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小學課外閲讀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育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03W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閲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根本途徑。曾經看過這樣一幅畫:一位小學生手裏拿着50分的試卷,垂頭喪氣,然後,他走進了《三國演義》,當他從書裏走出來之後,手裏拿着的是100分的試卷,頭昂着,臉上滿是自信,畫的標題是《改變了我的一生》。

小學課外閲讀教學反思範文

我覺得這裏面並沒有誇張的成分,閲讀拓寬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人們的思維品質,大大地促進智力發展。可以説閲讀不僅對提高語文素質而且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説:“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問題不僅在於閲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於考試不及格,而且在於藉助閲讀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引自《給教師的建議》第19條)

基於以上認識,在自己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強化閲讀,擴大學生的閲讀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1、動員每位同學買一些合適的書,宣傳鼓動加上一點利誘這一點總算做到了。訂了書報之後教學生怎樣閲讀。如利用《語文報》可以讀(好的文章、詩歌可以朗讀),可以看,可以摘錄,可以剪貼(按相關知識點),可以做(相關練習),還可以整理收藏當作資料以供複習時查找。

2、每週拿出一節課供學生自由閲讀。在這節閲讀課中,我儘量做到開放、自由,不強加給學生各種限制。不管課時怎樣緊,儘量保證每週一節,以形成延續性,逐步養成學生的閲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3、要求學生每週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書摘錄。這 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應該也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的`,但實際的情形、效果卻並不樂觀:

1、閲讀課上居然有學生看着看着,書本換來換去。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們不是喜歡閲讀,要求有閲讀課嗎?閲讀不是一件自由、寬鬆、愜意的事嗎,不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放鬆和精神享受嗎?怎麼會進不了狀態呢?

2、閲讀課上,鴉雀無聲,我也想趁這時機讀點自己的書,偶或抬頭,發現有同學奮筆疾書,心下甚喜,“嗯,讀書進入狀態了,感悟頗多,不吐不快了,下去看看他們讀的是什麼書。”一看嚇一跳,他們正在忘我地做作業!

3、從交上來的讀書筆記看,三分之二的同學停留在大段大段的摘錄上。我甚至懷疑有不少同學僅僅為了應付老師,摘錄的東西,抄完就忘,更有甚者,連自己抄什麼東西都不知道。這種現象的本質是:仍有不少同學未意識到閲讀的重要性,仍然不會閲讀,更不會思考、也沒有感悟,思想膚淺,感情貧乏。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反思如下:

1、“真正的讀書是指與考試無關的與書籍親密接觸。”——薛瑞萍。真正的閲讀狀態應是在心靈自由,思想放鬆,環境寬鬆的情況下進行的。而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失去了進行閲讀的寬鬆的時間、心境,失去了對文學作品進行領略、鑑賞、審美的客觀條件。

2、學生的閲讀過於功利化。這種功利化的閲讀是考試逼出來的,和審美是無緣的,是相背離的。這種缺少美感和情感愉悦體驗的閲讀使學生失去閲讀的動力,甚至於使閲讀成為一種負擔,因而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閲讀所能起到的效果。在這種功利化心態下的閲讀,其接受的信息只在腦中過了一遍,而未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學生在閲讀中的摘抄整理,也只是為了積累好句好段,積累論據,以期在考試中派上用場,而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高語文素養的問題。真正的閲讀積累應是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的,其作用在寫作上體現為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而非像現在的學生那樣粘貼式的機械引用。

3、由於過分追求給學生閲讀的自由與寬鬆,而造成放羊式的閲讀狀況。在這種放羊式閲讀教學中,教師缺少具體的指導,未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而這些問題的根子之一是作為教師,本身的閲讀面不夠寬廣,閲讀素養不高,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導學生閲讀,未能形成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因而不能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反思之後,應儘量做好以下幾點:

1、作為教師,自己要抓緊讀書,拓寬閲讀面,提高閲讀素養,這樣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向高品位的閲讀,才能更好地激發調動學生閲讀的興趣。當然,作為老師,由於工作壓力大,時間長,也正失去自由閲讀的寬鬆時間和心境,並且這一點正趨惡化,近期要改變是不大可能的,只有靠自己去擠時間了。

2、閲讀課形式可豐富些,不要一味只讓學生在課堂上看書,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朗讀自己讀到的好文章,也可以讓學生朗讀他自己讀到的好文章,並談點閲讀感想,進行介紹交流。

3、建設讀書型班級。鼓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藏書庫,並在班級書櫃進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

有書讀”的局面,“人人愛讀書”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