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3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學設計1

1、引領學生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2、通過語言品析,把握文章指向。

3、對學生進行敬老的傳統美德教育。

教學重點:

1、品析語言,把握主旨。

2、教育學生孝敬老人。

教學難點:

品析語言,把握主旨。

教學方法:

點撥法、品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語

由簡潔明快,迅速拉近師生距離的導語導入。

二、 檢查預習夯基礎

學生一條龍認字寫詞,解釋詞語,教師針對具體情況糾錯並幫助學生強化理解記憶。

1、 注意字音字形。

nèn( )芽 霎( )時 拆散( )

水波línlín ( )( ) 分qí( ) 咕( )咕

2、 理解詞語含義。

分歧 拆散 各得其所 委屈

明確: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及時評價,誘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三、 初讀課文理思路

徵求學生意願,師生合作讀課文。他生聽讀課文,關注六要素,自由回答下面的問題:

1、 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一下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 初讀課文,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

四、 個性品讀悟真情

師語:對大家的感受老師先不與評價,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接下來,我們就深入品析文本,看看誰的領悟距離作者的本意最近?

着眼於紅色字體部分,師生共品下列語句:

1、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

① 你從這個“本”字中讀出了幾層意思?

② 母親身體虛弱,走不動。但是我卻説,正因為如此才更“應該多走走啊”,“我”是怎麼想的?

③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一個怎樣的兒子。

品讀貼士一:讀文時一定要關注那些看似平常的關鍵詞語,不能忽視其背後的“多層含義”。

2、 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作者為什麼寫春天,他僅僅是在寫春天嗎?

總結:第一句,表面寫春天實則寫母親,寫母親受苦太多,太多。

第二句,表面寫那些老人堅持苦撐沒能阻止生命的結束,實寫母親,寫母親挺得艱難,寫生命延續地來之不易。

第三句,“總算”是漫長等待以後的姍姍來遲,讓“我”緊張的心稍稍落地,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熬”是苦苦支撐後的曙光乍現,有母親終於脱離病魔的開心,但更主要的是對母親飽受病痛的疼惜。

品讀貼士二:除了關注關鍵詞語外,還要善於聯想,關注重點詞語背後的言外之意。

3、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的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

看着這樣的初春的景色,你感受到什麼?作者感受到什麼?

預設:初春的景色充滿生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內心充滿希望,十分愉悦。

質疑:“大塊小塊”,“有的濃,有的淡”;既然是寫旺盛的生命力,為什麼寫隨意而非肆意,為什麼冬水而非春水,為什麼寫聯想到“生命”而非“生命的活力”?

總結:乍暖還寒,雖春猶冬;

挺過熬過,雖喜仍憂。

品讀貼士三:關注細節,巧用“對比法”“替換法”辨析、揣摩文字背後的豐富含義。

4、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

設問:

①既然想“兩全”,為什麼又不願意“分成兩路,各得其所”?

②前文説母親很聽我的話,“就如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一向聽話的母親為什麼改走小路?

探究原因:“我”以母親意願為第一着眼點,不願意分散家人,讓母親不快;母親有涵養,體諒兒子,疼愛孫子,不願兒子、孫子不開心。有分歧、無爭執、更無矛盾。

品讀貼士四:關注文意中的矛盾點,進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進一步靠近作者的本意。

③為什麼能形成這樣的效果?

皆因以敬老為前提來解決問題,才形成了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的和諧效果!

5、就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啟發學生關注矛盾點,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①為什麼母親和兒子“不算重、也輕”但我和妻子卻感覺背起了“整個世界”?是否矛盾?

②既然這麼輕,為什麼“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裏強調的是怎樣一種態度?

③讓我們這麼認真小心謹慎的揹負的重分量的東西,是什麼?難道僅僅是指實體的母親和兒子嗎?

明確整個世界的含義: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花一天國,一家一世界。在家的世界裏,一個都不能少。

五、 合作探究明主旨

學生品析過程自由談對文章主旨的認識,教師總結莫懷戚先生寫作的本意,並聯系莫懷戚創作初衷加以驗證。

同時,師總結:文章寫的是過去,但是指向卻是當下。進而對學生進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教育,號召全體同學接過“孝”的接力棒,將這份民族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七、讀寫結合巧應用

設問:散步這篇文章如果沒有“大路小路的分歧”這個情節,效果怎樣?(平淡乏味,主題不突出。)

教師指出我們寫作親情作文不吸引人的原因,對學生提出寫作要求,並佈置作業。

八、結束語

親愛的同學們,一節課的相處,你們的善良、聰慧和可愛都在老師的心中紮根,也希望老師的微笑、身影、指引能在你心中留痕。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學設計2

一、定位

本課的教學,要實現如下目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味文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美和語言美,並學習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學生自主誦讀、體驗、感悟、評價本文的主題思想,並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等活動,獲得選材和語言表達的技巧;促成學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倫理意識的形成,進而獲得有益的生命啟迪。另外,根據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當今學生只知索取愛,不知奉獻愛,“孝道”的傳統道德意識普遍薄弱的現狀,特擬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樹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道德觀。

二、切入

激活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

2.師講述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

3.學生體驗家庭親情:尊老愛幼。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莫懷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兒孝”的氛圍吧。

三、探究

誦讀設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揣摩寫作特色。

學生概括讀了課文後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題、選材、語言等。1.喚起社會“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2.以小見大的選材特點;3.對稱整飭的語言美……)

跳讀理解:“我”這個人怎麼樣;妻子性情怎麼樣;母親性情怎樣;兒子性情怎麼樣(“我”:孝,妻子:順,母親:慈,兒子:聽話)

品讀探討:

1.合作探究

探討《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寫的詩意美和語言美:

(1)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人性美的?[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勸母親散步、又熬過一冬、委屈兒子、背母親;妻子:温柔賢惠:在外面,總聽我的.;兒子:聽話:天真活潑,聰明伶俐;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改變主意)。他們真誠善良,温和、謙讓、體貼,是真善美的典範]。

(2)文章有哪幾處景物描寫?這樣的景物描寫給你的感受是什麼?[兩處: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嫩芽”、“冬水”……,第二處是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菜花、桑樹、魚塘……,這些景物藴涵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給人的感受是詩意般的美。]

(3)文章的語言美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試作分析。[一是情趣盎然:“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温馨。二是含義豐富:“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僅供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文化在這裏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是句式對稱整飭:“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這些句子語意對舉與反襯,於平實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韻味無窮]。

探究文章選材特點:作者獨具匠心,聚焦祖孫三代散步的平凡小事,喚起人們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傳統道德。(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並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和補充。教師也參與其中,或引導或補充,與學生平等對話。

教師小結:我們從《散步》這篇散文中品味了洋溢其中的人性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也學到了以小見大的選材方法。那麼除此以外,讀了莫懷戚的這篇短文,你的心靈你的思想又受到怎樣的觸動呢?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記得唐代詩人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願”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父母那裏得到了關愛,而我們又回報給父母了多少呢?疼愛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孝敬老人則不容易做到。學了本課,你的思想和今後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讓我們交流一下。

細讀感悟

1.組合作交流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人呢?

(2)你的父母給予了你千般的愛,萬般的寵,那麼你做過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

(3)你看到或聽到過哪些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事?

(4)我縣電視台要採訪我們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典型學生,如果你被採訪,你想説些什麼?

2.全班合作交流各組派代表彙報本組探究成果,並接受他人的質疑和補充。評選出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十位典型

四、拓展

1.課外閲讀“古今孝道”故事。

2.兩週後召開“我最孝”班會。

3.月底召開“古今之孝”故事會(吳孟代親供蚊噬、黃庭堅為母洗溺器、陳毅為母洗內褲……)。

4.閲讀課外書:讀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5.以“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播放滿文軍《懂你》的歌曲,以結束本課

七年級語文上冊《散步》教學設計3

一:課題

《散步》莫懷戚

二:課時

四十分鐘

三: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注重學生對親情、責任以及生命感慨的把握。此文是一篇記敍性強的散文,穿插兩處景物對初春田野的細膩描寫。

四: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了第一單元的課文之後,對景物描寫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體會文中樸素自然的語言。學生經過預習,能自行解決生字詞,理解大概文意,對深層次的對生命感慨的理解尚需進一步引導。此篇散文語言優美,可以藉此改編成詩歌,不過學生只需理解到文中的對稱句當中的敍事張力以及音律上的整齊即可。詩歌創作不統一要求,提供方向給有興趣的學生自行思考。

五:教學重點

1.學習朗讀,注重朗讀過程中對重音、停連等技巧的掌握。

2.探究語言特點,品味文中的迴環句以及對稱句。

3.理解文中的思想感情,進一步瞭解尊老愛幼等美好品德。

六:教學難點

七:教學過程

學習生字詞,將正確的讀音標註在課文二十五頁的讀讀寫寫。翻開共學案,更正自己的答案,對的打鈎,錯的紅筆更正。

讀關鍵詞解釋(2min)

進入課文學習

導入語: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視頻。這個視頻講了個什麼的故事呢?洗腳這一件家庭小事裏有媽媽的孝順還有孩子對孝道的傳承。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同樣是講家庭小事,我們這節課一起來探討一下。(3min)

首先,我們把課文朗讀一遍,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把握課文的情感節奏。把自己代入課文的情景中去。情景不同,朗讀時的語速語調也不同。遇到歡快激動的場景,語速應該是稍快,語調應該是歡暢明朗;遇到哀傷憂怨的情景,語速應該是放慢,就像放慢腳步一樣,語調應該是深沉舒緩的。打開伴奏,你們就是朗讀者,開始吧。6.《散步》……(7min)

課文讀了一遍,加上預習,相信大家已經大概清楚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現在給三分鐘時間,同學們默讀課文,然後請同學來回答文中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散步時出現了一次分歧,出現分歧時人物的選擇又如何?(3min)

分歧:母親,孫子,我。(我為什麼聽從母親呢?孝順尊敬,因為陪伴母親的時日已少,前文也提到,母親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累等等,“我”是體會到時間不等人,有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悄悄地帶走我們身邊的人。)接着母親還是選擇走小路,那是對孫兒的疼愛和理解。(6min)

剛才我們分析《散步》中的一個關鍵場景,出現分歧時,大概已經瞭解到《散步》裏家庭成員有着怎樣的性格。/現在我們閲讀全文,留意全文中表現思想感情的句子,透露親情的心理、動作、語言等句子,給每位家庭成員一個恰當的評價。/待會請同學回答。

(母親慈愛親切、兒子善良孝順、妻子温柔賢惠、小兒子乖巧活潑)(5min)

我們已經概括了文章的內容,分析了散步中發生的分歧,給每位家庭成員一個恰當的評價,我們瞭解的這一條條信息都是從哪裏來的呀?從原文中來,作者是用語言向我們傳遞信息。現在我們來更加細緻地賞析句子:找出文中打動你的句子,比如寫景、抒情議論的句子,關注詞語的含義、作用,句式,作者情感等等。通過品味文章的語言來了解文章的深意。/待會請同學回答。(各5分鐘共15分鐘)

景物:學習完第一單元的《春》以及《濟南的冬天》,相信大家對景物描寫的句子已經很熟悉,文章有兩處寫景的句子分別是?大家看到初春、新綠。嫩芽都會感覺到春天的?(生機)/前一段裏作者已經講到“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緊接着描寫春天這樣新的生命,也就意味着熬過嚴冬的母親將獲得新的活力。/同樣另一處景物描寫,體會到春天繁榮生機同時還有一家人散步的幸福感覺。讀句子,做筆記。

句式:同學們有沒有找到一些句子讓你覺得有對稱之感的?關注標點符號,逗號,分號。比如“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讀起來富有音律感。把句子讀一遍,把賞析讀一遍,做筆記,把其餘對稱句讀一遍。(人民需要藝術,藝術需要人民。)

③同學們,大家感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和睦等)/那麼作者僅僅是寫散步這樣的家庭小事嗎?家庭小事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深意在其中?比如文章最後一句,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句子讀一遍。從動詞慢慢地你可以看出我和妻子的小心翼翼,對家人的保護,背上肩負着的是一個家庭的責任,贍養上一代老人,養育年輕一代。這也是文中其中的一個主旨所在。為什麼説只是其中一個主旨呢?對這一篇文章大家可以有多種解讀,比如剛剛我們講到的尊老愛幼,中年人在家庭承擔的責任,或者是初春田野里人和事物的美好和諧等等,言之合理即可。

作者講了一件家庭小事,現在我們換成同學們來講一下家人打動你的小事,請同學們來分享。最後作業共學案閲讀。(5min)

線索:朗讀/分歧/評價人物/語言(景物/句式/主旨)

八:板書設計

6.散步

莫懷戚

作業:共學案閲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