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高中生物《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6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物《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

(1)本單元貫徹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構建框架的思路,力求引導學生在生物圈這個大的背景下思考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這部分內容不僅與上冊教材有密切的聯繫,而且又是本冊的開頭,因此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2)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問題是一個重大的科學問題,容易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又是人類史上科學與偽科學鬥爭的一個過程,因此探索這個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是由於環境的改變,經過極其艱苦、漫長的過程,通過勞動才進化來的。因而啟發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形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同時也應意識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強者,人類已強大到能夠影響生物圈的面貌,為此我們應該處理好與生物圈的關係。

(3)從以上可知,本節教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認真上好。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説出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共同起源於森林古猿。

2、知道人類是由於環境的變化,在與自然環境的艱苦鬥爭過程中逐漸進化來的。

3、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2)能力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等,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對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探究,打開學生思路,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較問題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問題,樹立人類進化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培養學生樹立珍愛生命、熱愛勞動、愛惜我們的家園——生物圈及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3、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民族自豪感。

4、培養學生善於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

(4)教學重、難點:

1、人類不僅依賴於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而且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愛惜我們的家園——生物圈。

2、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並且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要珍愛生命。

3、培養學生分析資料(如圖片、化石等)、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語言表達等能力。

二、説教法:

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學生的實際,因此本人根據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情況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1、精心整合教材。

2、把握好這節教材中有關科學的基本觀點及開放性的關係。

3、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及情感教育。

4、應用好多媒體這個重要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三、説學法: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成雙邊活動,在新教材中,更注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學習。本人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1、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學習。

2、善於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不同的問題。

3、重視對課文的閲讀和理解。

四、課前準備

教師:查閲、蒐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觀點的資料及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等。學生:蒐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佈以及生活狀態的圖片資料。

五、課時分配 :

1課時

六、教學流程:

1、情景導入:

師:生命是否在地球上無處不在呢?

生:不是。生命只位於地球的表層,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園。

師:我們人類的各項生命活動都依賴於生物圈,同時人類的活動還影響和改變着生物圈。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學習人體的結構和生理,並進一步探究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我是從哪裏來的?”這是孩提時代你向爸爸媽媽提出的問題。也許爸爸媽媽的回答給你幼小的心靈 以暫時的安慰,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 你們又有了新的困惑。從這一節課開始,讓我們共同解答你們的這些困惑。“人類是從哪裏來的呢?”讓我們追隨科學家的足跡來探究人類起源的奧祕。

2、知識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明白了些什麼呢?想到了些什麼呢?

生:(歸納總結本節所學)

3、鞏固提升(練習)

4、課外研究

師: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除了化石以 外,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請你們課後模仿科學家的研究方法,通過查閲資料,蒐集信息,並與同學交流。

七、板書設計: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一、人類的起源:

神創論:

進化論: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二、人類的發展:

1、為什麼變?氣候的變化

地質的變化

2、發生的變化:直立行走→製造工具→火→大腦→語言文字

3、證據:

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高中生物《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説課稿2

一、説教材內容

1、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在《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屬於“生物圈中的人”這一主題。綠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兩類生物,本單元承接七年級上冊最後一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貫徹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構建框架體系的思路,向學生介紹生物圈中另一類生物——人,有利於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更好地體現課程標準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

作為本單元的開篇也是本冊書首章內容,本章從物種和個體兩個方面闡述人的由來,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的關係,力求使學生站在生物圈的大背景下理解後面章節對人體結構和生理特點的介紹,同時也與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相呼應。

本節力求引導學生在生物圈和生活環境的背景中瞭解人的起源和發展,認識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發展變化的。對於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資料分析、科學探究的能力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科學是不斷髮展的觀點都非常重要。

2、教材編排特點:

本單元教學內容在安排上始終將有關人體的內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環境的背景中,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人與生物圈或生活環境的相互關係,並且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本節教材主要是安排大量的插圖、文字資料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閲讀了解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由於很多問題尚無定論,教材在編寫上開放性地指出在人類起源和發展問題上的爭論是正常的,進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説出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通過資料分析,瞭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而來。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四種類人猿,概述類人猿和人類的異同點,瞭解在科學研究中通過比較找出事物異同點的方法;

通過進行資料分析和角色扮演,瞭解在探尋人類祖先蹤跡時,地質考察、尋找化石和遺物證據的方法尤為重要;

通過參與“歷史重現”活動,加強閲讀理解能力,總結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發生的變化;

收集整理資料,參加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以科學態度認識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問題,樹立人類起源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加強學生熱愛生命、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通過技能訓練,培養學生樹立科學是不斷髮展的觀點,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團結與互助精神。

三、説教學重難點

1、運用比較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2、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3、對比觀察人類起源和發展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4、認同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四、説教學對象

1、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

關於生物圈,學生在七年級上冊中已經瞭解了其概念、範圍,並認識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學生還掌握了生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的內容。

學生對於類人猿的生活方式和大致分佈範圍,對人與其他動物的主要區別在於語言、勞動、大腦發達程度等都有所瞭解。

2、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

初一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但對知識的理解常限於表面,一遇到困難就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而,需要教師適當指引、及時鼓勵和設計他們喜愛的活動,例如多次創設情境和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組織表演、參與動手製作等活動,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時間保持,提高學習效率。

3、學生個性發展和羣體提高:

本課通過課前資料的收集、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活動,給予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展示個人素質的舞台,在交流和學習中促使羣體生物學素養得以提高。

五、説教學策略

1、教學設計思路

以介紹人起源於森林古猿、人與自然環境鬥爭逐漸獲得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人所發生的變化為主線,將科學方法和精神貫穿其中。

以討論、角色扮演、重現歷史等活動降低課程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2、教學方法

討論法。

創設情境法。

提問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等。

3、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

多媒體課件。

課本。

紙質媒體(表格、圖片等)

4、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由郭沫若的《女神》一詩,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

2、提出問題:我從哪裏來?人類又從哪裏來?引出本章課題。

3、小組彙報查閲的有關人類起源説法:如神創論和進化論。

4、討論這些説法有無事實依據,引出達爾文進化論中認為人類起源自森林古猿的觀點。

使學生在生物圈這個廣大背景下理解人與生物圈的關係。培養學生查閲分析資料和語言表達能力,樹立人的起源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觀察與比較

1、觀察書上四種類人猿圖片,分析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有什麼共同點?這些類人猿今天分佈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2、根據表格對比黑猩猩與人的異同點。

3、提出問題: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都是森林古猿,人猿相揖別為何會出現?

體會比較法研究人類和類人猿的異同。

角色扮演

創設情境,學生分小組合作進行資料分析,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通過自身角色的扮演,概括人猿相揖別的原因,認識地質變化、化石等證據證明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而來的。

通過活動,學生自主探究人和類人猿為何會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從中認識到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艱苦鬥爭中才逐漸進化而來。

歷史重現

1、閲讀第五頁第一自然段,將人類起源和發展中的森林古猿、“露西”時代古人類和“東非人”時代古人類按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並選擇與其相對應的文字説明。

2、完成歷史重現,將剩餘四幅圖按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

3、閲讀第五頁第一、二自然段,概括人類起源和發展過程中在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上發生的變化(可選用提供的詞條)

通過仔細閲讀,動手組圖,瞭解新知——自然環境的改變使得人類發展過程中在形態結構和使用工具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結合人類起源與發展示意圖,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數量在急劇增加,而類人猿的數量日益減少?

旨在聯繫“觀察與思考”解釋為何人類數量增加,而類人猿數量減少。使學生理解人類經過與自然的殘酷鬥爭才得以發展,人與自然。

學生髮表對於人類如何發展的看法。

學生在《我和你》優美的音樂聲中抒發自己對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願望,昇華情感。

知識小結和課後拓展

學生將本課中的收穫在學習成果圖中補充完善。

學習成果圖是學生一堂課動腦動手的結果,將自己的收穫和不解補充在圖上,課後進行展示,利於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也容易對知識加深印象。

課後拓展使學生學會如何區分事實和觀點。

5、板書設計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的起源和發展

一、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

二、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三、人類在起源和發展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都發生了變化

四、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