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帆》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28W

一、教學目標:

《帆》教學設計

(一)知識目標:

1、閲讀兩首詩,瞭解詩的表達方法。

2、瞭解詩歌中藉助的意象實際是主客體的結合。

(二)能力目標:

1、能夠藉助註釋初步讀懂詩歌,產能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2、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中的言外之意。

(三)情感目標:

1、生命無高低貴賤之分,認定目標,不懈追求,就是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2、體會詩歌凝鍊的語言美,豐富的內涵美。

二、學法引導:

因為這首詩是外國詩,對於作者可課外閲讀資料作充分了解,但詩歌短小,結合自讀提示與課後練習反覆朗讀詩歌,自讀自解,以解助讀,讀中加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重點在於品味兩首詩的語言,體會詩歌的言外之意。這一點可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2、理解詩歌中所揭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啟示是本文的教學難點,可指導學生展開想像與聯想進入詩歌的藝術境界。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背景音樂帶。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文章,品味語言,展開聯想與相象,體會詩句的含義。

2、教師設計啟發性問題,完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詩中詩人抓住帆這個平常的事物,抒寫心中的情志,揭示了人生中的問題,本節課就在誦讀中品味詩中的言外之意。

(二)整體感知。

《帆》這首詩中詩人在兇猛的巨浪、呼嘯的大海的.背景上,塑造了一個飄浮大海,不甘於平靜生活卻祈求風暴的孤帆的形象,來表現詩人的人生理想。

(三)教學過程。

l、釋題,導入課文,簡介作者。

2、配樂範讀這首詩,體會詩歌朗讀的節奏和韻律,感受作品中藴含的感情。

3、學生自讀詩歌,讀出節奏和感情,能夠在音樂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學生細讀課文,教師指導進行討論分析,完成“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1)體會《帆》這首詩,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獨特之處?

(2)《帆》中塑造的“帆”的形象有什麼深刻的內涵,結合詩歌創作背景來分析這個問題?

(3)詩句“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彷彿風暴裏有寧靜之邦!”有什麼深刻的內涵。

明確:

(1)《帆》這首詩用了較多的筆墨描繪了自然景色,馬克思曾對這首詩讚賞道:“對於自然的描寫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過萊蒙托夫,至少,具有這種才華的人是寥寥無幾的。”這首詩似一幅出自名家的油畫,湛藍的大海、茫茫的霧靄、呼嘯的海風、兇猛的巨浪構成了畫面的背景,也決定了畫面的基調——動盪不安,廣袤的海空,惡煞般的巨浪似欲吞噬一切。

(2)在三十年代風雨如磐的俄羅斯,年輕詩人的心中早就充滿着反抗情緒,渴望着以行動和鬥爭去衝破那重重黑暗。這首詩創作於大學時代,是詩人早期抒情詩中的名篇。《帆》是詩人人格、理想的象徵,在詩中,萊蒙托夫把自己的命運比做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藍霧中泛白的孤帆。通過帆這個象徵性的形象,萊蒙托夫表現出自己心中的反抗情緒,力圖進行積極行動和鬥爭的志向。

(3)在兇猛的大海上,一支在金色陽光下閃着白光的孤帆在奮力搏擊,它一會兒被擁向浪尖,一會兒又被推入波谷,它似在尋覓什麼,又似要擺脱什麼,正是詩人寂寞、孤獨而又不願同流合污的叛逆性格的寫照,表達作者企圖衝破牢籠的強烈渴望。它在祈求風暴,它欲在風暴中尋得“寧靜之邦”!表現了作者內心孤獨、悵惘、倔強、高傲的性格和不屈的追求。

(四)總結、擴展:

《帆》這首詩,通過日常生活中極普通極常見的事物,揭示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給予讀者以人生的啟示。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