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68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1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l、情境導入,看一看。

程序:同學們你們都到過商場買東西吧?那你們都喜歡到商場買些什麼呢?老師這有幾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輕一些嗎?

2、聯繫實際,掂一掂。

説話:請你拿出你到商店購買的商品。如:一袋紅棗、膨化食品等等。然後分小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較一下自己所買的商品和小組同學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輕。讓學生選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輕的物品。

[簡析:商場裏常見食品的輕重學生一般比較熟悉,特別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食品,這樣設計容易激活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活動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課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重在學生實踐。

二、新課教學,認識質量

1、認識秤。

提問:怎樣才能更準確的對這些商品的重量進行比較呢?你們能想出用什麼方法嗎?引導出用秤稱一稱的方法)

提問:你們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嗎?

讓學生把提前準備好的各種秤的資料讀一讀,介紹一下它們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師總結:展示課件中的秤。

[簡析:學生要想獲得關於秤方面的知識,必須查閲很多學習資料。這也是引導學生課外學習的很好方法。]

2、認識千克

(1)猜一猜。

提問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圖釘)猜一猜你認為哪一包重?(學生間產生爭論)

(2)稱一稱。

説話:同學們都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稱稱看吧。

學生動手稱,並互相交流稱後的結果。

(3)感受1千克。

説話:這幾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來只憑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斷出它們的重量,應該用秤稱一稱。

學生在通過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驗證結論。

(4)感受幾千克。

學生分小組秤一下所帶商品的準確重量。並指名請演示秤重量的過程。一開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讓學生直觀感受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後再類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讓學生通過“在玩中學”掌握基本知識。

(5) 動手操作

稱出1千克大米,裝在袋子裏,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稱出1千克雞蛋,裝在袋子裏,用手拎一拎,在數數有多少個。

説一説書上37頁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題説出電梯或卡車的載重量,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幾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數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時為今後學習“噸”打下基礎。

4、認識重量單位“克”。

(1)稱一稱。

a、用枱秤稱一枚2分硬幣。

b、用枱秤稱1塊橡皮。

c、質疑:你發現了什麼?

(2)認一認。

秤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做單位。我們常用天平秤比較輕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時,需要用砝碼。你知道下面這些砝碼各重多少克嗎?教師用實物投影向學生出示砝碼。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學生動手稱出10克黃豆有多重。1個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讓學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感受“克”。小組同學通過掂鵝毛和塑料尺進行比較,進一步體會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觀念。

練習:稱一稱鉛筆盒裏的學習用具的重量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瞭解用枱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感受並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知道千克的符號為“kg”。

教學難點:瞭解用秤稱物體重量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充分感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建立“輕”“重”的概念。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物體比較重,有的物體比較輕。 出示兩個同樣大的瓶子,讓學生猜猜哪個瓶重?

那究竟有多重呢?我們最好來稱一稱。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秤

1、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裏見過哪些秤呢?

(出示各種秤:盤秤,電子秤,彈簧秤,天平,磅秤……)

2、逐一介紹。

枱秤:把物體放入盤內,指針會告訴我們物體的質量。

電子秤:把物體放入盤內,再輸入單價,就可以知道要用多少錢。 彈簧秤:把物體掛在鈎子上,就可以讀出物體的質量。

天平: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右盤內的砝碼和下面的標尺表示的刻度來計算左盤中物體的質量。

磅秤:計算秤砣質量和秤桿刻度表示的質量,我們可知被稱物體質量。

3、認識枱秤

枱秤可以來稱物品有多重,就是指物體的質量。常用的重量單位是千克,千克也叫做公斤,用符號“kg”來表示。

(1)課前老師請小朋友做了調查,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質量用千克作單位?學生彙報。

(2)那麼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要想了解1千克有多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台秤。

仔細觀察秤,説説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麼?(大致觀察)

分別找出秤面上的千克數在小組內指一指,説一説。

(二)、認識千克。

1、今天重點來認識1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

稱一稱桌上的物品,看看還有哪些物品重1千克?(1袋大米,一袋白糖,一疊作業本)

2、感受1千克

(1)四人小組每人用手掂一掂這些重1千克的物品,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2)掂完後説説你的感受,和你平時拎的物品(書包、文具盒、筆袋)比較一下,有何感受?

(3)一個蘋果的重量和這個比呢?一隻大公雞呢?1個雞蛋呢?

3、估一估

(1)剛剛我們掂了很多1千克的物品,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了嗎?下面不用秤,只用手,你能掂出大約1千克的物品嗎?拿出自己帶的物品,小組合作,掂出大約1千克的物品,看看哪組掂的最接近1千克。

(2)不論物品的形狀、顏色、用途如何,1千克重的感覺都是一樣的。下面請你估一估自己的書包、一袋蘋果等物體的重量,再稱一稱,看估的準不準?

四、鞏固深化 。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先自學書本第30頁上關於淨含量的知識。

説説鹽水鴨和大米的袋子上的“淨含量”是多少?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説説電梯的載重量。 練後小結並進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第3題。

生寫出另外三種蔬菜的質量。

集體校對。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閲讀。

讓學生分別説出西瓜和菠蘿各重幾千克,並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總結延伸

提問: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第29~3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瞭解用秤稱物體重量的方法;會進行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重點、難點: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程序:

一、活動體驗,感受質量。

1、老師先和小朋友來玩個遊戲。誰願意來?(點名三人上台)你來背一揹他們兩人,等會兒讓底下的小朋友聽聽你背的感覺,好嗎?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他背的時候會有什麼感覺。

告訴大家你的感覺吧!

很好,你們感受到了小夥伴的體重,有輕,有重。

2、這是兩袋食品:紅棗,膨化食品,它們的包裝大小差不多,可是,猜一猜,哪一袋會重些?(指名2~3人)

剛才是小朋友的猜測,那究竟猜得對不對呢?可以怎樣來驗證小朋友的猜測?

“掂一掂”這個辦法真簡單、真方便!

“稱一稱”這個辦法真科學!

就請你來掂一掂吧!把你的感覺告訴大家!

3、今天來上課,我們帶來了好多物品,在哪?看--(小組長拿出兩樣不同的物品)

請小朋友先不動手,只用眼睛看——哎!在心裏猜測一下,哪個物品重,哪個物品輕——靜靜地猜。

誰來説一下你的猜測?(指名2~3人)

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把剛才的兩個物品分別放在左手、右手上,掂一掂(邊説邊示範),看看你猜得對不對。依次序進行。(小組活動交流)

誰願意把你驗證的情況説給大家聽?(指名2~3人)

用幽默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地表述。

4、小朋友,剛才通過背一背,掂一掂,我們感受到了:物體是有重量的,有的物體重些,有的物體輕些。對嗎?

二、認識各種各樣的秤。

1、小朋友,想想看,如果我們要確切地知道物體有多重,就要請什麼工具來幫忙了呢?(秤)

2、我們一起來想想,在生活中,我們都見到過哪些秤呢?

(生答,師相機點擊電腦,屏幕出示:磅秤 天平 枱秤 電子秤 彈簧秤)

(選1~2個説説在什麼地方可以見到。)

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秤,可以用來稱物體有多重。人們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最合適的秤。

3、(教師出示枱秤畫面)這就是小朋友剛才所説的——枱秤。

小朋友有興趣來和枱秤交交朋友嗎?

瞧,我們的朋友來了。(小組長拿出枱秤)

讓我們一起觀察秤面,説説在這個秤面上可以看到些什麼?開始觀察。

指名回答(刻度、指針、數字、kg)

想想看,我們測量長度時,要用到什麼?(長度單位)

那麼,測量重量呢,就要用到——重量單位。千克就是常用的重量單位。(板書:千克)

千克可以用符號kg表示。

在秤面上看到有kg,就説明在這個枱秤上稱出的物品重量是用什麼作單位的?

小朋友一起在小組裏的秤面上找一找!(巡視)1千克;2千克;5千克;8千克,10千克。

三、提供機會,主體參與。

1、(老師出示一袋雞蛋。)誰來猜一猜,老師手裏這袋雞蛋重幾千克?你來掂一掂,估計重幾千克?

老師放到枱秤上來稱一稱,輕輕地放上去,放好了,手拿開,看一看!幾千克?你是怎麼看的?

小朋友們猜一猜:一千克雞蛋大約有多少個呢?(指名2~3人),我請一位小朋友來數一數。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在一般情況下,一千克雞蛋在16個左右。照這樣計算,2千克雞蛋有多少個呢?

2、小朋友想親自動手稱物品的重量是嗎?好,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兩袋鹽,請小朋友輪流掂一掂,好,猜猜有幾千克?究竟多少千克呢?我們用秤稱一稱,看看幾千克?

這是一千克的鹽,我們來拎一拎,來感覺一下這一千克。

老師還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袋蘋果,輪流着掂一掂,感覺一下會有幾千克。

我們來稱稱。

按小組來説説,你們稱出的蘋果是幾千克。

一千克蘋果有幾個呢?數一數。

有什麼不同情況嗎?怎麼回事呢?

4、感覺“1千克”。

剛才,小朋友相互合作,稱出了好幾種1千克的物品。現在,讓我們來感覺一下“1千克”。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用手掂一掂或拎一拎這些1千克的物品,體會1千克有多重。把小組裏的幾種物品輪流着都掂掂或拎拎,多體會幾次。好嗎?開始!

找到1千克的感覺了嗎?真找到了?那我們又要來玩個遊戲了。有興趣嗎?

四、操作體驗,鞏固感知。

1、稱出1千克大米。

我們來比賽稱大米。請小朋友先不用枱秤,在袋子裏裝米,最後去稱一稱,比一比誰裝的米的重量最接近1千克 。

(學生活動)

2我來評評:哪個小組最接近一千克?哪些小組比一千克多一些?哪些小組比一千克少一些?

五、聯繫生活,深化認識。

千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千克。

1、想想做做1。

你能説出下面物體有多重嗎?(出示)

在生活中,人們也常常把千克説成公斤。(板書:公斤)1千克可以説成1公斤,5千克可以説成5公斤。

細心的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這裏有個“淨含量”,是什麼意思呢?他是指包裝袋內物品實際有多重。如果把這袋鹽水鴨放在台秤上稱,指針是不是就指在一千克上呢?為什麼?

2、想想做做2。

請看下一組。(出示)

第2小題:如果這輛卡車的實際載重量為6000千克,讓你當警察,你會讓它通過嗎?

生活中啊,既有幾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這裏提到的幾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其實這裏還藏着一個新的、與千克相關的數學知識呢!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去探究一下。

3、想想做做3。

小朋友們,你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當然離不開新鮮的蔬菜。我這裏也有一組,看看它們各是多少千克?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指名2~3人)

小朋友真能幹,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4、想想做做4。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5、想想做做5。你是怎麼想的?體會有多重。

六、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1、小朋友,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跟大家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機出示課題:千克的認識

2、學了一千克,知道了一千克,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呢?

我這裏有兩個建議,大家看看好嗎?(想想做做6,想想做做7。)

小朋友還可以把了解到的結果記錄下來,或寫成數學日記,聯繫現實體會數學內容,進一步增強對千克的認識。

3、閲讀“你知道嗎?”進一步體會千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編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掌握1克和1千克的關係,能正確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你們進教室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教室裏與平時有什麼不同呢?

你們想不想仔細的看一看並瞭解一下這些秤呢?

那好,就請你們下地去看看,哪些是你見過的,哪些沒見過,你能説出秤的名字嗎?

誰能到前面來指着説説,你認識的那種秤的名字呀?

我們教室裏的秤大家都認識了,那這幾個秤你認識嗎?(出圖)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雖然這些秤的名字各不相同,但他們的作用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稱重量

師:説的對(解釋:物體的重量也是物的質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掌握好多與秤、與質量有關的知識。你們高興嗎?

二、新授。

1、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感受重量。

2、用用手掂的`方法感受物體的重量。

3、用用秤稱的辦法準確的知道物體的重量。

4、學習字母表示的方法。

5、體會1克有多重。在稱量物品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稱來稱。

5、感受10克有多重,50克、1000克有多重。並學會如何認識稱。

6、引出千克這個重量單位。

那你們想想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多用在稱量什麼樣的物體呢?

生:比較大的,重的物體上

師:在生活中稱量什麼可以用千克做單位呢?

生:體重,大米......

師:你們都是善於觀察生活的孩子,説得真好,通過以上研究,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這兩個重量單位。並和他們交上了好朋友,他們邀請我們去開心遊樂園玩,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學得開心玩的快樂!

第一個遊戲:猜猜單位名稱

請你像老師這樣説題,讓你的好朋友猜出它的單位名稱,大家快速的判斷對錯,然後請你繼續出題找其他同學回答,要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

(師生互動)

第二個遊戲

猜猜小組同學的體重,你可以抱一抱或背一背,估計一下你的好朋友多重,再填報告單,

(師生互動)

師:説説你同桌是多重,(生答)實際測量一下吧!生到前面(找兩組)

總結:同學們的估算能力是逐步從生活經驗中培養,提高和積累來的,多用心你會估得越來越準確。

課堂總結:同學們,在這節課上,我們開開心心地學習了關於克和千克的知識,還快快樂樂地到遊樂園玩了一圈,你能説説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嗎?

生:……

三、總結。

我們共同度過了豐富而又有意義的40分鐘,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克與千克的認識教學設計5

(一)學習目標

1.學生能夠在操作活動中感受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初步建立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衡器稱物體的質量。

2.學生能夠在觀察、操作活動中,積累活動經驗,增強估計能力。

能用適當的單位表示物體的質量,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質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3.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二)學習內容

1、基礎性學習包

(1)克、千克、噸的認識。

2、開發性學習包

(1)實物稱重。

(2)奇妙的動物世界。

(3)82頁你知道嗎?

3、拓展性學習包

(1)自己尋找生活中質量單位的廣泛應用並做好統計。

(2)豐收園。

(三)整合點説明

1、學科單元內整合:本單元僅一個信息窗,由於千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所以將千克的認識放在最前面學習,再者是克的認識,最後是噸的認識。

2、學科間整合:《科學》動物的學習,有關生物知識可以在本單元做鋪墊引入。

3、學科與學校特色課程整合:體育課上鉛球、壘球等的重量與本單元知識相結合。

4、體驗式活動:在課堂中搞一次以質量做對等交換的“買賣”活動。

5、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 3課時。

注:學生針對自己的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類,教師藉助這一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提出合適的問題,因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見,所以先探究1千克有多重,再探究1克有多重,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框架,對於接下來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通過調換順序,實現了千克和克學習的課程整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Tags:千克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