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馬説》優秀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42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説》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説》優秀教案

《馬説》優秀教案1

教材分析

《馬説》是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的重點是借物抒情的散文,處於《海燕》、《白楊禮讚》等經典散文之後的文言文。該文是唐代韓愈於唐貞元十多年所作,當是作者仕途不得意,心情抑鬱,常有“伯樂不常有”的感歎,本文正是以良馬喻英雄,謂英雄豪傑只有遇到伯樂,才可發揮才幹,否則很可能遭埋沒,極寫知遇之難。全文寄託了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和控訴。

學情分析

八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已基本具備一定的閲讀古文知識,特別是上期學習過《愛蓮説》,大體瞭解了“説”這種文體,加之本文文字淺顯,可讀性強,理解大意應該不難。但他們畢竟是初二,還不能完全理解韓愈所要表達的情感,基於此,本課我以誦讀為主,內容點到為止。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封建社會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昏庸愚妄。

2、認識當今時代的優越條件,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

二、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體會託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重點掌握“食、見、策、盡”的詞義和“之、其、以”的用法。

2、瞭解作者及文體特徵,理解短文闡明的道理;背誦並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朗讀背誦課文;體會託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關係。

2、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語言特點。

《馬説》優秀教案2

《馬説》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説文體,原為韓愈所作《韓愈文選》中《雜説》的第四篇,“馬説”這個標題為後人所加。雜文馬説優秀教案,我們來看看下文。

教學目標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3、學習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

4、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3、學習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

難點:

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方法

自學加點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把握文中詞語的讀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3、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請同學們説説有關馬的成語,(一馬當先、—躍馬揚鞭、天馬行空、千軍萬馬、馬到成功、馬不停蹄、老馬識途、車水馬龍,從這些成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馬,對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學家韓愈就寫過一篇有關馬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板書課題並釋題

馬説是古代一種議論體裁,在某種程度上與現代雜文或雜感相似。可以記事,也可以發表議論,都是為了説明一個道理。其主要特點是一事一議,要求作者寫出對社會生活中某個問題的深刻見解或對某種現象的看法。

三、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韓愈 ,南陽 (現在河南南陽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撫養。卒諡“文”,又世稱韓文公。韓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韓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

這篇《馬説》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這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憂天下之心”的他,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他有“伯樂不常有”之歎。

四、自學課文

1、要求學生藉助書下注釋、工具書和已有的文言知識理解文中實詞虛詞的意思,嘗試着翻譯文言語句。

2、將自學中碰到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

3、將小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羅列,留待集體解決。

五、集中解疑

六、檢查自學情況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世有伯樂(lè),然後有千里馬,駢(pián)死於槽櫪(cáolì)之間,一食(shí)或盡粟一石 這裏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讀(shí),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這裏的“食”同“飼”,餵養的意思,所以讀(sì),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 這裏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讀(shí);這裏的“見”同“現”,顯現的意思, 所以讀(xiàn)。

2、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馬伕),一食或盡粟一石 (有時) (本指小米,這裏泛指糧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這,這樣的),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猶,尚且) (等同,一樣),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麼,哪裏),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執策而臨之 (握,拿) (面對着)

3、 翻譯句子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②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③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④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七、佈置作業:略。

1、學習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

2、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步驟

一、複習導入

二、研讀課文

(一)朗讀課文第一段並思考問題

1、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 之間的關係的?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作者認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你們認為到底是先有千里馬,還是先有伯樂呢,為什麼?

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馬而言應該是這樣的。然而對千里馬來説,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從普通的馬羣中識別出來,只是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識別就成為前提了。

3、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如何?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二)朗讀課文第二段並思考問題

1、作為千里馬與普通馬有什麼不同?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2、食馬者能注意這一點並區別對待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朗讀課文第三段並思考問題

1、本段中那些語句刻畫了食馬者的淺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2、本段中哪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句,點明瞭中心,諷刺揭露了昏庸無能,不能選賢任能而報怨世無人才的統治者。

3、本文通篇寫千里馬,難道韓愈僅僅為馬的不幸而鳴不平嗎?

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狀作了揭露。

4、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愈怎樣的思想?

表達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慨心情。

5、本文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了什麼樣的人?

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韓愈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無可奈何的發出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1、那麼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馬,卻暫時不被重用,你會怎麼做呢?

韓愈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絕對。我們要主動地去爭取,像毛遂一樣的自薦,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2、那麼作為千里馬,你們又想對伯樂説些什麼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樂一定會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讓千里馬能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願伯樂們能夠擁有一雙慧眼。。因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馬,而是缺少發現千里馬的眼

四、小結::

韓愈以良馬喻人才,寫自己知遇之難,是因為它生不逢時,我們有幸生長於新時代,能夠人盡其才,那麼我希望大家能夠發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豪言,天馬行空任我行的壯語。同學們,莫愁前路無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後,你們一定會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説:天下誰人不識我!

五、佈置作業

背誦默寫本文。

Tags:教案 馬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