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範文十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範文十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8課。本冊單元和課節教學內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但是也有並列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課序可根據季節、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作一定的調整。課時數只是一種建議,教師在教學時亦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條件作適當調整。

二、教學目標:

1、加強美術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才能的發展,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力、想象力、手工製作能力。

3、引導學生了解並掌握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美術的空間,從而讓學生明白美術無處不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難點: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四、學生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並具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已經初步認識了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了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作精神。有了初步的創新意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對於一些繪畫的基本方法瞭解的不夠深,學生普遍創造性不夠,在本學期加強訓練。

五、教學措施:

處於兒童繪畫“過渡期”兒童,是兒童美術學習興趣取向的轉折期。教師應注意引導,提出過高過急的要求,或過分相信兒童的天賦,任其發展,將導致兒童怕畫或厭畫的不良後果。

1、加強繪畫欣賞教學,重建學生繪畫興趣和信心。

2、由淺入深,有步驟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由易到難,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4、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第一課水資源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説出水資源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從地理事實中概括結論的能力。

2、使學生能夠通過資料解釋世界水資源的有限以及分佈不均,瞭解人類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切實體會到世界水危機、中國水危機、北京水危機,同時培養學生從數據和圖表中提取地理信息以及進一步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學生能夠初步具有關心水資源的思想,能夠為合理利用水資源出主意,並自覺地從身邊做起節約用水、防止污染,同時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以及創新意識。

二、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水危機的嚴重性,樹立正確的水資源觀。

2、培養學生獲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小組學習法、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投影片、錄像、自制計算機軟件、教學掛圖

五、教學過程

[引入]:教師的講台上放着一大杯水,今天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討論有關水

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二節《水資源》。

[板書]:第二節水資源

[提問]: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過什麼?

(可請多位學生回答)

[轉折過渡]:同學們説的都是水資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水在工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展示投影片]:

生產主要工農業產品用水量

[提問]:在表中所列出的工業品中用水量最大的是什麼?農產品中用水量最多的是什麼?(學生回答)

[啟發提問]:以上我們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試

着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水資源的重要意義。

(學生可有多種答案,教師均應予以肯定)

[轉折過渡]:水對人類這麼重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呢?(學生回答)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要複習一個小學中學過的概念——水循環。

[計算機動畫演示水循環的各個環節]

[提出討論問題]:你能説出水循環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又是什麼嗎?(學生看動畫演示,分組討論,回答出六個環節的含義)

[總結]:這種循環在地球上—刻也沒有停止過。

[轉折過渡]:這些參加循環的水我們人類目前都能直接利用嗎?

[講解]:為了研究方便我們假設把全世界的水都裝在了我這個杯子裏,一共是1升,我們來看看這1升水。

[計算機分佈演示]:在這1升水中0.97升都是鹹水,在0.03升的淡水中0.02升是固態淡水,在0.01升的固態淡水中0.0098升都是地下淡水,0.0002升是河湖淡水,最後人類真正能夠取到的水大約只有1滴。

[總結]:人類日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轉折過渡]:這有限的淡水資源在地球上分佈均勻嗎?[

[指導學生讀《世界年降水量分佈圖》]:先看圖名,再尋圖例。

[講解]:為什麼要掛這幅《世界年降水量分佈圖》呢?一般來講,降水多的地區,淡水資源比較充足;降水少的地區,淡水資源比較貧乏。

[提出討論題]:下面就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世界上哪些地區降水量多水資源豐富,哪些地區降水量少水資源貧乏。

(學生討論回答,指出一些國家或地區均可)

[總結]: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已經明確地看出,世界水資源的分佈是極為不平均的。

[轉折過渡]:以上我們學習了水資源對人類是如此的重要,可水資源又是極為有限的,而且分佈不平均。那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對待水資源呢?

[提問1]:下面我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在看錄像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思考人類是如何對待水資源的。

[放自制錄像片]

(學生回答:1、人類用水量增加;2、人類污染水資源;3、人類浪費水資源)

[轉折過渡1]:水資源本來就非常有限,且分佈不均,再加上人類用水的增加、不斷的污染和大量的浪費,必然會導致全球性的水危機。水危機的到來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看教科書68頁的“讀一讀”。

(全班看書,請一位學生朗讀)

[總結]:這慘境就是自然界水資源短缺再加上人類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

[轉折過渡]:如果人類繼續這樣下去,將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指導分組學習]:請同學們閲讀我給大家的資料並回答投影片上提出的問題,

注意小組內的分工,最好每人回答一道題,全組合作完成。

[資料]:

據美國霍普金斯人學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説,到20xx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80億人,目前全世界有將近5億人面臨飲用水的問題,預計到20xx年時這個數字將增加到28億人。

目前世界上有31個國家水供應緊張或飲水不足。這些國家大多分佈在非洲和中東地區;到20xx年,人口的增長將使包括印度在內的17個國家也陷入飲用水短缺的困境。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二年級上冊美術教科書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別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針,以教育部制定並頒發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以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以突出美術教育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 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時間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二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涉及課題。全冊共有20課,分為9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 、 “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佔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因而均分配在各課之中。

二、學生現狀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個班級的學生在經過了一年的美術基本訓練後都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對這學期的美術技能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個別比較薄弱的學生還需要在課堂上多關注,課後多交。

1、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英語美術術語,在學生不知不覺遊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以知道觀察入手,在實踐中掌握觀察方法,並培養學生細緻的工作作風和細膩的情感.以課本為載體,以活動為主線,採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帶領學生完成教學目標。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瞭解認識橋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學生對橋的審美能力。

3、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4、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點:

設計橋的新造型。

教學難點:

造型新穎,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上堂課同學們畫了自己喜歡的橋,畫的真不錯。但是,如果同學們再加入自己創造性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2、現代橋樑的作用不僅僅用於便利人的過河,對於河兩邊的地區繁榮市場、發展經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橋樑設計得也越來越新穎,越來越講究美觀。橋樑設計專家也就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比如:

南京長江大橋

它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 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 29日竣工。

上海黃浦大橋、九曲橋等。

今天,我們大家就來做做橋樑設計專家,如果要你來設計這座大橋,你會怎樣設計?

二、新授

1、首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各種橋的優美姿態。

欣賞圖片中各種各樣的橋。(蘇格蘭鋼架鐵路橋、英國倫敦塔橋、日本現代誇海橋、立交橋……)

2、分析教材範畫,範作。

① 可用多種鉛畫紙、硬板紙、細木條、泥土等製作。

② 可用多種用色工具,合作繪畫。

③ 讓學生説説教材作品好在哪裏?作者設計的好的地方在哪裏?

3、學習繪畫、製作方法。

㈠、學自行設計

① 構思自己設計的橋有何新的功能。

② 學生畫簡略草圖。

③ 可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描繪。

㈡、同學之間可相互合作完成製作。

① 進行製作的同學分成各小組,小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構思所設計的橋。

② 考慮怎樣製作,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三、佈置作業

進行繪畫或者手工製作。可以畫自己幻想中的新橋,造型功能有新意,也可以幫還沒造好的一些大橋設計,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膽創造;用你們的巧手,利用各種材料進行製作。

四、學生練習

播放音樂,老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學生觀察以後互評,老師小評。

六、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成為橋樑設計專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錯。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板書:我設計的橋

繪製方法①構思

②草稿或製作

③塗色

我設計的橋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第十五課 由小變大的畫

教學目標

1.告訴兒童並使之掌握一種有趣的圖畫方式,

2.豐富表現手段。

3.畫一副較有趣味的變大的畫,

4.獲得一次記憶與想象的訓練。

5.讓兒童在充滿情意的學習,

6.受到一次環境保護的教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幾個拆開的小紙盒。

教學重點

探究怎樣從小畫不斷拓展成一幅大畫。

教學難點

使已畫的形象與未畫的內容相關連。

教學過程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目標

兒歌導入揭示課題引導學生認讀教材中的兒歌。引導學生學唱教材中的兒歌。

請學生先讀一讀兒歌再請學生歡快的唱一唱兒歌。激發快樂的學習情緒和興趣。

小組探究教授樣式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書中的範畫,設問“這樣的畫是怎樣變大的呢?”並教師小結。

教師小結:三種樣式:1.幾張小紙片的拼合變大。2.將大些的畫紙折小後從一小塊開始畫變大。3.從拆開的小紙盒反面的某一塊開始變大。

請小朋友來評析一下範畫: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麼?學生小組自主觀察教材中的範圖。學生分析比較後彙報分析結果。

學生分組認真學習三種不同的樣式並説説自己學習的感受。學習完三種樣式後學生看範圖説説自己的感受。

瞭解從小畫變大的方法。

瞭解熟悉拼合的樣式。

大膽設想自主創作

教師明確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

2.用接龍的方法

3.每一位同學在紙盒上續畫一幅小畫

4.最後變成一幅內容有關連的大畫

5.內容自定

6.要具有一定的創意和想象。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大膽設想並按照要求進行活動。練習鞏固由小變大的作畫方法,增強拓展思維能力。

總結評價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教材中學到的方法和自己探索得到的方法。作品展示。學生總結自主創作活動探索的方法並展示自己小組完成的作品。反饋教學情況為教師教學反思作準備。

教學後記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橡皮泥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

2、在創作過程中強調發揚團結合作的。

3、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橡皮泥製作方法及其運用。

2、學習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作品展示

老師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啟發、提問學生並導入新課——“有趣的彩泥”。

師:“這個小姐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這個“小姐姐”是老師特意用豐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師把她請來,除了讓你們欣賞橡皮泥姐姐的美麗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要看看你們對橡皮泥的製作知識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這樣貼出來的畫美不美。她準備教一個新的橡皮泥製作方法—橡皮泥貼畫。待會橡皮泥姐姐還要評評獎,同學們,你們説好不好?

二、發展階段

1、欣賞範作

師:在我們學習製作橡皮泥貼畫前先來欣賞幾幅貼畫作品。

出示範作,並結合課本的範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欣賞。讓學生了解橡皮泥貼畫的材料特點,從構圖、用色、造型、內容讓學生了解每幅畫的特色。

引導學生討論、發言使學生在討論觀察中發現橡皮泥貼畫的技法——壓、割、戳等多種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讓橡皮泥貼畫更豐富美麗。

2、教師示範製作並講解貼畫製作的步驟: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橡皮泥貼畫《小帆船》,並歸納出貼畫的步驟:

(1)橡皮泥貼畫的構圖設計(以向日葵為例,指出構圖要考慮到畫面安排、作品大小。)

(2)橡皮泥貼畫的色彩搭配。

(3)橡皮泥貼畫的造型設計。

三、佈置學生作業

要求學生用橡皮泥貼畫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

四、教師巡迴指導,主要提示橡皮泥的製作技巧和色彩搭配,並提醒、幫助學生充實作品的內容。

五、作業評比

教師組織學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賞、作業,評評你覺得哪幅作品比較好?為什麼?説説作品的優缺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教師

同學們這節課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橡皮泥製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實啊,橡皮泥的製作方法可不僅僅是這些,在平時你們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去探索,你們就會覺得橡皮泥製作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收拾

佈置學生收拾、教室衞生,美化環境。

教學後記:

低年級兒童對橡皮泥的製作充滿了興趣,所以準備工作做的很好。

在導入階段,我以一個橡皮泥小姐姐讓學生進行欣賞導入,並將它擬人化,貫穿整個課堂,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充滿了興趣。在新授階段,我示範做了一幅作品,這個過程讓學生更直觀的瞭解了橡皮泥製作畫面的過程,對他接下來創作有很大的幫助。

在今天的這節課上,學生的活動氣氛很高,教學目標和任務也都完成的很好。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自然界中重疊的現象,學生初步瞭解重疊形狀的特點。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審美素養。

3、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學會用一種或二種重疊形狀排列的方法,並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教學重點:瞭解重疊形狀的特點,並製作。

教學難點: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重疊方法,創作圖案。

教具準備:水果兩個、幾何圖片若干、重疊形狀拼貼畫一幅。

 學具準備:彩色紙(兩色以上)、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觀察導入

1、重疊的概念:

師 出示兩個水果,做重疊擺放,提問水果產生了什麼效果?

生 答略,師引導學生觀察上下、前後的重疊特點

2、觀察自然現象

師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窗外的樹,前後樹的重疊,上下、前後樹葉的重疊師 小結,自然界有了重疊就變得更加有節奏和美麗。

3、導入課題:《重疊的形狀》

三、新課教授(發展階段)

1、知識窗:

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前面,就產生了重疊。

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上面,也會產生了重疊。

2、學生活動:

活動一:請2組學生(每組5人)上講台表演重疊。(加強重疊的印象)活動二:請2位學生上講台用教師準備的幾何圖片教具拼擺重疊的形狀。

3、欣賞課本範圖(加深重疊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紀之鐘)、油畫(靜物)、學生作品

4、重疊形狀的製作

a、選擇造型:動物、植物或人物

b、選擇重疊的方式:上下或前後

c、欣賞教師範畫,學生討論畫中的重疊形狀.更加深學生對重疊的印象

四、學生實踐創作(探索階段) 1、完成重疊形狀的設計和製作 2、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賞他人的作品,並評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七、歸納拓展1、生:談感受

2、師:小結

3、拓展:展播電視風光片,讓學生感受重疊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和運用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六七歲的兒童喜歡畫“人物”,但大部分兒童筆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對描繪對象的細節表現,在這個階段,如果能恰當引導學生的觀察,就能夠使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而生動。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筆下最常出現的人物形象是他們的同齡人,因此,課本設定了《男孩女孩》這個課題,從觀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徵入手,引導學生表現,並能由此及彼,用學到的方法表現其他的人物形象。和以往教材對此類題材處理的方式尤為不同的是,本課不是專為學習技能而設計,而是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融入到情感體驗之中,並因此使本課呈現出濃厚的人文色彩。?

在校園裏,天真爛漫的男孩、女孩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共同分享着童年的歡樂。在課堂上,講講男孩、女孩之間發生的'故事,讓他們互相觀察,找找男孩女孩的外貌上的不同,畫畫男孩、女孩,做張友情卡送給朋友。在愉快而温馨的情緒體驗中學習任務也相繼完成了。

進行本課教學,關鍵把“情趣”兩個字處理好。“情”——把畫像和做友情卡的活動與友情、親情、好朋友、友誼緊密的聯繫起來。“趣”——把畫像和做友情卡搞成一種趣味活動,做成一種好玩的、快樂的事情。美術課沒有壓力和負擔,有的是無拘束的表現和愉快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觀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繪出不同的形象。

2、引導學生自由設計製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術活動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嗓門大。

活動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強男孩、女孩之間友情,導入新課。

活動時間:3分鐘

活動過程:

1、教師用哨聲組織學生按男、女站好隊

師:吹哨。

師:有的同學很奇怪,怎麼美術課老師吹起哨兒了呢?今天上課呀,老師用哨聲來帶領大家做一個遊戲,咱們先來賽一賽、比一比誰的嗓門兒大,好不好?

生:好。

師:教師哨聲一響,男女同學各站一隊,男同學右,女同學左,看男同學快還是女同學快。

師:吹哨。

生:排隊。

2、男、女同學互相問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處

師:男同學向左轉,女同學向右轉,男同學喊:“女同學好!”,女同學喊:“男同學好!”,我喊一、二就開始。

師: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齊喊。

師:同學們喊得都很賣力氣,那到底誰的聲音大呀?

生:一齊回答。

師:好了,老師覺得男同學的聲音很宏亮,女同學的聲音很清脆、悦耳。(通過剛才的比賽,讓同學們潛意識感到男孩和女孩在聲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區別的)

 活動二

活動內容:比比誰收集的圖片好。

活動目的:資源共享,拓展認識。

活動時間:6分鐘

 活動過程:

1、貼圖片

師:在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圖片,現在請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圖片貼在展板上。

生:貼圖片。

2、觀察、描述、介紹、分析圖片

師:同學們蒐集到的圖片可真豐富,你們最喜歡哪個形象,同學們選一選,然後放在講桌上。

生:任意選擇。

師:同學們選的都很認真,我們一起欣賞這幾幅。

師:老師發現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同學們看看是什麼。

師:拿一張圖片,放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師:這是誰選的。

生:我。

師:你説説選他的理由,再繪聲繪色的描述一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個小朋友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就服裝、動作等談看法)

師:這還有一幅,你們覺得怎樣?

生:好。

個別生:不喜歡。

師:你説説理由。

師總結:同學們説的都很好。

活動三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想法、做法好

活動目的: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啟發練習基本方法。

活動時間:10分鐘

 活動過程:

1、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慾望。

師:剛才咱們共同欣賞了許多的圖片,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展示給了老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一個是女孩叫麗麗,一個是男孩叫亮亮,他們非常想和大家見見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生:回答。

(老師出示展板,兩個人體輪廓。)

師:咦,怎麼變這樣了,老師都分不出來哪個是麗麗、哪個是亮亮了。同學們,你們能看出來嗎?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張展板,展板貼有各種服飾、造型。

師:老師這裏準備了一些材料,誰來給他們兩個打扮一下,讓我們大家一下就能看出來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2、引導學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裝扮工作,深化對男、女孩的認識。

(選四名同學到展板前)

師:你們兩個人一組,每組裝飾一個人物。你們商量一下,哪個組裝扮男孩、哪個組裝扮女孩,怎麼來分工?(同學進行裝飾)

師:咱們下面的同學給他們加油,看看哪組裝飾得又好又快。

3、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總結男、女生的不同之處。

(學生裝飾完後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是麗麗、誰是亮亮嗎?(生回答)

師:同學們,為什麼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來説一説?(生回答:女孩有小辮,喜歡穿裙子;男孩短頭髮,不穿裙子)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女孩子喜歡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師我也穿過裙子。

師:是嗎?什麼時候穿過?(生回答小時候)那你現在為什麼不穿了?

生:現在長大了,所以不穿了。

師: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説長大了是個小男子漢了,就要穿男子漢的衣服了,是嗎?(生回答)

在這環節學生還會問一些其他問題,教師靈活處理。

活動四

活動內容:比比誰畫的或製作的生動有趣。

活動目的:體驗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和工具、材料進行創作練習的樂趣。

活動時間:21分鐘

活動過程:

1、激趣創作。

通過剛才的遊戲,同學們進一步瞭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區別。現在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圖片,請你們觀察一下,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麼方法表現的。(幻燈片展示有用繪畫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製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師:這些作品你們覺得漂亮嗎?(生回答)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來繪畫或製作一個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師: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紙盒、瓶子、水果、掛曆、報紙、布頭等),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拿。

2、學生創作,老師指導。

學生製作,老師巡迴輔導,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悦。

教師引導同學們自由觀看,選擇一些繪畫作品和製作的作品從不同角度有所側重的引導學生自評或互評。

4、集思廣益,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咱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誰能給咱這節課起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學生髮言)同學們起的名字可真有創意。

5、談話總結,提出希望

這節課你們感到高興嗎?(學生回答)老師覺得也很高興。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許多不同之處,我們生活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裏,老師希望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當中,男女同學各自發揮出自身的優長,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運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體形構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掌握利用線材搭建立體形的組合方法。

教學難點:構成式樣美→觀有創意。

教學過程:

一、看圖講故事導入新課。

1、看圖(1):人們為了便於認識和研究星星,用線將星座裏的星星聯起來,是一幅幅生動的圖畫,

如我們在圖片中看到的點聯成線後的獅子座、大熊座等。

2、看圖(2):比利時的原子球博物館簡介:

這個館是由12個球形建築物連接而成,設計獨特。

3、揭示課題。

二、學生自學嘗試搭建簡單的立體形。

分別由兩位學生上台來用泥球、牙籤組構三角錐體、正方體。

三、教師示範,師生交流製作步驟。

1、準備統一的“點”和足夠的“線”。

(搓出大小統一的泥球多個)

2、在墊板上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礎上朝縱向、橫向添加發展。(板書:平面形→簡單的立體形→複雜的立體形)

四、利用製作成品和圖啟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其作品構成樣時更豐富。

1、簡單的幾何形體與複雜的立體形比較。

2、圖利啟發:如線的平行排列,同一點上線成發射狀排出等。

3、教材中學生作品的欣賞與啟發。

五、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做做玩玩,教師輔導。

作業要求:運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種有趣的立體形。

六、作業展評,課堂。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捏泥動物是兒童最喜愛表現的題材內容,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非常有趣的動物形象。

本課捏泥動物教學通過捏泥動物,讓學生認識瞭解製作捏泥動物立體動物的方法、步驟,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應重視學法指導和對動物造型的認識。通過揉、捏、粘接等多種方法來做自己喜歡的、熟悉的動物形象。捏泥動物同時運用粘、刻的方法進行裝飾表現出動物的特徵。本課教學內容是兒童對動物認識的加深,從平面繪畫到立體表現的過渡,教師應指導學生將個人的製作與集體的活動進行結合。可以設計一個場景,如動物運動會、森林音樂會等,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可以幾人一組或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做不同的動物形象,使之在學習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認識、瞭解動物的基本形態,培養立體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製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三、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記憶、想象,培養造型表現能力,通過活動形式來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把能力的培養放到學習捏製的活動中。

本課教學安排要考慮到環節的設置,層次條理要清楚合理。通過記憶觀察——感受體驗——造型表現——遊戲活動——相互評價,在造型表現的活動中,激發興趣,養成從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本課教學是以動物為表現對象的學習活動,通過捏各種不同造型的動物形態,引發學生的興趣,在動手製作和活動中完成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在捏製泥動物的活動中對造型、製作的方法、步驟及粘刻手法進行適當的演示,並結合媒體,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通過感受,記憶和運用恰當的方法來進行表現。

作業評價:通過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談自己的認識,以及保護動物的意義。

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方法捏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並進行適當的添加裝飾。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媒體、光碟、實物提供給學生可觀察的動物形象,瞭解動物的結構、動態,以便作業的完成。

*作業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來完成。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通過大量資料的欣賞和同學們陶土仿製的親身體驗,更進一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風格,共享人類文明。非洲雕刻藝術既充滿了濃厚的原始情趣和特徵,又具備現代氣息。它的誇張變形,簡潔概略,呈現出的節奏、韻律,與兒童作品中天真的想像非常相似,兒童在欣賞過程中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情感獲得愉悦。課堂創設情境教學,更能加深同學們對非洲雕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教學目標

①更進一步感受和了解非洲雕刻。

②通過自身嘗試切實體會非洲雕刻的神祕、韻律和節奏力度。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非洲雕刻的資料圖片。

●學生準備黏土等造型材料。

(二)教學過程:

●導入:展示同學們黑人照片與非洲圖片相比較導入課程。

●啟發:非洲雕刻是生活文化的寫實反映,風格是粗獷、率真、概括、有力度、神祕、有韻律的。

●分組討論:説説非洲的人像有什麼共同點?如何表現神祕與力度等特點?

●陶土仿製:用陶土仿製非洲雕刻,注意抓住非洲雕刻人物表情神祕,五官突出,動作有形式感等特徵。

●根據對遙遠非洲的認識,同學們課前準備面具、頭飾等,模擬表演非洲生活片斷,加深同學們對非洲雕刻的瞭解。

三、學習建議:

●是否積極參與欣賞評述活動,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探究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內容特徵,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

●能否用陶土等工具仿製非洲雕刻藝術,加深對非洲雕刻的親身感受。

●是否領悟到非洲雕刻的藝術魅力,提高拓寬了自身的審美經驗。

●能否運用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