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直線和平面垂直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03W

一、教材分析

直線和平面垂直説課稿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直線和平面垂直”是人教版高中《數學》第二冊(下)第九章第四節的內容,是直線和平面相交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是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位置關係;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並概括出來的數學概念。 直線和平面垂直是兩條直線垂直的發展,是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基礎,所以是立體幾何中承上啟下的關鍵內容。同時還是空間對稱性的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感知並確認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會用線面垂直的定義和判定定理證明簡單命題;

能力目標:培養類比、轉化、歸納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想象能力、合理推斷能力和運用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線面垂直關係的研究中,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教學重點:線面垂直的定義和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理解。

教學難點:線面垂直定義的理解;線面垂直判定定理的理解。

教學關鍵:類比轉化數學思想的應用。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

本節主要採用觀察發現、問題引導、類比探索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線,啟發、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同時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調控,幫助學生優化思維過程。

2.教學手段

教具教學及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教具教學使數學圖形與幾何模型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師生提供更為豐富和直觀的教學材料。同時還可適當分解空間想象的難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法指導

觀察、概括、總結、歸納、類比聯想是學法指導的重點。讓學生觀察、思考後,總結、概括、歸納的知識更有利於學生掌握;為了加深知識理解、掌握和更靈活地運用,運用類比聯想去主動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網絡,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在問題解決中學習,在交流中學習。這樣,可以增進熱愛數學的情感,應用數學的自信心和形成新的學習動力。

四. 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Ⅰ、複習引入 設置情境 Ⅱ、聯想類比 建構概念 Ⅲ、拾級而上 歸納定理 Ⅳ、技能演練 應用鞏固 Ⅴ、回顧反思 小結作業

(二)教學程序

Ⅰ、複習引入 設置情境

空間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有哪幾種位置關係?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最多的直線和平面相交的位置關係是什麼?並舉例説明。

設計目的:複習不僅是知識的回顧,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脈絡,從實際生活提出問題體現數學源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Ⅱ、聯想類比 建構概念

共面垂直

類比: 線線垂直

能否將線面垂直問題轉化為線線垂直問題?怎樣給直線和平面垂直下精確定義呢?

設計目的:通過與線線垂直概念的類比,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同時滲透類比轉化思想,不僅使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

觀察右圖試給出線面垂直的定義

直線和平面垂直:

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則稱直線a垂直於平面α,記作: a⊥α

直線a叫做平面α的垂線,平面α叫做直線a的垂面,垂線和平面的交點稱為垂足

Ⅲ、拾級而上 歸納定理

討論以下問題:

問題1:如果一條直線和平面的一條直線垂直,此直線是否一定和平面垂直?

問題2:如果一條直線和平面的兩條直線垂直,此直線是否一定和平面垂直?

問題3:如果一條直線和平面的無數條直線垂直,此直線是否一定和平面垂直?

設計目的:問題鏈的設置,可以更好的揭示定義的內涵,加深對定義的理解,同時為判定定理的引入作鋪墊。通過學生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判定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垂直,那麼這條直線垂直於這個平面。

若a⊥m,a⊥n,m∩n=A,m ∩n=A,m α, n α,則a⊥α

設計:得出判定定理後,由學生配合,在黑板上用數學符號把定理表示出來,並作出圖形。

目的:通過自然語言到數學語言的過渡,培養學生用圖形的語言進行表達和思考的習慣。更有利於學生空間概念的建立和對幾何知識的把握。

討論以下問題:(1)如果一條直線①與三角形的兩邊垂直;②與梯形兩邊垂直;那麼直線是否與上述圖形所在平面垂直?為什麼?(2)體會定理中的思想方法。

設計思路:問題1強調了定理中相交的條件,讓學生加深對定理的理解,更好的接受、確認定理。問題2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感受數學思想。

Ⅳ、技能演練 應用鞏固

例1 求證:如果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垂直於一個平面,那麼另一條也垂直於這個平面。

方法一 線面垂直的定義

方法二 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設計目的:採用師生共同分析的方法,由學生口述證明方法,教師板書並規範證題格式,最後指出該結論可作為定理使用。通過學生回答關注學生表達, 通過教師板書體現示範功能。

例2 在正方體ABCD-A’B’C’D’中,求證:BD⊥平面ACC’A’ .

設計目的:例2源於課本,以本為本,由淺入深,體現梯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演-提供範例,規範解題格式;演-設置平台,促進討論交流;演-指導學法,提升思維層次.

平面中,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過平面α外一點A向平面α引垂線,則點A和垂足B之間的距離叫做點A到平面α的距離。

過平面α外一點A向平面α引垂線,則點A和垂足B之間的距離叫做點A到平面α的距離。

在空間,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平面垂直。

在空間,過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和已知直線垂直。

Ⅳ、技能演練 應用鞏固

練習:書P23練習1,2,3

設計目的:練習由學生板演,與例題呼應,練,提供了反饋素材,關注了學生表達,完善了認知結構。體現教與學的一致性。

Ⅴ、回顧反思 小結作業

小結 1、 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思路:學生的回答不盡統一,但能體現出學生的個性發展,符合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思想。

作業

1、閲讀課本,整理課堂筆記;2、書P28習題2.3 3、預習線面垂直的性質4、(探究題)證明:在空間,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平面垂直。

設計理念:作業分多形式、多層次,體現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原則,並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五. 説明和反思

(一)設計説明

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強調學生的品德、思維和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重視討論、交流和合作,重視探究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和養成。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二)過程反思

反思促使我們學習,學習促使我們進步。

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有意地設計了一些鋪墊和引導,既鞏固舊知識,又為新知識提供了附着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藴涵着化歸思想、類比思想,設計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方法,從注意教師的“教”,轉向關注學生的“學”。

(三)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採用了傳統教法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有機結合。

藉助多媒體顯示傳統教學中難以顯示的動態圖形變換,分解了空間想象的難度,藉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多媒體動畫演示代替不了學生動手畫圖,能夠讓學生想象的,就不應通過動畫變成直觀,能夠讓學生動手實踐的,就不應通過動畫去演示,所以課件在本節輔助教學的同時傳統教法也起着積極的作用。希望能把二者完美的結合起來。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