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合6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2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合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師要把它送給最聰明、最勇敢、學習最認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

我聽好多老師都誇咱們班的小朋友聰明,那你認為咱們班誰最聰明?現在,我想請你們這些聰明的小朋友幫個忙,就在剛才藍貓和淘氣在飛船上吵了起來,我想你們勸勸他們,你們願意嗎?(放課件:藍貓和淘氣吵架)

在這麼多小朋友的勸説下,我們看看他們怎麼做?(課件:藍貓和淘氣和好了)

小朋友,你們真能幹!現在,藍貓和淘氣和好了,緊緊的挨在一起,笑得多開心啊!有個韻母就發“挨在一起”的‘挨’這個音。我們現在就一起認識它好嗎?

小朋友先看黑板(貼上單韻母“a”和“i”)

單韻母的本領可大了,兩個韻母可以組成一個新的韻母,我們叫它複韻母。(移動i緊挨着a的右邊)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三個複韻母“ai ei ui ”。(板書)

二、互動學習

(一)學習複韻母ai。

1、教師範讀ai。教發音方法。(領讀──跟讀──自由讀──指名讀)

2、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字發ai的音?

3、剛才,小朋友們學得非常認真,“ai娃娃”特別高興,就請來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看它們是誰?(課件:拼音娃娃d t n l )

4、ai和他的好朋友見面,會怎樣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塊想一想,説一説。(同桌試拼音節──指名拼讀──齊拼音節──男女對口令)

(二)學習複韻母ei。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課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氣非常大,他經常幫助別人,你們有誰願意當一當“大力水手”?那好,咱們舉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賽,誰贏了,誰就是“大力水手”!你們想參加嗎?(扳手腕比賽)

2、剛才聽到小朋友憋足了勁,拉長聲音都發ei的音。聲音短一點就是我們今天學的第二個複韻母ei的音。(出示ei)

3、練習發ei的音。(指名讀──師正音──齊讀)

4、請小朋友看圖,誰説説怎麼利用圖來記住複韻母ei的音和形?

5、誰能根據四聲發音的方法,讀出ei的四聲。(出示ei的四聲。自由讀──指名讀──當小老師讀)

6、“ei娃娃”看見你們這麼聰明,就打電話來把他的好朋友找來了,你們看。(課件:b p m f )。ei見到他的好朋友一高興不知怎麼打招呼了,小朋友幫幫他,好嗎?(同桌試拼音節──指明領讀──師生對口令)

課中操

(三)學習複韻母ui。

1、小朋友,老師想問一問,你們都會打電話嗎?老師想和你們做一個打電話的遊戲,你們願意嗎?我來當媽媽,你們來當孩子。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學了幾個複韻母?

生:兩個,ai和ei。

師:不對呀,媽媽聽説你們要學三個複韻母呢,快放下電話問問老師去吧!

師:對,我們今天還要學一個複韻母,可是你們已經學會了,就是“喂”。(出示ui)“喂”是ui的第二聲。(師領讀──跟讀──自由讀──指名讀)

2、現在你們誰能説一句,裏面有“ui”這個音的話?(隨機出示ui的四聲。自由練讀──齊讀──指名讀)

3、你們可真棒!“ui娃娃”高興的不得了,讓他的好朋友乘飛機趕來了,你們看它們是誰?(課件:zh ch sh r )小朋友們,快猜猜看,他們好朋友在見面時會説些什麼?(同桌試拼──四個小組各拼一個──指名拼讀──兩大組對口令)

4、小朋友快打電話告訴媽媽,我們這節課學了三個複韻母ai ei ui。(師生打電話)

三、拓展鞏固

1、你聽我説。(學生迅速找出老師所讀複韻母的卡片)

2、拼音娃娃找朋友。

小朋友們,這節課老師在咱們班交了這麼多既聰明能幹,又認真學習的好朋友,老師真高興!老師真心的祝願咱們班的小朋友變得越來約聰明,越來越愛學習,會學習!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吧!

本課設計的特點是:教者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藍貓和淘氣”引入學習情境,以遊戲和聯繫生活方式教會學生ai ei ui 的發音。如“找朋友”“扳手腕”“打電話”“對口令”。學生學得輕鬆自然。教師對學生的發音訓練有層次、有過程、有針對,訓練的形式也多樣,面向了全體,體現了合作。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進一步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在朗讀、表演中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小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開火車認讀生詞,並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

【設計意圖:寫字認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字的關鍵筆是寫好字的前提。】

二、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7課,出示課題《酸的和甜的》,大家齊讀。

2、你們還記得課文裏都有哪些小動物嗎?根據孩子們的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展出4個小動物的圖片,依次排開。

3、這4個可愛的動物之間發生了有趣的事情,你們想聽聽嗎?趕緊打開課文,聽老師朗讀吧!

【設計意圖:利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學生説,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很好的鞏固回憶課文內容,讓學生更容易進入主題。寫字認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字的關鍵筆是寫好字的前提。】

三、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聽老師惟妙惟肖的朗讀課文,感知故事的內容。

2.提問:聽完了朗讀,誰説説這4個小動物誰認為葡萄是酸的,誰認為葡萄是甜的呢?(板書:狐狸、松鼠、兔子認為葡萄是酸的,猴

子認為葡萄是甜的)

【設計意圖:範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課文的內容,並且在聽讀的過程中,可以糾正自己的發音不準,識字不準等問題。】

四、朗讀感悟,深入體會

1.先自由讀,藉助插圖,逐段讀文。

2.再小組合作讀,觀察圖畫中小動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測他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使學生了解每個動物的特點,並且針對特點,選擇適當的語氣來讀,以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

3.各小組選送代表比賽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看誰讀得最好,師生共同評議。

4.重點品讀以下句子。課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1)自讀。

(2)小組讀。

(3)指名讀。

(4)比較説説兩組句子有什麼不一樣。

【設計意圖:通過反覆讀來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5.討論交流。通過朗讀,説説你喜歡圖中哪個小動物?為什麼? 誰來把描寫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指名讀,從中引導學生感受小猴子的聰明。

6.讀5、6自然段。讀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對話,你有什麼想法?大家談各自的想法。

7.齊讀文章最後一段。

出示生字“硬”,讓學生結合句意説説“硬” 的意思。擴詞。

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識字,並且出現擴詞運用,以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狐狸為什麼硬説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幫助他們想想原因嗎?把你的想法説給大家聽。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樣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揮想象,認清事物的本質以分辨是非,從而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五、表演課本劇

指導複述故事。先自己看圖複述,再上台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用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表演的過程也是內化語言的過程,通過表演,紮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

六、實踐活動

把學到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七、板書設計:

17. 酸的和甜的

狐狸 松鼠 兔子 猴子

酸 酸 酸 甜

吃不到聽 聽自己嘗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閲讀課文的過程中感受夏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感情與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

教學方法:

本文文質兼美,適於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採取以下兩種方式:

(1)、首先用本地夏天的炎熱,大家對夏天的反感與樑衡對夏天的感情設疑來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賞析課文,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品味本文雋永的語言。

(2)、採用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在朗讀的過程中穿插圖片,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使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和直觀性原則。

學法:

(1)主體思維法

(2)小組討論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統復備

導入: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學願意説説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較喜歡哪個季節?不喜歡哪個季節?(學生説,並簡述理由)你們知道老師最不喜歡哪個季節嗎?夏天!對,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對夏天的氣温實在是受不了!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作者是喜歡夏天還是不喜歡夏天呢?學完課文,我們一定能夠了解。不過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要大家很投入很專注地去讀去體會才能對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

誦讀:

(一)、疏通文意:

1、過渡:請同學們仔細閲讀文章,劃出不懂的或有疑問的語句,並反覆閲讀思考,先嚐試着自己解決問題,實在無法解決的就與同桌討論交流。等會全班討論交流。

2、學生活動:學生按閲讀要求閲讀課文。(老師巡視,提供支持和幫助。)

3、全班討論:提出疑問,對疑問發表見解。【在這個環節穿入生字詞教學,由學生自己講】

(師:剛才大家的閲讀很認真,討論也很投入。現在我們全班交流、討論,內容有兩個:1、已經解決的疑問,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把你解決的過程和現在認識與大家交流;2、還有的疑問不能解決的,提出來,請別人幫助。)

4、師對學生的交流和討論進行隨機的點撥和評價。

(二)、理清結構:

1、過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們就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礎上,來理清文章的結構。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並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思考問題:本文作者對夏的感情是喜歡還是反感呢?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天的?作者眼中的夏有什麼特點?

2、學生活動:

(1)學生獨立閲讀。

(2)五分鐘後,小組合作討論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

(學生自行選擇分組並選出組長。組長負責督促每個組員有順序地發言,總結組員意見並推出一名代表準備在全班發言。)

注:老師巡視、參與、對話。

3、各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參與,理清文章結構。

板書 讚美 景 美

人 勤

緊張 熱烈 急促

品味

1、過渡:剛才大家對文章的結構和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大聲朗讀課文,並選出一句或一段你認為最能打動你的地方多讀幾遍準備在全班發言。(提示:可對生動傳神的動詞、富有表現力的形容詞、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運用了對比的、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仔細品味和揣摩)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師巡視、參與、對話。

3、學生髮言。學生朗讀到佳句後可讓全班齊讀一起來感受一下。

【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要鼓勵學生對閲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課文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閲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

質疑

1、過渡:同學們對這篇課文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不知道大家對文章本身有沒有什麼可質疑的地方?(1、作者説“夏天的顏色是金黃的。”難道夏天的顏色只是金黃的嗎?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2、作者認為“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你是否認同作者的觀點?説説你的理解。)

拓展

1、過渡:在這篇文章裏,作者“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他的感情是很熱烈,但是不同的人對夏天是有不同的感受的。現在我們另外兩位詩作者對夏天是什麼感覺呢?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學生活動:讀讀、想想、説説(煩躁/閒適/熱烈……如説不出來可讓學生選擇一項)

【在比較閲讀中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2、過渡:不同的人對夏天的'感受不同,學習本課之前,我們大家也談到了對夏天的感受,大部分同學從氣温上考慮都不太喜歡夏天,可是樑衡卻從另一個角度寫出他對夏天的喜愛,現在你們是不是還是一味地反感夏天呢?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心目中的夏天是什麼樣的,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理想中的。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特點來説。目的是將閲讀所得轉化為寫作所能,是閲讀的遷移與深化。】

作業:

作文:我心中的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目標:

1.理解圖書內容,知道不能貪心。

2.大膽想象並用繪畫來表現自己的願望。

3.願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準備:

圖畫書《聚寶盆》,投影儀,聚寶盆形狀的畫紙,畫筆。

過程:

一、觀看圖書內容,理解故事情節

1.引導幼兒看圖畫書至“多多要東西,只嫌少,不嫌多”,觀察人物細節,猜想下面的故事情節。

師:多多有一個什麼樣的習慣?這樣好嗎?為什麼?

師:多多的表情怎樣?高興嗎?他為什麼不高興?

2.引導幼兒觀看圖畫書至“送給多多一個聚寶盆”,引發幼兒想象聚寶盆的神奇作用。

師:老公公的穿着是怎樣的?跟我們一樣嗎?

師:他可能是一個什麼人?他來幹什麼?

師:老公公送給多多一個神奇的聚寶盆。這個聚寶盆到底有什麼魔法,你們猜猜看。

3引導幼兒觀看圖書“多多的小房間很快就堆得滿滿的了”,理解、感受聚寶盆的神奇作用。

師:老公公送給多多聚寶盆的時候對多多怎麼説?

師:聚寶盆變出什麼來了?多多開心嗎?他後來是怎麼做的?

4.引導幼兒觀看圖書至“我一定要爬進去瞧瞧”,再次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

師:聚寶盆這麼神奇,多多怎麼想的?

師:多多爬到了聚寶盆裏,你猜會發生什麼事情?

5.引導幼兒觀看圖畫書至最後.理解故事寓意。

師:多多爬進聚寶盆後結果怎麼樣?這可怎麼辦?

二、想象表現

1.如果你有個聚寶盆,你想放人什麼東西?為什麼?

2啟發幼兒畫出自己最想變的東西。

3.引導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4.將繪畫作品裝訂成圖書。

延伸活動:

將自制圖書放在閲讀區,供幼兒自由閲讀、交流。

附故事:

有個小男孩,名字叫多多。多多要色紙,給他一張,他嫌太少;給他兩張,他説不夠;給他三張,他還想要更多。多多要氣球,給他一個,他嫌太少;給他兩個,他説不夠;給他三個,他想要更多。多多要東西,只嫌少,不嫌多。

有一天,來了一位老公公,送給多多一個聚寶盆。老公公説:“你喜歡什麼東西,就放一個在盆裏,一個就可以變成很多很多。只要你不説夠了夠了,它就越變越多.多得叫你不想再要。”老公公拿了一顆水果糖放在聚寶盆裏.水果糖一顆變兩顆,兩顆變三顆,幾百顆,幾千顆,越變越多,聚寶盆裝不下了。多多對老公公大叫:“夠了!夠了!”老公公説:“你告訴聚寶盆吧。”多多對聚寶盆大叫:“夠了!夠了!”聚寶盆就不再變了。多多拿了一隻玩具熊放進聚寶盆裏。一隻變兩隻,兩隻變三隻.幾百只,幾千只,玩具熊太多了,從聚寶盆裏滾到地板上來了。多多趕緊大叫:“夠了!夠了!”從此,多多喜歡什麼東西.就把它變成很多很多,多多的小房間很快就堆得滿滿的了。

有一天.多多想,盆子裏藏了什麼法寶.我一定要爬進去瞧瞧。沒想到呀!一個多多變成兩個,兩個多多變成三個.聚寶盆裏的多多越來越多,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叫,有的跳……小朋友.這可怎麼辦呢?誰來喊:“夠了!夠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説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於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説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於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藉課文內容練習説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説説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並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説説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麼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發現了問題,並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麼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並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麼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麼,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麼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

2、交流學習:

1)、師邊敍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現……

2)、出示句式説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説,並同桌互相説一説。

3)、朗讀課文第2節。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麼想,後來,他又是怎麼想的?劃出牛頓心裏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説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説,指名説一説。

2)、讀一讀3、4兩節,説説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説説怎麼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説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並評議。(4’)

教後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説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麼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後,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麼,並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1-5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並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課文,説説主要講了什麼?

3、指導完成作業本題目4,並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10’)

1、再讀一讀2-4節課文,説説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麼説“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説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説,後指名説。

2)、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説?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並換一種説法説一説。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麼,説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説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麼。那蘋果為什麼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後,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説説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説一説你有什麼想法?(4’)

五、複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並説一説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並評議。

教後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説説自己知道了什麼,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第二課時學習2-5節。同時,在小組學習後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夥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敢於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課文,説一説你懂得了什麼?

2、學習用“為什麼‘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麼,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麼“提問。

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麼會有吸引力?並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説話。自由説,指名説。

3)、誰能説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後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後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象”在文中指什麼?

4、按句式説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説説你有什麼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後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並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本:(10’)

1、抄寫生字,並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後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複習23個聲母和6個單韻母,會按一定的順序背出來。

2、能寫出帶有“木字旁、單人旁、提手旁、三點水”的字。

3、能把左中右結構的字寫得正確端正。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明確要求

今天我們學習練習1,看看練習1共有幾道練習。這節課的任務是:

1、通過複習聲母、韻母表,會按一定的順序背下來。

2、能正確的寫左中右結構的字。

3、通過複習本單元的繩子,能歸類寫出“木字旁、單人旁、提手旁、三點水”的字。

二、導練第1題

1、讀懂題意

2、複習聲母表和韻母表

①分組用卡片認讀

②出示聲母表、單韻母表,理解什麼是順序?

3、用鉛筆把聲母、單韻母有順序地連起來。

4、看黑板檢查,自讀一遍。

5、説話訓練:

①小白兔在幹什麼?

②什麼時候,小白兔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③你喜歡小白兔?為什麼?

三、導練第2題

1、指名説偏旁名稱

2、讀題明題意

3、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字中,有上述偏旁的字有哪些?

4、小組比賽,回憶有上述偏旁的字在第一冊中有哪些?看哪一小組寫出的字最多為勝。

5、按要求寫在作業本上。

6、檢查,校對。

7、答案對照。

四、導練第3題。

1、明確題意。

2、師範寫,讓生説字的三部分,哪部分長,哪部分短,哪部分大,哪部分小。

3、學生嘗試練習。

4、討論交流。

5、完成作業本的作業。

五、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本單元學過的生字組詞。

2、理解“長江、黃河、童年、父親”詞的意思。

3、能正確的讀寫兒歌,初步建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組織談話,明確教學要求

二、導練第4題

1、讀題明意

2、讀一讀,這些字你發現什麼?

3、交給口頭組詞的方法:

例:“去”——來去的去,加上三點水就是法,方法的法。

“法”——方法的法,去掉三點水就是去,來去的去。

4、按方法開火車組詞

5、自己完成書面組詞

三、導練第5題

1、指名認讀詞語,理解“長江、黃河”是怎樣的河流。知道長江黃河是我國最長的兩條河流。

2、指名認讀詞語,説説“童年、父親”的意思。

3、小結

四、導練第6題

1、自由讀兒歌,想,這首兒歌講了什麼?

2、指名讀後回答

3、再讀兒歌,同桌討論:我們為什麼要愛小鳥和樹木?

指名回答,教育學生熱愛莊稼,熱愛小鳥,熱愛大自然。

4、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

5、抄寫兒歌

抄時注意:格式要正確,一句一行,抄成4行,每一行開頭空

兩行,別忘了抄逗號和句號。

五、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上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