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五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五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教學目標

1.演一演課本劇,學習課文生動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

2.進一步學習、瞭解名著,激發學生熱愛讀名著的、興趣。

3.熱愛文學,特別是中國古典文學。

教學過程

一、交流

1.你喜歡本組的哪一篇課文或者課文中的哪一個片段

2.小組商量,要演一部課本劇,你們小組選擇哪一篇課文或者哪一個片段。

二、出謀劃策,設計劇本

1.所選的課文或片段中,有哪些人物?

2.怎樣把敍述語言改變成人物的對話?

3.表演時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動作?

4.需要設計怎樣的服裝、道具、背景音樂等?

5.怎樣上下場?

三、編寫劇本,照本排練

1.選出代表編寫劇本,劃定角色。

2.排練

3.請同學、老師、家長等提出意見,選擇性修改。

四、班級演出

1.班級表演,評出獎項若干(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獎……)

第二課時(習作縮寫訓練)

寫作要求

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魚鈎》這兩篇課文進行縮寫。要求內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語言要簡練。字數不要超過四百字。

寫作指導

1.仔細閲讀原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把最能表達文章中心的內容篩選出來,進行縮寫,重要的內容可以多説,次要的內容要一筆帶過。

3.語句要通順,上下文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繫。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明要求。

1.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縮寫作文的練習,請同學閲讀習作要求。

2.指名説一説縮寫的要求。

①內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

②語言要簡練。

二、指導方法。

怎樣縮寫呢?討論後板書:

三、讀例文,對比了解縮寫的特點。

1.讀《景陽岡》原文。

2.讀縮寫後的《景陽岡》,對比縮寫後的文章有什麼區別。

四、讀課文,分主次。

1.《草船借箭》和《金色的魚鈎》這兩課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次要內容?讀課文,然後説一説。

2.討論:主要內容。

次要內容:其他介紹

五、嘗試縮寫幾個自然段。

1.如縮寫第一自然段。

①把重點內容畫上線。

②概括練習。

2.試着縮寫第二自然段。縮寫後評議。

3.有的自然段內容可完全捨去。

六、嘗試縮寫全文,不要超過400字。

七、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啟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完成相關的作業。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通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説的道理。

難點:1、聯繫課文內容,懂得老師和父親所講的道理。

2、理解我從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課件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齊讀課題。

2、談話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次美術課上,作者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那麼我為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老師又是怎樣對待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上節課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學習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剛才的第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用~~~~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讀。

2、集體討論交流:

(1)我為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指名説指導朗讀

(2)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再讀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3)我為什麼會這麼畫呢?(引入學習第1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理解體會指導朗讀也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父親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三、學習第1318自然段。(明結果)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1318自然段:

(1)、讀:小組內用平時喜歡的方式讀。

(2)、議:老師怎麼做?怎麼説?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並談體會。

(3)、做:完成《作業本》第4題,小組內交流檢查。

(4)、説:每個小組派代表準備發言。

2、討論交流:

(1)老師是怎麼做?怎麼説的?

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隨機組織學習。

課件出示學生的變化理解: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指導朗讀體會)

(2)老師還怎麼説?

課件出示句子: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啟發最大?為什麼?

引導理解:【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自己站在教室中間演示、看課件上楊桃圖片)

【3】説一説。(課件出示:當我們看見別人()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

指導朗讀再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老師的話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四、總結提升。

1、看作者長大後的資料:(課件出示)

2、聽了這些,你又有什麼體會?

3、再讀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課件出示、齊讀)

4、總結提升:我們從畫楊桃中跳出來,今天所講的道理可用一個什麼詞來表示?(隨機板書:實事求是)

五、寫格言。

導入:通過這堂課的討論交流,我們真是深有啟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裏最想説的,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話寫下來,作為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為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板書:

23、畫楊桃

父親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場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自主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喜悦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文中優美的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

寫有問題的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師:誰想讀課文誰就站起來讀,然後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

(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下雪前(1、2)

下雪時(3) 雪大

21。 第一場雪

下雪後(4、5) 雪大 而美

聯想(6、7)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1.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朗讀。

2分組交流:學生 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建組進行朗讀並做好旁註(自己的學習體會)

3.學生圍繞朗讀重點進行質疑,師相機補充。

(1)下雪前的景象是怎樣的?作者是怎樣抓住它的特點來寫的?

(2)下雪時的景象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寫得好句子並説説它好在哪。

(3)下雪後的景象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寫得好句子並説説它好在哪。

(4)讀讀作者產生聯想的句子。説説文中諺語的含義。

4.學生 先獨立思考後小組討論,彙報。師相機補充板書。

下雪前(1、2) 天氣變化

21.第一場雪 下雪時(3) 看(靜態) 聽(動態) 雪大

下雪後(4 、5 ) 歡樂 雪大而美

聯想(6、7) 作用

(三)、品讀語段,體味美。

1、師:你認為課文哪些句子寫得最精彩,你就站起來讀讀並説説句子為什麼精彩。

2.生讀文並説體會。

生1:鵝毛般的雪花,從就白了。只聽見往下落,偶爾斷了。這説明了雪大。另外 ,從掛滿堆滿兩個詞語也能體會雪大。

生2:好大的雪啊!。從中體會到雪的大。從落光了葉子的雪球。體會到雪美。

生3:一羣孩子在雪地震落下來。這句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更能體會到孩子的歡樂 。

(四)、讀寫有機結合,創造美。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要求讀出喜悦之情)

2讓學生根據文中精彩的語句仿寫一句或一段話。

(五)、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氏、獸”等7個生字,會寫“差、抵”等14個字,正確讀寫“傳説、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段。

3.學習閲讀説明文,認識本文説明事物的方法。

4.瞭解太陽的特點及作用,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製作能夠直觀反映太陽特點的課件。

2.展板一塊及生字詞卡片。

3.蒐集與太陽、月亮有關的圖文資料。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課題,激發閲讀興趣

1.激勵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互相交流,教師觀察發現學生對太陽的瞭解程度。

2.從學生展示資料中的`新奇點、趣味點入手,或教師講述《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讓學生想一想:太陽能不能用箭射下來?為什麼?太陽離我們有多遠,有多大,有多熱?使學生帶着問題閲讀課文。

初讀感知,練習讀正確流利

1.自讀課文,把生字新詞畫出來,並練習讀正確。注意“氏”讀shì ,不讀sì ;“獸”讀shòu ,不讀sòu ;“殖”讀zhí ,不讀zí ;“蔬”讀shū ,不讀sū ;“較”讀jiào ,不讀jiǎo 。

2.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讓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

3.小組練讀課文。小組商議讀的形式,可以齊讀、輪讀,在組內互相正音。

4.各小組輪流朗讀課文,看哪一組讀得正確、流利。可以小組齊讀、接讀,或派代表朗讀,讀後進行評議。

5.默讀思考:讀懂了什麼?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a.太陽有哪些特點,課文哪些自然段是講太陽特點的?b.太陽和地球有哪些關係,課文哪些自然段是講太陽和地球關係的?

2.教師總結: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太陽的特點和太陽與地球關係非常密切這兩個方面來寫的。

學習寫太陽特點的部分,領悟表達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自主學習願望:同學們,現在我就是太陽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離你們很遠、很遠,我的身體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別高。現在,你們對我瞭解清楚了嗎?(據學生回答進行鼓勵,進入下一個環節)

2.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第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這些特點寫清楚、寫明白的,然後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特點認真閲讀。

3.合作學習。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結組,討論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教師深入小組參與討論,並發現問題,引導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

4.彙報交流。

a.學習“遠”的小組彙報,教師就彙報適時引導,播放課件。

如,看課件做口頭練習:“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引導學生髮現通過數字來進行具體説明,這些數字要精確、有科學依據。

教師板書:列數字。

b.學習“大”的小組彙報,教師相機播放課件。

如,看課件,説體會:左邊是130萬個地球,右邊是一個太陽,中間以等號連接。教師總結並鼓勵學生髮現的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説明方法。

c.學習“熱”的小組進行彙報。

要求這一組學生在聽完前兩組彙報後,説得要有條理,適當引導説出列數字和用假設事例來説明的方法,讓學生動手算出太陽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萬度。

指導朗讀,深入體悟太陽特點及表達方法

1.自己練習朗讀感興趣的段落,要讀出太陽的特點。

2.通過開展師生、生生朗讀競賽的方式,進一步感受太陽的特點及恰當的説明方法。

指導學習本課生字

“抵”,不要少寫一點;“氏”,不要多寫一點;“獸”,下面是“口”不要寫成“曰”或“田”。

抄寫生詞

抄寫詞語:差不多、抵得上、攝氏、莊稼、野獸、生存、繁殖、蔬菜、麻繩、比較、預防。

第 二 課 時

導入新課

1.導語: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太陽的特點,距離我們那樣遙遠的太陽,和我們人類有着怎樣的密切關係呢?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的第4~8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

2.學生自主閲讀,勾畫句子。

自讀自悟

1.認真閲讀第4~8自然段,同桌互相説説對“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的理解。

2.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及生活實際,再想想對這句話的理解。

全班交流

1.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彙報自己的閲讀體會,不必考慮發言內容是否符合課文敍述順序;可以用課文中語句,也可以運用搜集到的資料和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説明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2.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沒有太陽就沒有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沒有自然氣候的變化,就沒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3.指導有感情朗讀。

a.自己讀,練習讀出對太陽的讚美之情。

b.多種形式的比賽朗讀,能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實踐活動

各小組將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太陽和月亮的圖文資料精選一部分,貼到展示板上,教師可與學生共同設計、美化展板,擬定專題題目(如“日月同輝”“神祕的星球”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複習導入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6課《水》,作家馬朝虎在《水》一文中,以回憶的筆調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特殊的圖畫,一羣特殊的人們,一種特殊的生活經歷和感受。老師這兒有一首小詩,誰願意為大家讀一讀?(出示: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冰心《繁星》

(指名兩位讀)

2、是啊,童年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水就是馬朝虎的童年夢,因為我出生在一個——(引説“缺水的地方”,水成了——。請我喝水,不如——,所以童年的我有個最大的期盼,誰知道?(雨天洗澡、)在炎炎的夏天希望——(勺水納涼)

二、體悟水的珍貴

1、為什麼下雨天和納涼讓我們如此期盼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去品讀這段生活的滋味。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字中的畫面。(生自由讀書)

2、這段文字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呢?如果請你有文中的詞語來説,你會選擇什麼詞?(欣喜、歡樂、痛快)

3、一場雨,讓哪些人如此的痛快呢?雨中的人們是如何的興奮和痛快?如果你再次走進這段文字,仔子細細地朗讀,你會對雨中的這種興奮和痛快感受得更深刻。(學生再次大聲的讀)(出示)

交流:

(1)“脱得光溜溜的”:

師:全身光溜溜的,這時,孩子們眼中只有……(生:水)心裏面也只有……(水)

(2)“奔跑跳躍、大呼小叫”:

師:把這兩個詞連起來讀讀(示範)生讀

師:會讀書的孩子,不僅從文字中看到畫面,還能聽到文字背後的聲音,雨中的孩子在叫什麼?喊什麼?(真痛快,下雨天終於來了,我終於洗到澡啦……)

提示:把你高興的勁兒説出來。大聲喊。

(3)我們一起把高興的勁兒讀出來(奔跑跳躍、大呼小叫)

(4)你還從她朗讀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痛快和興奮?(生談)

師:作者説“我們在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什麼叫“盡情的享受”?(想怎樣就怎樣)

師:全身“脱的光溜溜的”叫……在雨中“奔跑跳躍,大呼小叫”就叫做……“仰起頭大口地吃着來自空中的水”也叫做……

(5)引讀:一場雨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大人們也加入了進來,只是他們還略帶羞澀(引讀)——男人們穿着短褲,女人們則穿着長衣長褲。

(6)透過這場令村民欣喜若狂的雨,你還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我看到一位老人他用枯瘦的手接着天空中的水,喃喃地説"終於下雨了") 我在雨中看到了一位姑娘,他正在洗去臉上積了多日的污垢,正在攏一攏秀髮;我看到了一位小夥子,他光着上身,舉着雙臂,大聲呼喊着,"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你還看到了什麼?(我還看到了樹,正在咕咕地喝着水.我還看到牛羊們都跑出來,仰着頭喝水)

(7)同學們,這不就是雨中的一場狂歡嗎?乾裂的土地,黝黑的身體,想啊,盼啊,什麼時候能下場雨啊,你聽,嘩啦啦,下雨啦,讓我們一起投入這歡快的雨中吧。(配樂朗讀)

4、如果沒有這樣一天天的期盼,沒有這樣一日日的渴望,也就沒有下雨天如此的痛快,這樣的日子就象我們過節一樣,但更多的是乾燥和炎熱,那麼在炎炎的烈日中我們又期盼什麼呢?(用一勺水沖涼)

(1)母親的一勺水,到底給我們四兄弟帶來什麼不一樣特殊的感受呢?讀讀課文四、五、六自然段。聽好要求,讀出自己,想象文中人物的體會,第二爭取讀出問題就更好了,第三,做好批註。寫在旁邊。

(出示: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做好批註)

(2)這勺水到底給我們帶來怎麼樣奇妙的感受呢?誰先來。(交流)

哪些同學對他這句話也有感受的?(每一寸皮膚都在渴望着水……)

這是何等的滿足?還有,嗎?

師:涼涼的風加上涼涼的水,感覺好極了。

生:……幾乎沒有一滴被浪費的水,母親很節約水資源。

師:你感受到水的氣息了嗎?(感受到乾渴)全身的毛孔都充滿了對水的渴望。

生:母親……“餓壞了。我感覺到我們對水的渴望不僅是渴,而且是餓。

師:(引讀)

師:“餓“了,真的”餓“了,真的”餓“壞了。同學們,你們看,因為餓壞了,。才有了着期盼的眼神,因為餓壞了,才有了排隊取水的耐心,才因為餓壞了,有了這一路挑水的艱辛,更有了雨天洗澡,勺水納涼的舒心。水就象可愛的小精靈在逗弄着我們的每一個細胞,再讓我們輕輕讀讀這種餓壞的感覺!(配樂朗讀)

師:其實這段話也打動了老師,瞧,老師把它改成了一首詩,想聽聽嗎?(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有怎樣的感覺?(水太珍貴了)

(3)一勺水令我們有了非常幸福的感覺,我們不難發現,這裏雖然缺水,但他們卻充滿快樂、幸福,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幸福。再來讀讀冰心的小詩。你一定更有感悟。(配樂齊讀)

(4)水是珍貴的,這與水有關的童年也是(引説)——珍貴的。

同學們,學到這裏,你有什麼想説的嗎?(珍惜水,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