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乙醇》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9W

《乙醇》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乙醇》教學設計

1、活動與探究建議

情景展示:酒桌文化,酒駕,讓學生認識到酒駕的危害,珍愛生命,增強社會責任感。並提出的想要進一步瞭解的問題,然後進行逐一解決。

學生實驗: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和與強氧化劑的反應,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教材內容分析:

《乙醇》是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是繼烴類——甲烷、乙烯、苯之後,學習的第一種烴的衍生物,它是聯繫“烴”與“烴的衍生物”的橋樑,在有機物的相互轉化中處於核心地位。學好這一課,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的烴的性質,又對下一課時學習生活中的另外一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酸以及其它烴的衍生物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這一中心,確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律,使學生學會觸類旁通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為選修四進一步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識基礎,而且它也是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聯繫的典型的烴的衍生物。因此,本節內容是全章的重點之一。

學生分析

從學生心理情況看,由於乙醇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質,十分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從學生學習能力上看,經過高一多半年的學習,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維創造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學生對乙醇的認識主要還停留在宏觀表象階段,還沒有從微觀結構角度來認識乙醇;雖然前面已經學習了甲烷、乙烯、苯三種有機物,但還沒有關於有機物官能團的認識,也沒有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強調乙醇的結構對性質的影響以及性質對用途的決定作用,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乙醇的組成、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瞭解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和運用實驗探索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索學習,獲得乙醇的組成、結構、性質之間的關係,建立“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使學生學會研究有機化學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生實驗,培養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

(2)關注與乙醇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認識酒後駕車的嚴重危害,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和乙醇與鈉的反應

教學難點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教學方法

情境激學法、實驗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總結歸納法

【教學流程

教學活動聯繫生活

有關酒的詩句導課

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

認識乙醇的分子結構

分析乙醇的燃燒

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探究乙醇與強氧化劑的反應

探究乙醇與鈉的反應

總結乙醇的用途

學生學過的詩句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語

乙醇的球棍模型

酒精燈、酒精汽油的應用

喝酒後乙醇在人體內的變化

酒駕的檢測原理

乙醇鈉的應用

用酒精消毒,做燃料,制護膚品等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

情境導入新課

【PPT展示

李白喝酒的圖片

【提問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代的詩人喜歡借酒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你所學過的詩句和酒有關的有哪些?

酒的成分是什麼?

【PPT展示】本節課學習目標

學生回答: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等

學生回答:乙醇。

明確目標

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熟悉的詩句引入,激發學生興趣。

使學生心裏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的放矢,增強學習效果。

自學乙醇的物理性質

指導學生朗讀課本P73第二段

【展示】裝在試劑瓶中的酒精

【PPT展示】乙醇的物理性質

【問題】“酒香不怕巷子深”利用了乙醇的什麼性質?

朗讀課本P73第二段。

觀察歸納、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

思考並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的閲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

分析乙醇的分子結構

【PPT展示

乙醇的球棍模型

指導學生寫出乙醇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投影展示

學生書寫情況並進行評價

指導學生判斷乙醇是否是烴的衍生物,提出結構決定性質,提醒學生注意在化學性質學習中官能團的變化。

觀察乙醇的球棍模型,在學案上寫出乙醇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對書寫情況進行自評和它評。

接受新知。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分析能力。

指導學生進行評價。

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生活情景展示

【生活情景展示

觀看前,提醒學生觀看情景展示是應注意和思考的問題。

【觀看後提問

1、你對甲、乙二人的行為有何評價?

2、從這段對話中找出涉及乙醇性質的關鍵詞,提出你想進一步瞭解的涉及乙醇性質和用途的問題。

對學生的發言充分肯定,並進行生命教育。

把這三個問題寫在黑板上,準備接下來逐一解決。

【PPT展示

我國關於酒駕的界定標準和處理規定。

三個人情景展示:

甲:你買新車了,請客!

乙:沒問題!

甲:乾一杯!

乙:我開車,不能喝酒。

甲:你酒量那麼大,喝一杯沒問題。

乙:行,來,乾杯!

(甲、乙喝酒狀)

甲:你臉這麼紅,還能開車嗎?

乙:沒事。再喝幾杯也沒問題!

丙(上):酒精測試!喝了這麼多酒還開車,扣車,罰款!

乙:時代不同了,汽車還喝酒呢!我喝點酒怎麼了?

甲:警察同志,他酒量大着呢,沒喝多。

丙:有沒有喝多,不是看酒量呢,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學生回答問題:

1.兩人做得不對,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酒駕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2.(1)汽車可以加酒精嗎?(2)飲酒後,乙醇在人體內發生了怎樣的化學變化?(3)交警檢驗司機酒後駕車的原理是什麼?

感受酒後駕車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酒駕的危害,珍愛生命,增強社會責任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酒後駕車是對生命的漠視,是對家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等等。

展示我國關於酒駕的界定標準和處理規定,使學生對酒駕的認識更加全面。也使學生感受酒後駕車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探究乙醇的化學性質:

乙醇的燃燒

【PPT展示

乙醇的燃燒反應的方程式,現象,酒精燈,酒精爐,介紹乙醇汽油,並介紹乙醇汽油的優點、缺點。

【習題

乙醇燃燒時斷裂了什麼鍵?

認真聽講。

思考並回答。

使學生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

強調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聯繫,使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乙醇的催化氧化

【講述

乙醇在人體內的變化及對人體的影響。

【追問

乙醇在人體內在各種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了這一系列的變化,乙醇生成乙醛的這種變化在人體外能實現嗎?

【探究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強調】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1.為什麼銅變黑,後來又變紅?分別發生了什麼反應?方程式是什麼?

2、能寫出乙醇在這個過程中的總方程式嗎?

通過分析係數、氧化銅和銅的作用,指導學生寫出總方程式。

【習題】乙醇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時斷裂了什麼鍵?

【flash演示】乙醇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時斷鍵情況

認真聽講。

合作探究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

觀察並總結實驗現象,回答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完成方程式

2Cu+O22CuO、

CuO++H2O+Cu。

總方程式:Cu或Ag

解決大家思想中的疑問。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採用實驗探究→討論→引導→分析的方式,有助於學生理解乙醇的氧化反應,順利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利用動畫演示微觀反應機理,形象生動,重點強化,難點突破。

乙醇與強氧化劑的反應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乙醇可以被氧氣氧化,它能不能被其他強氧化劑,比如酸性KMnO4或者酸性K2Cr2O7氧化呢?

【探究實驗】乙醇與酸性KMnO4、酸性K2Cr2O7的反應

【PPT展示】交警檢驗酒駕的原理

思考後開始探究實驗。

以白紙為底,展示實驗現象。

引導學生去質疑,培養學生勇於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

與生活相聯繫,學以致用。

乙醇與鈉的反應

【PPT展示】乙醇和水的結構式

【問題】乙醇會不會和水一樣可以和鈉發生反應呢?

【多媒體展示】乙醇與鈉反應的視頻

【強調】看視頻時注意觀察的現象。

【提問】1、乙醇與鈉反應的現象及原因。

2、根據金屬鈉與水和乙醇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出它們-OH中的H原子的活潑性。

【PPT展示】乙醇與鈉反應的方程式,講解產物乙醇鈉的作用,強調羥基和鈉與氫氣的對應的量的關係,及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習題】乙醇與金屬鈉

反應的斷鍵位置是?

思考。

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看視頻時注意觀察現象:鈉是在液麪上還是在液麪下,是否熔化鈉的表面是否有氣泡反應是否有響

聲。

學生回答現象並思考回答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

認真記筆記。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及等效類比思想。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總結分析問題的能力。

總結乙醇的化學性質

【PPT展示】乙醇的化學性質,及斷鍵位置。

認真看,思考。

加深學生對乙醇化學性質的印象。強調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聯繫,使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總結乙醇的用途

【講述】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化學性質和所給圖片,總結乙醇的性質。

討論,總結,回答。

重新認識乙醇的社會價值,培養學生科學看待事物的態度。

小結

【PPT展示

學生小結本節課內容。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作業佈置

作業:

<課時作業>124-125頁

課外作業:

製作一張以“酒後駕車或青少年飲酒的危害”為主題的手抄報

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對酒駕或青少年飲酒的危害危的認識。

板書設計

§3-3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二、乙醇的'分子結構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的燃燒

2、乙醇的催化氧化

3、乙醇與強氧化劑的反應

4、乙醇與鈉的反應

四、乙醇的用途

《乙醇》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學生只是簡單地瞭解乙醇的用途,沒有系統的學習其結構和性質。乙醇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烴的衍生物;對學生來説知識點較多,難度較大;因此,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是本節的重點。力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官能團對有機物性質的重要影響,建立“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關於乙醇的結構在初中學生沒有接觸,讓學生在認識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礎上,通過鈉與乙醇反應的探究實驗,明確羥基的官能團地位,加深對乙醇結構的認識。乙醇的催化氧化對學生來説是陌生的,學生沒有知識基礎;因此,這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是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

學情分析

本節採用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提出問題:觀察乙醇的物理性質→回憶乙醇的組成→觀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連接情況→實驗驗證: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進一步假設乙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斷鍵方式→實驗驗證:乙醇的氧化反應→總結乙醇的結構和性質→課後活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乙醇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探究,使學生掌握乙醇的結構式、性質和用途。通過實驗規範操作,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和對現象的解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問、討論、實驗等手段,學習對比、推斷等多種探究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質

教學難點:乙醇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特別是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詩歌引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設問:酒的主要成份是什麼?它有哪些性質和用途?

通過詩歌引入可以使學生感受詩境的美,瞭解乙醇發展的化學史,激發愛國主義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感受化學與生活和文化的緊密關係。

展示:取一瓶無水乙醇,引導學生觀察

無色、易溶於水、沸點比水低

討論: 引導學生討論並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質,如呈液態,易溶於水,特殊的香味等

質疑:乙醇與前面學習的有機物(烴)的物理性質有何不同?為什麼?讓學生進行總結

通過引導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總結及表達能力。

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動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分子式:c2h6o

結構簡式:c2h5oh或ch3ch2oh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乙醇的分子結構,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們熟悉的原子團

討論交流:學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學生參與拆插

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對有機物空間結構的認識

演示:教師由水與鈉的反應引出乙醇與鈉的反應並作演示實驗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傾聽,思考。觀察教師演示實驗,書寫學案中乙醇與鈉的化學方程式

體現從生活中走近化學、用化學指導生活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進一步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觀察:酒精燈的燃燒

ch3ch2oh+3o2 2co2 +3h2o

教師介紹:關注乙醇的能源價值

觀察現象,書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總結有機物燃燒的共性,感受化學與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並做出解釋。 教師在學生猜測生成了不同的物質時,給出乙醇在銅絲催化氧化下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介紹身邊的化學:酒後駕車的檢查原理、

乙醇的能源價值等

觀察現象,書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通過思考感受乙醇就在身邊

體現 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及社會熱點問題的聯繫

1、查閲乙醇的用途。

2、寫一篇小論文:調查過度飲酒的危害

學會翻閲資料

板書設計

乙醇

1·分子結構: h h

分子式:c2h6o 結構式:h-c-c-o-h

hh

結構簡式:c2h5oh或ch3ch2oh

2·物理性質:無色、易溶於水、沸點比水低

3·化學性質:

(1)與鈉反應: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2) 氧化反應

①燃燒 ch3ch2oh+3o2 2co2 +3h2o

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乙醇的分子式____,式量為____,結構式為____,結構簡式為____或____。 2.乙醇俗稱____,無水乙醇____色、透明而具有____味的液體。其密度比水____,____揮發,溶解性____。 3.工業酒精含乙醇____,無水乙醇是指____。 4.如何製取無水乙醇?____。

5、如何檢驗乙醇是否含有水?

6、寫出乙醇與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 _實驗現象___ _ 應用____。

8、寫出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__ __。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獲得了乙醇的性質知識,而且充分體會了假説和推理在學習中的應用,逐步瞭解通過實驗現象剖析反應的本質,體會到有機化學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也不同,併為學生進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質留下充分的餘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數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大,不能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應更注重對不能層次學生的關注。

設置“身邊的化學”,把乙醇的學習和生活與社會聯繫起來,體現化學教育中的sts思想。學生提出了許多乙醇應用的例子,一時難解釋,引導學生課後查閲相關資料,拓展知識面。

從現象到本質:觀察乙醇推斷物理性質;觀察實驗現象推斷性質,如乙醇與鈉的反應,金屬鈉浮在水面上説明密度比水小;通過生成的氣體具有能燃燒的特性,推斷可能是氫氣等。學生能感覺到樂趣。

通過展示模型,讓學生觀察描述,寫出結構式,結構簡式,討論結構特徵。讓學生開展探究,推斷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節課的教學中,看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差,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能做的實驗必須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做.

Tags:教學 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