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數學《扇形統計圖》教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31W

數學《扇形統計圖》教案

數學《扇形統計圖》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進一步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體會各種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習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信息。

2、使學生能根據繪製出的扇形統計圖分析數據所反映的一些簡單事實,能作出一些簡單的推理與判斷,進一步認識統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知識的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各種統計圖的特點,學會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引入新知

1 、複習舊知。

提問:在簡單的統計裏我們學習過哪些知識,其中條形統計圖和

折線統計圖各有什麼特點?

2、引入新課。

出示扇形統計圖。説明: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扇形統計圖)哪位同學來説一説,這裏的扇形統計圖各表示的什麼意思?説明:扇形統計圖究竟有什麼特點呢?它是怎樣繪製出來的

呢?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探究體驗,獲取新知。

1、議一議。

出示例1的扇形統計圖。問:這個統計圖上都有什麼特點?

出示討論提綱:

(1)圓代表( );

(2)扇形代表( );

(3)扇形的大小反映( );

(4)各個扇形所佔的百分比之和為( )。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扇形統計圖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係。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國國土總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

你能用計算器算出各類地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嗎?請算出,並填入中。

三、變式拓展,自主建構。

比一比。(練一練)

我國的國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麼想法?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進行國情教育。

四、當堂檢測,評價反思

1、練習一第1題。

提問:每個統計圖裏的圓表示什麼?各個扇形部分表示什麼意思?引導學生對兩個統計圖中的項目進行具體的比較,再交流。

2、練習一第2題。

引導學生觀察扇形統計圖,並估計各扇形區域與花生米果盤區域的大小關係,用百分數表示各部分。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扇形統計圖有了哪些認識?扇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4、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在選擇統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三種統計圖的特點。

2. 能根據每種統計圖的特點與統計的目的和數據的特點進行分析,合理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相關信息。

3.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選擇統計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三種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 通過複習三種統計圖,讓學生回顧條形、折線、扇形統計的特徵。

出示三種統計圖,你一眼就能看出什麼?這樣的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2、 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統計圖的知識——合理選擇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導學生觀察例2中3個統計圖,體會在不同的情景中表達的特點和作用。 提問:小宇為什麼用了3個不同的統計圖來進行統計?

引發學生思考。

統計圖1要反應六一班閲讀各種課外書與總量之間的關係,所以要用扇形統計圖的統計;

統計圖2不僅要反應六一班下半年每個月閲讀課外書的數量,還要體現每個月閲讀課外書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因此要用折線統計圖來統計;

統計圖3只要統計六一班學生平均每星期課外閲讀的時間,所以用了條形統計圖。

進一步提問:今後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進行統計呢?(結合剛才的分析,鞏固理解根據要統計的特點和統計圖的特點兩者結合來選擇。)

2、分析問題

學生討論例2下面的3個問題。

全班彙報交流,並適時的總結。

3、鞏固應用

出示第4頁的練一練。

學生仔細觀察每個統計圖,並説出分別要統計的內容和統計的特點。再一次的歸納總結出三種統計圖的特徵。

引導學生回答下面的4個問題。

明確:統計圖的選擇可以不唯一,選擇的關鍵是要根據我們想了解的內容和統計圖各自的特徵,作出適當選擇,以達到清晰、直觀地描述數據的目的。

三、鞏固新知

做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先觀察1、2兩小題中統計表的內容和特徵,再根據數據成下面的兩幅統計圖。(學生製作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的觀察和輔導)

根據剛才的統計,分析下面的問題。

四、全課小結

1、你知道怎樣選擇統計圖嗎?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能談談你的體會嗎?

五、佈置作業

做基礎訓練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徵,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2、通過練習,學會合理的選擇統計圖。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統計圖有( )統計圖,( )統計圖,( )統計圖。

2、如果只表示各種數量的多少,可以選用( )統計圖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可以選用( )統計圖表示;如果要清楚地瞭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係,可以用( )統計圖表示。

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評價歸納。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下面數據分別用哪種統計圖表示比較合適?

A.人離不開水,成年人每天體內47%的水靠喝水獲得,39%來自食物含的水,14%來自體內氧化時釋放出來的水。

B.某校五年級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統計表如下。

看電視 打球 聽音樂 看小説 其他

人數 80 68 74 56 23

C.小強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每年體檢的身高記錄如下。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身高/c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用( )統計圖 B用( )統計圖 C用( )統計圖

2、練習一第5題。

王阿姨在一塊蔬菜地裏種植了4種不同的蔬菜,各種蔬菜的種植面積分布如右圖。其中黃瓜的種植面積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寫完整嗎?

出示題目

3、練習一第6題。

先觀察分析上面的兩個統計圖,理解統計的內容與統計圖的選擇,接着算一算,畫一畫,完成下面的兩個統計圖。(體會扇形圖和條形圖既有不同,也有內在聯繫)

提問:表示同一組數據的統計圖各有什麼特點?從中各能獲得哪些信息?

4、練習一第7題。

先確定課題和設計調查方案;接着開展調查,收集信息、整理數據,製作統計圖表;然後分析數據,評價自己班級同學的課外閲讀習慣;最後拓寬研究課題,重新設計調查方案,開展新的統計活動。(如時間不夠可作課外完成)

5、動手做。

4人一組進行活動,每人輪流做6次,根據記錄的數據,在方格紙上製作統計表或統計圖。

三、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