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三年級《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26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

本節課設計是個突出的亮點,由四道同級運算的舊知識遷移到同級脱式運算的新知識,不僅能夠鞏固孩子們的舊知識,而且能夠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樑,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對新知識產生一種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一步步引導孩子們注意在同級運算中,計算過程中應該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這個時候,我沒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號寫在等式的右邊,而是寫在等式的左下方。看到我這樣書寫,有學生按捺不住了,舉手示意,問老師是不是寫錯了。正是孩子們的問題意識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順勢跟學生們講解了今天重點的內容——脱式計算。

我在教學中通過下劃線和箭頭標出運算順序給學生以直觀的支撐。強調在脱式運算中,等號要寫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規範孩子的書寫,培養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並且讓學生獨立用脱式計算時,讓孩子經歷“先觀察算式——再確定運算順序——最後有序計算”的過程,既發展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對於乘除混合運算教材直接呈現,所以我讓孩子利用知識遷移自主試算。在試算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對於習題的處理我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加設一個小醫生改錯,鞏固孩子對運算順序的掌握情況。最後加設一個找朋友環節提高孩子的計算興趣,同時培養孩子檢驗習慣,在課下找朋友是還可以和我們學習的統計知識聯繫起來。用什麼樣的方式統計出好朋友的數目,培養合作意識。一個一個問肯定不行,我認為這是一道綜合性的題目。不足的地方就是我處理過急,在講解脱式運算時結合情境效果應更好。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2

教材説明

這一節教材主要教學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教材先通過第72頁例1,16×4+6×3,指出在這個式題中,兩個乘法可以同時脱式,即先算16×4和6×3,再把兩個積相加。然後,通過例2教材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如果把例1中的“+”改成“-”,該怎樣算?把“×”改成“÷”,該怎樣算?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將剛剛掌握的運算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這樣,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又能充分發揮例題的作用,節省教學時間,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混合運算式題脱式運算,就需要加強訓練。教材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九中安排了比較多的三步式題,並注意把新學的內容同過去學過的內容進行混合練習。此外,還安排了一些幫助學生掌握運算順序的練習以及一些應用題,避免學生單一地做式題。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2課時進行教學。教學第72頁上的內容,完成練習十九中的第1~9題。

2.學生在第四冊中學習過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法(或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本節的混合運算依然依據這一運算順序的規定。在教學例1之前,可先讓學生口算複習題。口算時,要先讓學生説一説運算順序,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3.教學例1時,先引導學生看一看題中有哪些運算。然後,教師可再聯繫複習題,使學生明確這一題依然是沒有括號的式題,並且只有乘法和加法,所以還是先算乘法。接着可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計算,同時請一、兩名學生到黑板前板演。一般來講,大部分學生會這樣做:

16×4+6×3

=64+6×3

=64+18

=82

教師再引導大家分析哪一步可以省略?兩個乘法同時進行脱式計算,這是新知識。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明白,由於題目是求兩個乘積的和,要算出兩個積之後才能相加,所以後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計算。

4.教學完例1以後,教師提問:如果將例1中的“+”改成“-”,該怎樣算?並在例1的旁邊寫出算式:16×4-6×3,讓學生思考解答。再分別將兩個算式中的“×”都改成“÷”,一一寫出算式讓學生計算。最後,再引導學生對這四個算式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確什麼時候可以同時脱式計算。

5.指導學生做“做一做”中的題目時,可以讓學生先説出計算步驟,再計算。

6.關於練習十九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1題,如有必要,可先引導學生分析第1小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第2小題。

第6題,比較每組上下兩題的結果後,可再出兩組題讓學生試一試,以加深印象。

第7題,是綜合練習題。練習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審題,明確運算順序,還應着重強調要細心認真地計算。

第8、9題,都是連續兩問的應用題。有的學生做這種應用題時,常常只解答出第一問,而把第二問漏掉。為此,做這兩個題時,要強調把題讀完後再做。

第10*題,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看第1小題,引導學生看等號左邊有哪些運算?如果□中有數,應先算什麼?由此得出,這道題實際上是告訴我們250減去一個數(□×9的積)等於70。從而啟發學生想到把□×9看成是一個數,先想250減去多少等於70?求出□×9=180後,再求□是多少?第2、3、4小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第74頁下面的思考題,可以先讓學生説出題意,然後讓學生思考,教師不要提示,學生做完後可以讓他們説一説是怎樣考慮的。答案可以是:4×4÷4-4、5÷5+5÷5。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3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學生學習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法作為基礎進行教學的;是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上的,為以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做好準備,讓學生覺得新知不新,沒有學習難度。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在例1的出示,我結合了新課標的精神,並運用實際的生活情景來教學。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同時,也有利於在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展開教學。因而我注意在關鍵處提出一些問題,且難易適度,易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出示嘗試題後,説:“你從題目中瞭解了哪些信息?能幫助解決嗎?”通過“自主探索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啟迪思維。

積極的引導,能有效地發揮主體作用。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時,我根據學生探索的列式。設計了分男女同學開展計算比賽男同學算2/5×18+3/5×18,女生算(2/5+3/5)×18。結果許多的男生失敗,男生憤憤不平,由不公平引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主動探索出:整數運算律同樣適用於分數四則運算,漂亮的突出了重點。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課堂的練習,基本訓練是打基礎的,因此我在狠抓運算順序的同時,以簡單的基礎題外,我還出示了“嘗試題”,誘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功地解答嘗試題。練習設計的多層次,能有效地對各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有所提高。嘗試思維情景問題,讓學生看有所思,練有所得。

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交流的主要途徑。教師的參與能及時瞭解情況,並根據學生輸來的信息,進行鍼對性的講解,以“教”促“學”,“學”中有“教”,密切了教與學的關係,保證了嘗試探索的成功。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兩次的學生討論,一次的經驗推廣,根據學生輸送的信息,針對學習新知識的缺陷,進行了重點的講解,確保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從而形成自覺審題,運用簡算的良好計算習慣。

但從本課教學情況來看,少部分學生的計算準確率相當低,對稍複雜的計算在處理時往往有點亂,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數又有分數的,運算符號三個以上的,錯誤率相當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遞等式的訓練,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4

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的學習已接近尾聲。本單元學習主要涉及到4個知識點:沒有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帶有小括號的兩部混合運算以及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學習混合運算時,主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整體觀察—分清順序—認真計算—全面檢查的習慣。教學中前鬆後緊,加大練習的量,通過有層次、有坡度的練習,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運算順序。

學生剛學習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時,對運算順序較難理解,往往難以靈活運用。教學中,就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明確算法。例題呈現的是簡單的購物場景,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引導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學生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並根據數量之間的關係嘗試計算,理解運算的順序;第二個問題,則引導學生直接列出綜合算式,幫助學生聯繫數量關係理解其運算順序。並且堅持讓學生説先算什麼後算什麼,注重了思維的表述,有利於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整理和複習時,先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本單元知識點。從作業反饋看,效果還不錯。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5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學生在已經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上的,為後面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做好準備。《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我設計了一些預習內容:

(1)回顧以前學習關於整數、小數的運算順序。

(2)整數、小數的各種運算定律,並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3)計算:3.2×99+3.2120÷0.25÷40

(4)預習書上第80頁的例題,思考: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適用嗎?

(5)試做練一練。從預習作業情況來看,個別學生書寫習慣不好,把數字抄錯;把自己書寫的數字看錯;觀察力不強,看不出其中的錯誤等等。少部分學生的計算準確率相當低,對稍複雜的計算在處理時往往有點亂,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數又有分數的,運算符號三個以上的,錯誤率相當高,但大部分學生的預習作業做得相當棒。

改進之處:在出現不同方法的情況下並沒有讓學生有個觀察比較的過程,而是我在很生硬地讓學生接受那種簡便的方法,結果並沒有收到很好效果。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6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乘除法後進行教學的,使學生的四則運算擴展到了小數。雖然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仍然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遷移能力,觀察、分析、判斷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一、存在優點:

1、注重了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對小學生來説,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如果在數學中能夠密切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原有的經驗,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有趣、易懂。因此,本節課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開始由兩個學生買糖果引入,讓學生計算一共花多少元。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給枯燥的計算題賦予情境。

2、教學設計主要抓住重、難點進行設計。

為了讓學生理解運算順序,也是為後面學習三步一般應用題做準備。讓學生運用從條件入手和從問題入手兩種方法對應用題進行分析,為後面做好鋪墊。學生通過分析列出兩種不同的算式。進而讓學生思考這兩個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算?通過具體情境學生理解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3、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資助探究和合作交流構成中整整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無論是對應用題的分析理解,還是對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方法的歸納,都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自主分析,自主總結,自主計算進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4、練習題型多樣,層次不同。

不同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力求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練習設計上,有層次、有坡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在學生理解了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後,給學生設計了多樣的習題。有對運算順序得分析,有針對運算順序得改錯,還有判斷等。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在練習中提高,特別是改錯中多種解題方法的指導,激發了學生敢於向難題挑戰的興趣。

二、不足

1.本節課作為一節計算課,應用題的比重稍大了些。

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索運算順序,以應用題導入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自己總結方法。但是在分析的過程中,應用題的重量顯得有些重了。

2.學生的計算量不夠。

由於對應用題的分析和練習時對運算順序、方法的分析過多,學生真正去做題的時間不太多,計算得練習量不夠。

3.教學中要多給學生精彩的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激勵性不夠。對於精彩的發言,老師給與了肯定,但是語言應更加豐富些,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學習,積累經驗。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向老師們請教,提高教學設計的能力,使內容更加合理;提高課堂調控能力,能及時準確地把握課堂信息,處理突發事件,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2、要學會不斷的總結、積累。

做一個有心人,在平時備課和教學中,及時記錄和總結,不斷提高。

《混合運算》教學反思7

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小數混合運算和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教學中,我力求突出兩大方面的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納出計算方法,並逐步得出結論。例如,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分步列式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從而引入分數混合運算,並得出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這樣學生就能順理成章地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了。

2、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我沒有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係,並運用線段圖將這些數量關係表示出來。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得失,有很多不足,同時也有很多困惑。我在數學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牢固掌握已學的知識,並用這些知識去分析、探討相似內容的知識,即用已知來探討未知。本節課我注重引導學生回顧一位數乘法的問題,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以及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等知識。學生因為有了牢固的舊知,把過去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學習中來,關注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水平,學生學習新知即可水到渠成。比如,分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中的“一次性通分,一次性計算”,這一特殊計算方法,對分數連乘、連除,乘除混合運算中的“一次性約分,一次性計算”,啟發特別大。

我發現自己的教學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分別是:課堂上,自己放得不夠開,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偏少.比如,剛剛提出一個問題,我便會急着讓學生回答,或宣佈小組合作討論等。這樣就會造成留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偏少,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當學生不會回答時,我也會急着去暗示或公佈答案,唯恐學生不會,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包辦代替、急於求成,都會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