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六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22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導入新課。

師:昨天,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誰能來説一説這篇課文主要人物有哪些?(板書:保羅

小男孩)整個故事是由什麼事物引起的?(一輛新車)誰能説一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呢?

(聖誕節前夜,保羅與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車旁相遇,並與小男孩工度了一個美好的夜晚,領悟到了“給予是快樂的”這個人生道理。)

二、品讀感悟。

1、上一節課讀文章時,老師發現很多同學都被文章深深感動了。同學們都在用心朗讀,用心體會,現在老師希望你們能用你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把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多讀兩遍,試着抓住重點的標點、詞語、句子,聯繫上下文來談談你感動的原因,讀後可以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2、小組交流。

3、大組討論。

(1)實物投影第一次保羅錯了。

A 説説感動的原因。(保羅原本以為小男孩會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但小男孩卻説:“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這令保羅驚訝,也令我感動,我感動小男孩,不是想着獲取而是想着給予。板書:不是獲取而是給予)

B 誰能把這一段話讀好,把自己內心的震撼、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讀;分角色讀。)

C 過渡:保羅開始覺得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了,於是邀他乘車兜風。還有令你們感動的嗎?

(2)實物投影“車開了一段……那些好東西了。”

A 説説感動的原因。(保羅原本以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卻是為了給他有殘疾的弟弟一個希望,希望對於腳有殘疾的人來説,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自如,來去自如,而小男孩要給弟弟買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説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對弟弟的關愛之情。)

師板書:不是炫耀而是關愛。

B 小男孩説的那一番充滿愛心的話真讓人感動,誰能念這一段話?

指名讀、挑戰讀。

拓展:你覺得小男孩想向弟弟描述的新車是怎樣的?

多麼堅定的承諾,多麼美好的願望!相信小男孩會在多年後實現自己的夢想。你認為那時最快樂的人是誰?為什麼?

師:老師相信你們是一羣充滿愛心的還孩子,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3)保羅下了車,把弟弟抱進了車裏……他們三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説説感動的原因。

他們三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多媒體展示)。

看着車窗外的一切,車內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羅,你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想些什麼呢?圍成小組互相説一説。

現在誰能説一説: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説都是難忘的?

三、總結深化。

1、出示名言。

高爾基曾經對他的孩子説:“給永遠比那快樂。”

(電腦)巴金爺爺在《給家鄉孩子的信》中説:“人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開放。一心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

2、讀了課文,你向想到了什麼呢?拿出紙筆,把你最想説的一句話寫下來。

3、學生書寫,小組交流,選相互好的,放到投影儀上,大家一塊兒讀。

4、師總結:讓我們向文中的小男孩學習,共同播撒愛心,贏得自己的幸福、真正的快樂。

板書:

20給予是快樂的

保羅 小男孩 一輛新車

驚訝 不是獲得而是給予

又借了 不是炫耀而是關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1.描述導入,激發興趣。

a、你們喜歡秋天嗎?説説理由,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以是學生平時畫的)。

b、明確交際話題: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大家帶來很多的快樂,讓我們述説一番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好嗎?揭示:秋天的快樂

c、老師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情,要流露出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説説自己在金秋時節做過哪些事?你感到最快樂的事是什麼?讓學生先説説。

b、提出交流要求,各自準備。要求:

◇把做的事兒説清楚。

◇説出自己的快樂。

◇可以邊説邊演,可以請同桌一起説説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台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範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並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同時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 區域活動內容:

班級區域活動名稱: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閲讀區。

公共區域活動名稱:娃娃家、建構區、小餐館、小醫院、美髮屋、小超市。

二、 區域活動創設背景:

小班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是結合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語言交往能力,普通話以及自制能力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思維比較有侷限的年齡特點,與主題活動相融合,兼顧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而創設的。本次區域活動我們小班組以“能幹的小手”為主題,計劃每班開放四個區域——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閲讀區。

三、 區域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2、引導幼兒自主地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勵幼兒能夠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遊戲中的樂趣。

4、活動結束能將材料放回原處,在老師的提示下整理場地。

四、區域活動設置以及材料準備:

班級區域:閲讀區、美工區、益智區、生活區

(一)閲讀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看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養成堅持講普通話的習慣。

3.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材料投放:各種幼兒圖書、各種蔬菜水果卡片圖、小白兔、小紅帽等一系列的故事書,點讀筆。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能夠掌握正確的拿書的方法,能一頁一頁地翻,告訴幼兒看書的時候不能大聲講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看書,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二)美工區

活動目標:

1、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手指的靈活性。

2、 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會自由地塗鴉和進行簡單的粘貼。

3、 嘗試用小手大膽地撕紙和團紙。

4、 學會用橡皮泥搓圓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後要把東西收拾整齊。

材料投放:橡皮泥、舊報紙、印泥(手指點畫)、塗鴉地KT板、髮型設計。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搓圓;怎樣將紙撕成細條。

(三)益智區

活動目標:

1. 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會區分常見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

2.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排序,學會簡單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顏色的毛根、簡單的圖形、玩具配對、穿珠(不同顏色、形狀)、毛毛蟲排序(每個班圖案不一樣)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穿珠遊戲,能隨意穿成項鍊、手鍊,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四)生活區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扣鈕釦、拉拉鍊。

2. 學會穿脱衣褲,學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3. 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材料投放:鈕釦拉鍊(每個班5套)、若干套衣褲、剪毛根、切水果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學會扣鈕釦、拉拉鍊。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過程與方法:以讀代講,讀懂課文,想一想,説一説,司馬光是怎樣救人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司馬光的聰明,鼓勵學生做一個善於動 腦筋的孩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司馬光遇到危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有一個聰明又機智的少年郎穿越時空隧道來到了咱們一(6)班,他就是司馬光。咱們一起把他的名字寫出來吧。(齊讀課題)關於司馬光,你瞭解多少?司馬光姓什麼?司馬光姓司馬,是由兩個字組成的,這樣的姓叫做複姓。中華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我國曆史上就有一些名人,他們的姓是複姓。比如:上官婉兒,諸葛亮。

今天我們特別榮幸,因為司馬光要帶領咱班同學攀登智慧山。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闖過讀文關、識字關、寫字關,就可以到達最高峯,人人獲得小勇士的稱號,大家有信心迎接挑戰嗎?

二、 讀文關

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們來學習司馬光小時候見義勇為的一件事。請大家打開語文書85頁。

1、聽老師讀一遍課文。

2、司馬光特別想聽一聽6班的孩子讀課文,大家自己藉助拼音寶寶,把課文讀一讀。要求:1級音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朗讀比賽,看看誰是朗讀小達人。

(恭喜大家闖過第一關:讀文關)

三、 識字

司馬光把詞語寶寶請到了大屏幕上,讓詞語寶寶和我們來一場對抗賽呢!

帶拼音讀:

1、1級音量同桌互讀

2、小老師讀(獎勵最佳小聽眾)

去拼音齊讀

1、齊讀,讀出温度

2、開火車讀識字

司馬光來到了現代,有許多漢字都不認識了,需要我們的幫助。蘇老師先來拋磚引玉,我來講解救字,求加反文旁就是救,當有人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就要伸出援助之手。救的偏旁是反文旁,這一學期我們已經學過了反文旁的字了,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反文旁的前世今生。反文旁由攴字旁演變過來,在金文中,它就是木棍的樣子,因此,帶有反文旁的字都與棍仗或鞭打有關。你能想到哪些帶有反文旁的字(放、牧、收、救)

花園裏的花開了,但是,你把生字寶寶介紹一下,讓同學們記住,它們才會開出美麗的花來。

司 嚇 慌 塊 勁

指名讓學生上台講解,做種花朵的遊戲。

司馬光也對我們豎起了大拇哥呢!

四、 迴文

朗讀接力賽

1、面對突發事件,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2、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3、你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誇誇司馬光。

4、司馬光誇咱班的孩子真機智!

我們都非常喜歡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還有人把它編成了歌曲,咱們邀請司馬光來跳跳舞吧。

五、 寫字

講解,組詞,觀察,書空,描紅,寫字。

六、 課堂小結

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穫?

恭喜大家闖關成功,司馬光獎勵大家做一做手指操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設計]

創意説明:讀寫互動是本設計的特點。在寫作實踐中,學生可以感知為文之不易,從而刺激理解課文的熱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方法,再進行類似題材的寫作,學生的作文質量必然會有所突破。

教學步驟:

一、看錄象寫作文(課前不作任何預習)。

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錄象(最好是在黃土高原上表演的),然後讓學生進行課堂寫作。要求:儘量再現看到的畫面;有適當的想象的畫面;15—20分鐘完成;300字左右。

二、對比研讀。

1、請學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現場作文。

2、對照《安塞腰鼓》的配樂朗誦,看課文。

3、仔細閲讀課文,將自己的作文與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進行比較。

4、暢談比較結果。

佈置第二課時前的作業:《安塞腰鼓》美在何處?

三、品《安塞腰鼓》之美

1、交流課前所做的作業。

語言美(音樂美)、畫面美、力量美等

2、學一點寫作技巧。根據自己的閲讀感受,從文中學一點可資借鑑的寫作技巧。強調:語言是外殼,深入瞭解被寫作的對象是關鍵,同時還要有豐富的想象。

四、延伸寫作。

播放一段其它類型的精彩的舞蹈錄象,讓學生根據所看錄象進行寫作,注意借鑑劉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一些寫法。

[資料整合平台]

課文擴讀材料

《三國演義》第五回(節選)

羅貫中

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悦。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颭,先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眾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裏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裏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使用建議:選文與《安塞腰鼓》皆展示了一個大的場面,但突現的人物卻不同。課文學習完畢,可將本段文字作課外閲讀材料,與課文進行對比閲讀。同樣是展現男人的豪氣與力量,呂布是縱赤兔舉畫戟獨步天下,陝北後生們則是踏黃土擊腰鼓威震山河。試比較兩文寫法上的異同。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兒童和平條約》教學設計

洛江實小 劉惠卿

教學內容:

《兒童和平條約》帶有很濃厚的兒童情趣,語言流暢,文筆活潑。課文作為一種特殊文體——條約,第一次出現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項條款,都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同時,它又是一種兒童條約,表達了全世界兒童的一種美好願望——希望人類攜手努力,共創世界和平。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4個字,注意多音字“給”的讀音。隨文學習本課的關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兒童和平條約的內容,體會兒童熱愛和平的美好心願,激發學生從小熱愛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勵同學們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

1、識記8個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給”;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兒童們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

教學難點:

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勵學生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1、出示一份班級公約。

2、揭示課題:兒童和平條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鼓勵學生讀題質疑,部分解疑。

兒童和平條約不用強制別人執行,它表達的是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過渡:兒童和平條約裏都寫了什麼內容?帶着我們的好奇心一起走進課文吧!

2、根據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把自己認為難懂的詞句做上記號,聯繫實際想一想。

3、同桌互幫互學,交流自學情況。

4、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

三、入情入境,細讀感悟

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條約,細細品味兒童維護和平的那份決心吧!

(一)讀第一句話,指名彙報: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麼?

説説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二)播放課件,渲染戰爭場面

(1)理解 “無家可歸”什麼是“無家可歸”? (沒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無家可歸?指導理解:是啊,那些可憐的孩子不僅無家可歸,還沒有飯吃,面臨飢餓,生病了不能去看,面臨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導朗讀)

(三)過渡:只要我們消滅一切與和平對立的事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1)閉眼聽讀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2)交流彙報

(3)指導讀句子,感受和平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教師適時板書:珍愛)

(四)過渡:和平給我們帶來了幸福而舒適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珍愛和平。為了和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1)自由讀七、八句。思考: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2)為了現在的和平,為了永久的和平我們能怎樣做呢?為了大家的和平,我們又該如何做呢?齊讀最後一句話。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過渡: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創造和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1、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兒童,你打算怎樣做?

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

2、朗誦詩歌《放飛和平》。

五、作業佈置:

1、給父母讀《兒童和平條約》,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畫一畫。

板書設計: 兒童和平條約

嚮往

珍愛 和平

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