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園地八》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1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園地八》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園地八》教案

《語文園地八》教案1

1、同學們,到這個單元為止,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生字,也積累了不少識字的方法,你知道的識字的方法有哪些?

2、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識字方法——利用偏旁部首理解字義。

3、師示範朗讀,生跟讀。邊讀邊找不同。

4、講解:大部分漢字由兩部分組成一個部分跟漢字的讀音有關,一個部分跟字義有關,如:“蚜”的發音和右邊的“牙”有關,而意思和左邊的“蟲”有關,因為蚜本身是指蚜蟲。

5、分析其餘的漢字,加深認識這一規律。

6、總結生字的特點,歸納新的識字方法。

7、指導學生認識“玲.嶺.鈴.淮.維”五個要求認識的生字。

8、“看看説説”1、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回答老師的問題。

2、學習“我的發現”。

3、自主探究老師所板書的字的特點。

4、聽老師講解,分析其他的漢字,進一步掌握規律。

5、觀察字形,分析組成,認識這五個漢字。

6、生觀察後發言,如不具體其它同學可補充。

這一環節的設計,放手讓學生自主去觀察,發現規律,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充分的交流、討論,掌握新的認識生字的方法,並應用於今後的學習中去。

做該題時師不必做過多補充限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讓學生觀察畫面並進相對比,説出裏面所包含的反義詞。

1、示範朗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小聲跟讀。

2、指導學生朗讀成語。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組,比一比哪個組讀得好;也可以用接龍的形式,每個小組的同學每人讀一句,看哪個小組讀得又快又好。

3、讓學生自由朗讀成語,並在熟讀的基礎上加以背誦。

4、“我會選”生自讀詞語和句子,想想它們內在的聯繫。1、聽老師朗讀成語,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個別難讀字的讀音。

2、按照老師的要求朗讀成語。

3、全班同學熟讀、背誦成語。

4、生自己選詞填空,並説説自己的理由。

這一環節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每個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達到積累成語的目的。

1、啟發談話

(1)你們平時有很多心理話沒説,你們想説出來嗎/

2、嘗試

(2)先在小組內説,再全班交流。(內容不限長短不限)

(3)放膽試寫,實現遷移。

3、評改

(4)展示交流,互評互改。

讓學生將自己寫的話讀出來,和全班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對學生寫的話進行分析點評。

(5)佳作欣賞,借鑑提高。

讓學生在小組內互讀自己的作品,選一篇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我會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問老師。

3、同學比賽讀,讀給老師聽。

4、説説韓愈聰明在什麼地方?

(1)生思考自己最想説的話

《語文園地八》教案2

教學要求:

擴展識字量,反義詞練習,朗讀、識記成語,能寫話,口語交際,才藝展示。

通過認、讀、識、記、説、做完成練習。

培養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利用部件區分形近字,擴大識字量。能看圖説反義詞。

能在具體語境中區分意思相近的詞語。

培養同學朗讀、説話、寫話的能力。

教具準備:

形近字卡片,找反義詞的畫面,幾種熟悉的動物、植物畫面。

一枝蠟燭。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這個活動佈置了兩局部內容:一是引導同學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二是通過看圖,引導同學發現由圖中的事物可以構成許多反義詞。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同學仔細觀察教材所提供的內容,讓他們去主動發現,自主歸納,以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

過程:

1、讀小泡中的話,然後讓同學自身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這一漢字特點。

2、讓同學展開想象認記這些字。如:第三組的四個字可以這樣記,衣被是一家,用手來披掛,土坡一口缸,砸破石頭上。

3、“看看説説”讓同學自身發現,不必引導。指名説。如:黑、白,大、小,長、短,高、矮,多、少,前、後,左、右,單、雙。

第二課時

本局部佈置四項內容:讀記四字詞語;選詞填空;寫話;讀短文。“讀讀記記”重點是指導同學讀熟、記住,通過創設語言情境協助理解詞語的意思。“我會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同學發生寫作的願望,對於內容和語言方面不必提出過多限制。“讀短文”目的在於培養同學朗讀能力,激發同學的讀書興趣。

過程:

1、自身讀詞語,一起讀。

2、創設情境協助理解:如,太陽一出來——金光閃閃,黃山的風景——秀麗神奇,小兔子跑進樹林——無影無蹤,廣闊的大海——無邊無際。

3、自身想方法記住這些詞語。(也可以讓同學的把這些詞語寫在自身的積累筆記上。)

我會選

1、引導同學自讀詞語和兩個句子,想像一下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2、自身選詞填空,請同桌檢查,並説説自身的理由。

我會寫

1、啟發談話:平時你們有很多悄悄話在心裏藏着沒有説,你想説説嗎?

2、組內同學互相説自身想説的話。(內容不限,長短不限。)

3、你可以説更可以把他寫下來。這樣自身以後看了還能想起來呢。

4、同學自由書寫,教師巡視瞭解。也可以組織組內同學互相讀讀一讀,評一評。

我會讀

1、自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同學競賽讀,讀給老師聽。

3、組織同學説説韓愈聰明在什麼地方。

《語文園地八》教案3

學習目標:

1、瞭解“合一合”的識字方法,會用這種方法自學生字。

2、能夠區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讀正確,瞭解意思。

3、能夠根據情景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4、在口語交際中,能清楚講解自己的設計,評出誰的設計好。

“日積月累” “我會讀” “展示台”學習準備:

“我的發現” 歸納識字方法 積累字詞

小組合作

卡片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韻文發現規律。

2、引導歸納小結,如:“千”與“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與“裏”合在一起就是“埋”;……

3、學生識記生字:甘 埋 闖 掰 跌

4、師檢查識字情況。

5、鼓勵學生用這種方法識記生字。

如:日月齊照,大放光明。(明)

眼睛流水,淚水汪汪。(淚)

二 “日積月累”

找一找每組字的異同點。

選字填空,然後讀一讀。

拓展練習

聲 生 身 遠 圓 園 做 坐

笑( ) ( )方 ( )好

學( ) 花( ) 請( )

( )體 團( )

三 “我會讀”

1 、自讀短文,不懂的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

2 、把短文讀給同學聽,説説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 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小熊過生日,請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條大河對面,河面上沒有船,也沒有其他方法能幫助小猴設計一座橋。

現在,把你們設計的大橋圖拿出來,向小猴子設計的橋。

想一想,怎樣向小猴子介紹自己的設計,才能讓他採用自己的設計方案。

二 分小組交流

介紹自己設計的橋。

三 小猴子選出自己滿意的大橋,並説出選中的理由

四 拓展創新

1 引導設計具有特殊用途的橋。

2 鼓勵學生講出其設計理由和使用特點。

3 評選出最好的橋。

第三課時

1、認真看圖,瞭解第三圖缺的是什麼。(缺了把球撈上來的)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撈方法。

3、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誰的方法最好。

5、試着把第三幅圖畫出來。

6、把故事完整地講一講。

教後記: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八》教案4

學習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瞭解什麼是好書,激發讀整本書、讀好書的興趣。

2.自主選擇內容,自由習作,把自己想讀的意思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3.讀“我的發現”,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並交流自己的發現。

4.讀背歇後語,積累歇後語,初步瞭解歇後語的作用。

5.熟讀趣味故事,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讀一本好書。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名言導入

對於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麼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説過讀書的作用。

(多媒體打出,師生齊讀)

列寧説:“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爾基説:“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户,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伏爾泰説:“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別林斯基説:“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麼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自由交談:自己讀過哪些好書(説説書名,可不提及內容)

介紹一本好書

1.指名介紹一本好書。

a.請1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b.徵求大家的意見,想了解哪個同學讀的哪本書,請那位同學介紹。

師生評價,概括出介紹、推薦一本好書的方法:一是要把書名、內容説清楚明白;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介紹──比如有趣的部分、書給人的啟示、快樂等;三是要把握聽的同學的疑問簡要解答。

2.小組開始互相介紹。

可以介紹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紹的一本書,也可以根據小組同學的興趣,應他們要求,介紹一本自己讀過大家又感興趣的書。小組之間評價誰介紹得清楚,選出大家都感興趣的一本或兩本書。

3.各小組評出都感興趣的一本書,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4.教師也參與介紹一本好書,在語言上給學生一種規範、引導和點撥。

5.根據學生介紹,把好書名字寫在黑板“好書看台”裏,鼓勵大家有條件親自讀一讀這些書。

再讀名言,能説説通過以前的讀書經歷和今天的交流,你對誰説的話有同感?(學生交流,體會好書的作用)

小結:名人們説的書,應該都是指好書。今天,我們談到的書,應該説也都是“好書”。這些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户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

生活拓展

1.請家長為自己購買一本同學推薦的好書,要把這本書的內容跟家長介紹清楚。

2.在適當的時機,多開展幾次“推薦一本好書”“推薦一種好雜誌(報紙)”的活動,使學生對讀書產生持久的熱情。

第二、三課時

導入激趣,拓展思路

1.導語: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內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説,要是讓我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2.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麼。

3.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內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實事,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自主習作

師生評議作文

1.交流自己寫了什麼內容。

2.小組之內交流讀習作,選出大家認為比較優秀的文章,並説説好在哪。

在讀習作前,小組成員要把文章的特點講一講,以激發聽者的興趣。

3.同學讀自己的習作。根據實際情況,可體現以下特點:內容各異,體裁各異,語言流暢,內容具體。

4.教師推薦一篇有明顯優點也存在問題的文章,引導大家讀、修改。修改後再讀一讀。

5.自己修改習作。

拓展閲讀風格各異的小文

1.導讀:寫作文最好是有感而發,寫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要説的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這樣的作文才會感染人。我們來欣賞一下風格各異的幾篇文章,有的是專家寫的,有的是小學生寫的,相信一定會給你很大啟發。

2.自由讀文章。

附:

我喜歡(節選)

張曉風

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譁的光和熱。

我喜歡在春風中踏過窄窄的山徑,草莓像個精緻的紅燈籠,一路殷勤地張結着。我喜歡抬頭看樹梢尖尖的小芽兒,極嫩的黃綠色裏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紅。

我喜歡夏日的永晝,我喜歡在多風的黃昏獨坐在傍山的陽台上。小山谷裏稻浪推湧,美好的稻香翻騰着。慢慢地,絢麗的雲霞被浣淨了,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

我喜歡看滿山蘆葦,在秋風裏悽然地白着。在山坡上,在水邊上,白得那樣淒涼,美而孤獨。我也喜歡夢,喜歡夢裏奇異的享受。我總是夢見自己能飛,能躍過山丘和小河。我夢見棕色的駿馬,發亮的鬈毛在風中飛揚。我夢見荷花海,完全沒有邊際,遠遠在炫耀着模糊的香紅。最難忘記那次夢見在一座紫色的'山巒前看日出──它原來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嵐映着初升的紅日,遂在夢中幻出那樣奇特的山景。在現實生活裏,我同樣喜歡山。

我喜歡看一塊塊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細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她像一張多絨的毯子,總是激發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慾望。我還喜歡花,不管是哪一種,我喜歡清瘦的秋菊,濃郁的玫瑰,孤潔的百合,以及幽閒的素馨。我也喜歡開在深山裏不知名的小野花。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萬花的時候,賦給它們同樣的尊榮。

我喜歡另一種花兒,是綻開在人們笑頰上的。當寒冷的早晨我走在巷子裏,對門那位清癯的太太笑着説:“早!”我就忽然覺得世界是這樣的親切,我縮在皮手套裏的指頭不再感覺發僵。

……

我喜歡活着,而且深深地喜歡能在我心裏充滿着這樣多的喜歡!

桌椅在哭泣

我是教室裏的一張桌子,

能為同學們服務,

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愛一個人靜靜地聆聽,

你們那朗朗讀書聲,

使我在睡夢中,

慢慢甦醒。

但是……

你們對我毫不愛惜,

那鋒利的小刀,直插到我體內;

那黑色的墨水,

弄髒了我乾淨的外衣。

本是光滑的身軀,

卻被弄得凹凸不平,

本是潔白的外衣,

卻被弄得骯髒不已。

桌椅在呼喚,

桌椅在哭泣。

還我們一個潔淨的身體,

讓我們擁有從前的美麗!

一隻小鳥的祈求

我是一隻可憐的小鳥。

以前我生活在黃河上游的一片茂密的森林裏,那裏風景秀麗,空氣清新;那裏河水清澈、碧波粼粼;那裏野草肥美,鮮花盛開……我和夥伴們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家園裏,各種動物和睦相處,常常在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時,聚集在一起舉行盛大的Party,我們自由,我們歡快!

我們的家園無比美麗:春阿姨伴着歡快的舞蹈給我們送來陣陣春風;夏伯伯迎着藍天白雲為我們帶來一池池碧水清泉;秋叔叔隨着蕭瑟的涼風給我們奉上一串串金燦燦、黃澄澄的果實;冬爺爺披上潔白冬裝為我們報告着來年的希望。

我們為有一個舒適温暖的家園而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時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隨着人類領地的不斷擴大,我們可愛的家園漸漸遭到人類破壞。

當我再次飛回故鄉時。眼前的景象令我十分詫異:

春日光臨,小草妹妹從土裏鑽出來,不再是那麼青翠欲滴;野花姐姐張開笑臉,笑容中卻蒙上了一絲絲憂鬱;大河哥哥脱下厚厚的冰衣,身子卻變得越來越瘦小;大樹爺爺的病情日益嚴重,剛抽出的幾顆新芽,是那麼缺乏生意。

漫長的夏季實在難熬,烈日暴曬在裸露的林間,動物歌星──知了的歌聲也顯得那樣有氣無力,聽起來讓人覺得意亂心煩。

秋天來到,樹上的果實稀稀落落,沒有過去的紅,也沒有過去的大,是那樣的淡然失色。

寒冬剛到,森林裏的動物們都快快進入了冬眠。

不遠處工廠裏“轟隆隆”的機器聲、公路上汽車“嘟嘟嘟”的喇叭聲、樹林中“哧咚咚”的伐木聲,不絕於耳。啊,我們失去了原來那美麗迷人的家園。成片的樹木被砍光,小草也面色枯黃;野花耷拉着腦袋;河水快斷了流。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煙囱噴射濃煙。環境遭到破壞,藍天不再藍了,河水不再清了。我們原來的家園已變成了死氣沉沉的“死亡地帶”。森林裏再也沒有動物們的歡笑;再也沒有暖烘烘的陽光;再也沒有淙淙的清泉;再也沒有宛轉的《搖籃曲》……

親愛的朋友──人類,快救救我們吧!我們渴望一片碧水藍天,我們祈求一個安寧的家園。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複習導入

1.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互相糾錯。

讀對話,瞭解內容

1.自讀“我的發現”,想想從小林和小東的談話中,你知道小東有什麼發現?

2.同桌分角色讀,進一步讀好對話。

談一談,小東有什麼發現

1.談一談小東有什麼發現?

2.誰還有相同的發現?

3.抓主要內容,你還發現有什麼好方法?

學生自由談,肯定學生學習中注意發現總結方法。

練習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在前幾個單元中任選兩篇概括)

讀課本中的歇後語

1.讀六個歇後語,説説發現了什麼?

2.熟讀歇後語。

3.講解三個典故“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周瑜打黃蓋”。如果學生知道,可請學生講一講。

附:

關羽失荊州

關羽失荊州的故事來自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當時孫權欲奪荊州,叫陸遜“速為孤圖之”。陸遜聞荊州軍馬整素,無奈裝病。陸遜對呂蒙獻計:“雲長倚恃英雄,自料無敵,所慮者惟將軍耳。將軍乘此機會,託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與他人,使他人卑辭讚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盡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荊州無備,用一旅之師,別出奇計以襲之,則荊州在掌握之中矣。”關公聞聽陸口守將呂蒙病危,換了陸遜,不把陸遜放在眼裏,果然撤荊州大半兵赴樊城,致使荊州失守。

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的由來

唐代張懷瓘的《書斷》中記載: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所謂“祝版”,是古時的祭祝文字,都寫在木版上,所以叫做“祝版”。後來改用紙寫,但按習慣仍叫“祝版”。王羲之曾寫過“祝版”,是寫在木版上的。由於他筆力強健,落筆有勁,因此字跡滲透入木,竟達三分之深,這就叫“入木三分”。

周瑜打黃蓋

周瑜打黃蓋的故事出自於《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周瑜手下老將黃蓋為周瑜獻計,欲用火攻曹營。並且黃蓋願意詐降曹操,行周瑜之詐降計。周瑜依計藉故把黃蓋打得皮開肉綻。黃蓋寫信給曹操詐降,曹操中計,火攻成功。

4.背歇後語。

説説在讀書過程中,關於用歇後語的句子。教師出示幾個帶有歇後語的句子,讓學生體會歇後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動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小亞是不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的。

2.他對人瞭解得很深刻,講起某人的特點來,那真是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績,看,一大意又落後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第五課時 趣味語文

趣味語文

1.自讀兩個小故事,讀熟練。

2.你覺得趣在哪?説一説。

3.讀對子,反覆吟誦,感悟趣。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業:

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蒐集趣聯妙對故事,在語文活動課上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閲讀延伸

課外作業:讀選讀課文。

《語文園地八》教案5

學習目標

1、圍繞21世紀科技發展使自己所產生的奇思妙想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寫下來。

2、觀察並發現廣告中的錯別字,認識其危害,積極改正。

3、學習、理解並積累名人名言,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認識能力。

4、初步認識對聯,在遊戲中感受語文的樂趣。

課前準備

1、佈置家庭(或社會)調查:《昨日的夢想——今天的現實》(訪:長輩談一談小時候的夢想)

2、蒐集反映社會生活、生產建設日新月異的資料圖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1、同學們,知道一個世紀是多少年嗎?

2、在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這100年的時間裏,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人類的許多幻想已成為現實。課前,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昨日的夢想——今天的現實》能簡潔地向大家彙報你調查到的情況嗎?

a.學生依據調查情況彙報。]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內容;可以是社會或生產建設巨大變化的內容;可以是有關自然的;可以是有關醫學的;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際的。)

b.教師相機展示資料圖片。

指導學生交流

1、我們瞭解了這麼多美夢成真的事情,真讓人激動!你們有夢想嗎?誰來當眾介紹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願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未來,暢談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説説未來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紹個人的製作。

b.指名讀以上學習提示。

2、討論採取哪種交流形式。

邊畫邊説,邊演示邊説,補充説明,提出問題或多或少就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

3、相互交談,準備發言內容。

4、介紹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師帶動學生及時並積極的針對情況從“説”和“聽”兩個方面積極評價與指導。)

5、師生相機評價。

説的方面:內容、表述質量、禮貌、體態語言、應對能力等。

聽的方面:神態(舉止、態度)、質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饋(語言及思維機智)等。

總結感悟

1、在口語交際中,你的內心一定有許多感受,也會從夥伴那裏學到許多東西。你能用一兩句話説説嗎?

2、學生談個人收穫。

(無論是知識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內心獨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談話導入

1、上節課,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紛紜的奇思,誘人的妙想,無不閃爍着智慧的火花;湧動着理想的漣漪。還記得哪些同學的發言最讓你難忘嗎?

2、認真回憶,交談看法。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你願意把

《語文園地八》教案6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並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難點:如何發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教學用具:

錄音機、錄音帶、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案)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雲,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鬆、怪石、雲海、温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着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運用課件欣賞黃山奇石課文插圖,生觀察圖説像什麼?

三、觀察完圖,初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認讀生字詞。

五、接讀課文,生評價。

六、師範讀課文,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七、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瞭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配樂讀出情。

八、小組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詳案)

一、導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瞭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並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新授: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麼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有趣”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有趣)

2、那麼你覺得哪塊黃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插圖,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哪塊奇石,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畫下來。當然,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就把它標出來,待會兒一起解決,好嗎?

3、生畫。然後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提出來!

4、下面誰願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願意結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願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1)仙桃石:生説自己的理解。誰願意來讀讀?(一生讀)老師把其中一個句子改寫成這樣,你看看哪句好?為什麼?(這説明作者用詞非常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説。多麼奇特、有趣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説。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峯説什麼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後一段.

7、又寫了什麼奇石?想象一下“天狗”、“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麼樣的?

8、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黃山上的石頭可真奇特有趣呀!並且還有許多石頭等着咱們去給它起名字呢!現在,你心裏在想什麼?

9、你喜歡黃山嗎?那老師現在就帶你去遊覽一下黃山好嗎?這次咱們就不單單看奇石了,還記得老師上節課講的黃山四絕嗎?除了“怪石”,還有什麼?(生答)好,同學們等不及了吧!請看錄象。

10、美不美?請你們帶着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1、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的課文背誦一下。

12、檢查背誦。

13、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有趣,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麼的風景區,課下同學們可以讀讀有關的課外書。另外,告訴大家,下一單元就有一篇介紹寶島台灣風景秀麗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課下同學們可以先睹為快!

好!這節課就學到這兒,下課!

第三課時(簡案)

一、背誦課文。

二、學習生字。

三、處理課後題。

四、出示一幅怪石圖訓練學生想象力,先説話,再寫話。

《語文園地八》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形象的字型分析,啟發學生運用拆分、整合的識字法認字。

2.注意區分字形、字義。

3.能正確、流利的誦讀短文。

4.通過口語交際,使學生敢於大膽想象。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投影出示韻文。

(2)朗讀韻文。

(3)説一説短文一共講了幾個字?

(4)引導學生髮現拆分,整合的識字方法。

(5)用同樣的方法你還認識了哪些字?

二、我會認

1.出示“轉盤”課件。轉盤周圍生字排成一圈,轉盤指針指向哪個字,就引導學生讀哪個字。

2.交流識字方法,把你記字的好方法説給同學聽。

3.引導學生再次認讀生字。(全班開火車讀兩遍)

三、日積月累

(一)我會填

1.出示我會填的影片: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2.讀讀題目“我會填”這是讓我們做什麼呢?學生説出這項訓練要求。

3.請你們自己獨立完成任務(教師巡視)。

4.反饋:讓學生説自己是用什麼方法填寫的。

(二)我會讀

1.聽教師示範讀短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書。

2.組織學生自由讀短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它。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短文,配以優美的音樂。

4.組織全班自由讀,邊讀邊想:讀了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麼?

四、拓展延伸

你的理想是什麼?怎樣實現你的理想?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橋的畫面:

你看到了什麼?能把剛才看到的橋介紹給大家嗎?這節課,老師就讓你們把你設計的橋展示給大家,並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設計的?

二、進入有主題的口語交際

1.小組內交流,互相補充,介紹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

2.同桌練説、評價。

3.各學習小組組織練説、評價。

4.小記者採訪。

A.同學們,學校小記者站聽説我們班的同學都會設計橋,而且設計得非常漂亮,便派來幾位小記者前來採訪(四名同學扮成小記者上台)。讓我們用熱烈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B.小記者採訪(從橋的造型、材料承重力等方面質疑,介紹者進行答疑)。

5.評選,展示最優橋樑。

黑板上貼滿同學們設計的橋,評一評誰設計的橋好,你最喜歡哪座橋?並説出原因。

三、總結談話

《語文園地八》教案8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能用不同的句式表達相同的意思。

2.鞏固識字、區別同音形近字。

3.有積累好詞佳句和名言警句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園地中“愉、榆、”等9個生字,會通順流利地朗讀“我會讀”和“讀讀背背”中的句子。

難點:能發現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教具:生字詞卡片;收集一些能指導學習的名言警句。

學具:生字詞卡片。

四、導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自讀文中的三句話,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組內和同學交流交流你的發現。

3.指名説説你的發現。(三個句子的意思一樣,但句式不同,表達的語氣就不同。)

4.拓展練習:找個句子讓大家來變一變。

今天又沒有下雨,我們怎麼不去春遊呢?——

你難道不知道他是少先隊員嗎?——

(二)日積月累

選選認認

1.自讀字詞,看看誰能明白這項練習的要求?

2.根據自己的理解,選字連線。

3.指名説説你為什麼這樣連?你是怎樣區別這幾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讀錯?(注意“址、趾”“帳、賬”的讀音。)

5.老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學生開火車認讀,齊讀。

6.説説你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

7.學生練習給生字組詞。看誰組得快,組得對。

<我會讀>

1.自讀句子,看看你會發現這些句子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同桌互讀句子,並交流自己的發現。

3.誰來説説你發現了什麼?(把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比喻句。)

4.知識寶典。為了把一個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動,往往用一個和所寫事物相似的事物來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寶石。(把繁星比成寶石)

5.你知道課本中的其他幾個句子是把什麼比作什麼了嗎?誰來説給大家聽聽。

<讀讀背背>

1.齊讀名言,邊讀邊想每一句的意思是什麼。

2.同桌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名言,並説説你對這句的理解。

3.誰願意來把你最喜歡的一句名言讀給大家聽,並説説它的意思。

4.比賽背誦名言。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學習目標

1.有留心身邊的科學的意識。

2.能用普通話大方、流利地介紹身邊的科學知識。

3.在交際中做到:説清楚、聽仔細。

二、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或有關身邊科學的圖片)、收集有關科學知識介紹的書籍。

學具:準備有關科學常識的書。

三、導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在我們的身邊,有着許許多多的科學知識。比如人們夏天要穿淺色衣服,是因為它們吸收太陽的熱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會感到太熱;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齒吃壞,還會使自己變胖呢;電燈、電視開着的時候,我們是不能用濕毛巾去擦它們,因為那樣很容易觸電,發生危險等等。我們身邊的科學知識可真不少!你們想把知道的和老師、同學交流交流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交流身邊的科學吧!

2.圖片情境。

多媒體課件展示身邊的科學(或展示有關身邊科學的圖片),給學生以啟發。

3.説一説

剛才我們看了身邊的科學,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學知識?

我們身邊的科學還有哪些?你能給大家交流交流嗎?

4.交流身邊的科學。(要求:説清楚、聽仔細。)

(1)小組交流自己瞭解到的身邊的科學。

(2)小組推薦“科學博士”向大家作介紹。

(3)“科學博士”答“記者”問。(對別人提出的問題,“科學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組內其他成員可以加以補充。)

5.拓展延伸活動。(推薦新書,交換舊書)

(1)我們身邊的科學可真不少!課前小朋友們收集了有關科學常識的書,現在趕快向同學推薦自己的科學常識書吧!介紹時要簡要地説説書的內容和特點;聽的同學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2)看來,我們身邊的科學不僅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而且還能從書中獲得不少科學知識。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已看過的書和同學交換吧,交換時可以對書的內容作簡單介紹。

6.課堂小結。

7.實踐活動:

小組根據所交流所知道的材料,合作辦一張“身邊的科學”小報。

第三課時

(寫一寫)

一、學習目標

1.有把這學期的收穫或暑假裏的打算寫下來的願望。

2.能把句子寫通順、意思寫清楚。

二、導學過程

1.談話導入

這學期就要結束了,同學們在這學期一定有不少收穫吧;放假後,在暑假裏又有什麼打算呢?我們不妨來看看學習夥伴給我們説了些什麼吧!

2.明確要求

請大家讀一讀學習夥伴給我們提出的這次“寫一寫”的要求。想想自己寫哪方面的內容,

3.交流收穫或想法

想好了寫哪方面的內容了嗎?和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小組交流)

誰來説説自己準備怎麼寫?

評一評誰説得好。

4.寫一寫

把自己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向大家展示的作品,並作簡單介紹。

5.課堂小結

第四課時

(展示台)

一、學習目標

1.展示讀物和小報。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學知識與見聞。

二、課前準備

分工蒐集身邊的科學的材料,併合作辦報。收集有關科學知識的書目。查找資料,瞭解科學家、發明家的成就。

三、“科學就在我們身邊”主題班會

1.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讀物。

課前我們都去收集了許多科普讀物,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也可以選你讀物中的一段讀給大家聽聽。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學知識與見聞。

你瞭解到了我國古今有哪些科學家或哪些科學成就,你是怎麼了解到的?給大家交流交流吧!

3.交流收穫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能給大家説説嗎?

四、作品展示台

1.開闢園地展示學生辦的“身邊的科學”手抄報和學生“寫一寫”的作品。

2.向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收穫。

(注:“主題班會”和“作品展示台”可以根據班上實際情況自行開展,不必限定在課內進行和一課時完成。

教學反思:

展示台是展示學生借到的科普讀物及小組辦的“身邊的科學”手抄報。教學時,我拓寬了展示內容,結合口語交際的內容進行。先佈置學生做好準備,確定課外閲讀的書目,分工蒐集身邊的科學材料,併合作辦報。再利用班會時間開一個“我們愛科學”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展示讀物和小報,交流了解到的科學知識與見聞。

寬帶網給出了我國古今科學家和科學成就的一些資料,旨在啟發學生去查找資料,瞭解科學家、發明家的成就。這是一種閲讀訓練,是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訓練,也是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課後,我和學生一起交流了我國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我們準備瞭解哪些科學家或哪些科學成就,從什麼渠道去了解。然後讓學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讀書,去搜集資料。最後給學生交流和展示的機會。

《語文園地八》教案9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特點。

2、通過看圖,引導學生髮現圖中的事物可以構成許多反義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把詞語填在適當的句子中。

4、引導學生產生寫話的慾望,鼓勵學生寫真心話。

5、學習觀察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觀察、調查或查閲資料的能力。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

1、放手讓學生觀察發現,交流討論。

2、先讓學生反覆讀生字,在讀中發現字的特點。

3、讀小泡中的話,小組説一説自己的發現。

4、交流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這一漢字特點。

5、讓學生展開想象認記這些字。如:第一組的四個字可以這樣記,“呀!”烏鴉説“小芽上長蚜蟲呢!”

一、看看説説

學生自己觀察,指名説反義詞。如:黑──白、大──小、長──短、高──矮、多──少、前──後、左──右、單──雙。

〖日積月累〗

一、讀讀記記

1、自己讀詞語,開火車讀詞語(讀準字音)

2、各自選擇詞語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會選

1、引導學生自讀詞語和兩個句子。

2、自己選詞填空,全班交流並説説自己的理由。

3、交流檢查

三、我會寫

1、激趣談話:

⑴ 你有什麼高興的事,想告訴大家嗎?

⑵ 你能告訴大家你最喜歡吃的食物嗎?

⑶ 你能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遊戲嗎?這個遊戲是怎樣玩的?

⑷ 你最喜歡去的是什麼地方,你看見了什麼?

⑸ 你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麼?長得什麼樣?……

2、指名説話,老師相機指導。

3、同座同學互相説自己想説的話。

4、把自己所説的話寫下來。

5、學生寫話,教師巡視,幫助寫話有困難的同學完成寫話。

四、我會讀

1、學生小聲讀故事。

2、同座互讀,看誰讀得準、讀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認為韓愈聰明在什麼地方。

《語文園地八》教案10

語文園地八- 教案

教學目標:

1、喜歡閲讀神話傳説故事,並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後的感想,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説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成自覺區別形近字的好習慣,並且在自我發現中培養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後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閲讀了許多神話傳説故事,我想同學們課外也讀了不少這類故事,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把故事內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後評一評。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

1.各組彙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願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內容是否講清楚、情節是否完整、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四、學生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想請同學們來總結。在總結時,你可以表揚表現最出色的,也可以誇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説説你的心得,也可以發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意……每組請一名同學做總結。□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八》教案11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

★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

★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題。

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誇獎,讓被誇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誇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二、討論明法。

引導學生聯繫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誇獎別人。

三、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裏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誇一誇組裏的同學。注意小組裏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誇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誇獎到。④全班交流。

四、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説”“家長説”“同學説”“自己説”。同學間交換填後兩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讀背《三字經》節選,大致瞭解意思。

★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①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列出的詞語。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②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③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④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⑤拓展積累。

二、讀讀背背

①請學生捧起書,藉助拼音,反覆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指名試讀。

③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範讀和指導。

④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三、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讀一讀,以後背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能積累成語。猜字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讀讀記記

①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大致説説詞語的意思。

③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二、趣味語文(猜字謎)

①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麼字嗎?(是“口”字)

②説一説,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③請同學們在蒐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

④試着編一個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⑤交流,並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語文園地八》教案12

語文園地八

學習目標

1、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

2、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3、讀背《三字經》節選,

4、大致瞭解意思。

5、猜字迷,

6、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7、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外,

8、通過具體的事情,

9、真誠地誇獎別人,

10、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11、通過自由表達,

12、鍛鍊學生的習作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2、版本的《三字經》。

3、學生帶字典或詞典。

4、學生蒐集了謎。

第 一 課 時

一、口語交際

1、談話引題。

教師結合本課堂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誇獎,讓被誇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誇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教師小結。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欣賞。誇獎別人就是給別人送温暖的陽光。因此,我們要學會誇獎別人。

2、討論明法。

引導學生聯繫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誇獎別人。

引導學生認識到,誇獎別人首先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要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

3、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裏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誇一誇組裏的同學。注意小組裏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誇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誇獎到。

4、全班交流。

a.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全班説。

b.師生評議。評議要點:要用具體的事情;要實事求是;要真誠熱情。

c.對於同學讚揚的話語,請被誇獎的同學説説自己的想法。

5、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説”“家長説”“同學説”“自己説”。同學間交換填後兩項。

第 二 課 時

一、習作

1、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交流一下這一學期來自己的習作寫了些什麼。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態度、習作成績充分肯定、表揚。

2、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別人説説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範例引路。

請學生,把自己想要告訴別人的內容具體説一説,要把內容説清楚。

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哪些地方説清楚了,是怎麼説清楚的;哪些地方還沒説清楚,應該怎樣説清楚?

注意:教師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例子組織討論,引導學生掌握一般方法。

3、學生自選內容進行習作。

4、選取部分習作朗讀交流,

5、互相議議優點和不足,

6、提出修改意見。

7、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第 三 課 時

一、評議作文

1、教師概述上次習作的成績,

2、重點是內容豐富多樣,

3、習作態度認真等。

4、優秀習作賞析,

5、激勵學生以後把習作寫得更好。

6、建議學生把這學期的習作整理一下,

二、我的發現

1、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列出的詞語。

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

2、 讀詞語,

3、糾正讀音。

4、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麼?

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5、指 導朗讀,

6、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

7、拓展積累。

a.你還能舉出這樣的詞語嗎?小組合作照樣子寫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b.投影展示,並朗讀。

c.請學生從大家舉出的ABB式詞語,選擇自己喜歡的抄下來。

三、讀讀背背

1、請學生捧起書,藉助拼音反覆,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範讀和指

2、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a.學生用詞典、與同學討論等方法理解句子。

b.請學生説説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一下,教師也可稍做指點。

四、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讀一讀,以後背給大家聽。

第 四 課 時

一、讀讀記記

1、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字音。

2、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大致説説詞語的意思。

3、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二、趣味語文(猜字謎)

1、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麼嗎?(是“口字)

2、説一説,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3、請同 學們在蒐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

4、試着編一個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5、交流,並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語文園地八》教案13

學習目標

①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②讀背《三字經》節選,大致瞭解意思。

③猜字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④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⑤通過自由表達,鍛鍊學生的習作能力。

課前準備

①教師準備數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經》。

②學生帶字典或詞典。

③學生蒐集字謎。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①談話引題。

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誇獎,讓被誇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誇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教師小結。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欣賞。誇獎別人就是給別人送去温暖的陽光。因此,我們要學會誇獎別人。

②討論明法。

引導學生聯繫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誇獎別人。

引導學生認識到,誇獎別人首先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要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

③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裏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誇一誇組裏的同學。注意小組裏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誇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誇獎到。

④全班交流。

a.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全班説。

b.師生評議。評議要點:要用具體的事情;要實事求是;要真誠熱情。

c.對於同學讚揚的話語,請被誇獎的同學説説自己的想法。

⑤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説”“家長説”“同學説”“自己説”。同學間交換填後兩項。

第二課時 習作

①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交流一下這一學期來自己的習作寫了些什麼?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態度、習作成績充分肯定、表揚。

②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別人説説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範例引路。

請學生,把自己想要告訴別人的內容具體説一説,要把內容説清楚。

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哪些地方説清楚了,是怎麼説清楚的;哪些地方還沒説清楚,應該怎樣説清楚?

注意:教師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例子組織討論,引導學生掌握一般方法。

③學生自選內容進行習作。

④選取部分習作朗讀交流,互相議議優點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見。

⑤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然後謄抄。

《語文園地八》教案14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三個板塊。“交流平台”是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選書這個話題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學會挑選課外書。“詞句段運用”引導學生説比喻句,理清句子順序,將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連貫的話。“書寫提示”引導學生欣賞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日積月累”指導學生積累與讀書有關的兩首古詩。

語文園地是單元語文學習內容的整合與拓展,學生經過一單元的學習,運用自己的經驗積累,能順利完成語文園地中相關練習。

1.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引導者、組織者,創設寬鬆的氛圍,引導學生交流、探討。

2.指導學生結合對書的理解,發揮想象,完成習題。

3.通過鑑賞,感受歐體楷書的平正端莊,險勁生動。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單元課文後的收穫,向大家推薦課外書。

2.能按一定的順序把一段話排列成一段意思連貫的話。

3.欣賞書法作品,瞭解楷書的相關知識。

4.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過程與方法】

1.討論、交流,指導學生選擇課外書。

2.通過欣賞,激發學生熱愛中國書法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創作需要靈感。

重點

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單元課文後的收穫,向大家推薦課外書。

難點

能按一定的順序把一段話排列成一段意思連貫的話。

教師:準備相關多媒體課件,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的小結。

學生:整理自己讀過的課外書目。

2課時

第一課時

1.向大家推薦課外書。

2.誦讀古詩,理解詩意。

重點

向大家推薦課外書。

難點

誦讀古詩,理解詩意。

一、交流平台

1.名言導入,議論“好書”。

導語:同學們,“知識就是力量”,而書正是這力量的源泉。那麼怎樣選擇合適的課外書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番。

2.討論:什麼樣的書才能算是好書?

師生交流概括如下:

(1)內容健康、有趣;

(2)語言優美、生動;

(3)圖文並茂、給人美感;

(4)啟迪智慧、教人做人;

(5)使人獲得有益知識……

3.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情況。

4.交流:我的尋書之路。

(1)根據課文找整本書。

(2)根據自己的愛好找書。

(3)根據老師、家長的推薦找書。

(4)選擇學校推薦的圖書。

5.教師小結。

由讀一篇文章到讀整本書,從讀整本書到讀同一類書,掌握了這些選書的方法,我們就能自己尋找好書了。

6.各小組根據交流,列出書單,供同學挑選閲讀。

二、日積月累

1.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文人輩出,宋朝的時候,出了一位偉大學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書: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為明、清兩朝的治國方針,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一生勤奮讀書,他曾説過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作為一個人,就要不斷讀書,不斷學習,同時要不斷實踐,才能獲得成功,才能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他寫的詩。

2.寫——整體感知。

朱熹先生是勤奮讀書的典範,不光讀,還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信步走到一個池塘邊,一塘清水引發了朱熹對讀書的又一種思考,他頗有感觸地寫下了這兩首詩。(板書全詩)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昨天,我請同學們按照自學要求自學了這首詩,現在來看看你們學得怎樣。( 學生交流自學成果)

3.品——還原詩情。

(1)出示:自學要求。

●看看圖畫,讀讀全詩。

●理解詞語“鑑”“徘徊”“渠”“如許”,並説説詩句的意思。

●説説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記下不懂的問題。

(2)讀中體會詩歌的內涵。

①誰願意來讀讀這首詩?(出示全詩,指名讀)

②説説詩句中不理解的詞語。(教師作記號)學習古詩,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

(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組詞,藉助圖畫。)

③引導學生理解一、二句詩意。

A.藉助圖畫,説説這句詩的意思。

B.齊讀一、二兩句詩。

這兩句詩描寫了池塘優美的景色(板書:景),老師非常喜歡這明麗清新的田園風光。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誦這兩句詩。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描繪)

④那後面兩句詩你能理解嗎?我們先來讀一讀。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句詩意。

⑤背誦這首詩。

4.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導學生質疑。這首詩學完了嗎?還有什麼問題呢?

引出: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為什麼詩中卻沒有提到讀書?它和讀書有着怎樣的聯繫呢?也就是説詩人看到方塘,為什麼聯想到讀書呢?

(2)交流,指答。

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

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3)小結。

5.學習《觀書有感其二》。

(1)朱熹先生寫了這麼一首寫景的詩,非常優美,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藴藏在裏面,使人們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觀點,他可真不愧是一個傑出的思想家,所以像這樣的詩也叫“説理詩”(板書:説理詩)。

(2)朱熹還有一首鮮為人知的《觀書有感》:出示《觀書有感其二》全詩。

(3)自學,體會詩句的意思,想想詩所説明的道理。

(蒙衝:古代的一種戰船。向來:從來,一向。一毛輕:輕如一根羽毛。)

意思: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春水猛漲,即使蒙衝鉅艦也如羽毛般輕,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做學問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4)背誦古詩。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清澈透明 ← 源頭活水(寫景)

人的心智:更加聰明 ← 讀書汲取(喻理)

做學問:有所突破← 基本功到家(喻理)

《語文園地八》教案15

教學要求

1、在生活中識字,規範書寫漢字。

2、會用詞語造句並仿寫句子。

3、會用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

4、積累古詩。

5、閲讀《李時珍》,學習快樂讀書法。

重點難點

1、在生活中識字,規範書寫漢字。

2、由詞到句的綜合運用,會用詞語造句並仿寫句子。

3、會用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

教學課時兩課時。

1、認識“鈎、鏟、梅”等10個生字。

2、會用詞語造句並仿寫句子。

3、會用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

一、情境導入

金、木、水、火、土是五種偏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五種偏旁組成的新字。

二、認字寫字

鈎ɡōu子鏟chǎn子梅méi花柿shì子源yuán頭漲zhǎnɡ潮火炬jù燦càn爛垮kuǎ掉墳fén墓

1、學生齊讀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3、去掉拼音讀詞語。

4、讀句子,鞏固認字。(出示句子)

今天,漲潮過後,我們拿着鈎子、鏟子來到海邊。燦爛的晚霞掛在西邊,天漸漸暗下來,我們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鏟子去挖一個個凸起的小“墳墓”,很快,一隻只大螃蟹就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5、測試。用線將拼音和漢字連起來。

三、字詞句運用

1、小組讀這些詞語,畫出不認識的生字,查工具書或向別人請教。然後小組同學互讀。在讀的過程中,發現這些詞語的規律。(每兩個一組,每組都是一組近義詞)在讀的過程中,弄懂每組詞語的意思,教師再要求學生自讀、開火車讀。讀完以後讓學生造句。

彙報交流。

(1)“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沒想到,出乎意料的情況下。但兩者詞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詞,“忽然”是副詞。

造句:①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陣大雨。

②我的自行車剛才還在這兒,怎麼突然不見了。

(2)“立刻”和“馬上”都是常用的表示時間接近的副詞。它們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換時,整句的意思不變。“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時間更短一些。

造句:①聽到命令,戰士們立刻投入了戰鬥。

②你告訴我她在哪裏,我馬上去找她。

(3)“一瞬間”和“一眨眼”都表示時間很短。“一瞬間”經常用作書面語,而“一眨眼”經常用作口語。

造句:①剛才他還在這兒呢,怎麼一眨眼的工夫就不見人影了?

②事情的發生就在一瞬間。

(4)“逐漸”和“漸漸”都能表示緩慢地變化。“逐漸”還能表示階段性的變化(一步一步)。

造句:①他逐漸從噩夢中清醒過來。

②太陽漸漸升高了,天熱了起來。

(5)“慢慢”和“徐徐”都指進行的速度慢。“慢慢”有時不一定有狀態的變化,“徐徐”強調動態的變化,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

造句:①老師慢慢向他走來。

②氣球徐徐上升,越飛越高。

(6)“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緩慢的意思,都指動作非常慢。“慢吞吞”常指動作慢,“慢悠悠”有時還指悠閒的樣子。

造句:①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讓人着急。

②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

2、根據提示,先閲讀句子,然後想象一下畫面:最後一個太陽害怕的樣子是怎樣的,躲進大海時又是怎樣的。小組內同學先討論一下,然後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極了”和“慌慌張張”。

首先,每個小組選出一位表演得好的同學向大家表演,然後評選出表演得最精彩的一組。

仿照例句寫一句話。

(示例:李明傑非常着急,火急火燎地跑進了教室)

四、我的發現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每一組字,你們會發現:每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關。

“神、祖、禮、福”都有“礻”,帶有這個偏旁的字一般與神(包括對神的崇拜活動和心理)有關。

“冰、冷、凍、涼”都有“冫”,帶有這個偏旁的字都與温度有關。

“補、襪、衫、被”都有“衤”,帶有這個偏旁的字都與衣服有關。

“海、流、灑、滴”都有“氵”,帶有這個偏旁的字都與水有關。

認識了這些字以後,我們還可以用這些偏旁寫出哪些別的字?和同學交流,看誰寫得多。

礻:祁祠祝

衤:襖襯褲

冫:決馮衝

氵:湖江池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識字、用詞語造句,還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練習鞏固。

1、積累古詩《舟夜書所見》。

2、閲讀《李時珍》,感受閲讀的快樂。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們先學習一首詩,詩的名字是《舟夜書所見》。

舟夜書所見

[清]查zhā慎shèn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cù浪lànɡ,散作滿河星。

1、藉助拼音讀古詩。

2、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詩人,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浙江海寧袁花人。著有《他山詩鈔》。

3、説説詩句的意思。

夜黑了,見不到一點月光,漁船上孤零零的燈光好像微弱的螢火蟲的光芒。微風吹起了細細的波浪,由於水波動盪,映在水面上的燈光好像化成了許多閃耀的星星。

4、學生讀讀背背。

5、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

二、我愛閲讀

同學們,我們生病的時候,往往吃些藥就好了,這些藥是醫生根據藥方給我們開的。你知道嗎,許多藥方是記載在《本草綱目》這本鉅著上的。這本書是誰寫的?他用多長時間寫成的?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李時珍》這篇文章。

1、默讀第1、2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什麼立下了行醫的志向?

小議理解:世代行醫救死扶傷

自由讀,議:這兩段主要講了什麼?

(李時珍立下行醫的志向)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什麼要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討論。(讀句子,抓重點詞語,談體會的方法)

點撥:李時珍發現了舊藥物書的缺點,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於是決定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從“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你看出了什麼?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李時珍是一個非常負責的人)

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

3、指名讀第4自然段,思考:李時珍是怎樣收集材料的,這些句子體現了李時珍怎樣的品質?

(“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萬水千山”“餓了就吃些乾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體現了他不怕環境艱難,不怕氣候惡劣,勇於吃苦的精神)

(“他還冒着生命危險嘗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體現了他不顧個人安危,勇於實踐的精神)

口頭填空,並説説這些數字説明了什麼。

李時珍走了()里路,拜訪了()個醫生、農民、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書上沒有的知識。

(説明他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驗,為寫書做了充分的準備)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説説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為寫書,李時珍做了大量的工作)

4、閲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説説“二十七年”這個數字説明了什麼。

(説明編寫時間長,字數多,內容豐富,包含的藥物多,比較完善)

齊讀,説説主要內容。

(李時珍用了二十七年,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

5、有感情地朗讀文章,體會李時珍偉大的精神。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積累了《舟夜書所見》這首詩,還認識了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感受到了李時珍優秀的品質,希望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多多積累,不斷地充實自己。

語文園地八

◇金木水火土

◇礻衤冫氵

◇《舟夜書所見》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