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閲讀理解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87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英語閲讀理解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英語閲讀理解教學反思

高中英語閲讀理解教學反思1

初中英語閲讀教學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是閲讀課的主要目的。閲讀一篇文章不是單純為解決某個語言或是回答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最終目的是為利用所獲取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是被動地掌握語言形式或語言結構,而是有交際願望和交際目的的。

但在實際學習中,很多學生不喜歡閲讀課,通過多年的英語教學,我總結和歸納出學生不喜歡英語閲讀課的幾個因素:

1.詞彙量有限,影響閲讀的效果。對詞彙理解和掌握是影響閲讀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説,學生的閲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是成正比的,詞彙儲備不足,又會導致學生閲讀障礙重重,喪失閲讀興趣。

2.缺乏有效的閲讀策略與技巧。有的學生不懂得閲讀技巧,他們在閲讀時往往從前讀到後,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體的文章,而不是根據不同的文體採取不同方式獲得主要信息,這樣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虧不討好;也有許多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試圖記住所有的'內容,習慣於逐字逐句地看,試圖記住每個句子的意思,時間與精力過於集中於一些非考點的細節,而不善於通過整體閲讀去把握文章觀念和理念。

3.課外知識面狹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單薄。有些同學閲讀文章時,對文章提及的事實或現象缺乏感性認識,導致理解過程晦澀,有時甚至會產生理解錯誤。因此,擁有較廣的課外知識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會有助於學生儘快地進入閲讀理解的狀態,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體含義和思路。

4.閲讀動力與興趣不足。閲讀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心理過程,而我們的學生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影響,對閲讀產生畏懼心理,使閲讀成為消極的應付和被動閲讀。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把排除影響學生閲讀效率的障礙因素作為當務之急,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效率,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指導學生使用正確恰當的閲讀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閲讀理解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結合當前英語課“任務型教學”的模式,初中英語閲讀課我們一般採取下面的的模式:

1、背景知識介紹:

這既是讓學生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也是對重點生詞進行學習,掃除學生的閲讀障礙。在這一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融圖畫、聲音、文字於一體,以聲、光、色的直覺效應強化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使學生的閲讀從抽象向形象轉化,使閲讀的過程成為遊戲和欣賞的過程,從而提高了他們對本課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整體感知:尋讀(Scanning)

課文內容整體設計幾個簡單的問題或做正誤判斷,讓學生用最快速度瀏覽課文並做題。在這一過程中,設計的問題應簡單明瞭,切合文章的主體,讓學生對文章有大體的瞭解和感知。

3、覽讀(Skimming)

就課文內容設計多個意義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en,where,who,what,why等基本事實以及文章的總體過程脈絡,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從而養成輸入信息,處理信息、輸出信息的閲讀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有所篩選,把握難度、深度,突出主題。

4、細讀(Intensive---reading):

在認真分析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課文段落進行調整使用,讓學生達到對課文細化理解的目的。

5探究學習:

讓學生對整篇課文中的重點詞彙、語言結構等進行挖掘,並整理歸納,相互交流。對於重難點教師應及時的指導和講解,使其達到理解與運用的目的。

6、複述課文:

這是初中英語閲讀的基本要求,即可以根據關鍵詞﹑句的提升,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和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也可以讓學生結合簡筆畫或掛圖把課文進行簡單的複述。進一步可以讓學生鞏固已獲取的語言信息知識,這對學生的記憶訓練﹑思維訓練都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只扮演一個導演的角色。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真正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

高中英語閲讀理解教學反思2

為了讓學生在中考中有一個冷靜的頭腦,有平靜的心情。我認為平時大量的閲讀訓練不可少。但是"閲讀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而九年級的英語教材中的閲讀文章詞彙量大,句型多樣,時態語態變化多端,對於這裏的學生(因為他們基礎不好)來講非常難。如何讓有限的課堂時間成為學生提高閲讀能力,提升閲讀質量的手段之一,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中考閲讀材料的特點,我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學生的能力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活動,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一、利用早讀的時間“消化”新的單詞,掃除學生在閲讀文章時的障礙。

二、課前熱身活動再次呈現新單詞的意義和用法,使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三、處理文章的時候,根據其本身的難易程度考慮是通篇把握文章還是分段理解,在引導同學們歸納總結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的時候適當設置一些問題和表格,要求同學們在閲讀的過程中完成。問題的設計可從易到難,要兼顧後進生的能力,增加課堂參與面。

總之,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只扮演一個導演的角色。教師有效導引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學生的理解是保證,學生運用能力是關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昇華。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真正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儘管如此,這種課依然是很值得深鑽的。

我們現在一般都採用閲讀教學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知識,強調自學與合作學習。

閲讀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自讀之前啟發講:即在學生自主閲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揭示閲讀要求和重點。

2、重點地方着重講: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該挖掘處必挖掘,該品味,該講深講透的地方必須講深講透。

3、疑難問題明確講:當學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難時教師要鮮明地講,從而為學生解難釋疑,讓學生正確理解、領悟材料內容。

4、合作中提示講: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能抓住要點進行有效合作時,教師要進行提示性講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總結時補充講:在總結一節課、一篇材料的閲讀情況時,在學生概括、總結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進行補充,以進一步進行提煉和歸納,從而使總結更加完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