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5.56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1

1、本節課我在設計時分成了兩種情況:計算當天的經過時間、計算隔一天的經過時間。在教學時兩種情況我都要求學生先畫線段圖然後再計算,這樣做的確培養了學生畫線段圖的能力,然而我卻忽視了老師應讓學生感知在做數學題時需要擇優選擇,選擇最簡便的方式解決問題,在計算當天的經過時間時我們發現畫線段圖和直接用結束的時間減開始的時間這兩種算法當然是後者更容易些。我想我課前對本節課的把控還是不夠好,然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正是要在這些小小的細節中體現,今後我在上課前還需對課上的每一環節都認真研究。

2、講解線段圖時,我並沒有講解清楚、講解透徹如何觀察線段圖算出經過時間,我看似教給學生了如何畫、觀察線段圖,然而計算時還是走的老路——結束時間減開始時間。這是由於我在課前自己就沒有掌握如何觀察線段圖計算時間的精髓,今後我還需注意上課前一定要多研讀教參、教材,把握不住的多向老教師請教。

3、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太少。我講課的'短處一直都是總喜歡自己講解,總認為學生不能獨立完成,雖然一直都在注意,儘量去改正可是一站在講台上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今後為我應多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相信學生能夠完成,課上也要多多展示學生的想法,抓住學生的生成並能利用好學生的生成。

4、在平時教學中應時刻清楚本節課將要培養學生哪一方面的能力,這樣在課上教師就可以有的放矢。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2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小學低年級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最為接近的時間單位,如幾小時,幾分鐘,鐘面上的某個時刻等。對於時間的換算和經過時間的計算學生學習還是比較難,特別是經過時間的計算,要逐一層次的理解很重要。

本次反思先重點就來談一談經過時間的計算。教材中安排了簡單的求經過的時間的例題,但在後面的練習中出現了分段時間的計算,所以課後思考中認為在這個環節還可以分層次教學。求經過的時間是比較簡單的,就是要抓住“後一時間--前一時間”,那麼在教學時可以分成第一層次求7:00到8:00經過多少時間,第二層次求7:30到7:45經過多長時間,第三層次求8:40到9:00經過時間,最後是求11:40到12:05經過時間。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從簡單的減法:只看幾時大數減小數到只看幾分的大數減小數,再到幾時幾分到下一個整時的計算方法,給最後的`分段計算打下基礎。這是學生第一次計算時間的經過,因此看鐘面數格子的方法和算式的方法都要求孩子掌握。在本次的教學中教學了數格子和算式方法但在教學11:40到12:05經過時間時只介紹了數格子方法而沒有提出分段的算式方法,沒有為以後的時間計算打下基礎,在這段教學中應讓孩子明白先計算11:40到12:00經過了多長時間,再想12:00到12:05經過了多長,把兩個時間加起來就算出來了。讓學生學會分段去計算經過的時間,這樣的教學學生在後面的練習中就容易理解。

其次在教學中也發現學生在時刻與時間的概念上比較模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2時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2點,這是一個時刻,而平時生活中所説的2小時指的就是經過了2個小時,這是一段時間。但在書本中都統一成了2時,例題中的2時=()分就是我們平時口語中的2小時。那麼在本節課中如何讓孩子更好的理解這兩個概念呢?是否需要具體提出讓孩子來理解也是我比較困惑的。尤其是在本次教學中就有一位學生提出了把時刻看成從零時算起的經過時間從而來進行計算。我在課堂上是馬上給予了否定,但是課後也有老師提出有些教學雜誌上介紹了這種算法,在第一次出現時間的計算中就出現這樣的計算方法是否會給學生對於時刻與時間的概念混亂,都是值得商榷的。

WiseMedia最後練習部分,設計時,我儘量地想做到習題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雖然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從具體情況看,學生的參與面還是不夠,也就是應該讓大部分的同學都有練習的機會。比如可進行一些小活動,如一個同學説前一個時刻,後一個同學説出與前一同學時刻相隔20分的時刻,這樣,同學們就可能會有更高的參與積極性,在玩中學。同時,教師應該即時抓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回答和思想上的閃光點,進行一步拓展,或給於肯定和評價,會使課堂更具生命活力。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3

時間的簡單計算對於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時間的進率是60,而我們平時的計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為了讓學生容易接受,我是這樣設計的。

是時間單位的換算。我在處理教材的時候,先讓學生複習1時=60分,1分=6秒。通過複習1時=60,讓學生自己想一想,有沒有其他這樣的算式。先讓學生探究,再進行反饋交流,然後進行説想法。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找到學生最初的想法。在這階段的學習,學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識。

例2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集中精神學習和掌握例2的知識點,是這堂課的關鍵。我用學生自己熟悉的情境上課的時間引入,接着問一節課40分鐘,什麼時候下課呢?學生因為是熟悉很快説出來,然後給出兩個時刻,讓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計算經過時間要形成了一定的格式,練習時,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和電視節目播放的時間,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通過電視節目預報表,讓學生指出喜歡的電視節目以及説出該節目開始播放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按照由易到難的過程分別提出4個關於計算經過時間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有目地的先解決整時段時間計算,可有利用減法計算,也可以推算,對學生的方法給予肯定。形成固定的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

這節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在反饋時,我沒有抓住一些典型的錯例在反饋。一般,這樣的學生是有一定的想法的,如果沒有反饋出來,沒有進行引導、糾正,那麼對他的這堂課的學習是有阻礙的。所以,在反饋時,還要做到反饋到位,善於抓住學生的錯例。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4

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安排了時分秒的認識及簡單的時間的計算,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難,對於課本上時間的計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計算經過多少時間?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我感到很疑惑。因為生活經驗有限,而且三年級學生考慮問題還不夠全面,比如練習冊中有這樣的題:

1、如果你晚上8時30分開始睡覺,到第二天早晨6時30分起牀,你一共休息了多少小時?爸爸和媽媽工作很辛苦,他們一般到晚上11時睡覺,第二天早晨6時10分起牀。他們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嗎?

2、小豔週末的作息時間是12:40午休,到下午2時25分彈琴,午休多長時間後開始彈琴?如:7:30——9:05。學生對於幾時減幾時的經過時間掌握沒有問題,但對於幾時幾分減幾時幾分中分不夠減(如4:20~5:00、4:45~6:10等)的情況掌握得不夠好,只有少數思維好的同學能夠掌握,其他同學的眼睛裏流露出來的`都是茫然。

另一個比較困惑的地方是解決問題中的書寫問題。一列火車本應11:20到達,現在要晚點25分鐘,它什麼時候到達?應該怎樣列式呢?學生出現幾種答案:有的寫成11時20分+25分=11時45分;有的寫成11:20+25分=11:45到底怎樣的書寫比較合理?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5

學習《時間的計算》這節課時,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上課的時間引入課題,接着問一節課40分鐘,什麼時候下課呢?學生因為是熟悉很快説出來,然後給出兩個時刻,讓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計算經過時間要形成了一定的格式,練習時,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和電視節目播放的時間,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通過電視節目預報表,讓學生指出喜歡的電視節目以及説出該節目開始播放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按照由易到難的過程分別提出4個關於計算經過時間的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有目地的先解決整時段時間計算,可有利用減法計算,也可以推算,對學生的方法給予肯定。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鐘裏既能讓學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我想學生的學具應該得到進一步改進,讓學生自己動手撥鍾,感悟出經過時間就是分針和時針在鐘面走過的一段時間,然後得出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有些題目,如分減分不夠減要向小時借1小時再減,再用這方法比較麻煩,最後還是決定讓學生改過來,列成幾時幾分-幾時幾分的算式,對此我又用了一節課的時間與學生糾正,學生容易理解,正確率也有所提高。

只是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説還是一個難點。教師也只能對這部分內容,特別是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更多的練習,講解。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6

本節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時的內容,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經歷探索時間計算的方法的過程,讓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本節課有兩個知識點,第一讓學生學會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第二根據數學信息能夠求經歷的時間。

本節課,第一個知識點學生掌握的不錯,我先從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同桌之間的交流全班同學都會算了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

第二個知識點,我完全放開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各抒己見。小明從家7::30出發,到校時間是7:45,小明從家到校用了多長時間?有的孩子通過列算式的算法算出一共花了15分鐘,有的列7:45-7:30=15、還有的.同學直接列成45-30=15(分。孩子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中有個孩子舉手説:“老師還可以這樣想,我先把7:45看成750,7:30看成730,再745-530=15”,這時我尊重學生的有個性的回答,贊成可以這樣想。但是通過練習鞏固新知識的時候問題來了,當學生完成“做一做”的時候部分學生還是按剛才的思路求經過的時間,8:40——9:00經過多長時間?孩子用同樣的方法求出60分。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備這節課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深刻去思考各種預設,預設的不夠好,那課上生成問題你處理的不太好。

在以後的備課或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多預設,讀懂教材,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課堂應變能力,這樣我才能上好一節課。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7

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難、但時間的計算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一點的難度。在教學經過時間的計算時,課本出現了數格子和列式計算的方法。從整堂課講,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能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節奏把握適當。現將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好的方面

1、利用猜謎遊戲引入課堂,有效激發了學生的.休息興趣。

2、本節課重在探究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教學新課時、我能把題目拋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小組交流活動探究、結果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同時也能體現出數學算法的多樣化。

3、教學中、比較關注對學生的評價、從評價中得到啟發。

二、不足之處

1、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探究例2的解題計算方法,學生的參與度不夠,不會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好想法,小組長寫出了算式就直接給組員看,合作學習還是流於形式,沒能達到合作的效果。

2、課後鞏固不到位。如:在完成“小紅去商店”的解決問題中,學生都會列式計算“9時-8時40分=20分”在學生口算的過程,如果能把它轉化為“9時-8時40分=8時60分-8時40分=20分”把這一個過程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在今後的計算會更深刻。

總之,本節課我覺得上的比較成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你結合教材將練習內容進行了拓寬,教學效果也較好,師生配合和諧,是一節另我滿意的數學課。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8

通過這一單元《時間的計算》的教學,練習題上應該擴展到什麼程度為止,比如學習鞏固中有這樣的題:

1、如果你晚上8時30分開始睡覺,到第二天早晨6時30分起牀,你一共休息了多少小時?爸爸和媽媽工作很辛苦,他們一般到晚上11時睡覺,第二天早晨6時10分起牀。他們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嗎?

2、小豔週末的作息時間是12:40午休,到下午2時25分彈琴,午休多長時間後開始彈琴?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計算這樣難的題,學生能掌握和理解嗎?

所以我認為學習時間的計算是不是放到第6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和《24時記時法》以後才學這些內容。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也沒有這麼多的錯誤了。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和時間單位之間的互化。在練習環節中,我用生活中的素材作為練習內容,讓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充滿着數學。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鞏固知識,樹立起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意識。同時還教給學生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經過時間,效果較好。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9

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安排了有關時、分、秒的認識及簡單計算的教學內容,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算太難,雖然學生還沒有學到整十數乘一位數,學生還是可以正確計算出來的。但是時間的簡單計算對於學生來説就有一定的困難,因為時間的進率是60,而我們平時的計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因此,相對於學生來説,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難。

1、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反覆強調了“現在時間”和“經過時間”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如2時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2點,這是現在時間,而2小時指的就是2個小時,這是一段時間,是經過的時間。我還把課本上的幾時=()分,改成了幾小時=()分。因此在教學中為了糾正學生的不規範説法,可是費了不少的時間。

2、解決問題中的書寫問題。如:一列火車本應11:20到達,現在要晚點25分鐘,它什麼時候到達?應該怎樣列式呢?但是我以為11時20分+25分=11時45分和11:20+25分=11:45,這兩種寫法都可以,後來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得到了比較合理的答案:11時20分+25分=11時45分;因為如果寫成11:20+25分=11:45的'話就是時刻加時間等於時刻,這就不對了,而寫成11時20分+25分=11時45分話,就是時間加時間等於時間,但是11時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45,因此這樣的書寫比較合理。

3、“計算經過時間”,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我感到很疑惑。學生對於幾時~幾時的經過時間掌握沒有問題,但對於幾時幾分~幾時幾分中分不夠減(如4:20~5:00、4:45~6:10等)的情況掌握得不夠好,只有少數思維好的同學能夠掌握,其他同學的眼睛裏流露出來的都是木然。雖然在教學中也讓學生用學具表去撥鐘錶,進行計算,但是效果不算太好。如何能讓每位學生都能懂呢?看來還得花時間讓一些比較差的學生去理解了,我相信到了期末這部分知識已不是絆腳石,每個學生都能夠很好的掌握它。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的教學反思 10

今天上的“時間的計算”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概念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材設計了兩個例題——例1:2時=()分,簡單的單位換算;例2:7:30到7:45中間經過了多長時間。

對於例1的教學,我是這樣處理的:除了教學教材中的例題,還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單位換算,如:120分=()時、150秒=()分()秒。這兩道題的出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最後一題,充分給學生討論的時間,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這一系列的活動中,不僅更好的掌握了時間之間的單位換算,而且也培養了能力。

本節課,我還注重將新課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如:對於例2的教學,我將題目變成實際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很快學生便發現了計算中間經過的時間的方法。還有學生利用我手中的鐘表,發現了用“數大格”的方法計算出經過的時間。對於例2的教學,我並沒有就此停止,而是藉此機會將怎樣計算“從家出發”的時間、怎樣計算咱們這節數學課“下課”的`時間。由於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所以,學生們很快就發現了求“開始時刻”、“結束時刻”的計算方法。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寬知識,本節課我還增設了一道判斷題——體育課上跑400米,小明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誰跑得快?快多少秒?這一題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多數學生也正確解答出了此題。

總之,本節課我覺得上的比較成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教師結合教材將內容進行了拓寬,教學效果也較好,師生配合和諧,是一節成功的數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