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複習除法的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94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複習除法的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複習除法的教學設計

複習除法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補充不同類型的題目,能對除法這一單元的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層次的認識,能解答各種不同除法題目。

2、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中,激發學生解題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喜愛數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能根據不同類型題目的特點,正確的解答。

教學難點:對於類似題目,進行必要的比較,學會思考並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解答。

對策:通過對題目的分析,滲透分析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這一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重要的知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數學樂園,在這裏有好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你們想去嗎?

二、基本練習,掌握技能。

1、連一連。

46÷2 92÷4 39÷3 93÷3

52÷4 62÷2 69÷3 26÷2

13 23 31

2、估一估,算一算,比一比。

84÷2 84÷3 84÷5 84÷6 84÷8

請你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算一算。(學生完成在作業紙上,指名板演)

説説這些題目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觀察題目,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三、拓展練習,深化知識。

1、第6題。

(1)算一算,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乘積。

(2)你能用這樣的規律也出道題嗎?(師可以先給出範例)

(3)用這樣的規律,你能解答這道題嗎?80÷16

2、第7題。

(1)先指名説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思路訓練。想:要求一共分成多少組,

只要把(總人數 )除以(每組的人數),

(每組的人數)已經知道,(總人數)還不知道,

所以關鍵先要求出(總人數)。

(3)列式計算:38 + 34 = 72 (人)

72÷6 = 12 (組)

3、你用這樣分析問題的方法自己來解決第8題嗎?

學生獨立解決,指名板書,集體講評。

4、解決問題。

(1)三(1)班有47人,每兩人一套桌椅,這個班要多少套桌椅?

餘下的1人也要坐一套桌椅,因此,要用商加1。

(2)每本筆記本4元,小明帶了50元,最多能買幾本?

解答過程中,餘下2元不夠買一本,不用考慮。

比較這兩題的不同點,尤其是在解答過程中,明確一定要符合實際生活。

5、第9題。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在書上,同桌可以進行討論,交流,師板書:

(1)全部坐小船: 42÷3 = 14(條) 14×5 = 70(元)

(2)全部坐大船:

42÷4 =10(條)……2(人) 11×6 = 66(元)

(3)10條大船和1條小船: 10×6+ 5 =65(元)

(4)9條大船和2條小船:9×6 + 2×5 = 64(元)

比較哪種租船的方法最合理?

6、機動題。

(1)一本故事書98頁,小明打算一週內看完,小明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才能按時看完?

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一週即7天。

(2)學校體育室有80只籃球。其中塑料籃球72只,牛皮籃球8只,塑料籃球的只數是牛皮籃球的幾倍?

要明確80只籃球是多餘條件,要有不是所有的條件都需要的意識。

7、思考題。

學生獨立解決,交流時,説説你是怎麼填的?你是根據哪個數來推想的?

四、全課總結,反思內化。

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第一單元除法的知識,通過複習,你認為哪些地方你學得不錯?還有哪些地方你需要向其他同學學習的?

複習除法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42、43頁。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2、會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合理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3、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瞭解小數除法中的規律。並能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能靈活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運用小數除法及其它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PPT、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 直接引入課題,宣佈本節課的任務。板書課題。

二、 梳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1、師生共議,回顧單元所學知識。

2、學生課前獨立整理,完成知識結構框架圖,然後小組內交流。

3、小組內交流:

(1)三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

(2)你認為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比較好?

(3)你還有哪些疑惑?

4、小組彙報展示,全班同學討論交流。

教師強調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的重要性:便於及時複習,查漏補缺,更全面、系統的掌握所學知識。

4、學生質疑: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在這些所學的知識裏面,你認為自己哪個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還有哪個知識點不太明白或者説有一些疑惑呢?大聲説出來吧,讓我們一起探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師隨機典例悟導……)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帶着剛才所提出的問題走進我們的練習大本營吧!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系統整理髮展學生的歸納與概括能力和交流與配合意識,再通過師生之間的質疑、解惑過程系統地再現並掌握本單元知識。

三、練習大本營。

(一)計算練習,選擇合理靈活的方法。

79.3÷2.6= 2.2÷3= 7÷0.25=

8.1÷1.8= 24.7÷2.5÷0.4= 0.22÷0.6+ 0.2÷0.6=

方法:先讓學生獨立選擇題目做,再抽生板演、對正。

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合適的方法,求出正確的結果。並在討論中發現合理靈活的方法,發展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的分析能力。

(二)綜合練習。

1、選擇題。

1)、李阿姨買了14個橘子共重2.1千克,如果買這樣的橘子13千克,大約有( )個。

A 200個以上 B不到50個 C80多個

2)、下面的商是3.45的算式是( )。

A 11.04÷32 B 11.04÷3.2 C 110.4÷3.2

學生選擇正確答案,並説出思考過程。可以採用多種形式:計算、估算等。

2、口答:

1)、五一班有16名同學去春遊,每5名同學乘一條船,需要幾條船?

(16÷5=3條……1人,3+1=4條 採用了進一法)

2)、鋼筆2.5元一支,11元最多可以買幾支?

(11÷2.5=4支……1元 最多可以買4支 採用了去尾法 )

3)、買3個麪包用2元,每個麪包多少錢?

(2÷3=0.6666…… 大約是0.67元 採用了四捨五入法 )

3、解決問題:

媽媽讓小紅去超市買米,某品牌的大米原來的單價是每千克4.8元,媽媽給小紅準備好了買30千克的錢。小紅來到超市,發現這種大米正在促銷,單價為每千克4.5元。這樣可以多買多少千克大米?

1、先求出小紅準備的錢 4.8※30=144元

2、按照現價可以買多少千克大米 144÷4.5=32千克

3、現在比原來多買的千克數量 32—30=2千克

設計意圖:

先讓學生讀題,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通過思考、解答與交流的方式完成;便於培養學生估算、口算、及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呢?

五、拓展練習

6除以7的商的小數點後面第100位上的數字是幾?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用循環小數表示商以及其週期性規律的應用

複習除法的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整理複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口算及筆算,進一步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靈活選擇估算策略解決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整理和複習的過程,學會一些簡單的整理知識的方法,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網絡,提高計算能力,培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估算意識,形成估算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整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關知識,查漏補缺,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難點: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網絡,提高計算能力,培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梳理方法

1.回顧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今天,我們來複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關於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讓學生回顧相關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整理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反饋,形成知識網絡。

2.梳理計算方法。

①口算方法。

出示:600÷2=240÷8=3000÷5=46÷2=

想一想:口算時應該注意什麼?

小結:依照算理,一般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訣算出得數,被除數有幾個0,商的末尾就寫幾個0,但要注意“3000÷5”這樣的特殊情況。

②筆算方法。

出示:筆算下面各題,想一想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應注意什麼?

小結: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最高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怎樣確定你們剛才算的這些題是否正確呢?(驗算)

驗算的依據是什麼呢?(商×除數=被除數,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嘗試驗算下面兩道題,複習除法驗算的方法。

③估算方法。

出示:

反饋:

方法一:62×4≈240(個),240<281,不夠。

方法二:281÷4≈70(個),70>62,不夠。

討論:上面的估算,乘法和除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預設:

相同:都是先看成與所給數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數再進行計算的。

不同:除法估算時,要注意能夠用乘法口訣計算。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設計意在把學生已學過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知識縱橫聯繫,通過學生自己回顧整理、全班交流、教師指導梳理等方式,形成知識網絡,使之結構化、系統化,實現學生知識結構的重組和優化。

(二)綜合練習,提升能力

1.出示教材第110頁活動2。

學生獨立審題完成。

第(1)小題要先估計再計算,除數不變,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或幾百幾十數來口算,從而得到結果;

第(2)小題要注意比較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可以先求出半年的平均水費,再求出每個月的平均水費。

2.出示教材第114頁“思考題”。

(1)仔細讀題,説一説你得到了什麼信息?

預設:3杯水的重量和一個空瓶的重量一共是440克,5杯水和一個空瓶的重量一共是600克。

(2)引導學生畫圖理解題目的意思。

(3)你是怎樣依據圖意解決問題的?

預設:3杯水連瓶與5杯水連瓶相差2杯水,所以2杯水的重量=600-440=160(克),從而可求出一杯水重160÷2=80(克),再根據任何一個條件即可計算出空瓶重200克。

設計意圖

通過以上兩個活動,深化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和估算等知識的理解,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佈置作業

教材第111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3題和第2題的前四道計算題。

【設計意圖】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髮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整理和複習,你有什麼收穫?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評價?

設計意圖

對整節課的複習進行反思,暢談收穫的同時回顧反思學習方法,進行自我評價,養成回顧和反思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