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馬説的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2W

教學目的

馬説的教學設計範文

1.理解短文《馬説》所闡明的深刻道理,瞭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體會作者寄託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瞭解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可悲情況。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短文《馬説》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瞭解託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作者及文體,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毛主席曾説:我願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們常説,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在封建社會裏,真正有才能的人又會是怎樣的下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 簡介作者:韓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陽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韓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先生,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辭海》“韓愈”條)

這篇《馬説》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鬱,離開長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寫這篇《馬説》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陳心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三、簡介文體:

説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情,寫法上不拘一格,更現代雜文頗為相似。《馬説》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説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説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説”這個標題,是後來人加的。.“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説明一個道理。當它發表議論時,非常重視文辭的力量,常逞其千迴百折之力,極盡嘻笑怒罵之能事,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我們學習《馬説》,要掌握這種文體的特點,着重體會其語言的力量。“説”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為“説説千里馬”或“説説千里馬的問題。”

三、簡介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説,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

四、教師範讀全文。學生朗讀課文。(重點朗讀第3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五、閲讀課下注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語意思

①駢(pian )死於槽櫪(caoli )之間 駢死:駢,兩馬並駕。駢死意為並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見(xian ) 外見:表現出來。③食(si )之不能盡其材 食,同“飼”。

④策之不以(按照)其道(名詞動用,鞭打) 執策而臨之(名詞,鞭子)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馬) 其真無馬也(難道,表反問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恐怕,表推測語氣)鳴之(助詞,是在意義)而不能通其(代詞,它的)意 只辱於奴隸人之(助詞,的)手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策之(代詞,它)不以其道 一食或盡(吃盡)粟一石 食之不能盡(竭盡)其材

參考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説:“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閲讀理解

1、閲讀課文並思考:怎樣劃分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説明伯樂對手裏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2、本文的中心是什麼?(借古代伯樂和平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3.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根本原因是(統治者不識馬、不知馬)

4、文中的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分別指什麼人?(千里馬指人才,伯樂指識別人才、賞識人才、任用人才的人。食馬着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

5、千里馬的遭遇怎樣?(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6、品讀文章三個自然段後的也字,看看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否相同?(不同,第一段,流露出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和無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用反問的語句表達憤怒的譴責。第三段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表達作者的痛切之感和嘲諷之意。

7、伯樂和千里馬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指導背誦,討論體會、分析寫作特點,練習寫作

過程:

1、按提綱背誦課文

2.分析寫作特點

(1)本文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為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境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人才埋沒的現象,則分別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幹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權之間”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和説服力。

(2)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全文圍繞着“不知馬”這個中心,反覆進行論述。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説“伯樂不常有”,歸結到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中間由食馬者的“不知”説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術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執策者的無知,並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

(3) 從正面提出問題,從反面展開議論

3、 討論:學了本文,你有哪些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