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淺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預言,心理疾病將是21世紀之患。小學生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心理健康將直接影響着國家的昌盛、民族的振興,讓孩子們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們的神聖職責。

淺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階段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由於孩子們缺乏生活經驗,對生活沒有正確的認識,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模糊,缺乏處理問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極容易走心理“彎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意味着,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作為一名小學一線教師,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師自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並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求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業務知識,還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無私地對學生傾灑愛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真情、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二、關注學生心理,營造一個良好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還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還不能很好地瞭解學生心理,大多數教師認為小學生心理問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迎刃而解。其實,小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師遇到“問題兒童”時,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問題移交給家長,而不是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自信,變得沉默、孤僻,從而直接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問題。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還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悦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思想得到認同,心靈得到溝通,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規範,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在愉悦的氛圍中學得懂、學得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只有學生主動走近老師,和老師成為朋友,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轉貼於 中國,

三、滿足學生合理需要,從小樹立正確人生觀念

合理滿足學生正當需要,是小學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小學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小學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就會影響其正常的成長,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儘可能地為小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需要,在小學生滿足需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基本能對事物的善惡、美醜、是非進行判斷、甄別。小學生由於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滿足需要的衝動驅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採取不恰當的方法和途徑求得滿足,從而導致錯誤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都能根據有關方面的知識,善於識別,及時發現,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治療和引導,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長。

四、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多層次、全方位追蹤學生心理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檔案的內容可依據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涉及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性格、智力、學習適應性、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家庭情況、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等。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可以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並可預防各種心理問題的發生。學生自己也可通過心理檔案更好地瞭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潛能,揚長補短。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們付出真心、真情、真愛,一切“從心”做起,我們就能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説到底就是要促進小學生個性心理的全面發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服從於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總目標,即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以培養適應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數以億萬計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目的。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教育要講求實效,要把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關鍵的問題在於創設有利於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心理健康的學生是能夠進行正常學習的,在學習中獲得智力與能力,並將習得的智力與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中。由於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智力與能力的作用,就會產生成就感;由於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樂學感,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心理健康的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並從中增強對自己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學習的能力,以後會進一步地尋找機會發揮這種學習的能力,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當然,這種成就感應是適應的,過強或過低都不好,因為急於求成和不想作為都是不好的。

學生願意付出努力去學習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環境以及教師的行為等。動機有多種多樣,除學習動機之外,還有其他動機。否則,為什麼有的學生喜歡學習,有的學生卻喜歡看電視,或做一些與學校學習無關的事情?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不是去提高動機本身,而是去發現、激發和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參加到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中去。

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有良好與不良之分。有的學生會自己制定學習計劃,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經常複習、預習功課,長期堅持努力學習,經常綜合整理所學知識,並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增進心理健康水平。

剛入學的孩子天真爛漫,有強烈的求知慾和上進心。但是由於年齡小,正在成長時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靈易受影響。有的因某些原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出現厭學等心理問題。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始終擁有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這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怎樣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尊重和賞識每一個孩子,使孩子樹立自信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尊重和賞識。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尊重和賞識每一個孩子,這是激發孩子上進心最重要的方面。要做好這一點,教師在對待孩子的教育觀念上,應該是沒有“差生”,只有差別。每個孩子都有值得讚賞的方面。每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即使他們的成績不合格,也可以説他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知識,也是進步了。學習的進步、優良的言行、好人好事等等,教師如果都能及時地給孩子肯定、誇獎,在孩子的心靈中會起着積極的作用。孩子們由於得到老師的賞識,而受到巨大鼓舞。我常常獎給孩子們“小紅花”、“小紅旗”、“小五星”,孩子們都視為“珍寶”。興高采烈地向家長彙報。許多家長對我説:“崔老師,我那孩子,你給他‘三分顏料’,他就開起了‘染房’。”這雖是打趣的話,卻揭示了兒童在得到老師賞識後,心靈碰出的火花:教師對我這麼賞識,覺得特別幸福。他們越來越喜歡上學,越來越自信,越學越有勁。

二、激發快樂的心理,使之樂學。

孔子一生強調“樂學”,他認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儘量挖掘教材中知識的有趣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樂學”。如:低年級教學內容中識字是教學的重點。一年級的教材中識字佔教學內容的大部分。如果上課時單純地講解字音、字形、字義,學生聽起來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學的生字也記不牢。為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快速牢記所學的生字。在上識字課時,我除了讓學生讀準字音,理解字義,還想了許多好辦法幫助孩子牢記字形。一是通過猜字謎的遊戲活動來記住生字。二是編口訣來識記容易混淆的生字。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口訣編得好。三是編講與字形有關的小故事……這樣學生所學的生字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快樂的心理,學生始終感到有趣、輕鬆愉快,沒有壓力。這樣孩子們越學越愛學,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孩子們有一個穩定的健康心理。

啟蒙教育階段的孩子,他們一切都處於起步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顯得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習慣養成得好壞,關係到他們長時期的學習和成長,甚至能影響一生。所以,我接教每一屆一年級新生,在各方面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我現在所教的班,剛入學時,很多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愛講閒話,做小動作,不積極思考問題,舉手發言的孩子不多。我便採取多種形式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孩子們講了許多科學家小時候愛學習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從小愛學習,學得本領,將來才能為祖國作奉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同時我還組織孩子們進行各種有趣的比賽。如:男女生比賽爬山奪紅旗,哪方守紀律,認真聽講,哪方就先到達山頂奪得紅旗,還有男女生比賽“摘果子”,每組同學比一比看哪組的紅五星多,全班同學比一比看誰的紅花多……這一個個比賽提高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逐漸養成了上課守紀律,專心聽講,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四、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

現在,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爺爺、奶奶的溺愛呵護下,聽好話多,受誇獎多,滋生了不少嬌驕二氣,這是不良心理反映。因此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顯得十分重要。

如何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呢?首先,要教育孩子明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對的要鼓勵、堅持、發揚;錯的要反對、糾正。其次,要明確三點認識。一是認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二是每個人要進步,就要勇於不斷地克服缺點,糾正錯誤。所以批評、檢討自己的缺點錯誤,不是不光彩的事,是件好事。三是有缺點錯誤,改了就好。承認缺點錯誤是勇敢的表現,改正則是進步的開始,應當鼓勵。再次,積極開展互相尊重,互相鼓勵,互幫互學活動,使班集體始終充滿其樂融融,奮發向上的氣氛。

五、積極做好有心理障礙的孩子的疏導工作。

低年級也有少數孩子有心理障礙,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必須十分細緻地找出原因,積極爭取家長配合,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要特別注意尊重他們,不要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要以愛心去感悟、啟迪孩子的心靈,樹立自信心。生活上多關心,學習上多個別輔導、多表揚他們的進步等。只要有耐心,堅持不懈,沒有消除不掉的心理障礙。

教育教學實踐使我充分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要以高尚的師愛之心去撫育幼小而純潔的心靈,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了健康的心理,他們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