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高三語文《孔雀東南飛》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語文《孔雀東南飛》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高三語文《孔雀東南飛》説課稿

《孔雀東南飛》,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這個單元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一時期產生了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後世詩歌典範的偉大作品。《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敍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敍事詩,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分析

這首詩歌的教法通常是:從詞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題的提煉,再到藝術手段的分析。我想將這首詩改編成小話劇,並在課內演出,將比較抽象的詩歌改編為直觀性很強的話劇;同時擴展閲讀空間進行比較閲讀,在不同的形式轉換中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徵。主要採用三種教學方法:

(1)互動教學

(2)創設情景教學

(3)比較閲讀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此類詩歌時,大多是等着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詩歌的改編和話劇的表演中,作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願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痴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願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願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歌曲調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脱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也讓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有初步的認識。

(二)課前檢查

1對原詩的改編是否忠於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學生表演

1劇本分兩部分:劉蘭芝在焦府為第一幕,回到劉家為第二幕。兩幕之中可各分幾場,讓學生分組表演。

2結尾部分處理:配樂朗誦,採用《化蝶》樂曲為背景音樂,由一位同學在背景音樂中用低緩壓抑的語調來朗讀:兩家求和葬,和葬華山旁。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我願有情人,共飲一江水。

用《化蝶》樂曲來演繹,使話劇難以表現的浪漫主義結尾得到了很好地處理。朗誦的最後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東南飛》裏的句子,既吻合原詩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達出結尾部分人們美好的願望。如泣如訴的配樂朗誦自然地將劇情推向高潮,讓學生沉浸在音樂中,忘情於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演出結束後,教師提出如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並回答。

1提問:剛才演出的小話劇中,同是感情深厚,愛情專一,敢於反抗的劉蘭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表,焦母和劉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異。

明確:劉蘭芝對封建家長制有清醒的認識,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對封建家長制有一定的幻想,性格比較軟弱。焦母體現的是封建家長的冷酷自私,專制蠻橫;劉兄貪財慕勢,是一個勢利小人,體現了封建家長的庸俗和醜陋。

説明:該問引導學生進行同中有異的比較,以養成細微之處留心的習慣,並進而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徵。

2提問:從詩歌中看,劉蘭芝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她具有許多美好的品德。那麼這樣一個優秀女子為什麼卻被“遣歸”了呢?

明確:詩中説焦劉二人“共事二三年”,可尚無孩子,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時代,“無後”是一個女子致命的弱點。再者作為一個獨自撫養兒子寡居多年的母親,焦母無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與劉蘭芝間真摯熱烈的愛情。

説明:這問題有很大的思維空間,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獨立回答問題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南宋時,著名愛國詩人陸游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後,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悦,她認為唐琬成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另娶他人,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來到沈園,恰巧與陸游相遇,一對有情人相對無言。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牆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婉再遊沈園,見到這首詞,和之。不久唐琬抑鬱而亡,而陸游也抱恨終生。

播放這兩首詞的朗誦。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挹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説明:這一內容的擴展,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閲讀進一步理解封建禮教對青年人愛情婚姻生活的摧殘及其吃人的本質。

梁祝的化蝶,焦劉的孔雀東南飛,陸唐的釵頭鳳,哪個不是以悲劇結尾,哪個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淚,從中我們就不難發現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劊子手就是封建禮教。幾千年來,冷酷的封建禮教,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牛織女”,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築就“血淚沈園”。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無數的悲劇後面,還有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執着地追求。

(六)佈置作業

思考:焦仲卿的母親愛她的兒子,為什麼又處心積慮地毀滅她兒子的美滿婚姻?

反思

語文教學中可以打破文體的限制,從興趣出發,從藝術相通原則入手,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堅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搞好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