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範文彙總10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範文彙總10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這是一篇根據《左傳》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閲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過這種歷史題材的文章,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我擬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瞭解課文大意。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 藉助課文具體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一心為公的精神。

三、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嫩聯繫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四、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新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會通過初讀 指名讀理解文章層次;討論分角色讀,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最後,在通過複述文章,進行點評,理解祁黃羊崇高的思想境界。

本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 自讀自悟法,以讀促講,以讀促悟,以讀悟情。

2、 不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勤於動筆,樂於思考

3、 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

1、 揭示課題,簡介祁黃羊在晉國的身份,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在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課文講了什麼故事,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 初讀之後,鼓勵學生質疑,教師提煉重要問題。

(二) 精讀課文 重點感悟

指導學生精讀可以從人物的對話入手,感悟祁黃羊一身正氣,一心為國的精神。

1、 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2、 在討論交流中,理解 “幾個大國 ” “征伐”

3、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祁黃羊辭職的原因。板書:因病辭職

出示第三自然段 討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怎麼一回事?

1、 理解 外舉不避仇

① 引讀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和信任。從祁黃羊“想了想”“鄭重”體會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② 引導讀第二次對話,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 指導分角色對

2、 理解內舉不避親

① 自讀8到11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這些詞語中體會祁黃羊舉薦兒子是無奈而慎重的決定。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③ 指導學生讀好祁黃羊的話,理解祁黃羊舉薦兒子的原因。

五、小結

採用即興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評議: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第21課《鄉下人家》。本次的説課我設計了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五各方面。

一、説教材: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起到初步實現並輻射這一主題的作用.文章語言質樸,採用白描和勾畫的寫法,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組美畫,讀之,正如作者所言“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把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認知目標:學習作者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情感,發揮想象,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文想象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體會鄉村生活的美。

二、説教法:

朱熹《孟子集註》中説,事必有法,然後可成,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因此我選擇了導讀法、圖示法、情景教學法等來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充分體會鄉下人家自然、質樸的美,從而激發他們對鄉村生活的熱愛。

三、説學法

終身教育的理念並非要求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學習者更多的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真正使他們學會學習。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學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讀説結合法、讀寫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語文教育界前輩劉國正老師提出語文訓練要講求“實”與“活”。所謂“實”指教學體現務實態度,紮實教風,學生在不同階段學有所得,從而使課程目標落到實處。所為“活”,指教學要目中有“人”,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從而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創設情境,順勢導學。

學習寫景的文章,直觀的視覺感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深對文本的感受。上課伊始,我創設了一個鄉下游的情境,用多媒體展示鄉村生活畫面,使學生再次感受到鄉下美景,為後面想象畫面做好了鋪墊。

(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

本課分為兩課時,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本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我圍繞“課文向我們描繪了哪些鄉村美景?”這一問題提出閲讀期待,引導學生潛入文本,默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

1、讀文想像畫面

“讀一讀,説一説”,感受文中的畫面美。

(1)採取多形式朗讀,如學生自由讀、教師示範讀、個別展示讀、小組比賽讀、配樂朗讀等,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讀中品味,從讀中感悟。

(2)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做到讀説結合。

2、凝練概括畫面

(1)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示範為畫面取名。

(2)生生互動,合作取畫名。

3、動情欣賞畫面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欣賞畫面。

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裏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羣地從土裏探出頭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一讀,體會句中哪個字用的好,為什麼?學生通過讀,可以體會到“探”字用的好,因為“探”字讓人感到嫩筍的長勢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機。

引導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體會。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引導學生將鄉下人家房前屋後的瓜藤與高樓門前的石獅子作對比,通過具體事物的想象,一動一靜,鄉下人家瓜藤的可愛與獨特便留在了學生的腦海裏。

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情境體驗法”進行體會。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他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敍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裏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因此,“張揚個性,讓課堂噴湧真情”是教學追求的目標。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分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敍述了“我”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沒想到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我”告訴護士,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挑着重擔翻山越嶺,“我”總以為母親“力大無窮”,卻不知母親只有80多斤的身體,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寫“我”突發奇想,想抱母親入睡,結果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3、體會偉大的母愛,激發學生對母愛的報答。根據實際寫出一段與母親相處的精彩片斷。

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自主提問探究文章大意。

2、通過練筆歌頌母親。

教學準備:

VCD歌碟,演示文稿

教學時間:兩課時

二、説教法、學法。

閲讀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產生優化的效果。我通過抓重點語段,反覆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如抓住母親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這段描寫,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豐富的內心視像,將文本語言伴隨着感性的形象紮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上多次朗讀,揭開文本深藏的內涵。再如為了理解母親的一句樸素話語,我通過畫面、音樂的渲染,讓學生對母愛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文章其實最感動的是最後一段,那是一顆對母親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們。所以在處理最後一段時,我讓學生深情地朗讀,將自己和文本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着感受。接下來拓展的小詩,又反哺了對文本的感悟,讓學生走進新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

在學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礎上,通過語言實踐——傾訴,讓學生表白內心,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宣泄。

1、巧抓興趣點,教師“循循善誘”

新課開始前,教師將課下收集到的有關詩句,播放音樂讓學生朗讀,感受母愛的偉大。接着,以閲讀的方法入手,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並要求學生利用學到的方法,充分的用到本節課的學習中,這樣設計學生學習興趣高,容易接受,積極的投入學習當中。

2、巧抓互動點,教師“穿針引線”。

在教學中,我首先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由且充分地閲讀,積極主動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調。

朗讀的牽引。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説,這是一篇難以理解的文章。很多地方能意會而不會言傳。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反覆地朗讀體驗,以讀促思,才能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讀方式上,,我們不僅採用了個別讀、小組分角色讀、全班齊讀等方式,而且還多次採用了師生接讀、合作朗讀。這樣的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朗讀的激情,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情境。

三、説教學程序。

教學設計:

13〈〈第一次抱母親〉〉(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小助手帶領朗讀上節課學習到的詩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濕卧娘身。

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導入教學

1、出示歌德的話1:會讀書的人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紙面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後。

教師讀。

你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你要讀書,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還要讀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這是上課前老師送給大家的讀書要則,希望今天上課時大家能夠照着這句話説的去做。

2、同學們,歌頌母親一直是千百年以來傳誦不衰的主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歌頌母親的文章《第一次抱母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指導朗讀,感悟深化

1、輕輕打開課本,請一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讀出感情。(學生評價)

2、出示課件1指導對話。

3、自由練讀,分角色讀。

4、過渡,母親最重的時候80 多斤,現在生病了,還那麼重嗎?(生齊答)母親這麼輕,作為兒子,“我”心裏是什麼感受?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二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有關句子。

四、評詞析句

1、出示課件2讀出感覺,竟然是什麼意思?説明什麼?

2、作者沒有想到母親這麼輕,心裏很難過,為什麼難過?答案就在書中,請同學們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課件。

4、讀課件上的內容,透過圖片和文字,瘦弱的母親的肩頭挑着100多斤的擔子翻山越嶺,是怎樣的情景?,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想説點什麼?

(1)指導學生説一説。(1,從腰和腿來説明擔子重不重2、從汗流浹背來説明累不累3、從挑着糧來説明難不難。)

齊讀讀出母親身上擔子的重、身體的累和生活的難。

(2)翻山越嶺是什麼意思?難道只是翻過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是母親走過生活中的一次次坎坎坷坷,一個個難關)

師説:現在你知道翻山越嶺背後的意思了嗎?

(3)出示課件4讀重擔是什麼意思?母親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擔子還有別的擔子嗎?

師説:遇到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為什麼?(板書:母愛偉大)

(4)母愛無處不在,母愛無處不有,出示課件配樂。

(5)多麼偉大的母親呀!多麼感人的母愛呀!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請你有一句話來表達你的感受。(生説)

(6)好吧,請同學們拿起書,就讓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讀出母親的累,讀出母親的偉大。讀句段“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我……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過渡:母親的一生用80多斤的身體承受着這麼多的重擔,而我卻不知道此時作者是怎樣的心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有關語句。(生答,師出示有關課件)

(1)愧疚是什麼意思?我為什麼感到後悔?(母親躺在了病牀上我才來關心,傷了母親的心)

(2)而面對我的愧疚,母親卻母親笑了笑説:“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母親一生中為我們做過那麼多的事,她卻提都不讓提,這是一種不圖回報的愛,一種無私的母愛。板書。)

(3)同學們,母親付出那麼多,護士誇她,她笑了笑説:“提那些事情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從母親的表情,從母親的話當中,你看出了什麼?(分析:1、提那些事情幹什麼2、哪個)

(4)所有母親都是這樣做的。母愛是最無私的,是最偉大的,有人説,世界上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大的是胸懷。其實不然,比天空還大的是母親的胸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就連護士也為之動情。

(5)出示6: 接讀:護士動情的説:大媽,你真了不起!指導大聲的讀三遍

過渡語:同學們説的真好!老師聽到你們的心聲,也被感動了。

(6)面對此情此境,你想為自己的母親做點啥?(生答,師評價)

過渡語:多麼懂事的孩子呀!作者面對病牀上的母親他最想幹什麼?他是怎樣做的?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畫出有關語句。

生彙報。師相機,出示課件

(7)指名讀圖中文字,其他同學邊聽邊觀察圖畫。

師: 看到母親眼角流出的淚水嗎?為什麼流淚?(邊説邊板書:無數次)這是什麼樣的淚水?(生答)

小結: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是又苦又甜的淚水。小時候母親曾經無數次抱我們,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麼激動,如此比較,把最想説的話寫一寫。以“媽媽,我想對您説——————”寫一段話。出示“媽媽,我想對您説——————”(學生展示)

過渡語:太感人了。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體會母愛的偉大。

(8)配樂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五、總結課文

1、今天我們讀《第一次抱母親》一文,用一隻眼睛讀課文,用另一隻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親無畏、博大、無私的胸懷。我們正像哥德説的那樣,是用兩隻眼睛去讀書的,我們的母親是應該得到崇敬和愛戴,我們無論走到哪裏,都要深深記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作業超市

一、以“媽媽我想對你説”寫一篇小練筆。

二、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三、蒐集有關母愛的資料,為“誇誇我的好媽媽”主題班會做準備。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傳説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選編這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二、説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繫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2.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三、説教法

1、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閲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並在閲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閲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創設愉悦和諧的情感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以成功達成目標。

四、説學法

1、讓學生品讀重點句,感悟人物特徵,體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態度變化。

2、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寓意。

五、説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鬆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啊?大家一起回憶回憶,(課件出示圖片)什麼是寓言呢?

今天,老師帶着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這則寓言叫《扁鵲治病》(板書:扁鵲治病)

【目的是通過對之前學過的寓言故事做一個複習,引出對寓言的解釋,順勢導出課題。】

2、教師出示課件,介紹扁鵲。

(二)、初讀感知

1、帶着下面的問題第一遍讀課文:

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正確讀寫下面的詞語;

2、再讀課文,根據自讀提示説説課文主要內容。

過渡:課文大意我們已經瞭解了,那文中的這兩個人給大家留下了什麼印象呢?(出示扁鵲和蔡桓公圖像)

(三)、細讀研討

1、彙報交流。引導分析扁鵲和蔡桓公的特點。

快速默讀課文,誰來説説你眼中的扁鵲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回答。

邊讀邊用曲線畫出能證明他是名醫的句子,並説説你的理解。【這裏我的設計打破常規,不逐段分析,而是以“名醫”為線索,讓學生在找句子的過程中整體感知課文,瞭解扁鵲,能歸納他的特點。】

(板書:扁鵲 醫術高明)形容一個人醫術高明,我們還學過哪些詞?(出示課件)課件顯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症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2、這些成語都是對技術精湛、道德高尚的醫生的高度讚美,而扁鵲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名醫,請同學們帶着讚美之情一起來讀讀這些成語吧。(齊讀)希望大家能牢牢地記住這些美妙深遠的成語,並把它們運用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

3、這麼好的醫生怎麼就沒治好蔡桓公的病呢?分析原因:課文中扁鵲幾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是怎麼説的?

大家再瀏覽一遍課文,根據課件中的表格,小組合作試着表演扁鵲與蔡桓公的對話,同時體會兩個人物的心理。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怒髮衝冠勃然變色 憤憤不平 咬牙切齒 暴跳如雷 怒氣衝衝 怒火沖天 惱羞成怒 拍案而起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怒火中燒 勃然大怒 暴跳如雷 氣急敗壞 大發雷霆 )

這裏讓學生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目的在於豐富學生的積累,並通過這些詞語形象地體會到人物的心情。

【課文的主要部分我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品讀扁鵲和蔡桓公各自表現的句子,讓學生感悟人物的特徵,體會人物品質,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

4.因為蔡桓公對扁鵲的不信任、不高興、不理睬,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才是導致他病死的直接原因。最後他後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指名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麼地方看出蔡桓公也相信他是一位名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後悔。)

5.當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過了醫治疾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病入骨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你想象一下,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6、彙報交流,教師順勢引導提問:蔡桓公的病是一下子就不可救藥了嗎?他的病根到底在哪裏?【這個設計是讓學生理解寓意打基礎。】

7、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扁鵲,(相機板書:固執己見 諱疾忌醫)可扁鵲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勸説蔡桓公治病呢?説明了什麼?(板書:醫德高尚)【這個問題的討論,是讓學生從扁鵲的堅持和擔心中體會扁鵲高尚的醫德。】

8、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生活中,我們身邊有蔡桓公這樣的人嗎?

(四)、拓展想象

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説些什麼?

【引導學生從蔡桓公的身上想到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並進行拓展練習,是要進行知識的遷移,將寓意昇華,提高分辨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作業

1、把《扁鵲治病》這個寓言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2、課外讀《伊索寓言》。【作業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熟悉並掌握課文內容,整合課外資源,開闊眼界。】

六、板書設計

這課的板書,我以歸納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得出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的道理。

附板書設計:

扁 鵲 治 病

扁 鵲 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蔡桓公 諱疾忌醫 固執己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5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的一部由歷史小説改編的課文《三顧茅廬》,課文講述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重點表現了劉備對賢才的虔誠和渴求,同時看出諸葛亮的的確確是一位曠世奇才。本課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小學生閲讀,細節描寫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環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方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強化寫作技巧的一個很好的素材。

學生們雖然對《三國演義》的一些小故事略知一、二,但畢竟不夠全面,所以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背景也瞭解得也不夠透徹,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相結合的教學目標體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色,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説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事物之間的聯繫,學習“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4、憑藉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感受劉備三請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我將目標3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目標4為是教學難點。

以上目標,我初步設想通過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我將採用“質疑讀、合作讀、評價讀”等多個層面的讀來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首先,我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插曲,為學生再現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出示課題,在引導學生通過字典來理解“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的意思後,以“劉備三顧茅廬是為了 ”這一填空,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接着,結合初讀檢查,指導學生再讀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着”、“塞”兩個多音字,運用多重方法理解詞語,如通過查詞典來理解“蜿蜒、茅塞頓開”;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輔助、悠然”。在讀的過程中,可以採用指名讀、小組讀、評讀等多種方式,着重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流利,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脈絡,初步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我還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課堂作業,找到文中三個比喻句抄寫下來,想想句子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為下節課進一步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第二課時的設計

這一課時的教學,我設想以“誠心誠意”為品讀文本的切入點,通過“複習導入,整體感知”“精讀感悟體會誠意” “品悟比喻句,讀寫結合”三個環節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一、複習導入,尋找切入點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瞭解。所以,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劉備這個人物的印象,在學生的交流中,我相機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鼓勵學生通過自讀、評讀感受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並由這一詞語引發疑問:劉備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方面?劉備為什麼對諸葛亮這樣“誠心誠意”?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得到了哪些回報?讓學生以此為切入點,隨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線索更清晰,更能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精讀感悟 體會誠意

1、抓住人物對話,感悟人物品質

圍繞以上3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到二——四段中去圈一圈,畫一畫,分別用_和﹍,找出人物對話及人物的動作,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讀一讀,品一品,體會其中的含義,品味人物的精神。而後指導學生有層次地進行彙報,教師適時點撥。例如:在學生彙報人物對話一部分時,我相機出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想象對話時的場面

,教師適時範讀,指導學生讀出張飛“嚷”時的語氣和神態,體會他嚷時不耐煩的心情及他率直的性格。讀出劉備責備兄弟時的內心的想法,體會出他對諸葛亮的尊重。這時學生再讀時眼前的畫面更加真實,學生也更能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2、抓住人物動作,體會誠心誠意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在學生彙報人物動作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重點句子:“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階下等侯。”中的“下馬步行、輕輕敲門、“恭恭敬敬”等詞語體會劉備對諸葛先生的尊重,屆時,我還將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詮釋自己的理解,如通過朗讀再現當時的畫面,通過課文的插圖,感受劉備的謙卑。通過表演體現劉備的求才若渴的心情。接着,我啟發學生想象:劉備就這樣等啊等啊?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這樣站了多久?此時此刻,劉備會想些什麼?在學生的交流中我引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句名言,此時,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

這時再次引出課前的問題:劉備為什麼對諸葛亮這樣“誠心誠意”?“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得到了哪些回報?”並引導學生自讀第四小節,透過“羣雄紛爭”“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結合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學生不難看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劉備有了諸葛亮的指點更是撥開雲霧見青天。這也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

三、品悟比喻句,讀寫結合

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回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三處比喻句:“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裏的山岡蜿蜒起伏,好象一條等待時機的卧龍。”“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啊!”,指導學生想一想,句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這樣比喻有什麼好處,引導學生仿照例子説幾句比喻句。在此處,我還將安排一個小練筆,讓學生結合文後第5題的要求,用來到……只見……進行仿寫,使讀寫結合落到了實處。

在課後,我將佈置這樣幾個供學生多項選擇的作業:1、讀讀《三國演義》,將精彩段落摘記下來。2、將《三國演義》的一個小故事改編為小課本劇,在班會上進行表演。

以上是我的初步設想,在教學中,我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及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8.三顧茅廬

誠心誠意

劉備 —————→ 諸葛亮

←—————

輔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6

【教材簡析】

語文園地二圍繞“觀察與發現”安排了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等五塊內容。口語交際趣味性較強,通過比眼力,交流觀察感受,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觀察帶來的樂趣。

本組習作的內容和要求與剛剛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要求學生寫下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有兩種習作的形式供學生選擇,一是自己擬題目,寫一篇記敍文;二是用《觀察日記×則》為題,把自己對某一事物進行連續觀察的情況以日記的形式整理出來。

【教學目標】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並敢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2、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4、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5、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教學建議】

1、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是: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並敢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教學時,可以按照教材提示的步驟安排交際活動,重點放在交流“想到的內容”和“觀察的感受”。教材中的左圖,可以從樹上找到隱藏着的10個頭像。右上圖,從黑白兩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間白色的部分是一個杯子,兩邊黑色的部分是兩個側面頭像。右下圖,通過對畫面進行不同的組合,可以看出兩個頭像:一個是小女孩,另一個是老婦人。

可以採取在小組內開展競賽的方法進行教學,看誰發現得快,發現得多,然後在班上交流各自的發現。在交流時,要引導學生説一説:一開始看到的是什麼?後來又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並由此説出觀察的感受。最後,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觀察的方法和習慣:觀察要仔細,要反覆地看,多個角度看。

2、習作對學生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地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對本次習作的指導,可以按以下的步驟進行。

(1)圍繞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最近你觀察過什麼事物?是在哪裏觀察,怎麼觀察的?觀察的時候你發現了哪些新奇的事情?哪些地方讓你感到有興趣?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談話中,捕捉習作的內容,激起習作的慾望。

(2)教師交代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學生交流各自打算寫的內容,教師作適當的點評,引導全班學生相互啟發。

(3)教師對觀察日記的寫法和格式稍作指點。

(4)學生試寫。

(5)?選典型的習作進行作中講解。

(6)繼續修改完稿。

教師對習作進行批改後,要認真進行講評,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學生的作品,還可讓學生談談這次習作的體會。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神奇的機器人是鄂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説明文,他説明的對象是現代社會高科技背景下的各種新型的神奇的機器人。採用的主要説明方法是舉例子。學習本文,要讓學生通過閲讀課文對神奇的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對現代科技的進展有所瞭解,對科學奧祕產生探索的慾望。

課文主要介紹了“能追捕罪犯的機器人”、“寵物機器人”、“音樂機器人”、“足球比賽機器人”、“仿真機器人”等數種機器人的神奇功能,説明了現代機器人能幫助人們工作,完成許多人們做不了的事,還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課文緊緊圍繞“神奇”二字,按照先總後分的結構介紹各種機器人的神奇之處。

1、説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能用“日新月異”、“大顯身手”寫句子。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抓住關鍵的詞句,通過讀、説活動,體會到機器人的神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説明事物的方法,瞭解常用的基本的説明方法。

4)通過閲讀課文,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

2、説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體會到機器人的神奇。

3、説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説明事物的方法,初步瞭解舉例子、作比較這些常用的基本的説明方法。

二、説教學方法

1、以情激情,使文本煥發生命力

2、創設情景,給課堂注入活力

3、面向全體,讓學生自由表達

三、説教學時間

兩教時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學習生字,感受課文第2、3自然段介紹的機器人的神奇。

第二教時:

一、回顧上文,引入新課

1、師:上一節課,咱們一齊到機器人博覽會上的一號展廳遊覽了一次,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千奇百怪的機器人。(板書:千奇百怪)

還記得他們嗎?

2、師:遇到危險的情況,這些機器人就能大顯身手;一些人們做不了的事,他們做起來卻得心應手。(板書:日新月異)

二、抓住詞句,感受神奇

1、師:那,除此以外,二號展廳裏又會有哪些神奇的機器人,想不想去看一看?快速瀏覽課文的第4-8自然段,你發現二號展廳裏又有哪些機器人呢?

2、生交流(教師板書名稱)

3、師:看來這次博覽會真是羣英薈萃呀,光瀏覽一遍怎麼行呢,趕快靜心下來,認真地默讀每種機器人的介紹詞,把能讓你感受到神奇的詞句勾畫下來。

同桌小夥伴把你勾畫的詞句讀一讀,把你感受到神奇的地方説一説。

4、全班反饋交流:看來大家都被機器人的神奇給吸引住了,選一種你最感興趣的給大家介紹介紹。

出示句子,強調“惟妙惟肖”、“以假亂真”。是呀,模仿的幾乎一摸一樣,都可以以假亂真了!指導學生讀出“神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是語文S版六年制小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一首讚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讚美了祖國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能理解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採用指導朗讀、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偉大,引導學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國的雄偉和山河的壯麗。

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沙漠”、“海灣”、“健康”、“三峽”、“泰 山”、“宏偉”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每一小節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句意思。

情感態度目標

1、以問題為線索,理解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看到了什麼?想 象到了什麼?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説教學對象

四年級的學生喜歡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並具有一定的自行上網

運用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默讀時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的充分自主學習為主,發揮多媒體的多項交流功能,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通過讀、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學習課文。 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説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情感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達到情感昇華”。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把祖國美麗的名山大川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突破重點和難點。發揮多媒體綜合功能,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以達到幫助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同時,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課件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節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 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 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沒有情感的人。” 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説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問題引人,激發興趣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視頻錄音) 深入學習,品詞品句(課件) 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總結全文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結束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

(3—5分鐘) 課件展示祖國地圖,瞭解中國基本國情導入。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1、聽視頻錄音導入新課,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能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2、深入學習,品詞品句體會情感。這個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感受珠穆朗瑪峯的峯勢雄偉;南沙羣島的多、美、迷人;五嶽的雄、奇;三峽的險要;泰山的雄偉壯觀。配上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認真品讀精美詞句。 當然,語文課堂中也不可缺少説句寫句練習,這個環節,我放在每個小節的學習之後,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祖國地圖前會想些什麼,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而且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這個環節我會讓學生欣賞祖國名山大川,視頻的播放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完全動起來,更能感受到祖國的遼闊、雄偉、壯觀。

(四)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3—5分鐘) 最後我會讓學生伴隨着優美的音樂有感情朗讀課文,這樣的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能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更激發了學生愛國之情。可 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同時達到了情感的昇華。

(五)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13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 地域遼闊 山河壯觀 祖國像媽媽 描繪藍圖

(六)佈置作業

收集有關祖國名山大川的圖片,辦一次圖片展。這樣的作業,讓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學生的愛國情感能再作業中得到進一步昇華!

七、説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本科教材內容有一定增減。例如:增加一些祖國大川的介紹:麗江,桂林等。 在教學策略的選用上,我運用了以下策略: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並形成新的知識;

這些策略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讓學生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愛是什麼》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愛是什麼”為線索,一薩勒老師的行動與語言為主要形式,以薩勒老師幫助海倫理解愛為主要內容。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感受來自別人的愛,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2、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薩勒”老師對我的愛。

(2)理解愛的深刻含義。

(3)學會感受來自別人的愛,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薩勒老師對我的愛。

教學難點:體會愛的深刻含義。

二、説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愛是什麼”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説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探究體驗,感悟愛——拓展鞏固,延伸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課伊始,我播放一段海倫的視頻,讓學生對一個陌生的人物加深理解,引入課文情境。營造“課始激情情即生,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從而導入課文中心:“愛是什麼?”

當學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線索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着進入教學的第二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後,我用課件出示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邊讀邊合作探究學習成果。而我呢,要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要鼓勵學生再合作探究,共同尋找真知。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説到這裏,我想與在坐的各位教師分享一點我的教學心得:引導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的教學模式一直努力地方向,當學生掌握了這一學習方法,對於我們老師來説,這是一種福利,因為我們的課堂輕鬆了,為孩子們也學會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了閲讀能力。但覺不能讓這一學習方式成為一種課堂花哨的形式。所以怎樣讓孩子們在合作學習中儘可能地做到集體參與,就值得我們探究了。在我的班上,我一直採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他們盡情討論,每個人還得把討論結果記錄下來,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必須檢查,無一例外。探究完後,再統一彙報交流。

這樣的教學咱們是不是輕鬆多了。(那是題外話。)

我們再回到本堂課的教學話題。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後理解了愛的含義,從而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悟,引導説話“愛是什麼?”在學生不斷的回想與回答之中,學生對課文的中心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感悟。語文源自於生活,我們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這樣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學難點:理解了薩勒老師對“我”的愛。

體會了愛的深刻含義。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後,問題基本明朗化,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彙報相機板書,並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她輕輕地摟着我。

(2)老師把我摟得緊緊地。

(3)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雲彩……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把文字的情感通過你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學生探究體驗之後,滲透思想教育,學會感受來自別人的愛,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最後進入教學環節的第三部分——拓展鞏固,延伸愛。新課改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並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並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感受愛,學會感恩。我讓學生以“愛是什麼”這一主題寫一篇詩歌。

這堂課的教學到此就劃上了句號,謝謝大家的聆聽!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10

《雅魯藏布大峽谷》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工作室全體成員:

大家好!

今天是我們工作室新學期開展的第一次研討活動,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安排好手頭工作與家庭事務來參加今天的活動。今天的活動主要有兩項,一是我執教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聽課活動和研討交流,二是朱際紅老師的講座。下面我就《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談談教學設計思路與反思: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峽谷,也是世界上最深、最長的峽谷,它是世界一大奇觀,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本課教學分兩課時,今天教學的是第一課時。課前,我播放了優美的歌曲《珠穆朗瑪》,營造出***的神祕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很自然地導入新課,併為後面課文的學習作好情感鋪墊。在研讀文本的過程中,我緊緊抓住“神奇”這條主線組織教學,從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地形、傳説、祕境等方面,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反覆品讀,感悟大峽谷獨特迷人之處,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時,通過播放雅魯藏布大峽谷迷人風光的短片,使學生對雅魯藏布大峽谷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認識,讓學生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情感得以昇華,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並順勢提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名遊客,我們應該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這裏的環境永遠美好?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感想,課堂上掀起了一個小高潮。總結課文時,我對照板書,結合課後“金鑰匙”,傳授給學生“用一個詞語給課文主要部分列提綱”的方法。第二課時,主要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另一奇觀——自然博物館;讀文、總結學習方法;學生當導遊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等內容。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課堂上學生的交流還不夠充分,朗讀指導也不夠到位,不足的地方還很多。懇請各位領導、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今天的研討課,我只是起了個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後這樣的活動還要常開展,期盼我們在一次次的研討中,不斷地反思,共同地進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