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62W

教材分析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雷雨》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熱愛自然,瞭解自然”。本文以精練的文字,形象地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美麗情景。並通過圖文結合展現出夏天雷雨的不同特點,啟示我們應該多注意身邊大自然發生的變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情分析

雷雨對於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他們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體驗。另外教材又配有兩幅直觀的插圖,利於圖文對照可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學中應牢牢抓住這兩方面的優勢,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觀察圖畫,進行圖文對照入手,溝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徵,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閲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熱情。

教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課件展示,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讀文思考。2.討論交流法:出示字詞,通過集體交流討論識記生字。3.引導發現法:通過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圖文結合、找找畫畫等,弄清哪些自然段是寫雷雨前,哪些是寫雷雨中,哪些是寫雷雨後。並找出描寫雷雨前的景物。4.以讀代講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雷雨前景物的變化,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學法

朗讀法、圖文結合法、邊讀邊想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學目標

1.會認“壓、亂、垂、虹”等4個生字,會寫“垂”這個生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雷雨前,哪些是寫雷雨中,哪些是寫雷雨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難點

體會“垂”這個詞的妙處以及“垂”這個字的書寫。

課前準備

課件、田字格。

課前談話

出示“雨”字,問學生:看到這個“雨”字,你會想到什麼雨?生:暴風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陣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用時:2分鐘)

1.老師直接板書課題:雷雨

指名讀、齊讀。

2.説説雷雨。(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生答。)

過渡:那雷雨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先去讀讀課文吧。

【直接入題,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激活課堂,喚醒學生已有的切身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很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中去。】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用時:8分鐘)

1.初讀課文。

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雷雨一步一步寫下來的。

2.學習字詞。

(1)考考你:

這幾個句子,你會讀嗎?自由讀、齊讀。

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這幾個詞語,你會讀嗎?齊讀。

垂下來 亂擺

壓下來 彩虹 (生字帶拼音)

去掉拼音,還會讀嗎?指名讀、開火車讀。

(2)課文中有幾個生字寶寶,我們快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壓 亂 垂 虹

(3)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組詞讀。

【這樣做旨在:緊扣教學目標,根據學生認知規律以及學情,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語境中識記,組詞運用,從而達成識字目標。】

三、默讀課文,理清脈絡。(用時:8分鐘)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結合插圖把描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三個部分找出來。

(1)課文哪幾段寫的是雷雨中?哪幾段寫的是雷雨後?(板書)

(2)開頭幾段寫的是雷雨前。

過渡:課文是怎麼介紹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請默讀課文第1—3自然段,邊讀邊想象,並用筆畫出作者描寫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通過默讀,邊讀邊想,圖文對照,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雷雨前,哪些是寫雷雨中,哪些是寫雷雨後。落實教學目標2。】

四、學習“雷雨前”。(用時:15分鐘)

1.學生默讀第1—3自然段,畫出作者描寫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學生彙報、交流,互相補充。

(1)“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雷雨前天空的景象是如此的可怕,那大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又是怎樣的呢?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你感覺到周圍的'環境怎樣?

(3)“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樹枝亂擺”有什麼想説的?

(4)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要下雨了,其他小動物在幹什麼呢?(魚兒、燕子……)

(5)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誰會説“越____越_____”

3.小結這部分內容。

4.減詞對比讀。

師:烏雲壓下來。

生: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師:樹上的葉子不動,蟬不叫。

生: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師: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生: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師:一隻蜘蛛逃走了。

生: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師:閃電亮,雷聲響。

生: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5.提示引導讀(紅字重讀)。

師:雷雨前烏雲是什麼樣子的呢?

生: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師:課文又是怎樣描寫大風的呢?

生: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師:接下來描寫的是閃電和雷聲。

生: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6.對比讀。

師:蜘蛛從網上下來,逃走了。

生: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師:蜘蛛從網上掉下來,逃走了。

生: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師:蜘蛛從網上跑下來,逃走了。

生: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7.我會用“垂”説話。

一隻蜘蛛從網上( )垂下來,好像在説:“______________”。

【通過默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讀文讀句,使學生切身感受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

五、指導寫“垂”這個字。(用時:5分鐘)

1.“讀”字觀察。

2.示範指導。

3.學生練寫。

4.評價。

【通過觀察、交流、書寫,初步感受漢字的美,在老師的指導下,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六、小結下課。(用時:2分鐘)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雷雨前的景象。至於那隻逃走的蜘蛛後來怎樣了呢?雷雨中、雷雨後又是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請大家課後熟讀課文。

【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可以再次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