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6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5.25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作為本組教材的首篇課文,本課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吳慶恆)在翠湖畔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地去照顧紅嘴鷗的故事。讀過本文讓我們不得不慨歎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共融,原來是那樣美好,如此動人。

本文語言明白曉暢,行文脈絡清晰。在整體把握課文的思路,瞭解大致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瞭解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教學本課時還要引導學生潛心讀書,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把讀與思、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後續三篇課文做好學法鋪墊和情感的蓄勢。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3.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

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勝似親人般的真情厚意。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是如何將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單元導語,明確主題。

和人一樣,動物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懷。這一單元,我們要與動物朋友親密接觸,瞭解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人與動物的故事。

首先讓我們走近《老人與海鷗》的故事,(畫海鷗簡筆畫)瞭解發生在昆明翠湖邊的這個真實的故事,感受那份別樣的“人鳥情”。

【意圖】進入一個新的主題單元的學習,不能錯失“單元導語”這一學習資源,它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能力主題,然後在雙主題的燭照之下進行單元學習,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切實可行之舉。

簡筆畫的引入主要是喚起學生曾經有過的關於海鷗的認知,與課文的學習相互作用,使學生的心空永遠有“海鷗飛翔”,讓“人鳥情”美麗每個學生的生命。二是加強板書的美感,強化文本對海鷗這種動物具有的驚人靈性的禮讚,力圖讓海鷗的形象和精神永遠根植學生的心田,從而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二、課後問題往往是我們學習課文的切入點。學生瀏覽課後題目,出示課後第二題。

◇2默讀課文,説説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閲讀的較高境界是把一句話可以讀成一個詞,上邊這個思考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特別重要的詞語,找到他,就找到了我們學習課文的敲門磚。今天,我們就圍繞課後第二題中的一個詞語“意想不到”開始我們的學習。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尋找哪些事情讓你最意想不到?可以勾勾劃劃,可以寫寫簡單的感受。(投影片:提示學習方法:抓住重點詞語、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都是深入理解語言的好方法。)

【意圖】本課的學習採用倒敍法,因果而溯源。只因本文首先讓人震驚的是海鷗的異常之舉,當然也是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點所在。因而,深入學習就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刨根問底,順着文本的情感線索一步步走進文本的內涵。打亂原有的教材順序不是否定教材,而是創造性地“用教材教“,同時更加清晰地了

解教材的敍述方法的深層次意圖。在課尾還要由“亂”而“治”,明瞭作者組織材料的手法之精到,從讀學寫,受到寫作的啟迪。

語文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第一位的,只有把方法滲透到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漸漸地,學生才會由“要我學”,慢慢成長轉化為“我要學”“我會學”,成為終身受用的能力。本篇課文的學習以課文後的思考題目切入,引導學生與編者的意圖相契合,在單元主題目標的引領之下,找到便捷的學習路徑,從而提高學習效度。

學生課堂之上的自己靜思默想是語文學習的必需。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在自由讀書和自主思考的過程中享受自由閲讀的樂趣。讀書交流中,他們快樂地與同學分享着自己的收穫,同時也快樂的分享同學的收穫。

三、彙報交流。

1.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見到久別的老人,海鷗們表現異常令人意想不到:①叫聲:連聲,不住聲,急切地。從這急切地叫聲中你聽出了海鷗的——激動、熱切、疑惑、淒厲、悲愴??②姿勢:上下翻飛,久久地盤旋,海鷗一定在想——今天老人為什麼靜立不動呢?為什麼看不到他撮起嘴,聽不到他親暱的呼喚了呢?他給我們帶來的美餐呢?不是發生了不測吧???

把我們的感悟化作深情地朗讀。

【意圖】緊扣意想不到,深入語言文字之中,反覆把玩品味,走進海鷗的內心,喚起情感共鳴,再把咀嚼出來的語言滋味用深情地朗讀加以再現,親歷這樣的語文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味十中的語言實踐中得到歷練和成長。

2. 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着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着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抓住海鷗的動作,體會海鷗的情感。

①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海鷗是想——再細細地看老人最後一眼;瞻仰老人如父親般慈祥的遺容;向老人最後表示自己的感激與懷念??

②紛紛落地,在遺像前站成兩行,肅立不動。這是海鷗們在——對老人表示哀悼;向老人訣別;是海鷗對老人深深地思念才使他們像是有誰無聲地指揮,收起了翱翔的雙翼,出人意料地自動站成兩行,為親如父親的老人守靈,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儘管海鷗不會説人的語言,但他們分明用人類想象不到的動作告訴我們:老人生前待他們如兒女,如今老人去世,他們要做老人的“兒女”,送老人最後一程啊!面對此情此景,怎能不讓我們為之動容?就讓我們滿懷深情讀讀這段帶着靈性的語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

2.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3.通過理解重點段落,向白楊和“爸爸”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2.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難點:領會爸爸給孩子介紹白楊樹那段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是寧強人嗎?那你們舉得寧強的山怎麼樣?水怎麼樣?環境怎麼樣?(出示寧強風光圖,引導至山好、水好、環境好)

現代社會,由於一些地區的環境被污染,很多人做夢都想這生活在像我們寧強這樣山清水秀的地方。但這個地方你們覺得怎麼樣?(出示大戈壁圖片;引導至荒涼)可就有人願意在這個地方工作,並且還帶上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就像這大戈壁上生長的這種植物白楊一樣,深深紮根在這裏。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白楊有關的課文:《白楊》 板書:白 楊 (要求齊讀課題)

二、感悟白楊

1.同學們,《白楊》這篇課文你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誰能説説課文這樣講了什麼?

2.爸爸是怎樣給孩子們介紹白楊的呢?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課文,畫出“爸爸”評價白楊的語句。

(學生讀完後指名學生回答問題,並詢問其他同學有無不同意見。引導至“爸爸”評價白楊的話,要求學生齊讀並數數總共有幾句話。)

(1) 出示第一句話

提問:“從來”是什麼意思?“直”有什麼含義?(引導學生搶答,並評價學生的積極精神)

白楊本來就是這麼直説明白楊:本性正直(板書)。

(2) 出示第二句話

提問:白楊選擇生長地方嗎?從文中的哪兒可以看出來?那文中的白楊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要求在文中找出描寫白楊生長環境的句子。指名讀畫出來的句子,詢問有無不同意見,引導至課文第一自然段。要求齊讀,並思考他們的生長環境怎麼樣?用一個二字詞語來總結:荒涼。)

正因為白楊不選擇自己的生長環境,因此才能在如此荒涼的大戈壁生長,請同學們再聯繫這句話(這屏幕)説説白楊有什麼樣的品質?

(指名回答,教師予以積極表揚)

(3) 出示第三句話

要求齊讀,讀完後接着問:他們面對雨雪怕了嗎?面對洪水怕了嗎?雨雪和洪水就相當於困難,面對困難而不害怕我們稱之為什麼?(堅強)面對這些困難白楊放棄生長了嗎?面對困難而不放棄我們可以稱之為:不屈服。總結起來叫:堅強不屈

小結:通過我們的認真研究發現白楊的優秀品質真不少,説實話,老師真的很佩服這些白楊,對它們是一種崇敬,誰能帶着這種崇敬有感情的讀讀這個自然段呢?

三、領會“爸爸”的心願

1.但作者僅僅只是在讚美白楊嗎?從文中的哪兒可以看出來?趕緊照出來告訴大家。(他也在表明着自己的心)

2.爸爸到底在幹什麼,孩子們知道嗎?(不知道)那他們知道什麼呢?(要求用文中的話來回答,教師予以引導,並肯定學生的見解,並出示課件。

同學們現在想想孩子們可能知道什麼呢?(要求同桌之間根據三個“只知道”分開來想象“不知道”進行交流。)

指名彙報交流情況,合上課本師生一起總結。

3.爸爸把孩子們帶到新疆是想讓他們長大後幹什麼?(和爸爸一樣建設邊疆,這就是爸爸的心願)

四、學習最後一自然段;體會寫法

1.要求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想想:大樹象徵着什麼?小樹象徵着什麼?

2.思考:陷入沉思的爸爸為什麼嘴角突然有了微笑?

(“大樹”其實就是象徵着像爸爸這樣的邊疆建設者,“小樹”其實就象徵着孩子,大樹呵護着小樹,就相當於爸爸培養着孩子。小樹能長大保衞隔壁,孩子也能長大建設邊疆,奉獻邊疆。其實這也正是爸爸的心願。)

3.同樣具有白楊品質的爸爸更值得我們崇敬,請同學們帶着對爸爸的崇敬再次朗讀這一段。

4大樹象徵着像爸爸這一類建設邊疆的工作人員,小樹象徵孩子們,這種藉着事物來表達自己志向的寫作方法我們稱之為:借物喻人。

五、課堂小結

五十年前的新疆那真的是一片荒涼,而現在的新疆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課後通過查詢資料去了解了解現在的新疆。去看看新疆在一代代建設者的辛勤建設下變成了什麼樣子。

板書:

白楊

本性正直

不擇環境邊疆建設者

堅強不屈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第五冊的一篇閲讀課文。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是整體感知,牽一髮而動全文,引導學生有創造性地閲讀文章,解讀課文藴涵的“意義”,領悟人生的道理。以“讀、辯、説”式的課堂交流,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解讀課文,闡述見解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課堂語文實踐,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設計特色是辯中明理,讀説悟情。

教學流程為:(一)出示彩票,引出重點。(二)解決道德難題,感悟母親話的含義。(三)讀好9、10自然段,回味父親的選擇,體會父親的道德高尚。(四)讀寫訓練,內化理解。

一、 出示彩票,引出重點

1、 回顧兩張彩票的事情。

師説:預習課時,同學們對兩張彩票很感興趣。尤其對05102這張彩票上K字充滿好奇心:K字是誰寫的?為什麼寫?誰擦的?為什麼擦?我們展開了討論。現在,誰來幫我們回憶一下。

2、(出示課件)引讀,引出重點

師説:擦掉了K字,父親可以心安理得擁有這輛奔馳汽車了。看,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父親開着嶄新的奔馳汽車緩緩地駛過來了,我在旁邊歡呼着,跳躍着,多麼高興!可是,父親他的神情怎麼樣呢?我幾次興奮地想幹什麼?(生齊讀)看得出,父親一點也不高興,這是為什麼呢?請從文中找理由。(指名説)

3、 好母親的安慰我的話(指名,齊讀)

師板書:道德難題(提示學生注意“德”字的筆畫)

二、 解決道德難題:感悟母親話的含義

難題在本文指什麼?(指名説)教師板書:留?不留?

1、 明白道德難題在文中指什麼?

2、 你贊成父親留還是不留?

(1)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2) 大組交流,教師指導讀好父親“夢寐以求”句和母親的話。

(3) 留下了汽車,將會失去什麼?(板書:誠實,有信用)

小結:誠實、守信是多麼高尚的品德。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會願意失去。一旦失去,捫心自問,會良心不安;一旦失去,面對親朋好友信任的目光和微笑時,會無限愧疚。一個人,如果活在內心不安中,即使有再多的'奔馳、再多的金錢,又有什麼意思呢?

學到這裏,相信同學們一定明白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就是他面對嶄新的奔馳汽車與“誠實、守信”在內心深處的較量,到底該選擇什麼?父親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毅然選擇了高尚的品德。這種高尚的品德讓人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心情舒暢。他周圍的人因此而快樂,因此而受到好的影響。這是多少輛奔馳車、多少金錢也換不到的無價之寶。(板書:財富,提醒“財”字的寫法)

(4) 讀母親的話。(指名,大組比賽,齊讀)

三、 讀好9,10自然段,深化理解(配樂朗讀)

四、 讀寫訓練,內化理解(配樂)

讀到這裏,你不想對將要讀這篇文章的朋友説點什麼嗎?(板書:對朋友)

看着奔馳汽車漸漸消失在父親的視線中,你一定心潮澎湃有許多話想説。如果你是那個兒子,會對父親説什麼?如果你是那位母親,會對自己的丈夫説什麼?如果你是那家汽車修理廠的老闆,你會對父親説什麼?選一個角色,用心寫出自己最想説的話,呆會念給大家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並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閲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教學準備】

1、蒐集家鄉景色的照片。

2、蒐集一篇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文章。

3、詞語卡片。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口語交際:學生在學習《珍珠泉》一課時,已經佈置關注家鄉景物。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家鄉的一草一木到名勝古蹟,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來説。教學可從本組幾篇課文導入,由課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鄉的植物、動物、風景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和發現家鄉的美和可愛之處表達出來。

習作:這次習作安排的是寫家鄉景物,教學時可以結合口語交際進行。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開拓學生思路,寫出家鄉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學生想寫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學生寫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展開想象,注意學習本組課文的表達方法。在學生初步完成習作後,進行交流和講評。教師先提出習作標準:能寫出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清楚;表達了熱愛家鄉的感情;有豐富的想象。然後讓學生在小組交流,選出寫得好的習作,並説出習作好在哪裏。最後在全班交流。選取好的以及有特點的習作做講評。在全班講評後,學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小組交流提出修改意見,最後謄寫清楚。

我的發現:這部分安排的內容是關於反義詞的練習。每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現情況,有針對性地點撥,從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習興趣。

本次寬帶網有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提示了作家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是怎樣描寫的;第二自然段提出此次寬帶網的學習要求。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大自然景物,擴展對大自然景物的觀察視野範圍,同時學習作家的敏鋭細緻的觀察和描寫方法,積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寫片段。引起學生注意和興趣後,再把寬帶網中的描寫讀一讀,背一背,體會其妙處,教師稍做點撥。最後引導學生讀課外書,把描寫的大自然片段隨時摘記下來。教師組織學生做定期的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門祖國曆來以風景優美著稱,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騰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無數的中外遊客。我們的家鄉在祖國版圖上,雖然只佔一點點地方,但是也有許多迷人的地方。讓我們互相交流,共同讚美自己的家鄉吧! 聽老師介紹,回憶去過的地方,想象風景的美好。

明確要求

提出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如有小朋友提問,應耐心解答他們的提問。

2、認真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明確説與聽的要求,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交流評議

1、相機指導。

2、佈置在生活中交際: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景物。

1、小組同學互相介紹,並評出介紹得最清楚最動人的同學。

2、全班交流,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激發興趣

導入主題

1、談話:同學們,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你們的家鄉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瞭解了你們的家鄉。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説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於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説,就更吸引人了!

2、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瞭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構思文章,自主習作。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修改習作

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可選2~4篇各具特點的習作,寫得比鉸清楚的,想象較豐富的,並加上載説的,或者存在帶有共性的缺點。

範讀優秀習作。 個別讀習作,共同評議。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修改習作。

寬帶網

鼓勵學生經常做摘錄,養成好習慣。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蒐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並抄下來。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説一説,還發現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髮現更多類似的詞語。

1、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自己發現了什麼。

2、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日積月累

1、我會填

2、讀讀背背

1、指名説方法。

2、指名讀: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引導發現: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麼特點?

1、自己嘗試填一填。説説是怎樣填的,並説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2、自由讀成語,讀準生字的音:

認讀生字:

第一行:多用於寫花草樹木的;第二行:寫日月的;第三行:描寫山的。

多樣讀,熟讀成誦。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使用教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

[設計思路]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本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商店購物、寄賀卡、義賣等三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並瞭解元與角、分之間的進率關係。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並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教育。

採取分組活動教學,6-8個同學分為一組,分為6組。

[教學準備]

1. 一個漂亮的盒子,裏面裝着人民幣;

2. 每個組準備一個存錢罐,每個裏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和幾張外幣;

3. 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一套;

4. 每個學生準備好3元錢,用信封裝好;

5. 貨架及價格分別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種;

6. 表格,每個學生兩張(表1,表2);

7. 動畫mtv《一分錢》;

8. 義賣活動記錄表,每個參加義賣的小組兩張,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樣(表3);

9. 根據3個義賣點義賣的內容準備物品,每個點準備8種,用塑料籃裝好,8張工作牌及3個義賣店的店牌;

10. flash課件,視頻展示台,電腦,投影儀等。

[活動過程]

 一、 在分類中初步感知人民幣

師:(出示一個盒子),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你們猜猜是什麼?

生1:糖。

生2:紙斤。

師:到底是什麼呢?請個小朋友來摸摸看。這是什麼?

生1:錢。

師:小朋友們這麼快就猜出來了,看來你們對錢還是挺熟悉的。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存錢罐,裏面裝了各種各樣的錢,請你們把它們分一分類。分完了之後,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説一説,你們是怎樣分的。

(分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然後選一個代表來彙報結果)

師:誰來説説,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1:我們把紙幣放在一起,把硬幣放在一起。

生2:我們把所有是1的錢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們把見過的錢分成一類,把不認識的錢的錢分成一類。

師:我們來看看這一組同學分的,他們把我們平時常用的錢分到了一類,把沒有見過的錢分到了一類。分地非常好。那麼你們知道我們平常用的錢又叫做什麼呢?

生:人民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呢?(出示課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幣,見圖一)

生1:我認識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生2:我認識1角和5角的;

生3:我認識2角和1分的。

生4:我認識5分的。

師:看來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今天我們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們下節課再研究。(出示課件,小面值人民幣,見圖二)

 二、 在實踐活動中探索新知

師:我們看到屏幕上有這麼多人民幣,那麼你們會不會區別它們呢?會不會把10元的當成1元來用呢?請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區分的,交流完以後,老師要考考你們。

(分組討論)

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人民幣了。你們看看這張是多少面值的?(在視頻展示台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

生:1元。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呢?

生1:因為上面有阿拉伯數字1,還有漢字圓。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瞭解小木偶的不幸遭遇,懂得其中藴含的道理。

3、理解“老木匠説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這一句話的含義。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木偶不幸的遭遇。

2、理解課文最後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動畫片、瞭解關於木偶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木偶嗎?是什麼樣子的?

2、瞧,小木偶變“活”了,會説話,會走路,還會笑呢?播放動畫片《小木偶的故事》

3、你從動畫片中知道了什麼?

二、創設情境,品讀感悟。

1、出示“海報”:我校紅領巾電視台招收動畫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員,歡迎同學們踴躍參加。

2、明確配音要求:台詞熟練、解説動聽、能打動和感染聽眾

3、體驗角色,感悟朗讀。

(1)劃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學們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個角色?用筆將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説的話-“台詞”劃出來,再讀一讀。

(2)師生共同進行角色體驗。(體會老木匠的慈祥、善良;小木偶的天真;小紅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

指名讀――範讀――練讀

(3)為動畫配音

小組練習

選代表上台表演(配音朗讀)

三、放飛想象,續編拓展。

1、假如小木偶來到你身邊,你想對他説點什麼?談談對最後一段話的理解。

2、在小木偶的身上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續編故事 )

板書設計:

12 小木偶的故事

小紅狐搶紅揹包

小木偶只會笑 被 熊警察扔出好遠 學會多種表情

小白兔説裝頭疼

老婆婆説學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