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二二次函數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8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二次函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二次函數教案

初二二次函數教案1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理解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數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h(h是實數)交點的橫座標.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二次函數圖象與x軸的交點個數,討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學生共同觀察和討論,培養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識.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

2.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數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h(h是實數)交點的橫座標.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繫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二張

第一張:(記作§2.8.1A)

第二張:(記作§2.8.1B)

教學過程

Ⅰ.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數y=kx+b(k≠0)後,討論了它們之間的關係.當一次函數中的函數值y=0時,一次函數y=kx+b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數y=kx+b(k≠0)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即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現在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數y=ax2+bx+c(a≠0),它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關係呢?本節課我們將探索有關問題.

初二二次函數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是對正比例函數圖象與性質的複習和對比,也是以後學習二次函數的基礎。本課時的學習是學生對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一個再知的過程,由於初二學生是首次接觸雙曲線這種函數圖象,所以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反比例函數圖象的特徵,讓學生對反比例函數有一個形象和直觀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二期課改“以學生為主體,激活課堂氣氛,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精神。在教學設計上,我設想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數相關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

因此把教學目標確定為:1.掌握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能夠根據已知條件求出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學會用描點法畫出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掌握圖象的特徵以及由函數圖象得到的函數性質。2.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及想象,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綜合能力。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本堂課的重點是掌握反比例函數的定義、圖象特徵以及函數的性質;

難點則是如何抓住特徵準確畫出反比例函數的圖象。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並製作了能動態演示函數圖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親手操作,積極參與並主動探索函數性質,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性質。

四、教學方法

鑑於教材特點及初二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設想採用問題教學法

和對比教學法,用層層推進的提問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同時注意與學生已有知識的聯繫,減少學生對新概念接受的困難,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時間。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活動、多觀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組織學生參與“探究——討論——交流——總結” 的學習活動過程,同時在教學中,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操作,觀察,練習等師生的共同活動中啟發學生,讓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

五、學法指導

本堂課立足於學生的“學”,要求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分析、

對比、歸納的思想方法。在對比和討論中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去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要採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體會參與的樂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數學的奇妙。

六、教學過程

(一) 複習引入——反函數解析式

練習1:寫出下列各題的關係式:

(1) 正方形的周長C和它的一邊的長a之間的關係

(2) 運動會的田徑比賽中,運動員小王的平均速度是8米/秒,他所跑過的路程s和所用時間t之間的關係

(3) 矩形的面積為10時,它的長x和寬y之間的關係

(4) 王師傅要生產100個零件,他的工作效率x和工作時間t之間的關係

問題1:請大家判斷一下,在我們寫出來的這些關係式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數?

問題1主要是複習正比例函數的定義,為後面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給出反比例函數的定義打下基礎。

問題2:那麼請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其餘兩個函數關係式有什麼共同點嗎?

通過問題2來引出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請學生對比正比例函數的定

義來給出反比例函數的定義,這不僅有助於對舊知識的複習和鞏固,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對比和探究能力。

例題1:已知變量y與x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

(1) 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

(2) 當x=3.5時,求y的值

(3) 當y=5時,求x的值

通過對例1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如何根據已知條件來求出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在

解題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在求正比例函數的解析式時用到的“待定係數法”,先設反比例函數為 ,再把相應的x,y值代入求出k,k值的確定,函數解析式也就確定了。

課堂練習:已知x與y成反比例,根據以下條件,求出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

(1)x=2,y=3 (2)x= ,y=

通過此題,對學生掌握如何根據已知條件去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反饋。

(二)探究學習1——函數圖象的畫法

問題3:如何畫出正比例函數的圖象?

通過問題3來複習正比例函數圖象的'畫法主要分為列表、描點、連線三個步驟,為學習反比例函數圖像的畫法打下基礎。

問題4:那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應該怎樣去畫呢?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仿照正比例函數圖象的的畫法。

設想的教學設計是:

(1) 引導學生運用在畫正比例函數圖象中所學到的方法,分小組討論嘗試,採用列表、描點、連線的方法畫出函數 和 的圖象;

(2) 老師邊巡視,邊指導,用實物投影儀反映一些學生在函數圖象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和學生一起找出錯誤的地方,分析原因;

(3) 隨後老師在黑板上演示畫好反比例函數圖像的步驟,展示正確的函數圖象,引導學生觀察其圖象特徵(雙曲線有兩個分支)。

初二學生是首次接觸到雙曲線這種比較特殊函數圖象,設想學生可能會在下面幾個環節中出錯:

(1) 在“列表”這一環節

在取點時學生可能會取零,在這裏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代數的方法得出x不能為零。也可能由於在取點時的不恰當,導致函數圖象的不完整、不對稱。在這裏應該要指導學生在列表時,自變量x的取值可以選取絕對值相等而符號相反的數,相應的就得到絕對相等而符號相反的對應的函數值,這樣可以簡化計算的手續,又便於在座標平面內找到點。

(2) 在“連線”這一環節

學生畫的點與點之間連線可能會有端點,未能用光滑的線條連接。因而在這裏要特別要強調在將所選取的點連結時,應該是“光滑曲線”,為以後學習二次函數的圖像打下基礎。為了使函數圖象清晰明顯,可以引導學生注意儘量選取較多的自變量x的值和對應的函數值y,以便在座標平面內得到較多的“點”,畫出曲線。

從而引導學生畫出正確的函數圖象。

(3) 圖象與x軸或y軸相交

在這裏我認為可以埋下一個伏筆,給學生留下一個懸念,為後面學習函數的性質打下基礎。

需要説明的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習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不過,儘管多媒體的演示既快又準確,我認為在學生第一次學畫反比例函數圖象的過程中,老師還是應該在黑板上認真示範畫出圖象的每一個步驟,畢竟多媒體還是不能替代我們平時老師在黑板上板書。

鞏固練習:畫出函數 和 的圖象

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再次動手畫出函數圖象,改正在初次畫圖象時出現在一些問題。老師使用函數圖象的課件,用屏幕顯示的函數圖象驗證學生畫出的函數圖象的準確性。

(三) 探究學習2——函數圖象性質

1、圖象的分佈情況

問題5:請大家回憶一下正比例函數 的分佈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提出問題5主要是起到鞏固複習,為引導學生學習反比例函數圖象的分佈情況打下基礎。

問題6:觀察剛才所畫的圖象我們發現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有兩個分支,那麼它的分佈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這一環節中的設計:

(1) 引導學生對比正比例函數圖象的分佈,啟發他們主動探索反比例函數的分佈情況,給學生充分考慮的時間;

(2) 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進行教學,使用函數圖象的課件試着任意輸入幾個k的值,觀察函數圖象的不同分佈,觀察函數圖象的動態演變過程。把不同的函數圖象集中到一個屏幕中,便於學生對比和探究。學生通過觀察及對比,對反比例函數圖象的分佈與k的關係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3) 組織小組討論來歸納出反比例函數的一條性質:當k>0時,函數圖象的兩支分別在第一、三象限內;當k<0時,函數圖象的兩支分別在第二、四象限內。

2、 圖象的變化情況

問題7:正比例函數 圖象的變化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提出問題7主要是起到鞏固複習,為引導學生學習反比例函數圖象的變化情況打下基礎。

問題8:那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是否也具有這樣的性質呢?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是:

(1)回顧反比例函數 和 的圖象,通過實際觀察;

(2)根據解析式對行取值,比較x在取不同值時函數值的變化情況;

(3)電腦演示及學生小組討論,請學生給出結論。即這個問題必須分成兩種情況討論即當k>0時,自變量x逐漸增大時,y的值則隨着逐漸減小;當k<0時,自變量x逐漸增大時,y的值也隨着逐漸增大。

(4)對於學生做出的結論,老師應該要給予肯定,同時可以提出:有沒有同學需要補充的呢?若沒有,則可以舉例:當k>0,分別比較在第三象限x=-2,第一象限x=2時的y的值的大小,則以上性質是否依然成立?學生的回答應該是:不成立。這時老師再請學生做小結:必須限定在每一個象限內,才有以上性質成立。

問題9:當函數圖象的兩個分支無限延伸時,它與x軸、y軸相交嗎?為什麼?

在這個環節中,可以結合剛才學生所畫的錯誤圖象,引導學生可以通過代數的方法分析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由分母不能為零,得x不能為零。由k≠0,得y必不為零,從而驗證了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當兩個分支無限延伸時,可以無限地逼近x軸、y軸,但永遠不會與兩軸相交。隨即強調畫圖時要注意準確性。

(四) 備用思考題

1、 反比例函數 的圖象在第一、三象限,求a的取值範圍

2、

(1) 當m為何值時,y是x的正比例函數

(2) 當m為何值時,y是x的反比例函數

(五) 小結:

初二二次函數教案3

通過學生的討論,使學生更清楚以下事實:

(1)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是一種互逆關係;

(2)分解因式的結果要以積的形式表示;

(3)每個因式必須是整式,且每個因式的次數都必須低於原來的多項式 的次數;

(4)必須分解到每個多項式不能再分解為止。

活動5:應用新知

例題學習:

P166例1、例2(略)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用提公因式法共同完成例題。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提公因式法進行因式分解。

活動6:課堂練習

1.P167練習;

2. 看誰連得準

x2-y2 (x+1)2

9-25 x 2 y(x -y)

x 2+2x+1 (3-5 x)(3+5 x)

xy-y2 (x+y)(x-y)

3.下列哪些變形是因式分解,為什麼?

(1)(a+3)(a -3)= a 2-9

(2)a 2-4=( a +2)( a -2)

(3)a 2-b2+1=( a +b)( a -b)+1

(4)2πR+2πr=2π(R+r)

學生自主完成練習。

通過學生的反饋練習,使教師能全面瞭解學生對因式分解意義的理解是否到位,以便教師能及時地進行查缺補漏。

活動7:課堂小結

從今天的課程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明白了哪些道理?

學生髮言。

通過學生的回顧與反思,強化學生對因式分解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清楚地瞭解分解因式與整式的乘法的互逆關係,加深對類比的數學思想的理解。

活動8:課後作業

課本P170習題的第1、4大題。

學生自主完成

通過作業的鞏固對因式分解,特別是提公因式法理解並學會應用。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15.4.1提公因式法 例題

1.因式分解的定義

2.提公因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