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淺談教學反思能力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8.67K

【摘要】:學生和老師都要注重反思能力的培養,學生主要是在方法上、探究活動中、出現錯誤時、經驗總結時進行反思;而教師主要是通過自我剖析、以教師為鏡、以學生為鏡、養成寫教學後記的習慣以及加強反思指導等方式進行反思,並在相互學習中進行反思,反思中互相促進。

淺談教學反思能力

【關鍵字】:學生反思教師反思能力 培養

反思是指對自身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和檢驗的過程.這不僅僅體現在學生要反思,教師也要反思。所以反思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針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從兩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學生的反思能力如何培養

反思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的基本特徵是探索性。正處於思維發展階段的中學生,不可能一次性直接地把握學習活動的本質.例如,遇到問題怎麼辦?產生了錯誤怎麼辦?學生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這就需要進行反思.反思活動進行得愈全面、愈深刻,愈有利於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 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整體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平時解題教學中作了以下嘗試. 1、在學習方法上引導反思

教學中在提出學習任務時,就引導學生回顧舊知,在記憶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學的類似的內容、類似的情境、類似的方法,從而猜想本課內容。例如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之後,學生掌握了通過拼、移、轉化的方法去思考,在後續的《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的學習過程中,只要引導學生反思上節課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在回顧中遷移,在反思中猜想,輕而易舉地就能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反思的優勢所在,樂於在今後的學習中反思,有利於學生反思意識的培養。又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分數與除法的聯繫,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討論,正向遷移得到分數的基本性質。不用教師苦口婆心地教授,通過學生內心重組已有的知識,反思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繫,得到新知識,這就能更深刻地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學生通過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自己發現新知識,遠比通過教師灌輸獲得知識效果要好得多。

2、在探究活動中提倡反思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獨依靠正面的示範和反覆的練習得以糾正,必須有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利用學習錯誤,及時引發衝突,能促使學生對已完成的思維過程進行周密而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對已形成的認識從另一個角度、以另一種方式進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認識,這既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又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教學“質數和合數”時,教師首先讓學生寫出1-12各數的約數,然後讓學生試着分類,有的認為分2類,有的認為分3類、4類、5類。各説各的道理。這時教師不作評判,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評價他人的説法,看看最後誰能説服誰。結果,學生經過激烈的爭論,最後統一了認識,認為按約數的個數分為3類比較合理。這樣,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不僅理清了思路、鞏固了知識,還發展了思維能力,通過自己的反思,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智慧。

3、在出現錯誤後及時反思

在學生解題發生錯誤時,教師不能包辦錯題分析,可以留足充足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反思錯誤形成的原因,由此得到啟示,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課”上,可以給出這樣一道練習題:“做一個不帶蓋的正方體鐵盒,稜長15釐米,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釐米?”學生受了正方體表面積公式的影響,許多學生求的還是6個面的面積,他們往往還沒有意識到解法是錯誤的。我問:你們有什麼想法嗎?很快有學生站起來説:“老師,我們把無蓋的正方體當成有蓋的正方體來算了。”另有學生説:“我是受了正方體表面積公式的影響,沒有看清要求就套用公式計算了。”其他學生聽了頻頻點頭。我接着請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和自己的解法進行反思,有哪些方法?哪一種方法更好?從而討論得出無蓋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5。我並沒有因此滿足,接着讓學生思考這道題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學生甲説:“以後做題時,一定要認真讀題,把題目意思看清楚。”學生乙説:“不能因為課上教了什麼,做作業時就不動腦筋地照課上學的去搬。”??學生們一個個若有所悟,這麼深奧的道理在幾分鐘之內學生就體驗到了。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苦口婆心地要求學生認真讀題,可收效甚微,而經學生自己反思得到的體會,必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4、在經驗總結時培養反思

在數學教學活動結束後,通過交流總結,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結論的合理性,讓學生在反思中“提煉”方法,學會學習。事實上,學生不僅僅是被反思的對象,而且是反思的主體和主要收益者。在反思中自我評估,自我修改,從而反思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自己又是如何學習的。

例如在《長方形的認識》一課中,認識了長方形後,我們可以提三個問題: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我們是怎樣學習這些知識的?有哪些值得積累的學習方法?藉助這樣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方式、策略三個層面進行反思,這樣的過程追溯必將使學生的思維由“表層”走向“深入”,由“草率”邁向“成熟”,由“被動”轉向“主動”。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知識得以回顧,學法得以強化,經驗得以鞏固。

反思是學生對一個問題的思維結果進行科學、慎重的回顧、分析和檢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數學能力的有效方法。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對數學結構認知水平的限制,再加上考試的壓力,學生往往熱衷於大量做題,不善於對自己的思路進行檢驗,往往一錯到底,不會分析、評價和判斷自己思考方法的優劣,也不善於找出和糾正自己的錯誤。反思不但有利於學生調整和改善自己的思考方式,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深刻性,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還能起到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也是在培養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能力。

二、教師的反思能力如何加強

提高對教學反思的認識,增強反思意識,形成反思習慣。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極為重要。只有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個體的反思來自於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對實踐的迷茫和困惑,教師只有以自己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識強的教師會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使自己不斷完善。在長期的反思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反思習慣也就會慢慢養成,這樣自然提高反思行為的自覺性。因此,正確的反思認識、強烈的反思意識、反思習慣的形成是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前提和基礎。下面就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1、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既是教師對自己進行批判性反思過程,更是自我提高的過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説過:“人都有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慾望,使自己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來自於內在動力的激勵作用要遠遠大於外部約束的激勵作用。教師經過不斷自我剖析、自我診斷、自我調整,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並形成理性認識,最終得以自我提高,這種不間斷的自我剖析活動,就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過程,隨着這種活動的不斷成功,教師的自信感和自尊感也就隨之加強。這將成為教師進一步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強大動力。同時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師是專業工作者,是受過較高教育的人,教師完全有能力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加以反思、調整或改進。自我解剖是痛苦的,特別是找出自己的問題的過程更是難堪的,因此學校應該創設良好的氛圍、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勵教師自我剖析。通過自我剖析,一旦找到了問題,特別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就會獲得不斷前進的動力,也會帶來主體精神的享受。

2、以教師為鏡。把其他教師作為反思自己的一面鏡子。為此,一要認真做到經常性地進行學習性聽課,特別是聽優秀教師的授課過程。通過對照反思,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同時要善於吸納他人的成功之處,並有效地溶入自己的經驗中。但不要片面地模仿,應該主要吸納他人的思想。因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風格是模仿不來的,一味地模仿往往會出現“四不象”的不良效果。二要虛心聽取同行教師或聽課專家的反饋意見。教師雖然經歷了自我剖析的過程,但常常因為"身在此山中",往往出現"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情況。這時同行教師或聽課專家的意見就會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為此,應該儘量減少背對背的評課方式,加大面對面的'評課力度。因為面對面的評課能把問題分析得更清晰、更透徹,使被聽課人能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情況。若想真正做到面對面的評課,關鍵在於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評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其根本目的在於幫助教師發現並解決問題,在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在評課的過程中,不應帶有其它功利色彩。

3、以學生為鏡。教師工作的着眼點和落腳點都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衡量教師工作的質量也必須從學生的發展上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學生的反饋意見應該成為教師反思自己的一面鏡子。在反思過程中,應該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吸納學生的有益建議。獲取學生意見或建議的方法很多,但無論採用哪一種方法,僅知道一個量化分數沒有太大用處。讓每個學生寫綜合評價是一種很好的做法。綜合評價中應着重反映出自己的不足,並要求學生給出改進建議,以作為教師修正自我時的參考。例如:學生在綜合評價上向我建議把課堂還給他們,為此,我在以後的教學上儘可能的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總結。儘管有些學生的探索可能是錯誤,甚至是可笑的,但只要其思想有一點可以借鑑的地方,我都要鼓勵,以保護學生的大膽探索、猜想的精神,並把他們引導和啟發到正確的思維上來,絕對不能棒殺另類答案。比

如我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平方差公式,先進行小組討論:表示a、b兩數的平方差。發現討論的結果一點也不滿意,於是,我讓學生先做幾道習題,要求他們根據練習找出規律? 107×93; 76×84; 96×84;111×89;這個環節後,我發現竟然有一些學生感到題目太簡單,思想有開小差的現象,於是。我信手拿起一張紙説:矩形紙片長寬分別為a+b、a-b,你能求出矩形的面積嗎?它有幾種表示方法?很顯然,通過這樣的對知識的變形教學,達到了課前預計目的:(1)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3)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養成寫教學後記的習慣。教學後記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它既是一種特殊的備課形式,又是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全面反思過程;它不但有利於改進、優化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還有利於強化教師的教研意識。寫教學後記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在內容上可以有所側重。一般來講,其內容包括實際教學效果與備課設想的差距;教學內容的調整、補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處與存在的問題;教學理念是否出現偏差;外顯行為是否有利於良好課堂氣氛的創設,等等。無論記載什麼內容,必須抓住自己感受、領悟最深的東西。或是成功之處,或是失敗之處;或是激情狀態下創造思維的靈感火花,或是個性化的內心體驗;或是教學中的困惑,或是教學中的疑難等。通過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認真反思,就會將真切、豐富的教學體驗和冷靜的教學理性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把反思提高到更高的理性層面上。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都必須遵守如下原則。第一,及時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感悟,往往很難長久地保持在記憶庫中,特別是靈感性的東西往往轉眼即逝,因此,課後應該及時做好記錄;第二,真實性。教學後記貴在求真,貴在一分為二,做到所述事實真實,剖析問題一針見血,分析教學實事求是。切不可為了應付檢查而自欺欺人。第三,服務性。做教學後記的目的就是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全面反思,查找差距,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地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無論怎樣寫、寫什麼,都應該有利於新一輪的教學過程。因為教學後記即是上一輪教學過程的延續,又是新一輪教學過程的高質量準備。

5、加強反思指導。反思既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技術。誠然,反思的主體是教師本人,但教師在反思過程中接受一定的指導也是必要的。這樣會使教師在反思過程中少走彎路,不斷加強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效率。這種指導主要應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反思策略的指導,即反思方法、途徑、技巧等的指導;二是反思理論的指導,尤其是應讓教師明確反思的具體過程。奧斯特曼和可特凱普的反思過程理論值得廣大教師借鑑。他們認為反思過程主要包括四個環節:積累經驗——觀察和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積累經驗指教師通過對實際教育教學的感受,意識到自己教育中的問題,並明確問題的性質和結構。在此階段,獲取更多的信息很重要,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自己的經驗、各種相關理論等都會起作用。教師一旦意識到存在的問題,心理上就會感到不適,並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於是開始進入反思活動;觀察和分析指教師廣泛地收集並分析有關經驗,特別是關於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己的思想、行為、信念、價值觀、目的、態度和情感等。比如,通過長期的教學發現和總結,我得到學生上課期間不主動學習的原因通常有三種情況:獲取一定的信息後,教師要對它們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重新概括是在分析和認識了問題的成因後,教師重新審視自己教育教學的思想依據,並積極尋找新的思想和新的策略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積極驗證就是積極驗證上階段所形成的假設和教育方案,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又積累了新的經驗,發現新的問題,開始新的循環。

所以,教師只有隨時對自己的工作、教學實踐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和整合,才能自我成長。

總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反思,同時也要會反思。教師在反思中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更好的服務於學生,學生在反思中積累知識,從而折射教師反思的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