象在審計期間就已經審計出的問題的整改行動及糾正措施

在審計期間(審計通知書發出之日起到部門審計報告定稿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公司已經或正在進行整改,有實際糾正行動和結果的,應該在審計報告中進行描述。肯定被審計對象對制度的維護和對審計問題的態度所做出的努力。這個信息應該通過審計報告傳遞到所有能讀到審計報告的每位領導。

六、 審計結論與審計評價

每份審計報告都要給出審計結論和審計評價。這不僅是對被審計對象履行的義務,也是體現審計獨立性、權威性、客觀性、決策可參照性的必要前提。也是企業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主要目標之一。內部審計不參與經營,與經營者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關係,審計結論和審計評價必須確保獨立性和權威性。

七、 審計建議

國家審計這個位置是要寫“審計意見”或“審計結論和處理意見”的,內部審計無執法權,如無公司文件明確規定,則沒必要寫成“審計意見”。“審計建議”要具備可操作性,基本要求是能夠解決審計發現的問題。內部審計存在的前提是能夠發現問題,內部審計的價值是如何解決已經發現了的問題,最低要求是同樣的問題不能再在同一個管理中心或利潤中心重複發生。

八、 審計報告出具人

審計組的“審計報告”要手書審計組全體人員的名字;審計部的“審計報告”要手書審計經理的名字。這和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報告有明顯的區別。

九、 審計報告出具日期

打印審計報告形成日期。

十、 審計報告抄送人員和部門及報告總份數及存檔要求

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報告,是要按公司規定發送很多既定的領導和部門的,在審計報告最後一頁的頁角,按規定寫清楚抄送人員和部門及需存檔案的份數及總髮出份數。

內部審計報告範文

一、導言

日期:20XX年10月26日

接受者:公司總經理 ***

引言:

經公司20XX年度內部審計的計劃安排,我們對公司計劃物控部業務管理程序政策、採購計劃及其價格核定與控制、有關合同、倉儲管理系統等事項進行就地審計,涉及的期間是從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月9月30日。

審計範圍和目標:

本次審計的期間範圍涉及計劃物控部從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月9月30日止計劃物控部有關採購計劃的制定、實施的及時性、有效性、合理性、合規性,存貨成本管理的效益性,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等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的依據是計劃物控部提供的資料。審計過程中我們結合其實際情況,實施了我們認為合適的、必要的審計程序。

簡要的審計結論和審計發現的性質:(主要的審計發現和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及建議)在對計劃物控部審計過程中,我們認為最重要審計發現如下計劃物控部存在問題:

1、採購行為依據不具體、不規範,基礎信息有待完善;

2、採購計劃製作被動,指導性不強,缺乏與實際的對比考核,採購工作效率不高;

3、成本管理工作手段單一,市場信息蒐集工作少,供應商管理需進一步規範化;

4、倉儲條件較差,未按價值大小分別管理,存貨管理有少量缺陷需改進。綜上幾點反映了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

對回覆的期盼:

該報告的其他部分提供了有關部門審計發現和建議的詳細資料,我們

希望在收到報告之後的15天內作出書面回覆。

公司審計部

審計組長:***

審計小組成員:***

(以上部分是便於總經理簡要閲讀)

二、審計過程説明:

審計資料蒐集方法採用直接觀察法、採訪法,資料蒐集形式有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及組合調查。

三、審計發現的細節説明

(一)、採購行為依據不具體、不規範,基礎信息有待完善;

主要問題1:目前採購行為來源依據主要是營銷中心、客户服務部提交的產品需求計劃,做為指導採購行為的依據針對性不強,有些特殊要求表達不夠明確。

建議:需求計劃歸口由生產部門(或工藝部門)提供。生產部門是產品的製造者,生產計劃制定者,有能力和責任根據要求判定能否生產、按期交貨;

主要問題2:需求計劃多樣化,格式、內容、要求、通知編號等不統一有待完善,BOM清單不準確。依據不清會導致模糊採購,責任劃分不明確,易產生事後扯皮影響工作效率。

建議:(1)重新統一設計表格明確計劃表內容,按信息傳遞部門先後順序設計。如營銷部門提出產品需求計劃並經審批後,產品無變化有BOM清單的,可直送生產部門審核簽署“請按BOM單採購”意見後轉計劃物控部;有變化有BOM清單的,還應先送研發部門審核,就變化部份附送明細清單,如涉及BOM清單變化的應加註變化並附減除物料明細,由研發部門專 門人員傳送生產部門,生產部門簽署意見後轉計劃物控部執行,制定時限要求;

(2)規範計劃編號,便於查核;

(3)BOM清單要相對穩定,如有更改應及時通知營銷部門、工藝、生產部門和計劃物控部等相關部門協調一致;

主要問題3:時間缺乏彈性,不易調整採購策略。

建議:由於公司產品的特點對採購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也相對較高,日常要做好重要供應商的溝通,不因為時間要求緊而向質量讓步。另外是否建立科學的產品生產週期,精確計算出從採購到產品下線入庫各環節所需的時間,正確指導各環節的工作行為。讓營銷人員簽訂合同明確交貨日期時能做到心中有數,不致引起糾紛。

主要問題4:需求計劃審批不夠規範,口頭請示後未補簽字;

建議:完善審批程序。規定審批執行人權限,跟蹤完結審批手續;

主要問題5:有部分非生產物品採購,如購置禮品、萬年曆等;

建議:非生產物品採購是否可直接由執行部門經辦,減少採購員工作量;

審計結論:亟待完善。作為實施採購行為的基本環節,不明確的行為依據將直接導致以後各環節的混亂,易造成責任劃分不清,不能有效完成採購任務,影響採購效率、效果,是目前亟待完善的一項基礎工作。本環節涉及營銷、生產、工藝、研發等部門,應設計一份流程清晰,責任、標的物明確的計劃程序表。

(二)、採購計劃製作被動,指導性不強,缺乏與實際的對比考核,採購工作效率不高;

主要問題1:欠料單6月份之前不夠規範,6月份後欠料單有所改進但歸集工作未完善。

建議:作為計劃製作的重要依據應按序整理歸檔,形成歷史資料,提煉客觀合理的數據,合理計劃安全採購量。

主要問題2:採購計劃制定與需求申請日時距較大,壓縮了採購實施至物料到貨日時間,不利於物料信息的蒐集及制定採購策略,進而壓縮生產製造週期,延遲交貨期,會導致質量上向供應商讓步,加大成本。計劃成為形式。

建議:減少審批程序提早採購反應的第一時間,提高時效。制定科學的採購週期,綜合評定出一個合理的產品生產週期,使需求部門在制定需求計劃時能心中有數。

主要問題3:由於公司產品的特殊性,計劃多為事後計劃而非常規計劃,計劃制定時也是物料採購行為實施時,實施也可能提前。未體現計劃與實際的差異。計劃書未明確所含需求計劃的計劃號,未標示計劃價。計劃未做分類,不能區分是生產用料計劃、研發用料計劃、維修用料計劃。在抽查下料單未見CCD鏡頭、視頻彩打等物料,但計劃有做,經瞭解部份物料是由研發自行報購,故無下采購單。計劃變得無實質意義。

建議:計劃制定應完善所含內容,建立與實際差異項目,原因説明,計劃價等,加強計劃的準確度和指導作用。計劃制定要分類別,避免領用時產生衝突。計劃編制要有實質性。

主要問題4:下料單的性質似合同,但又不俱備合同要素要求。單據未按時序整理歸檔,部份單據未標示價格(出於供應商業務員的要求)不便於財務成本核算。

建議:下料單對外涉及供應商,要求能達到防止糾紛風險。對內涉及倉管、財務部門,要求能滿足使用人使用。按時序歸檔按計劃類別分月裝訂成冊。

審計結論:計劃的適時性不夠,應及早計劃。計劃的準確度和指導作用有待加強,應及時對比計劃與實際的差異,説明原因,標示計劃價格。分類不夠明確。下料單尚待完善,便於使用。

(三)、成本管理工作手段單一,市場信息蒐集工作少,供應商管理需進一步規範化;

主要問題1:採購員市場信息蒐集不夠,日常工作大多為下單後的,市場價格信息調查工作比重少。價格信息獲取手段單一,多為供應商傳真報價基礎上討價還價。

建議:應加強基礎信息工作,做到貨比三家,尋找價優、質高、誠信的供應商。

主要問題2:供應商等級評定工作管理薄落,缺少第三方的參與。

建議:建立並完善供應商管理工作,增加定價透明度。

主要問題3:部份物料對供應商的依賴性太強,自我研發設計不穩定,品管與供應商的質量標準不夠協調,將直接影響成本高低、質量好壞及採購工作效率水平。

建議:設計穩定成熟的產品,明確質量要求並在採購時同步送達供應商,降低不良品率。

審計結論:目前主要物料來源多為長期供應商,價格水平逐年也有一定的.下浮,但仍為制約計劃採購的瓶頸,物料成本、質量直接關係到公司效益,因此應加大此方面的工作投入而非下單後的補救。

(四)、倉儲條件較差,未按價值大小分別管理,存貨管理有少量缺陷需改進。

1、倉庫管理

主要問題1:倉庫條件較差,影響物料保管。

建議:對倉庫的存儲做適當修繕

主要問題2:物料未區別管理,即價值高的物料與價值低的物料混合存放,未作重點管理。

建議:區別價值高低,分類重點管理。

主要問題3:據調查存貨積壓量大。

建議:根據可利用程度適當處理。

主要問題4:季度盤點無會計人員監盤,倉管員只負責盤點自管項目。

建議:建立監盤制度,交叉盤點,對盤點結果要簽字確認。

審計結論:總體管理較為完善,基礎工作和業務處理情況良好,應建立監盤制度。

2、原材料倉入庫管理

主要問題1:存1抽樣發現執行後無品管確認合格數。

建議:增加對二次入庫物料的品管檢驗。

審計結論:

1、大件、大批量且產品穩定的採購基本上都能及時到位,入庫率較高。但小件、小批量產品不成熟的在執行過程中問題較多,採購成本相對較高,部門間協調困難。

2、物料接收至入庫過程中涉及採購員、品管員、倉管員合作與分工的安排,相互影響,單據較多必定影響工作效率。建議設計出能相互通用的信息表。

3、原材料倉出庫管理

主要問題1:基於目前的採購計劃而購入的物料領用主要以生產為主,領用完全按BOM單發放,其他部門領用可能有時會產生衝突。另外小件、價值低的物料領用程序不變,報批成本可能會大於物料成本。

建議:物料領用適當考慮一定的彈性,不能固化。

主要問題2:物料、工具用具存在白條借用,登記借用的情況,手續不規範,有的物料借用時間較長未補辦理出庫領用手續。

建議:根據領用情況,按時間長短設定是否應補辦出庫手續,加強管理,利於正確核算成本,及時掛賬。

審計結論:出倉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應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

4、成品倉管理

主要問題1:入庫經檢驗合格後,錄入電腦、手工賬前需填制“成品繳庫單、入庫單”,2份單據實質內容相同,只是使用部門有增減,增加了倉管員工作量。

建議:在不影響使用前提下2份單據應合而為一“入庫單”,增加聯數,一單多用提高效率。

主要問題2:審批單與出庫單實質內容相同,只是審批單體現授權,出庫單體現實際出庫。

建議:設計出庫單時增加審批人簽字,再增加一欄實出數。

主要問題3:抽樣發現T(產品入庫時間)>T(需求計劃要求交貨時間),相對滯後,可能會導致供貨不及時。

建議:需綜合分析原因。是產品製作週期未能壓縮,還是需求交貨期不合理的問題。

審計結論:

1、入庫、出庫管理規範,經抽查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單據填制影響工作效率,應儘量簡化,提高效率。

2、產品基本能滿足供貨,部份批次的生產壓縮了正常的供應商生產、採購、生產、品管、研發等其他時間。有時缺乏質量、成本因素的考慮。

3、要給營銷需求部門傳遞正常的產品供應週期時間,合理計劃需求,不至於兩頭忙的境地。

四、內部審計人員的評論

計劃物控部做為公司生產運作管理的關鍵部門,基礎信息工作的紮實程度直接會影響整個公司的運作效率和效果,有些是來自部門外的,有些是內部管理不到位,要解決這些問題光靠本身是不夠的,涉及相關部門的信息管理,辦法是看以何部門為頭分步改善。審計認為應從信息管理的源頭開始,只要涉及相關部門的則可設計出相關部門能共同使用的信息載體,載體的內容應明確各自的職責與分工。按業務程序設計,明確各環節責任人、技術標準等事項。減少重複性的工作,提高效率。此外內控制管理上還有待完善,靈活性不夠。總之,經審計後發現該部門基本上能完成採購任務,有效果但效率不高,特別是次數多、量小的採購。計劃工作不夠,可操作性不強。存貨管理工作基礎工作紮實,物料管理到位。

五、計劃物控部的反應

該部對本次審計工作比較重視,能提供審計所需的資料使審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基於審計所發現的問題無太大異議。但落實工作並非一個部門所能解決的,因此,下一步的工作是重在落實,邊工作邊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