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精思存想(網友來稿)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8.73K

田上樑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和思是結伴而行的,勤思可以彌補一個人天資上的不足。清朝有一個叫焦循的讀書人,據説“天資極鈍”,甚至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弱智兒。可是,他後來卻成了著作如林的數學家、哲學家、天文家和戲曲理論家。他靠什麼?靠得就是精思存想。他説:“有不達,則思。”“學有輟時,而思無輟時。”而且,“食時,衣時,寢時,櫛沐時,便溺時,凡不能學時,皆好學而思之。”他從不間斷的“思”,像無休止的爬坡,這邊不行,就從那邊上。由於強化了運思,時間長了,由量變而質變,於是原來“生質極鈍”的思維結構得以改善。鄭板橋説:“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足見精思存想的重要性。

在我們同學中間,所缺少的恰恰就是這“精思存想”,缺少深入探究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一篇課文從主題思想到藝術特點,還有段落劃分,詞語解釋,老師是會逐一講解的,同學記下來就是了,勤一點的背下來就以為萬事大吉了。老師的話是從“教參”裏來的,“教參”是由專家寫的,所以,我們還“想”什麼呢?再説,“想”出來的不符合老師的“標準答案”,又會怎樣呢?老師的指責?同學的嘲笑?年齡越大,這些問題似乎也越大------只是膽子越來越小了。越不思,越糊塗,越糊塗,越不思 ,怎麼也走不出這個惡性循環的死衚衕。其實,縱然老師説的都對,你又都不折不扣的記住了,那又如何?愛因斯坦説:“如果僅僅死記書本上可以翻到的東西……根本不用上大學。……人們解決世界上的問題,靠的是大腦的智慧和創造性思維,而不是照搬書本。”物理學家勞厄甚至説:“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掉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 知識的教育只是“知育”,思維的教育才是智育,因為智力的核心不是知識而是思維。一個人的智力的高低,90%取決於他以何種思維方式思考和思維技能的高低,只有10%取決於他知識的擁有量。創造型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頭腦超常之處不在於他們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擁有更多的知識,而是他們具有卓越的思維技能和創造型思維方式。當今人才競爭的焦點不再是比誰的知識更多,而是比誰的思維更靈活,頭腦更有創造力。

有的同學為什麼沒有“思考”的習慣和勇氣呢?陳舊的教育方式是難辭其咎的。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就是如何找到答案。“標準答案”,這個詞就説明了一切,答案被神聖化了,以至於許多人把能否找到正確答案當作考查學習結果的唯一標準。其實,從思維訓練的角度看,思維的過程遠比思維的結果重要,甚至可以説,正確的思維結果只是正確思維過程的.附屬品,一種自然回報。答案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如何去尋找答案才是最重要的。思維訓練的目的就是學會更準確的觀察問題、更高效的分析問題和更科學的解決問題。思維訓練就是迫使頭腦積極運轉,使頭腦深層次的的一些缺陷暴露出來;思維訓練就是使目光由關注外界轉為內視自我,發現自己思維活動中存在的缺陷,從而有意識的改進不足,完善自我。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思考問題”的例子。

(一)從“偏偏要在這個時候”看魯四老爺

有位老師上《祝福》,在引導學生分析祥林嫂死後魯四老爺罵的那句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個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時,問:從這句話裏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怎樣的一個人?也許問得“泛”了點,學生一時答不上來。於是,老師就變換提問的角度: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把一句話説完整,那麼魯四老爺在“偏偏要在這個時候”的後面理應説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説“死了”,有的説“老了”,還有説“去世”“逝世”等等。老師問:魯四老爺為什麼不説“死”了?這時有學生説:因為他忌諱極多,在祝福時是不允許提“死”一類的事情。”老師問:你從哪裏看出魯四老爺“忌諱極多”?學生説: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家時,魯四老爺“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他是個寡婦”,第二次到魯家時,魯四老爺照例皺過眉,“暗暗的告誡四嬸説,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傷風敗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這些都説明他滿腦子封建思想。老師又問:魯四老爺為什麼又不説“老了”“逝世”或“去世”?學生開動腦筋思考討論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終於明白了:因為“老了” “逝世”或“去世”等詞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而在魯四老爺眼裏,祥林嫂是一個“傷風敗俗”“不乾不淨”的人,他對祥林嫂是歧視的,對於祥林嫂的死,他不悲憫,不“尊重”,反而罵她是“謬種”,這些足見他迷信保守,自私冷酷。在老師的誘導之下,通過同學們的積極思考,至此, “魯四老爺是怎樣一個人”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難解的“有一天”

    初中有一篇課文《盤古開天闢地》,其間有一句“他忽然醒來。”這是很平常的一句話,但是有一個學生就向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課文説天地不分到處模糊一片,盤古孕育在這“混沌”中,“有一天,他忽然醒來”,這“有一天”是怎樣確定的?至少是又過了十萬八千年以後,盤古才倒下去,他的眼睛、頭髮才變成日、月、星辰。沒有日月星辰,那個“有一天”是憑什麼定的呢?

那位老師“感到十分震驚”,當時他只是説,課文記載的是神話,神話當然不是科學,不能用今人的眼光來看待古人頭腦思想的事物。但課後想一想,對自己的解答也不滿意。天地混沌,模糊一片,盤古未死,未化成日月星辰,自然是漆黑一團,怎樣算“一天”,實在是無法界定。如果説這個“混沌”自轉一週為一天,人們憑什麼去感知它自轉週期的呢?因為這時沒有白天和黑夜交替,沒有星辰升落。至於“年”,似乎還可以理解,如果“混沌”公轉一 周,週期性的冷熱總還能感覺出來。帶着這個問題,這位老師查閲了三國徐整的《三五歷記》,清朝馬 馬肅的《繹史》等等書籍,但最終還是沒有查到可以印證“有一天”的。於是這位老師就想,袁珂寫的沒有日月星辰的“有一天”的確無法解説清楚,他覺得作者在表達上不準確,“有一天”改作“不知什麼時候”才妥當。你看,就“有一天”三個字,那位老師不知忙了多少“天”。----那個學生居然從雞蛋裏挑出了骨頭,而且是真的。

(三)“未始”“或者簡直”相矛盾嗎

魯迅有一篇雜文叫《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其《解題》有這麼一句:“總而言之,不過説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簡直應該打而已。”初看起來,這是一個很怪的句子。先説“未始不可以打”,意思是“不是不可以打”;後面又説“或者簡直應該打”,意思是“完全應該打”。那麼,整個句子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落水狗”,魯迅是持怎樣的態度?教參裏只説“前一句似乎有可商量的餘地,後一句“簡直”就表明了作者的態度‘可以打’”。兩個分句拆開來固然可以這樣理解,但仍然沒有回答魯迅對“落水狗”的態度。前一個分句包含着“不打也可以”的意思,後半句説“應該打”,可是附加了一個“或者”啊,“或者”就是還有選擇的餘地嘛。整個句子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發現,這個句子其實就是整段話的中心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既然如此,我們就得注意文中表明作者對“落水狗”態度的句子。比如第二節“當看狗之怎樣以及如何落水”,第六節“不能一味費厄”“當然是要的,然而尚早”“看清對手”“待到他費厄了再講費厄不遲”,以及題目“應當緩行”,這些無不表明,魯迅並不是一概反對“費厄潑賴”,魯迅反對的是“一味地費厄”,反對不顧條件,不顧對象地“費厄”。他認為,這樣在對象上“太偏”,在時間“太早”,“一味地費厄”會“誤人子弟”,會自討苦吃。至此,我們也就明白了,魯迅這樣説,看起來是矛盾的、模稜兩可的,實際上表明瞭作者思維的嚴謹,體現了一代文豪深厚的語言功底。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精思存想”有多麼重要。知識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思”和“想”,缺少“思”“想”人,知識再豐富,他頂多只是一架書櫥,或者是一隻信息儲存器。“知識就是力量”,要讓知識爆發出力量,就要靠“思”和“想”去激活它,去引爆它。愛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告訴我們勤奮的重要,但是,你想,如果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將貶值,對於成功而言,頭腦中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才是最寶貴的。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這句話精闢極了!在茫茫大地上,渺渺宇宙間,人和蘆葦一樣,都是微小脆弱的生命,但人類卻有着蘆葦無法企及的偉力,這就是思想,這就是智慧。 

 作者郵箱:

Tags:來稿 精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