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馬説》課文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93W

教學目的

《馬説》課文教案

1.瞭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2,瞭解託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教學重難點

託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議論的一大特色。這種寫法的顯著特點是寓深刻思想幹具體事 物或形象中。

課時安排

l課時。

教學步驟

1.簡介文體及作者。

説(見前文)

韓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稱《韓昌黎集》)。

2.閲讀課下注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語意思

駢( )死於槽櫪( )之間

駢死:駢,兩馬並駕。駢死意為並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見()

外見:從外表上顯現出來。

③食( )之不能盡其材(食,同飼)

3.教師範讀全文。

4 學生朗讀課文

5閲讀課文並思考:

①課文的中心與層次

中心:借古代伯樂和平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説明伯樂對手裏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6重點朗讀第3段,再次體會作者的感情。

7.課堂練習:

閲讀課後練習,完成練習三。

8課外練習: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l.譯文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不會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目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説: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2.課文分析

説,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大多是以華麗的言辭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

這篇説,帶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這個意思是從古代關於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中生髮出來的,卻又表現了作者的獨特見地。文章以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樂比喻聖明的君王,借千里馬的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説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發人之所未發,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手裏馬,説明千里馬的命運對伯樂的依賴關係。換句話説,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既然如此,千里馬的命運就決定於是否有伯樂來發現它了。而實際的情形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的悲慘命運簡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於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但文章先不點出,而從千里馬的食量説起。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説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普通馬。而這一點,決非那些食馬者所能知,他們只是按照普通馬的食量來餵養文。所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手裏而食這一點上。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點出這個要害之後,先以是馬也一頓,再以雖有千里之能作低迴之勢,然後步步緊逼,歷數這種不知所造成的惡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對食馬者的無知的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高潮。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對執策者的不知馬進行辛辣的嘲諷。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執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緊承上文,全面地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又以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的狂妄宣稱作對照,生動地揭示了這種人的`愚蠢和荒唐。後發感慨:以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表示作者對執策者反法,同時為下旬蓄勢,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馬也結住全文,更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本文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為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境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人才埋沒的現象,則分別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幹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權之間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和説服力。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全文圍繞着不知馬這個中心,反覆進行論述。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説伯樂不常有,歸結到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中間由食馬者的不知説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術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執策者的無知,並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

3.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西)人。早孤,由嫂撫養。貞元進士。貞元十九年(803年),在擔任監察御史期間,因天旱人飢,上書言京包百姓窮困,請求緩徵搖役租税,被貶為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令。效還後曾任國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職。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表諫迎佛骨,幾乎招來殺身之禍,後被貶為潮州(今屬廣東省)刺史。赦還後任吏部詩郎,曾權京兆尹。卒溢文。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他和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反對六朝以來的驕偶文風,提倡散體,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這篇《馬説》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擺用,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封建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好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有叫e樂不常有之歎。

4.關於伯樂和平里馬

伯樂本來是神話中掌管天馬的星名。春秋時秦人孫陽因為善於相馬,世上就稱他為伯樂。《戰國策·楚策四》中有一段文字記載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原文如下:

夫驥(千里馬)之齒至(年老)矣,服(拉)鹽車而上太行,蹄申(伸)膝折,尾湛(沉)胕(腳背)潰,漉(馬口鼻中流出的白沫)頭灑地,白汗交流,中阪(山坡)遷延(步履艱難),負轅不能上。伯樂道(遇)之,下車轅而哭之,解紵(薴麻織成的布)衣以冪(覆蓋)之。驥於是俛(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