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實用】説課稿模板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4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説課稿模板9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知道“增加幾倍”與“增加到幾倍”的不同含義,並體會兩者的區別和聯繫。

2、通過學具擺放和畫線段圖的方法正確分析複合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積累用類比法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並正確解答“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相關複合應用題。

3、根據實際問題解決,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閲讀習慣、發展尋求多種解答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理解並區分“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的含義。

二、説教法

1、第一層次

出示:(1)、我原來有2個圓片,現在增加3倍是幾個圓片?(2)、 我原來有2個圓片,現在增加到3倍是幾個圓片?學生通過畫圓片,擺圓片,從具體的實物比較中理解增加3倍、增加到3倍的不同含義,把抽象的知識化具體去理解。

2、第二層次

出示:上個星期小胖他們班舉行了“燭光晚會”的班隊活動,大家都帶了水果。

小胖:我帶了3個蘋果。

小巧:把小胖帶的蘋果數增加2倍,就是我帶的蘋果數。

小丁丁:把小胖帶的蘋果數增加到2倍,就是我帶的蘋果數。

師:想一想,小巧和小丁丁,誰帶的蘋果多?請用線段圖來表示這三個小朋友所帶蘋果數量之間的關係?通過畫線段圖再一次間接的理解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的不同含義。

3、第三層次

在概括出了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的不同含義後,也明白了增加幾倍就是增加到幾加1倍,獨立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練習形式多樣,有直接列式解答、選擇題、判斷題等題型反覆鞏固本課的知識點。

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

教學內容:第五單元P6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知道“增加幾倍”與“增加到幾倍”的不同含義,並體會兩者的區別和聯繫。

2、通過學具擺放和畫線段圖的方法正確分析複合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積累用類比法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並正確解答“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相關複合應用題。

3、根據實際問題解決,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閲讀習慣、發展尋求多種解答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理解並區分“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想一想,猜一猜 (手勢表示)

1、出示:我原來有2個圓片,現在增加3倍是幾個圓片?

我原來有2個圓片,現在增加到3倍是幾個圓片?

2、思考:原來都有2個圓片,增加了之後,圓片的個數不同了,是什麼原因呢?

(出示板書:增加3倍、增加到3倍。)

3、你是怎麼理解這兩句話的?(指名回答)

4、請大家通過快速地畫圓來驗證現在圓片的個數,看看你剛才猜測的答案對不對。

5、請兩個小朋友把你畫的分別擺給大家看。 (師把學生擺的補充完整)

6、交流:(結合圖你是怎麼理解這2道題的呢?)

(1)、同桌討論:

(2)、集體交流:

(3)、小結:

(把原來的2個圓片看作一份,現在增加3倍,就是在原來一份的基礎上(畫虛線)增加這樣的3份,求現在有圓片的個數就是求原來的4倍是多少,或者2的4倍是多少,或者4個2是多少?,*(出示板書:原來的4倍;2的4倍)

把原來的2個圓片看作一份,(畫虛線),現在增加到3倍,就是增加到這樣的3份,求現在有圓片的個數就是求原來的3倍,或者2的3倍是多少;3個2是多少?(出示板書:原來的3倍;2的3倍)。

8、這2道題除了擺圓片來理解題義,我們還可以通過畫線段圖的方式來理解。(媒體出示)(怎麼畫,請一個小朋友來説,我來畫)

9、看着線段圖同桌再相互説説題義,再次區別一下“增加3倍、增加到3倍的不同含義。

10、求現在有幾個圓片,這2道題又分別怎麼列算式呢?

(1)、 2×4=8(個),4指的是什麼?

2×(3+1)=8(個)

2×3+2=8(個)

(2)、 2×3=6(個)

(3)、從這三個算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圓片增加3倍,原片總個數就是增加到4倍,齊讀)

11、同學現在你們明白增加3倍和增加到3倍的區別了麼?那我們繼續學習。

二、加強

1、師:上個星期小胖他們班舉行了“燭光晚會”的班隊活動,大家都帶了水果。

小胖:我帶了3個蘋果。

小巧:把小胖帶的蘋果數增加2倍,就是我帶的蘋果數。

小丁丁:把小胖帶的蘋果數增加到2倍,就是我帶的蘋果數。

師:想一想,小巧和小丁丁,誰帶的蘋果多?

(手勢表示:小巧多1,小丁丁多2.一樣多3)

2、請用線段圖來表示這三個小朋友所帶蘋果數量之間的關係?

並列式計算。

(同桌相互交流)

3、集體交流(以學生為主):

(把小胖的3個蘋果看作一份,小巧的蘋果個數是在小胖一份的基礎上(畫虛線)增加這樣的2份,所以小巧的蘋果個數就是小胖的3倍,也就是3的3倍。

小丁丁的蘋果個數也是把小胖的3個蘋果看做一份,增加到2倍就是增加到這樣的2份,所以小丁丁的蘋果個數就是小胖的2倍,也就是3的2倍。

(同桌相互説一説)

4、列式 (3×(2+1);3×3;3×2+3 3×2)

5、小結歸納:

(1)、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前面兩題),我們解決了幾類問題?一類是(增加到幾倍的問題),還有一類是(增加幾倍的問題)

(2)、揭題: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增加幾倍”和“增加到幾倍”。

(3)、師:那麼,增加幾倍和增加到幾倍到底有什麼區別?你們能用簡單地數學語言歸納一下嗎?

一個數增加 幾倍,就是這個數的 (幾+1) 倍。(板書)

一個數增加到 幾 倍,就是這個數的 幾 倍。(板書)

三、練一練:

(現在對“增加幾倍”和“增加到幾倍”理解了嗎?你能獨立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麼?)

1、上海近幾年加快了城市建設的步伐,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出示: 1993年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積僅約7平方米。至20xx年底,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積增加到2倍。20xx年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積約多少平方米?(獨立做、同桌交流、個別交流)

2、學校組織學生為災區捐款,三(1)班捐款110元,三(1)班的捐款數增加3倍就是五(1)班的捐款數,五(1)班捐款多少元?

3、選擇題 (世博會剛剛舉行過,老師要考考你們有關的問題)

(1)、以色列館佔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把它的佔地面積增加到5倍,就是德國館的佔地面積,德國館佔地面積是( )平方米。

A、3600 B、4800 C、6000 D、7200

(2)、荷蘭館的佔地面積是5000平方米,把它的佔地面積增加3倍就是中國館的佔地面積,中國館佔地多少平方米?算式不正確的是( )

A、5000×3+5000 B、5000×3

C、5000×4 D、5000×(3+1)

4、判斷:

(1) 四年級參加“紅讀”興趣組的學生有10 人,增加到3倍就是參加書法組的人數,書法組有30人。( )

(2) 20xx年二月,四(5)班共在“家校互動”網上發帖30條,增加5倍正好是三月份發的條數,三月份比二月份增加150條。

(3)小巧帶了12顆巧克力,小亞帶的顆數增加到3倍就和小巧一樣多了,小亞帶了36顆。( )

四、拓展:

述:近幾年寶山區由於房地產開發加快,對居住區環境質量要求提高,直接促進了寶山區居住區綠地面積增長。與其它各區相比,寶山區居住區綠地總量僅次於浦東新區。

出示:

寶山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年份 (m2)

1995 3

20xx 5

20xx 15

用“增加幾倍、增加到幾倍”説説不同年份之間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的情況。

説課稿 篇2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規範中的新內容,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新課題,沒有多少經驗可供借鑑,作業一個嘗試,下面我就這節課做簡要説明。

首先談談教材內容和特點,是新課程規範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次綜合性學習圍繞感受自然展開,沒有現成的教材。教材來自學生收集、整理、加工的資料,來自於教師的知識準備,資料的準備。大自然是富饒、美麗、慷慨的,它給予人類取之不盡的食物,飲之不盡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氣;自然又是多情可愛的,它所擁有的山川草木,風花雪月、藍天、黑土、大漠、綠洲,激發了一代又一代風格各異的人們,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偉大!大自然自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本美學教科書,一本哲學教科書,一本優秀的文學畫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因而,藉助這次綜合性學習,讓學生上一堂美學課,上一堂文學課,意義重大。學生在蒐集資料中涉獵了大自然的許多方面,與大自然進行溝通對話,與同學實現了合作。在這種教材的指導下,聽説讀寫,尤其是口語交際滲透於綜合性學習中,在綜合性學習中提高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從教法看,本節課着重從以下幾方面貫穿新課程規範的理念:

1、解放學生的手,解放學生的眼,解放學生的嘴,解放學生時間、空間,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動手收集資料:優美多姿的山川,五彩斑斕的大自然,讓學生一飽眼福;讓學生扮演、七嘴八舌表達情感;讓學生大膽想像、聯想,豐富自身。從資料蒐集、整理到效果展現,學生經過許多酸甜苦辣,但每一種滋味都是珍貴的。

2、注重創設情境。在鋼筋水泥房裏感受大自然,難免有些遺憾。但大量自然風光圖景彌補了缺乏,使學生能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

3、把聽説讀寫特別是口語表達融匯課堂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學生能力的提高。

從學法上看,本節課力求使學生鞏固一些學習要求,改變不好的學習習慣:

1、動手、動腦習慣。這是主動學習的表示。課前收集、整理資料,準備解説詞,讓學生養成好考慮好動手的習慣。

2、敢於表示,顯示風度。在對學生口語交際評價中一直提到“現場風度”,因為它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素質,不可忽視的能力。在不時練習實踐中,提高個人的應變能力。

3、協作精神。本節課涉和小組活動,要求他們團體合作,也只有這樣,才幹發明出好作品。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説課主題: 龍的傳人

學習水平: 水平二

説課內容 : 合作跑與遊戲

指導思想 :本課遵循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創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練的過程中感受自主與合作的快樂,既掌握了知識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處於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

二、學情分析

小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好奇。這樣的天性應該予以保護,而不是抹殺,要想使學生保持這種好奇心,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設計出能吸引學生、使之產生好奇的教學情景喚起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越學越愛學。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 相互配合、能進行合作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創新和表現能力。

教學難點 ------ 快速安全的完成合作練習。知道尊重他人,養成與人合作的好習慣。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體會合作跑的概念,使學生掌握合作跑的技術方法。

2、技能目標:發展學生的速度、肌肉力量、靈敏性、協調性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通過不同的協作練習,能與同伴一起分擔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正確理解合作與競爭。利用“龍的傳人”情景教學,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國熱情。

五、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示範法、情境教學法、遊戲比賽法、談話啟發法等。

學法:觀察法、練習法、討論法、比較法、自主學習法等。

六、教學過程

體驗性導入 引龍 學龍

引龍 教師:在舉國上下喜迎六十週年之際,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內心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同學們,你們喜歡龍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龍的文化。先一起來學龍的樣子吧。

學龍 龍飛鳳舞----伸展運動 生龍活虎----擴胸運動

龍馬精神----踢腿運動 活龍活現----體側運動

神龍擺尾----腹背運動 龍騰虎躍----跳躍運動

簡單的徒手操被我賦予了龍的色彩,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更喜歡我們的熱身運動了。通過適當的運動,活動開身體的各個部位,使人體能夠有準備地從相對安靜狀態逐步過渡到運動狀態,提高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為後面的活動奠下基礎。

自主性學練 舞龍 游龍

我設計的第一個活動是舞龍,利用學生熟悉的迎面接力跑,然後我加以啟發學生,讓他們用跳繩繫住兩個合作者的腿進行兩人三足跑的活動,並命名為“二龍戲珠”。一次特別的活動,孩子們一個個都暗暗地給自己鼓勁,一定要和同伴配合好,順利地完成任務。為此,他們想盡了辦法,在不斷的地嘗試中,一組組隊員終於都能快速安全地到達目的地。

第二個活動是游龍,在學生初步感受到兩人合作跑的樂趣,基本找到合作跑的節奏感和方法後,再對學生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讓他們進行四人次的合作跑,也就是我説的“車水馬龍” 。孩子們一邊理解着成語,一邊享受着合作跑的樂趣。老師沒有刻意的教授合作跑的動作技術,而是讓學生自己體會動作,他們靠喊“一二一二”“嘿喲嘿喲”終於逐步掌握了兩人到四人合作跑的節奏和技巧,能快速又安全地到達目的地。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聲中達到了最好的教學效果。

鞏固性提高 戲龍 頌龍

第三個活動是戲龍。孩子們最喜歡的莫過於遊戲,因此針對本課的特點,我選用了投擲類的遊戲“打龍尾” ,在遊戲中孩子們再一次的複習了合作跑的動作技巧,同時充分利用跳繩這一小器材使學生連在一起成了一條真實的龍,並讓一名學生自制了繩球進行了打龍尾的遊戲,在玩中神不知鬼不覺地提高了擲遠的和擲準的能力,這樣的安排使教材搭配也更為合理,更為適用。也使得體育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不至於浪費 。

頌龍 既然大家這麼喜歡龍,下面我們就用自己的方式(説、唱、畫、演……)來表達對龍的喜愛之情吧!

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從而達到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的目的,同時滲透美育,陶冶情操。通過説、唱、畫、演這些方式考察了學生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藝術素質、創新能力等,在整節課中有音樂,有美術,有勞動,有語文多學科有機的整合,使得本節課更加豐富多彩,使得本節體育課不僅僅是隻停留於體力、體能的教學,而把它延伸到了一個更寬更廣的精彩世界之中。

一節合作跑的課就這樣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我通過引龍 、 學龍、 舞龍、 游龍、 戲龍、 頌龍這些活動,沒有提一個“跑”字,學生卻滿頭大汗。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在水到渠成中不覺完成了,直到下課學生還意猶未盡,不肯離去,久久沉浸在課堂上的快樂情緒中。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使學生學得活潑,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愉快,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最終在五個學習領域中完成水平一的教學目標,使每位學生在本節課中都有不同的收穫和進步。

七、教學特色

1、學習方式自主化:

2、課堂教學情景化:

3、多學科合作化:

4、場地器材利用最大化:

八、教學效果預測

心理狀況預計:因為對教材、學情、重難點、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教法與學法的選擇遵循了教學原則和學生生理、心理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動作技能的形成規律,學生能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

生理狀況預計: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練習密度35﹪--45﹪

九、場地器材

跳繩若32根

圓形場地四個

綵球四個

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蝶兒翩翩》是選自中班下學期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次主題二的一節教學活動。音樂《化蝶》是一段經典的音樂,旋律舒緩,優美,感人,是ab兩段體的樂曲。a段朦朧而寧靜,猶如花、蝶在甜甜的夢鄉里。b段分四個樂句,音樂的旋律優美動人,彷彿蝴蝶在翩翩起舞。這兩段音樂結構完整,形象鮮明,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根據新《綱要》藝術領域中的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三個方面我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欣賞《化蝶》,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過程中分辨樂句,大膽表現並創造停止時的動作造型。

3.大膽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心情愉悦地與同伴交往。

根據孩子地現有水平我把活動重難點定為:在感受過程中分辨樂句,模仿蝴蝶飛以及創造停止時的動作造型。是想通過欣賞音樂,讓幼兒自主探索、嘗試自編動作自由發揮,互通信息,利用這種開放性的形式給幼兒的自我表達提供豐富廣闊的天地。

説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活潑歡快的樂曲;幼兒已有對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識;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飛等基本動作。

2.物質材料準備:樂曲《化蝶》、圖譜、錄音機、蝴蝶頭飾、指偶。

3.環境準備:佈置花園場景、各種各樣的花。

説教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為“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個教法:

1、多通道參與法:多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欣賞,並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通過與樂曲內容相吻合的圖譜,幼兒喜歡的造型等,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賞心悦目的音樂視聽覺環境,給孩子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幼兒感受與鑑賞興趣。

2、遊戲表演法:通過多種組織形式,使幼兒能充分感受樂曲,在此基礎上獲得情緒體驗,引起聯想、想象,並嘗試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説學法

根據幼兒注意力時間短,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徵,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學法:

1、用聽、説、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因為幼兒欣賞音樂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幼兒只有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音樂地旋律。在聽的過程中結合圖譜、師幼對話及動作表現等形式讓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幼兒對音樂地理解和表現力

2、指導幼兒通過自由表達的機會,融合語言、舞蹈動作等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説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題,啟動情感。

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為此,活動一開始,我就用謎語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提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生動的形象啟發幼兒的情感。從而使幼兒自覺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二、初步欣賞,視聽結合。

為使抽象的音樂欣賞變得形象生動、富有童趣,我設計了在欣賞——設問——再欣賞——再設問這一環環相扣的過程中,使幼兒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主動地去感受,去體驗,去接納,去欣賞音樂《化蝶》的美。如:“聽這首《化蝶》,你感覺到了什麼?”你好像看見了誰?它在幹什麼?“我們再來聽聽樂曲中蝴蝶在幹什麼?”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讓音樂欣賞活動真正成為幼兒的精神創造活動。

三、動作表達,分辨樂句。

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音樂興奮的語言,對幼兒有較大的感染力。他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強烈地需要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動作與音樂的結合一方面增加了音樂欣賞活動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幼兒能較形象直觀地掌握樂曲四個樂句的結構特點。通過自由發揮,互通信息,給幼兒的自我表現提供了豐富的廣闊天地。“小朋友,我們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幾次?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示”。(出示圖譜,播放音樂,請幼兒伸出帶蝴蝶指偶地食指,手劃節奏,由此感知樂曲有四句。)再次把問題拋給孩子,在討論後得出結論。再次欣賞交流,驗證自己的想法,更易於讓幼兒感知音樂。教師給予總結,並提出要求,激起幼兒地創作慾望:“我們聽出來了,這首樂曲共有四個樂句,那除了用剛才的方法,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停頓的地方呢?(幼兒探索、嘗試自編動作)依據個別幼兒的介紹,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因為綱要明確指出,藝術活動要使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兒掌握音樂之後,整首欣賞請幼兒區分什麼時候是蝴蝶飛的,什麼時候是擺造型的。此階段能夠更好地完成目標。分解重難點。

四.創編動作,感悟音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輕鬆自由寬鬆的體驗環境,幼兒可以用各種動作,隨着音樂旋律釋放表演激情,教師不斷髮現孩子創造的閃光點,並給予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感。從而發揮主體性,發展創造力。突破了重難點,這個環節有以下幾個步驟:

(1)、師談話:我們和樂曲裏的蝴蝶仙子一起飛到花園裏去採花粉吧,聽清楚,蝴蝶姐姐什麼時候飛、什麼時候停下來。停下來地時候,做一個最漂亮的動作,好嗎?集體創編蝴蝶飛舞動作,並隨音樂表現。

(2)、老師:“我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結束的時候就用一個非常優美的造型來表示”。“還有誰想來表演”。

(3)、師談話:讓我們想想看蝴蝶還會怎樣的造型?鼓勵幼兒合作擺出靜止造型。

(4)、提供盆花(自制紙花)蝴蝶頭飾,蝴蝶仙子要帶小蝴蝶去花園裏採花粉啦。在結束階段把孩子們的興趣引向自我欣賞和獲得滿足感上,集體表演後幼兒在歡快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説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角提供各種材料,從而把興趣延伸到對新的藝術活動地需求和期待。幼兒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如用打擊樂器敲敲打打;可以用畫筆塗塗畫畫;也可以戴上蝴蝶或花朵頭飾,兩兩相對地表演,以此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求動圓圓心軌跡”是高中課本《平面解析幾何》(試驗版)第七章直線和圓位置關係的習題課,它利用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來探索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求法。通過利用幾何畫板作圖,學生找到了另一種全新的曲線――橢圓,為下一章的學習埋下伏筆。

在知識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包括:點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圓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同時也學習了用代數方程研究曲線性質的“以數論形,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求動點軌跡方程的方法——直接法(設動點p(x,y),利用性質找出方程)。

在技能方面,學生已經學會了用“幾何畫板”作出靜止圖形和一些簡單的動畫,有助於學生對動點軌跡的理解。

2、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動圓圓心軌跡的求法;難點是利用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得到等價關係,從而列出方程。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和學生的具體的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掌握軌跡問題的一般求法;

(2)掌握圓的定義及其性質;

(3)掌握利用幾何畫板作動點軌跡。

2、能力目標使學生在問題的研究過程中,進一步地領會求動點軌跡的思想方法,更深一步地瞭解、運用圓的定義和性質來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幾何畫板的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利用幾何畫板的作圖,增強問題的直觀性,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特別是對抽象能力不強的學生有較大幫助,樹立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共同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運動與靜止的相互關係。

三、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用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用的主要是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法、計算機輔助教學、講練結合的方法。

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符合辯證叭物主義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符合教學論中的自覺性、積極性、鞏固性、可接受性,教學與發展相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等原則。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是通過教學中的引導、啟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我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動圓的性質,利用幾何畫板工具作出動點的軌跡,給抽象軌跡以直觀感覺,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講練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去完成軌跡方程的推導,熟練公式,鞏固圓的性質及定義。通過題組教學法,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等價轉換、數形結合等思想,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四、關於學習方法的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必須在傳授知識給學生的同時,教給他們好的探索方法,也即讓他們“會學習”。

首先,讓學生根據條件作圖,學生在作圖時肯定要尋找作圖的條件(這就是立方程的等價條件),再通過作出的圖象引導學生如何求出軌跡的方程。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通過作圖,即熟練了幾何畫板這個工具又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方程的推導,深化了學生對圓的認識,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4至5人一組);(2)從學校局域網或inter網下載幾何畫板軟件並安裝;(3)佈置幾個作圖題,要求學生在興趣小組活動時協商解決。

問題的引入

首先,提問學生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目的是讓學生知道這節課所用的知識。

再次,給出學生要解決的問題,分成兩問,第一問:試作出過定點a(6,0)且與圓相切的動圓圓心軌跡是什麼圖形?

問題解決步驟

第一步作圖:學生分小組討論和作圖(每個小組兩台電腦)。由於作圖時學生可以討論,在這種相對寬鬆的條件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老師巡視,輔導學生作圖(主要目的是要學生得出動點的性質)。展視學生成果,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如果學生沒能作出則展視事先準備的課件);

第二步找依據:提問作出圖象的學生,作圖的依據是什麼?(動點到原點和定點的距離之和為定長10)你能寫出代表這個圖像的方程嗎?

第三步推導方程:將作圖依據轉化為符號語言。設p(x,y),則由學生提出的依據可以得出|pa|+|po|=10,然後將各點的座標代入、化簡即可。

第四步歸納:求動圓圓心的軌跡方程的關鍵在於找到動圓圓心的所具備的特殊性質,從而找到立方程的依據,最後代入化解即可。

補充説明

上述過程始終圍繞着學生展開,基本按照提問——學生思考、製作——再提問——學生推導、計算的流程進行。第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先看到了問題的結果。其次也培養他們相互合作的精神,並提高了學生幾何畫板的運用能力。第二步的目的則在於本問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核心部分,所以務必要請同學們注意。第三步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加強運算能力。第四步的目的是從解決動圓圓心軌跡方程得出一般動點軌跡方程的求法。

另外,本節課的另外兩道例題也將按照該步驟進行下去,在此就不再詳述。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熟練掌握了動圓圓心軌跡的求法,以及一般動點軌跡方程的求解步驟;在此過程中,同學們還更進一步的認識了圓的定義及基本性質;除了掌握了數學知識之外,同學們掌握了怎樣用幾何畫板來作動點軌跡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佈置作業練習冊《圓的性質的綜合練習》

六、教學評價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出現這樣的問題:經過題目的分析後,仍然無法得出立方程的等價條件,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對圓的基本性質,如:圓與直線的位置關係、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尤其是外切和內切)還沒有掌握熟練的緣故,所以除了在課堂上反覆強調之外,還需要通過課堂練習各課後作業來強化它們。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動點軌跡的求法,而且通過作圖掌握了幾何畫板這個軟件,通過方程的推導,更加熟悉了圓的性質,深刻體會到平面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以數論形,數形結合”,提高了運用數形結合、等價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思路的探索和軌跡方程的推導,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以優化,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享受了數學的美。

説課稿 篇6

今天我要説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節印度。我認為説課應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圍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四個環節進行。首先,我對本節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節教材屬於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徵,圍繞環境 ── 資源 ── 人口這一主線,闡明瞭人地關係,為進一步學習區域地理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是教材的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目標: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數量及人口問題; 2. 掌握印度地形和氣候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 瞭解印度的工業概況。

二是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對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的學習,初步學會對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印度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懂得人類必須自覺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一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農作物分佈及其與地形氣候的關係。

本節教材的難點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我確定這個難點的依據一是造成水旱災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複雜的問題。二是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差,難以將諸多的地理因素綜合在一起,得出結論。

重點和難點已經確定,怎樣處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節課我將用兩個課時講解,詳講的內容是印度的人口問題、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採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 “ 以人為本 ” 的教育思想的體現。

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採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和利用圖形展示直觀教學法。我採用這種教法的依據有三:一是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象,解決問題,

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二是根據 “ 二期課改 ” 精神,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直觀的圖形圖表表現出來,變難為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於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圍繞“印度的人口概況,印度自然環境,農業和工業的狀況”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四大問題情景、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激趣設懸導入新課,採用多種直觀手段,有利於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放映幻燈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恆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説: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着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為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 10 億,僅次於中國……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使用直觀的手段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揭曉答案─ - 印度,轉入新課。教材第一部分內容是印度的位置範圍及地形,我將結合多媒體課件,圍繞印度地圖進行講解,通過讀圖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 印度在世界中處於什麼位置? 2. 印度的臨國主要有哪些?它們在什麼位置?(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 (ge) 海相望的國家斯里蘭卡) 3. 找出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説説印度地形分佈的特點。這樣處理可使學生對印度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還可以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即從地圖中獲取知識,在地圖中消化理解知識。

印度人口這一部分內容我採用結合圖表,以問答的形式解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蒐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 從 1951 年到 20xx 年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多少億? 2. 讀圖分析印度人口每隔 10 年的增長速度 .3. 學生閲讀“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數據表,分組討論人口過度增長會給印度帶來的影響,讓學生合作討論,我再做歸納總結。

印度除了人口壓力外,還面臨着水旱災害威脅,我用多媒體展示印度的水旱災害圖片,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自然災害的無情,激發同情心,讓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待自然。

印度水旱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水旱災害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引出下一個難點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

這部分內容我讓學生讀圖合作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 . 對照亞洲氣候分佈圖,看看印度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以圖7 . 38為例分析該氣候類型的特點。 2. 比較分析 1 月、 7 月盛行風向有什麼不同?西南季風對印度的降水有何影響?完成 38 頁表,以説明印度的水旱災害與西南風變化的關係。 這樣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深入淺出突破了難點。最後我做歸納總結的方法解決,這樣既可訓練學生髮散思維,又能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這部分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 、“綠色革命 ” 2 、印度農作物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其中“綠色革命 ” 是次重點,而且容易理解,我採取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自學的方式解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印度農作物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採用結合動畫對比分析的方法解決

我先用動畫向學生展示印度的農作物分佈及印度的降水量分佈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得出結論,我再用表格對比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培養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在教材中,印度工業和印度農業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這部分內容我採用引導學生自學的方式解決,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蒐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

本節課,我設計了兩類練習題,一是填空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二是綜合題,考查學生讀圖、用圖、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兩類練習題,起到了鞏固本節內容,考查學生掌握情況,反饋教學效果的功能。這些練習題確定的原則是:遵守教學大綱,突出思想性、基礎性和教學重點、難點;訓練量適中。

對於課後總結這一環節,我的理解是,總結不應該僅僅為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設計了以下 3 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1. 你學了什麼? 2. 你的體驗是什麼? 3. 你掌握了什麼?因而其總的設計意圖是回顧知識,強化記憶。

本節課的板書我是如下設計的:這種網絡式的板書設計可使知識條理更加清晰,層次更加分明,重難點更加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更加完整。

最後是佈置作業:引導學生髮散思維,作到學以至用,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學習並積極參與。

説課稿 篇7

一、把握課標、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死攸關的燭光》是北師大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蹟,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文共7個自然段,按記敍順序分為兩部分內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紹了伯瑙德母子三人蔘加了祕密情報的傳遞工作,以及他們保護情報採用的方法;接着詳細介紹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樣想盡辦法、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最終使情報安然無恙的保存下來。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從三個維度設計了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聯繫課文內容對重點詞語進行解釋。

(2)技能目標:能聯繫課文具體內容進行解釋,並能結合表演深入體會“輕輕地”、“從容地”、“鎮定地”等詞語的內涵。

(3)情感目標:感悟母子三人的愛國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母子三人語言、神情、動作等所表現出來的沉着、機智、勇敢。難點:體會法國人民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二、發揮主導,説教法

1、創設情境,感受危機

由於本文是距離學生非常遙遠又特殊的時代的故事,對於毫無體驗的他們,唯有情境的再現才能使他們有更大的觸動。因此在新課伊始我創設了以下情境:a、播放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施暴的畫面,配上音樂,加以收集來的資料解説,使學生置身於情境中,初步感受德軍的殘暴。b、以“如果生活在戰爭時期,你要為國家收藏一些絕密情報,你會藏到哪兒?”這一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引起爭論。並牽引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生命懸於一燭”“戰鬥的勝敗懸於一燭”“國家安危都懸於一燭”的危急形勢。使學生很快進入到與文本相應的氛圍中,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併為體會主人公的勇敢、機智、鎮定作好鋪墊,萌發探究故事發展的興趣!

2、以讀為主,師生互動

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物我回響交流的過程”。由於各人經驗、體驗、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對話”的結果必然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在課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讓出來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使學生在自己閲讀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構建自己的認識。然後通過教師的“挑撥離間”引導學生再與文本對話,尋找説服對方的理由,讀中探究,以讀促悟,以想象補白促悟,在師與生的對話中得以引領,使人物形象浮出水面,並使學生在人物的品質面前怦然“情”動,這樣,教學重點已初步突破。

三、突出主體,説學法

為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

1、合作學習法

組織學生交流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敵人周旋,他們各是怎樣表現,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表達,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想象。

2、情感體驗法。在深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人物,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表演話劇,使學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身臨其境,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

3、辯論法。絕密情報最終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麼,到底是誰挽救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呢?通過這一問題的創設,生與生在討論中激發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在辯論中所積蓄的對人物的讚賞之情、敬佩之情噴薄而出,實現以情激情,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抗拒戰爭、渴望和平思想的教育。

4、創造法。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通過老師稍稍的把關後,做自己想做的,學生興趣倍增,使課文完而情不滅,並能通過一些實踐作業去感染更多的人!

我的設計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教學流程

(一)情境渲染 聚焦“危急”

1、播放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施暴的畫面,配上音樂,加以收集來的資料解説,使學生置身情境,初步感受德軍的殘暴。

2、如果生活在戰爭時期,你要為國家收藏一些絕密情報,你會藏到哪兒?

3、母子三人現在處於什麼樣的情境?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呢?

(二)辨中感悟 感受形象

情勢是如此危急,母子三人的生命與這生死攸關的燭光生死與共,怎麼辦?怎麼辦?母子三人是如何與德軍周旋的?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當危險步步逼近時,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樣和敵人巧妙周旋的?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可以在課文旁邊寫寫自己感受。

2、小組交流:三人的動作、神情、語言等方面的表現,強調重點詞語的作用。

3、班裏彙報

(1)伯瑙德夫人的表現,“輕輕地”説明了什麼?

(2)兒子雅克的表現,“從容地”説明了什麼?

(3)小女兒傑奎琳的表現,“鎮定地”説明了什麼?

4、思辨:“絕密情報最終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麼,到底是誰挽救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呢?”

a、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b、學生快速讀課文,找需要的內容,仔細琢磨,尋找理由説服對方。

c、討論:母親,兒子,小女兒各自的表現

d 引導學生歸納是:全家人的貢獻,小女兒起了關鍵作用。

5、句式練習

故事到這裏戛然而止,在這場沒有硝煙卻又扣人心絃的戰鬥中,勇敢機智的一家人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選擇一個你印象最深的人,仿照句式説一兩句話。伯腦德夫人……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兒子雅克……女兒傑奎琳……

(三)扣題抒懷 提煉重點

過渡:同學們,我們共同感受了一個驚險而感人的故事,你的腦海出現的最多是什麼?

1、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如此危險的情勢卻被母子三人化解了,他們是靠什麼做到的呢?(熱愛祖國)

3、此刻,你最想對他們説什麼呢?學生暢説。

(四)學做導演 情感體驗

1.假如將這個扣人心絃的故事編成劇本來演出的話,你認為可以安排幾個場景?

2.假如請你來做導演,每一場戲該怎麼演?認真閲讀課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然後設計表演的要領。

3.組織學生交流伯瑙德夫人與敵人周旋的表演,重點關注“輕輕地”,討論:為什麼要輕輕地吹滅蠟燭?

4.在學生“導演”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表演。

(五)拓展延伸 作業開放

1、小結: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1週年之際,讓我們發出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遠離戰爭,擁抱和平!

2、猜一猜:下一次的絕密情報會藏到什麼地方?

3、《生死攸關的燭光》永遠亮在我們的心裏,帶給我們永恆的感動與震撼。知道了這個故事,同學們下課後最想幹什麼呢?學生自由設計作業。

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一)説設計意圖

歌曲《摘蘋果》是《秋風吹來了》主題活動下的一個音樂活動。這首歌節奏簡單、活潑,內容豐富、有趣,形象地展現出“秋天是各種水果收穫的季節”這一典型的特徵。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的限制,缺乏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無法感受秋天瓜果成熟的美麗。除此之外,小班幼兒好奇心強,思維具體形象,活潑好動。因此,我選擇了這個能讓幼兒通過情景遊戲、律動、感受秋天的音樂教育活動。

(二)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在藝術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因此我本次活動的目標包括以下三方面:

認知目標:願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習簡單的仿編並演唱給大家聽。

情感目標:樂意參與邊摘果子邊演唱的遊戲,體驗秋天水果豐收帶來的快樂。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綱要》中指出藝術領域的目標之一是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因此本次教育活動把“樂意參與邊摘果子邊演唱的遊戲,體驗秋天水果豐收帶來的快樂”作為本次教育活動的重點目標。

難點目標:小班幼兒思維表象不夠豐富,缺乏創編經驗,因此把“學習簡單的仿編並演唱給大家聽”這一目標作為難點目標。

二、説活動準備

蘋果樹、水果實物、圖譜

三、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創設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採用情境創設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通過創設“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園裏的果子成熟了”的景象,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進行簡單的創編,是解決活動難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四、説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遊戲法等。

遊戲法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法。陳鶴琴先生説過“幼兒以遊戲為生命,多遊戲多快

樂”.本活動正是以遊戲貫穿始終,在聽一聽、看一看、説一説、學一學、做一做等活動中學習並創編歌曲的。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在觀察實物(蘋果)的基礎上,過渡到觀察圖譜,從而豐富幼兒的視覺和思維表象,為學習和創編活動做準備。

談話法是幼兒在提問和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好機會。

五、説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通過摘蘋果、吃蘋果等相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創設了一個“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園裏的果子成熟了,他邀請我們去幫它摘果子呢”的情境,並通過摘蘋果、吃蘋果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二)觀察圖譜,學習新歌。

此環節引導幼兒在上個環節觀察實物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實物——觀察、認識圖譜——按節奏朗誦歌詞——學唱歌曲五個循序漸進地學唱歌曲學習新歌。

(三)嘗試用吃過的水果替換原歌詞,創編歌曲。

本環節是解決活動難點的關鍵,教師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畫,鼓勵幼兒把水果替換進去,嘗試把創編的歌曲唱出來。

(四)玩遊戲“摘果子”

此環節帶幼兒回到幫熊伯伯把所有的果子摘下來的情境,請幾個幼兒摘果子,其他的幼兒一起唱歌,

(五)結束活動

通過“幫熊伯伯把果子運回去吃水果嘍!”結束本次活動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之處,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9

《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品德與生活教材第一冊中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二課。根據大綱的安排,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體會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瞭解正確的用眼常識,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思維特點介於感知和具體形象之間。

根據以上分析,我是這樣確定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的:

1、體會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現出初步的同情心。

2、瞭解正確的用眼常識,知道不良的用眼習慣對眼睛可能造成的損害,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瞭解正確的用眼常識和不良的用眼習慣對眼睛的損害。教學難點是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怎樣讓學生輕輕鬆鬆獲得知識,在快樂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感知體驗,寓教於樂。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感知體驗為主,設計大量學生體驗活動,不斷讓學生感受眼睛的重要性,及時調控課堂氣氛,從而喚起學生對眼睛的重視,誘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能積極主動地去思考、理解教師講授的學習內容。我還結合愉快、對比等多種教學方法,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做到樂教於學。同時,我重點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歸納、對比的學習方法,鍛鍊學生的觀察、説話和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根據本班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活動:

活動一

1、師出示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有它可以看書報,有它可以看世界。

生猜謎底(眼睛)

2、教師:眼睛在人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説説眼睛的作用。

3、體驗活動

①找一名學生上台蒙着眼睛畫一張笑臉,説説畫時的感受。

②另找一名學生在蒙着眼睛在教室裏走一圈,説説走時的感受。(師輔助)

③全體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姓名,要求寫得端正、規範。再閉上眼睛寫一次,對比兩次的不同,體驗沒有眼睛的不方便,全班舉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課的開頭我設計了“猜謎語”這個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讓學生猜想,這樣一來,就像磁鐵似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使他們對這堂課充滿了好奇心。接着我讓學生進行體驗活動,真正感知體會到眼睛的重要性,沒有了眼睛做什麼事都不方便。]

活動二

1、師:同學們剛才已經體會到沒有眼睛的不方便了,不過,你們才體會了幾分鐘,卻有一種人要一輩子體驗眼睛看不見東西的痛苦,你們能猜出來他們是誰嗎?(猜:盲人)

2、師:你們能幫助他們嗎?課件出示盲道、殘疾人專用廁所等圖片資料。

[設計這一活動,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同情盲人及眼部有疾病的人,並願意幫助他們。培養學生的同情心,鼓勵學生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活動三

1、學生説説在生活中如何愛護眼睛呢?

2、課件出示:小朋友們這樣做對嗎?為什麼?長期這樣下去眼睛會怎麼樣?(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3、在平時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4、課件出示判決題:這幾個小朋友在平時做到了愛護眼睛了嗎?假如你是眼睛,你想對你的小主人説些什麼呢?並演示如何改正壞毛病。

5、眼睛很容易受到傷害,這幾個小朋友這樣做會造成什麼後果?(小組裏討論,然後在全班交流。)

[這一活動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正確的用眼常識,知道不良的用眼習慣對眼睛可能造成的損壞,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活動四

1、課件出示護眼歌,宣傳用眼衞生,預防近視。

護眼歌

人體眼睛是件寶,

生活學習離不了,

保護視力我牢記,

眼鏡不會把我找,

手不揉眼講衞生,

紅眼沙眼得不了。

2、提議:上了一堂課了,眼睛也有些累了,讓眼睛休息片刻,我們一起來做眼保健操吧!

3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户,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愛護眼睛的好習慣,讓每一個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本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知道了眼睛很重要,要保護眼睛就得注意用眼衞生,每個人都要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發給每個人一張卡片,你能看明白上面的內容嗎?請你把它貼在寫字枱前,每天做到哪項,就在哪一格里獎勵自己一隻漂亮的眼睛,下個星期請你自己畫一個表格,提醒自己,一直堅持到期末,看看誰的成果多。

Tags:説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