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4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汛、挽”等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間”,讀準“間隔、懶惰、俗語、理所當然”等詞語。

2、速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重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難點)

教學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渲染情境,揭開文本之面紗。

(出示課件)師:我們看這個美麗的地方,那連綿起伏的山巒,那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過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麗的搭石。看老師寫課題(板課題:搭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文本,相約便民之搭石。

1、自由閲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師: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麼是搭石了嗎?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説説?(請一生説)你找得很準確。

(2)師質疑: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樣過小溪呢?誰還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説一説。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挽褲。

大屏幕出示:“挽”。“挽wǎn”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生:捲起來的意思。)那脱鞋挽褲呢?(生:脱掉鞋子捲起褲子。)

師:那就是説,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脱鞋挽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生:我覺得總要脱鞋挽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師評價:都有自己的體會)

師: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很不方便,甚至會感覺辛苦,那些都在夏天,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

師:瞭解什麼是搭石後,讀了課文後,搭石又留給了你什麼樣的印象?(預設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三、細讀文本,欣賞美麗之風景。

1、出示搭石的圖片,師:搭石——普通的石頭——成為一道風景(給予很高的評價)這麼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欣賞搭石的美吧!

2、默讀第二至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寫風景美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3、指名讀自己畫出的句子。

師:同學們找到了好多寫風景美的句子,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感到這裏的風景很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請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邊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自由讀,説説自己的感受。

(3)發出的踏踏的聲音像什麼?(輕快的音樂)那就讓我們和着這輕快的音樂再來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樂齊讀。)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這是一曲多麼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4)文中除了能聽到音樂,還能看到什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漾”在字典中有兩個義項,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綽”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麼意思?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誰來讀一讀這兩個詞。

(5)這哪裏是在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在吟唱一首輕快的小詩!看大屏幕齊讀。

總結:同學們,讀到這裏你覺得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美麗的,漂亮的,優美的……)指名板書:美麗。

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那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四、演繹文本,感受純樸之民風。

重點句子:

1.經常到山裏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這對於他們來説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對我們來説,做起來是多麼不容易呀!你們會怎麼去讀呢?(指名讀)

2.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伏下”是什麼意思?從這裏你又感受到了什麼?(板書:尊老)

(2)請兩名學生上台表演年輕人背老人過河。師現場採訪。

師:你在揹人的過程中有什麼具體感受?

揹人者:揹着人,我覺得有種責任感。雖然身上很沉,但是心裏卻非常快樂。

師:在他背上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被背者:在他背上,我感到非常踏實,心裏充滿感激。

師:説得多好哇!年輕人背老人無需感謝,老人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後也無需感謝。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什麼?這是故鄉的一處民風。板書:一處民風。

(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殘疾人,故鄉的年輕人又會怎麼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年輕人總要________________。

師:故鄉的年輕人又是跟誰學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話是寫老人的,誰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4)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老人的負責)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詞語來描寫老人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來採訪你:老人家,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需要人們感謝嗎?為什麼?(理所當然)這種以老帶小,以老傳小,以小學老逐漸形成了一種傳統,形成了作者家鄉一處獨特的、純樸的民風,請學生板書:純樸。

過渡:我在閲讀課文時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純樸的民風,還隱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些什麼?

五、齊讀文本,感悟難忘之鄉情。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表達對搭石的讚美嗎?(作者同時還表達了對故鄉純樸民風的嚮往,對故鄉的一份思念。這份思念就叫鄉情)板書:一份鄉情。

4.作者時隔多年還在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搭石,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一份鄉情?(難忘)

5.作者在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發現了美,同學們請説一説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教師點評)請同學們在課後也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小結: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作者劉章故鄉的這道美麗的風景,感受了這一處純樸的民風,回味了這一份難忘的鄉情。同時也成為了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希望你們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踏出你們的亮麗人生。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理解詞語“協調有序”;理解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連接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熱情謙讓、尊老愛老的品質,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體會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對課文的閲讀中發現美、感受美,領悟作者通過平凡事物反映美的表達方法,並試着練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潺潺流水聲)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輕音樂起)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師:看老師板課題。(生看師板課題)

師:齊讀課題 。生齊讀:搭石

2、展示上節內容:上節課,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搭石》第一課時——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抄寫了生詞,初步瞭解了課文大意,學習了第一自然段。誰來説説什麼是搭石?

3、(生答什麼搭石)教師板書畫簡筆畫搭石。

二、精讀課文,感悟品“美”

過渡:有人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確是啊!老師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了許多美的地方,並且被深深感動了。我相信我們班的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地方表現出美,比如行為美、心靈美……“不動筆墨不讀書”,同樣應該勾一勾,畫一畫。開始吧!

(學生自讀, 3分鐘左右。教師巡視。)

讀後交流。學生説到哪段就先講哪段。

(一)通過“搭石”,感受協調美、心靈美

生:協調有序:輕快的音樂、美好的圖畫

師:咱們繼續交流。誰從第三自然段中發現了美?

出示句子(2)——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請你輕聲讀讀這兩句話。第一,體會什麼叫“協調有序”。第二,你腦子裏聯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讀。)

讀後交流——

(1)理解“協調有序”。

師:在這段話中,哪些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剛抬起腳來,後面的就緊跟上去,誰也不搶路,誰也不突然止步,這叫——協調有序。

在我們的課文裏,有的詞語意思,上下文就已經告訴我們了。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明白了嗎?

(2)腦子裏浮現出畫面。(一副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有節奏的“踏踏聲”,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好一幅美麗的的圖畫。)

師:這兒描寫的是鄉親們通過搭石的情景。你能通過你的朗讀把這和諧美好的畫面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嗎?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老師請同學代表自己與其他同學競賽讀、評——師範讀——齊讀)

(二)擺放“搭石”,感悟行為美

出示句子(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這兒講誰擺放搭石?(理解“上了點年歲的人”)

師:請你輕聲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為方便鄉親擺放搭石非常細心、一絲不苟。)

你是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能具體談談嗎?

(引導學生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中體會)

師:同學們,“上了點年歲的人”這樣做,他當時會怎麼想?

生:不把石頭搭好,別人經過時摔下去,那多危險啊!

師:孩子,請你想想,“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兒的“踏”,是怎樣地“踏”?

生:是小心翼翼地“踏”。(師點評:孩子,從你發言時的眼神,我體會到了小心翼翼。)

生:是專心致志地“踏”。(師點評:從你發言時的神態,我感受到了專心致志。)

生:是全神貫注地“踏”。(師點評:從你發言的語氣,我感受到了全神貫注。)

生:是試了又試,踩了又踩地“踏”。(師點評:好一個“試了又試,踩了又踩。”)

生:是一心想着別人安全地“踏”。

師:講得真好!你覺得這小心翼翼地“踏”、專心致志地“踏”、全神貫注地“踏”、試了又試,踩了又踩地“踏”、一心想着別人安全地“踏” 美在哪裏?

生:美在行為,美在心靈。師:很好。我們體會句子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點詞語,把心放進去,才能與作者心心相印。明白了嗎?

把你的感動用朗讀表達出來吧!(讓學生互相提醒怎樣讀好——學生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三)走過搭石,體會謙讓尊老美

出示句子(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自由讀第一句話,想象當時的情景,倆人碰面會説些什麼呢?同桌之間表演一下。

師:誰願意和老師來演一演?(上台表演)同學們,家鄉的鄉親們就是這樣以禮相待,熱情謙讓,行為和心靈真美啊!

師:什麼叫“理所當然”?(本來就應當這樣。)

師:這裏是説家鄉的人們把什麼看作理所當然的事?(自覺幫助老人。)

師:“人們”指一個、兩個人嗎?(所有人,每一個人)

師:現在,你從“理所當然”一詞裏讀懂了什麼?(每一個人都把尊老愛老當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你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式——“如果……鄉親們就……”或者“假如……鄉親們就……”,寫一句話?(學生寫話)

展示交流。

師:帶着自己的感受,再讀讀這句話吧。多麼善良、多麼樸實的父老鄉親啊!上了年歲的人為了方便過路的人,精心擺放搭石,年輕人也把扶老攜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美好的行為,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深受感動。

(四)“搭石”,美的象徵

師:同學們,學到這,你還覺得作者僅僅在寫搭石嗎?

出示句子(4)——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接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從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齊讀——為什麼説搭石“聯結着故鄉的小路”?(小溪兩岸的路靠搭石聯結。)

又為什麼説搭石“聯接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鄉親們互相謙讓,互相關心,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濃濃情感。)

學生聯繫前文理解,彙報。(教師板書: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他人着想、友好互助)

(五)讀中學寫,佈置作業

師: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作者為什麼能發現美?(留心觀察,用心體會)是的,美從細心觀察中來,美從用心體會中來。

同學們,只要你也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中,美無處不在。

出示練習我見到的美

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有多少互相關心的事啊!這些小事,並不起眼,但讓人感動。你能選一件説一説,寫一寫嗎?

(如有時間,可採用讓學生説的方式,抽幾名學生在全班交流。)

師:老師希望能從同學們今天的的家庭作業中,看到你們寫下的令人感動的、各種各樣的美,好嗎?

板書設計: (圖粘不上來)

課後反思:通過説課、兩次試講到最後的賽講,我對《搭石》一課已爛熟於心。雖然第一次面對新同事及那麼多的家長,但我沒感到一絲緊張,因為我心裏只有學生,看到一雙雙小手使勁向上舉着,真想給每個孩子發言的機會,可一節課的時間太有限了。

由此我想到了,教師對教材鑽研的深,教學環節設計得好,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又怎麼會走神呢?40分鐘的課堂教學才具有實效性。

雖然本次教學基本是成功的,但我覺得,教學評價是體現教師文化底藴,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而我在評價學生時受知識的侷限,評價語不夠豐富;在教學環節設計時,應該再有所創新。

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後我將多讀書,豐富各方面的知識;還應該多關注教育書籍,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儘快得到提高,更好得服務於學生。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出問題

㈠導入

1、文本導入:出示情景圖及潺潺流水聲,師聲情報並茂介紹畫面就是作者的家鄉。

2、揭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師板書:21搭石 生齊讀

㈡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請同學們翻開書103頁,認真閲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讀課文。

3、檢查字詞:

⑴檢查生字:

①自己讀一讀,讀不準的問問學習夥伴。

②指生讀字,組詞。

③關於字音字形,你有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

④請同學們把難寫的字在本上寫一遍,注意寫字姿勢。

⑵檢查新詞:開火車、齊讀。

㈢再讀課文、理清條理、知道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想好後與同桌交流。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同桌交流。

3、全班彙報:

⑴學生彙報一段時説“什麼是搭石”,師引導:也可以説是鄉親們擺搭石。板書:擺。

⑵學生彙報二段時,師板書:調。

⑶學生彙報“一行人走搭石。”師板書:走。

⑷學生彙報“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讓對方先走。”師板書:讓。

⑸學生彙報“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師板書:背……過。

4、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預設)

⑴生:課文主要講了鄉親們怎樣擺搭石和走搭石。

⑵師:還可以怎樣概括?

⑶生: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是搭石和鄉親們怎樣擺搭石。

⑷師:還有其他説法嗎?

⑸生:課文主要寫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5、小結:(指板書)象這樣寫事物的文章,我們既可以用把相同段落的意思合併起來的方法來概括主要內容,也可以根據文中重點句子來概括主要內容。

㈣深入讀文,提出問題

1、過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我們都知道“風景”是指很美的景色,課文中的好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

2、提出問題:(大屏出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

⑴圍繞搭石,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⑵畫出有關詞句,認真品讀,體會其中含義,批註你的感受。

⑶有不懂的問題,標記下來,小組內交流,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

3、學生自主讀書,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4、小組合作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同時解決組員提出來的問題,提出小組不懂的問題。

二、整合問題

1、過渡:老師發現,同學們能按老師的提示邊讀課文,邊圈畫重點詞句,而且還能簡單批註自己的感受,這是很好的讀書方法。我們來交流讀書收穫。

2、我們先看同學們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哪個小組先來彙報?

3、學生彙報:(預設)

⑴為什麼説“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⑵“緊走搭石慢過橋”是什麼意思?

⑶人們為什麼説是“理所當然”的事?

⑷文章中的美是怎樣體現的?

⑸為什麼説搭石不但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4、通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看出同學們讀書很認真。(指大屏幕:圍繞搭石,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道風景的美?)圍繞這個問題,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同時也來解決我們不懂的問題。

三、品讀課文,解決問題

一自然段:

1、生讀一自然段第5句話,從“平整方正的石頭”“、二尺左右的間隔”感受到家鄉人很細心,為他人着想。

2、師點撥:作者觀察很細,語言表達也很準確。

3、生補充説:搭石給家鄉人帶來了方便,對家鄉人很重要。

4、師追問:你明白什麼是搭石了嗎?讀讀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5、自由讀,齊讀。

二自然段:

1、過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你還從文中哪些具體描寫中感受到這道風景的美呢?接着彙報。

2、生讀“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説感受。

師點:文章二、三、四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其他同學用波浪線把這句話畫上,再讀讀,齊讀。繼續彙報。

3、生讀二自然段的.②③兩句話,從“早早地”、“譴責”這兩個詞感受到家鄉人勤勞,也善良。

師點:家鄉人具有公德意識,這真是一種美德!你能抓住文中重點詞説感受,值得學習。

追問:你能在文中找到“勤勞”的反義詞嗎?(懶惰)全班齊讀這對反義詞。

4、生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從“無論”“只要”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着想。

生補充:從“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感受到老人很細心。

師追問:老人可能急着去做什麼?生想象説話。

師:無論多急,也要放下自己的事把搭石擺放平衡,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生:無私奉獻。

師:多好的老人,望着老人滿意離去的背影,你最想説什麼?生説自己的感受。

師:帶着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句話。

師:多無私的老人,作者抓住了老人的動作特點進行了行動細緻的刻畫,既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的行為美好,又讓我們感受到老人——(生齊説)心靈美好。

5、老人走搭石就是——(生齊説):家鄉的一道風景。師板書“。”)

三自然段:

1、生讀“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説自己的感受。

2、這句話所描寫的畫面的確很美。我們先來看這段開頭的一句話,誰能讀一讀?(生讀“緊走撘石慢過橋”)

3、誰能説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生説自己的理解)。文中是怎麼説的?(生讀課文的②、③、④句話)

4、你覺得撘石好不好走?(生答)可一行人卻走得那麼美,哪個詞可以看出一行人走撘石的美呢?(生答:協調有序)

5、你知道“協調有序”的意思嗎?

生1:“協調有序”就是很有順序,很有規律。

師:你能從字面理解詞義,這可需要讀書積累。

生2:“協調有序”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省上去,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師:你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這是好方法,值得其他同學學習。

6、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撘石的隊伍中。師生合作讀這句話體會“協調有序”的意思。

7、你還從哪個詞感受到這幅畫面的美呢?(生答:清波盪漾、人影綽綽)。

8、出示“綽”的三種解釋,理解“人影綽綽”的意思。

9、那麼“清波盪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生1:我好像看見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蕩起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極了。(師點評:你是在用想象理解詞語,值得大家學習。)

生2:我彷彿看見清澈的溪水蕩起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導語:水波在輕輕盪漾,人影隨着波紋在悄悄移動,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兩個詞。誰想讀?(指生讀)其他生閉眼睛想象畫面內容。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有如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課件出示這段文字詩的樣式,配樂)。

師動情講述:劉章爺爺在大山裏工作了13年,每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指生讀)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道道地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課件變回原文形式,齊讀)。

10、師小結: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真是————(生齊説“家鄉的一道風景啊!師板書“!”)。

四自然段:

1、過渡:我們已經置身於這首風景中了,快看看,在這道風景中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美?

2、生讀:“如果兩個人……才相背而行。”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兩個人很謙讓。

3、齊讀這句話。

4、生讀“假如遇上老人……理所當然的事。”從“伏”字看出年輕人尊敬老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5、(點擊課出示這段話)追問:“這”是的是什麼?(生答:年輕人背老人過小溪。)

再追問:僅僅是“背”老人過小溪這件事嗎?文中還有哪些?(生答①擺搭石②調搭石③以及一行人走搭石④兩個人面對面讓搭石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6、好一個“理所當然”!理所當然什麼意思?(生答:應該做,必須做)

7、是啊!這一個又一個的“理所當然已經積澱成山村一種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人更美。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怎能不是——(生齊説:家鄉的一道風景呢?師板書“?”)

8、想象一下,在搭石上還會發生哪些理所當然的事呢?

9、假如……誰會怎麼做……,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大屏出示:假如——,——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發揮你的想象,説一説你心中的假如。

10、生彙報:(預設)

①假如遇上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有力的大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這的確是一道難忘的風景)

②假如遇到扛着行李的外鄉人走搭石,年輕人總會接過他們行李,扛在自己的肩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③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人總會脱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1、這一樁樁,一件件,事兒雖小,情卻濃。搭石聯着小路,鄉音系着鄉情,水繞山環,一路歡歌,一路情。

12、我們齊讀課文最後自然段。

13、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生説自己的理解。

14、師小結:不錯,這段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不但讓我們知道了作者是借搭石讚美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家鄉人們,而且也使一股暖流悄悄地流入我們的心裏。

四、歸納概括

1、請同學們捧起書,再讀讀課文,想想:

⑴《搭石》這課讓你感悟到有什麼?

⑵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想好後與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2、學生自讀歸納。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彙報:

⑴讀了《搭石》這課,你感悟到了什麼?生自由答。

⑵這篇文章讓同學們有這麼多的感悟,那麼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些情感的呢?

⑶生彙報:

生1:作者之所以寫得這樣感人,是因為劉章爺爺在大山裏工作了十三年,用心觀察生活,抓住了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動作來描寫。

師點:作者發現平凡的搭石上所藴含的美,通過家鄉人走搭石的動作細節刻畫,表現了美。(板書:平凡、細節)

生2、作者借搭石,讚美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家鄉人。

生3、作者對家鄉人有深厚的感情,才把他們寫得那麼好。

師點:正如作者所説“半生體驗,一日寫成,是生活的賜予。”這篇文章飽含了作者對鄉親們濃濃的情。

5、小結:看來,好的文章,不僅靠華麗的語言,更能打動人的往往是真情流露,用心抒寫。

五、拓展應用

1、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在讀書筆記本上。

2、誰來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生成創新

1、過渡:聽着,讀着這樸實無華的語言,感受着家鄉人的一份真情,我們心中也泛起層層漣漪。

2、同學們,學習了《搭石》這課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

3、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人,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你就會驚奇地發現美,其實就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每一處動人的細節裏,只要你抓住這平凡事物中的一個個細節,你的筆下也會寫出感人的故事。

4、請同學們課後留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景、物,把你發現的美,及時記錄下來,在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交流,完成課後小練筆。

七、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放下書,看黑板。課文字裏行間無處不流淌着的這些美,其實就是什麼?(生答:愛。師板書)

2、是呀!愛,就是為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課件播《愛的奉獻》樂曲)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温暖。同學們,只要我們將美撒播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世界就會因我們的愛而充滿温暖。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4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三、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1、出示課件。

2、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生彙報。

(二)、初讀文本

1、畫面的內容被寫成了一篇文章,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大聲地朗讀《搭石》一文,説出你的讀後感。

2、生自由讀課文,師指導。

3、檢查讀書效果。

(1)課件出示新詞:譴責懶惰俗語伏下協調有序人影綽綽

自由讀指名學生領讀

(2)放入句子中,能讀嗎?

1、家鄉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指名讀,評價。

指導讀:聽了句子有何感覺?帶着這種感覺來讀。(滲透文本的美)

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不知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好,把感知的美讀出來。

組內分工練讀(提示要注意傾聽別人的朗讀並給出意見)

指名讀,自選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讀給大家。(誰第一段最拿手?誰第二段最拿手?……)

生評價,可以二次來讀。

四、自讀釋疑

讀的不錯,有幾個小問題希望大家幫忙解答。

課件出示:搭石是什麼?誰搭的?有什麼作用?

學生筆答,交流彙報。

五、扎實習

1、讀完課文解決了很多問題,輕鬆一下,來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漲褲惰穩俗衡序伏

做個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最瞭解的字(組詞書寫等)

2、課件分部分範寫暴、衡、惰(師生分析各部分佔位,交流如何寫美觀)

3、同學們現在你挑一些最難的字寫一下,一會兒交流。

生寫字,師指導坐姿。

六、再讀全文

自由讀,鼓勵學生讀出新的感悟。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聯繫上下文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時,我們對這句話(出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還記到是什麼問題嗎?生説師板:搭石一道風景?同學們是否去思考過嗎?

2、學生交流:

板書:

景美

二、研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2~4節課文。邊讀邊用“──”劃出直接描寫搭石風景美的句子。

2、學生讀勾畫的句子,談感受。

板塊一:

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協調有序”什麼意思?在這段話中,哪個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自己讀讀這句話。

2、學生交流。

3、聽老師讀這幾句話,你們閉眼聽,你彷彿聽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⑴ 體會音樂美:

在這輕快的音樂中,除了踏踏的聲音外,你彷彿還聽到了什麼聲音?(你聽到了水中的聲音,地上的聲音,空中的聲音)指導朗讀聲音這句。

⑵ 多麼美妙的協奏曲、多麼動聽的交響樂:

① 體會畫面美,動作協調美: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景物美這句。

② 除了漾漾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彷彿還看到什麼?

齊讀整句。

③ 也許這是一個黃昏,你彷彿又看到什麼美景呢?

師:夕陽灑下了它最後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雖説身體是疲憊的,但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此時,你覺得,這曲音樂它演奏的是一首什麼歌呢?(勤勞、甜蜜、團結的讚歌)為什麼是快樂的歌呢?齊讀整句。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畫中有歌,歌裏有畫,好一個讓人陶醉的畫面。難怪作者會説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板塊二:

這是看得見的美,課文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是需要用心靈去感受的美,請再讀2、4兩段,用“~~~”劃出。

出示: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師:請輕聲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

(引導學生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中體會。)

2、齊讀句子,注意讀好這些詞。

3、出示:

早晨,一位大叔抗着鋤頭去翻地,突然踩到一塊搭石不平穩,連忙( )。

中午,一位大媽急着去學校接孫子,發現河中一塊搭石不平穩,連忙( )。

夕陽西下,一位大伯挑着穀子匆匆回家,發現河中有一塊搭石不平穩,連忙( )。

4、同桌互説後指名説。

5、師:是啊,那多危險啊,所以上了年歲的人總會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你覺得這兒的“踏”是怎樣地“踏”?

師:講得真好!這小心翼翼地“踏”、……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上了年歲的人一心為別人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要説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一心為別人的美麗風景。

6、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板塊三: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讀讀這句話,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年輕人很好,老年人腿腳不好,年輕人就主動背老人過去。)

2、“理所當然”是什麼意思?理所當然的事是指什麼事?

師:即便是素不相識也讓你感到人與人之間是那麼親近、那麼和睦,好像是相識已久的老朋友,是自己的至親至愛。正是這搭石體現了鄉民們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又構成了──

3、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全課小結

現在,你們還覺得只是景美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嗎?

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民們那熱愛勞動的美,尊老愛幼的美,樂於助人的美,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親們的純樸和善良。讀到這,你覺得這搭石還僅僅只是普通的石頭嗎?它更像一顆顆什麼?

齊讀最後一段。

師:這普普通通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無怨無悔,就像這裏的鄉民們默默的無私奉獻,而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像這普普通通的搭石一樣默默無聞,讓我們一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學生齊讀最後一段。

五、練習

我見到的美。

1、師: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這些小事,並不起眼,但用心體會,卻讓人感動。你能選一件説一説,寫一寫嗎?

2、學生練筆。

3、交流。

板書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搭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惰、穩、俗、衡、序、伏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體會鄉親們像搭石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領悟作者細心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像搭石一樣的鄉親們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相親相敬的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教學過程】

一、詩意導入,引出搭石

(一)(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輕音樂起)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但劉章爺爺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村頭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出示課題),感受那濃濃的鄉情。(看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檢查預習效果。(出示兩組詞語)這篇課文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了,預習效果如何呢?現在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⑴、譴責、懶惰、平衡、伏下(找出譴責的近義詞,懶惰的反義詞)

⑵、多音字:間隔、暴漲、一行人、相背而行、

2、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師: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説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你們能做到字字讀得響亮嗎?看來大家都很自信,為了加大難度,老師還有下面兩個要求,

要求:⑴、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感興趣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⑵、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3、理清文章脈絡。

同桌合作用小標題概括課文內容。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別急,和你的同桌交換一下自己的意見。爭取能用幾個小標題來概括,看看我們班的最佳拍檔是哪兩個?

4、總結梳理板書。

三、研讀搭石,感受重要

1、課文圍繞搭石寫了擺、調、走、讓、過搭石,那到底什麼是搭石呢?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誰能用書上的句子説一説?(指名説,出示句一)你找得很準,注意不要添字,(不讀錯字)你再讀。

2、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怎麼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説一説。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脱鞋綰褲。(出示句二)

師:“綰”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

生:捲起來的意思。

師:那就是説,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1:脱鞋綰褲

師: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2:脱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3:脱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4:脱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

生齊:脱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覺得總要脱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搭石對家鄉的人們太重要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出示句一)

四、品讀體味——欣賞搭石

1、這麼重要的搭石美嗎,請同學們到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概括描寫搭石的句子(板書: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出示句三)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想不想一塊兒去欣賞這道風景呢?就讓我們跟隨着劉章爺爺,跟隨着家鄉的人們去走走搭石吧。請大家靜靜地默讀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開始吧。(生靜靜地默讀、圈劃,2分鐘左右)

我看到很多語句上都劃上了美麗的波浪線,咱們依順序來交流、交流。

1、一行人“走”搭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課件出示語段)你找的是這幅畫面。(“行”變紅)這是一個多音字,讀什麼?(生有的讀xínɡ,有的讀hánɡ)

師:意見不統一呀,想一想:體育課上,我們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作排成一行。而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一行(xínɡ)人

師:齊讀兩遍。(生讀)

師:這還有幾個生詞呢,誰再讀一遍?(“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變紅)這樣把,男生先來。

(男生讀一遍)

師:讀準了,來,女生讀。

(女生讀一遍)

我們再看看這兩個句子,你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1、“協調有序”的美。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順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你聯繫下文理解了。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咱們合作着讀一讀。,(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

師:(指這組問)你們現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師: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進水裏,有信心嗎?

生:有。

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讓我們繼續走在搭石上,這邊兩組走前面,這邊兩組走後面。

師:前面的──

生(組1):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組2):緊跟上去,

(速度漸快,引讀三遍。)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對,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體會得好。你還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師:“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了字典嗎?

生:查了。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這是學習的好習慣。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為是“姿態柔美”的意思。(出示畫面)

師:(生點頭)那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師:體會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來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兩個詞語,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師:你還想來描繪一下,説吧。

生2:我彷彿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聽你這麼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像畫一樣──(打開手勢)請讀讀這兩個詞語。

生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你的朗讀把我帶到了畫前,誰能把大家帶進畫裏呢?

師:(指舉手的生3)你來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生3(聲情並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身臨其境吧?

(生點頭。)

師:還有想讀的,全班一齊讀。

(全班讀。)

師:水波在輕輕地盪漾呀,再讀。

(全班再讀。)

3、朗讀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出示)音樂起

每當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

是那樣協調有序

前面的

抬起腳來

後面的

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1)誰來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來,咱們推薦一位同學吧。

(2)引讀: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裏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讀——

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

師: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更走出了有序和諧美。

(3)難怪,劉章爺爺讚歎道“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倆人相遇讓搭石圖

師: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句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師:找得很準。這裏的讓對方先走僅僅是一次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總會

師: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師:好一個謙讓啊,你讀懂了文字裏含着的美。把我們體會到的謙讓美送到句子中去。讀。

怪不得,人們讚歎“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3、背老人“過”搭石圖

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會帶着問題讀書。這兒有個生字(課件中“伏”字變紅),齊讀三遍。

師:這個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着讀着,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

(生自由地讀幾遍)看看那個詞語在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了?

生1:“理所當然”打動了我,家鄉的人覺得是應該這麼做的。

師:有你的讀書體會,還有其他的嗎?

生2:我覺得“伏”字打動了我。

師:是的,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讀書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伏”,“伏”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彎”的意思。

師:我們再看看這個“伏”字,什麼結構?

生:左右結構

師:(出示字理圖)左邊——

生:一個人

師:右邊——

生:一條犬

師:在甲骨文時代,“犬”是人類崇拜的一種象徵,彎得是那樣恭敬,是那樣心甘情願啊,(展示“伏”字從甲骨文到篆書到楷書的字理變化過程)我們的祖先就這樣造了“伏”字。

師:現在我是那位老人,誰來做年輕人?請個小夥子。

(一男生上台)

師:請你做做“伏”的動作

(男生深深地彎下身子)

師:(手搭生的肩)你真是老人的知音,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扶起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

生:不需要

師:為什麼?

生:因為我們家鄉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生:不會

師:為什麼?

生: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指課件文字)——

生齊: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師:因為(指課件文字)——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

生: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

師:因為——

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師:説得多好啊!——敬老。你們的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書)——

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懷抱着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鄉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孃家的婦女走搭石

師:是的,還有很多的假如……人們總會怎麼做,人們也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呢?(放樂)發揮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待會兒咱們再説説。

(生髮揮想像想)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的想像真豐富,還用上了文中“假如……總會……”的關聯詞,這真是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鄉人來走搭石,年輕人一定會接過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

師:是的。淳樸的民風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了種子,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生3: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的人會脱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

師:這真是一道聯結人們美好情感的風景!還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咱們回去寫一寫吧。

師:也許有一天,這裏會架上橋、通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在家鄉會永遠地消失了,但是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美,卻會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

2、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擺搭石的相關內容,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抄寫自己感興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