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古代寓言故事(合集15篇)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3.11W

古代寓言故事1

傳説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作“倀”(chang),倀會死心塌地地為老虎奔走效勞。

古代寓言故事(合集15篇)

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愛好遊歷山水。這一天,他來到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衡山風景秀麗,馬拯忘情山水,在松林間轉悠,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看來這個晚上他是走不出去了。

馬拯正着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樹上搭着一個窩棚,上面一個獵人正朝他示意。

馬拯一低頭,看見原來就在前面不遠是獵人設的一個陷阱,馬拯嚇了一跳説:“好險!”

獵人從樹上跳下來,問道:“你是什麼人?怎麼天黑了還在林子裏轉悠?”

馬拯把自己貪戀山水而忘了時間的事説給獵人聽了。

獵人説:“這裏老虎很多,十分危險,你一個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這裏過一夜吧。”

獵人邊説,邊走到陷阱邊,架好捕虎用的機關,然後帶馬拯登上大樹的窩棚。馬拯一個勁道謝。

半夜裏,馬拯從睡夢中醒來,忽聽得樹下嘰嘰喳喳有許多人在講話,聲音越來越近。馬拯警覺起來,藉着月光,看見前面走來一大羣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總共怕有幾十人。

這些人走到馬拯和獵人棲身的大樹近旁時,忽然走在前面的那人發現了陷阱,十分生氣地叫起來:

“你們看!是誰在這裏暗設了機關陷阱,想謀害我們大王!真是太可惡了!是誰竟敢如此大膽!”

説着,和另外兩個人一起將獵人設在陷阱上的機關給拆卸下來,然後才前呼後擁互相招呼着走過去了。

待這夥人走後,馬拯趕緊叫醒獵人,把剛才的一幕告訴了獵人。

獵人説:

“那些傢伙叫做倀,他們原本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他們變作倀鬼後,反而死心塌地為老虎服務,晚間老虎出來之前,他們便替老虎開路。”

馬拯聽後明白了,他對獵人説:

“那他們剛才所説的大王一定是老虎了。老虎可能不多久就要來了,你趕快再去把機關架好。”

獵人敏捷地從樹上下來,把陷阱上的機關重新架好,剛登上大樹,只聽一陣狂叫,一隻兇猛的老虎從山上直竄過來,一下撲到陷阱的機關上,只聽“嗖”的一聲,一支弩箭彈出,正中老虎心窩。

只見老虎狂暴地跳起,大聲吼叫,叫聲直震得松林發抖,老虎掙扎了一陣,倒在地上死了。

老虎巨大的哀叫聲,驚動了已走了很遠的倀鬼們,他們紛紛跑回來,爬在胸口還流着血的死老虎身上大哭起來,邊哭還邊傷心地哀號着:

“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

馬拯在樹上聽得明白,不由得大怒,他厲聲罵道:

“你們這些倀鬼!自己是怎麼做的鬼還一點不知道,你們原本就死在老虎嘴裏,至今還執迷不悟,還為老虎痛哭!真令人氣憤!”

這些倀鬼,自己明明被壞蛋害死,可是死後還要做壞蛋的幫兇,實是可恨。

古代寓言故事2

在春秋時的魯國,有個地方叫蒙。住在蒙地的人,人們稱他們為蒙人。有一個蒙人,祖上是個獵户,但他卻遊手好閒,從未去打過獵。

一天, 他在家中翻到一張獅皮和一件狐狸皮襖,不禁十分高興。

他披上獅衣,感到自己像獅子一樣威風,不由滿心得意。

他在村中炫耀了一番,就向村外走去。

走了沒有多少路,突然,迎面來了一隻老虎,他嚇了一跳,轉身想逃。但是,老虎朝他看了一眼,逃得比他還快。

這個蒙人看到老虎逃走了。不由哈哈大笑。他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連老虎看了自己都感到害怕,回到家裏以後,便驕傲起來,什麼人都不在他的眼裏。

第二天,他披着狐狸皮襖走出村外,迎面又來了一隻老虎。他站住盯住老虎看,以為老虎會像昨天一樣得逃走,可是老虎站着不動,也死死地盯住他看。

蒙人看到老虎見了他竟然沒有逃走,非常惱怒,便大聲斥責:

"大膽老虎,見了我還不逃走嗎?"

可是,老虎根本不睬他,吼叫着,撲上來,撕破他的狐狸皮襖,把他吃掉了。

蒙人所以被老虎吃掉,是因為他不懂得,老虎害怕的是獅子,而不是他。蒙人靠偽裝去嚇人,終究落得了一個可悲的下場。

古代寓言故事3

騙子欽差

河南開封曾出現了一樁假冒官員行騙案。話説,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城內的一處寺院來了幾十個操北京口音的借住客。他們穿着打扮精緻高貴,不像是住不起客棧的人,更奇怪的是,他們入住後緊鎖門户,禁止閒雜人員在門前窺探流連,搞得神祕兮兮的。很快,這咄咄怪事被報告給了官府,震動了開封官場。

騙子欽差原來時任河南巡撫剛遭到彈劾,官場盛傳朝廷正暗中調查巡撫。巡撫本人很緊張,底下官員們也很緊張。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要真查起來,巡撫的問題少不了,而底下多少人和巡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家正擔心着,突然來了幾十個低調神祕的北京人,巡撫等人怎麼能不緊張呢?

不會是朝廷查案的欽差來了吧?巡撫馬上派了一個親信去寺院查探虛實。那個親信在寺院周圍守候到黃昏,才看到有個人從寺院裏走出來。那人很年輕,太監打扮,一副不諳世事的模樣,提着一隻葫蘆去沽酒。巡撫親信尾隨其後,尋機與他搭訕。那年輕人警惕性很高,沒搭理巡撫親信。親信不氣餒,第二天守在原地等,果然又候着了那年輕人。年輕人還是不搭理親信,親信就搶着替他付酒錢,又邀請他喝酒。年輕人不再排斥,落座和親信邊喝邊聊起來。等舌頭開始打捲了,巡撫親信開始套年輕人的真實身份。年輕人告訴他,聽説河南巡撫貪贓枉法,自己跟隨主子前來密訪,一旦查到確鑿證據就回京覆命了。臨別,年輕人再三囑託巡撫親信不要告訴第三人。

親信一轉身就報告了巡撫。巡撫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二天帶上大小官員,前往寺院拜訪。院門緊閉,巡撫等人正躊躇着,突然聽到院子裏面傳來呼爹喊孃的慘叫聲,中間夾雜着棍棒呼嘯聲。叫聲一陣慘過一陣,讓外面一干人等直皺眉頭。好一會兒,慘叫聲停了,院門突然打開,兩個差役打扮的人拖着一個奄奄一息的人出來了,地上劃出一溜血跡。巡撫親信一看,這被打得不成人樣的人正是昨日的年輕人,趕忙耳語告訴巡撫。巡撫和大小官吏大驚失色,立刻整理衣裝,由巡撫大人領頭一一報名求見。一干人等被帶進一個房間,看到一個穿黃馬褂、戴珊瑚頂、插孔雀翎的老人,正要向他行禮,那老人擺擺手,指着坐在一旁的少年説:“爺在此,可行禮。”巡撫一想,幸虧剛才膝蓋沒跪下去,敢情主子另有其人。仔細一看,那少年相貌清秀、氣質高傲,周圍的人對他畢恭畢敬,極可能是京城裏的哪位王爺貝勒。巡撫急忙向少年行大禮參拜。少年點點頭,示意老人躬身過來,低聲向他説了些什麼。老人應了聲,仰身對巡撫等人説:“我們明天就回京了,不給地方添麻煩了。都回吧。”

懷着忐忑的心情,巡撫回去後,深信自己的前途就寄在那個少年欽差身上了。看樣子,欽差找到了不利於自己的證據要回京覆命了,自己頭上的頂戴不保。越想越害怕,巡撫連夜悄悄送了一萬兩銀子進寺院。第二天欽差就要走了,巡撫抓緊一切機會巴結人家,一大早就帶着開封大小官員在城門口擺下酒宴,預備給欽差大人餞行。等了一上午,欽差沒有來,派人去寺院“問安”,發現早已不見了欽差的人影。

原來,根本就沒有欽差,這一切都是騙子團伙表演的。他們專門蒐集各地的官場消息,對官員的升遷和心理揣摩得很仔細,然後有目的地開展行騙。河南巡撫擔心頂戴落地,騙子團伙就有了行騙的基礎,把他給陷進去了。

古代寓言故事4

見人不使禮多走十來裏

夏店鎮有個湖家溝,30年前,有一老者,名李XX,年長,但個兒很矮,在路邊自己種有一塊小地,外邊是一條小河流,地南頭有一轉彎,時逢六月,一日,十點時逢,李老漢在地頭壓北瓜秧,頭向小河,背朝小路,蹲着代一草帽,正忙着一股勁挖壓,這時,有一賣豆腐的青年二十五六,轉過彎來,一見,有一小人在地裏,不問青紅皂白,開口叫道:小孩:老頭一聽心怒,彎頭稍看了一下,見是一賣豆腐的年青人,問:去武家莊從那裏走?還有多遠?順口答道一直望裏專,便是。小青年不便還禮,騎車溜去......。

兩小時後,老者知道他必翻無疑,有心等他一時,小子果然回來了,怒氣衝衝!一見這快地站着一個老頭,問道:你見這裏有個小孩子來嗎?也代一頂草帽,老者道:年青人,你的豆腐賣完了嗎?這就叫,見人不施禮,多走十來裏,鬥腐沒賣了,一肚火子氣。以後注意點吧!啊!難到這地邊原來就是這老頭子來嗎?羞愧!低頭駟去.......。

一條金項鍊

七月的天氣像是小孩的臉,一日三變,中午還大晴的天,下午就下起了瓢潑大雨,小志拿着公文包一路小跑直奔一輛出租車,可偏巧一位穿着時尚的女孩也奔這輛出租車而來,倆人就在大雨裏撞了個滿懷,小志本能的伸手去拉住女孩,卻被女孩使勁的推開説:“幹什麼你?”

小志被推的一個不穩坐在了泥水了,再一看,女孩已經拉開出租車的門,揚長而去了。

小志暗叫倒黴,剛要站起身來的時候,發現雨水裏有樣閃閃發亮的東西,他伸手撿起,竟是一條純金的項鍊。看來準是剛才和女孩一撞的時候,女孩身上掉落的,小志心想:哼!算你倒黴,然後他站起來,攔另一輛出租車,坐在車裏小志端量着手裏分量不輕的金項鍊,心想我就這樣把它撿走了,女孩回去發現項鍊丟了會不會急哭了?還有她會不會想是小志特意撞她,然後偷了她的金項鍊,那樣的話自己成什麼,一個恬不知恥的小偷?

小志拿着金項鍊的手越來越沉重,偶爾一撇,他看見了女孩乘坐的那輛出租車就在離他不遠的距離,他趕忙讓司機跟上前面那輛出租車,心想,我可不能因為這一條金項鍊壞了名聲,讓人以為我是小偷。

女孩的車七拐八彎的進了一條衚衕,小志的車隨後而至,女孩下車,小志也推開車門,跑了過去。

小志叫住女孩,女孩一愣站在之後,一臉警惕地問:“你要幹嘛?”

小志把金項鍊在女孩眼前晃了晃説:“是你掉的吧?”

女孩一摸脖子,立刻緊張地點點頭,伸手要去奪小志手裏的項鍊,小志一收手説道:“我必須向你聲明,撞你後我並不是對你有什麼企圖,只是本能的想要扶住你,那麼你是不是應該為你推我哪一下,道歉?”

女孩有些不耐煩地説道:“行!我道歉,還給我吧!”説着伸出了手。

小志沒猶豫的就把項鍊放在她手心上,然後扭頭要走。卻聽女孩結結巴巴的説了句:“謝謝……”

小志微微一笑道:“不客氣!”

女孩接着説道:“現在向你這樣的老實人怕是絕種了,要是換做別人撿了金項鍊早佔為己有了。”

被女孩一誇小志有些不好意思地説道:“話不能這麼説,也許在有些人的心裏,金錢比較重要,為了金錢可以出賣一切,可還有一部分人不這樣認為,因為在這部分人的心裏,還有自尊和自愛。”説完小志衝着女孩擺擺手走了。

剛走出不遠的小志聽見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是女孩追了過了,女孩追上她説道:“我能和你一起走嗎?”

“這不是你的家嗎?”

女孩搖了搖頭説:“這條那條金項鍊也不是我的,是個男人送給我的,他是個有婦之夫,今天約我在這裏見面。”

小志一愣問道:“那麼你怎麼不去撲約了?”

女孩微微一笑道:“為了一條金項鍊就成為他的情人,想想我太不自愛了。”説完衝着小志輕鬆一笑。

再後來女孩成了小志的妻子。

數鞋子

一次上課時,老師注意到有個同學老是走神。下課後,老師問她怎麼了,她説她想買一雙漂亮的新鞋,就找父母要錢,沒想到父母不給,她氣得連飯都沒吃就來到了學校。

老師沉思片刻,説:“我給你佈置一道家庭作業,回家後仔細數一數你和父母的鞋子,明天把結果告訴我。”

第二天,老師見到這個同學就問:“昨晚數鞋子了沒有?”她説:“數了。”老師追問:“你爸爸有多少雙鞋?”這個同學説:“4雙。”“你媽媽呢?”“6雙。”老師停了停,問:“你有多少雙鞋?”她臉上紅彤彤的,好 一會兒才小聲説:“12雙。”

“那你還生氣嗎?”這時,這個同學的眼裏已滿是淚水,她哽咽着説:“老師,我錯了。可是,老師,您又沒去過我家,怎麼知道我父母的鞋沒我的多呢?”老師感歎説:“父母的鞋總是比兒女的少,家家户户都一樣,只 是做兒女的常常忘了數一數。”

(推薦者:王傳生)

溺水的小孩

有位農婦在地裏幹活,聽見不遠處的水庫裏有小孩在喊救命,她沒理睬,幹完活就回家了。

中午時分,許多人趕往水庫邊,説有孩子溺水死了。農婦燒好飯後,也趕着去看個究竟。但她怎麼也不敢相信那孩子不是別人,正是她十一歲的兒子。

沒過多久,那位農婦瘋了。她無法面對死去的孩子,更無法面對自己的靈魂。

感悟:很多時候,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別總是高高掛起,別總以為事不關己。

用熱忱去生活

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開一種人,那種時常潑你冷水的人。

有個媽媽在廚房洗碗,她聽到小孩在後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便對他喊道:「你在幹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媽媽怎麼説?她沒有潑冷水,罵他「小孩子不要胡説」或「趕快進來洗乾淨」之類的話,而是説:「好,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小孩後來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熱忱」就是一種熱情,一種對人的熱情、對事情的熱情、對學習的熱情,還有對生命的熱情。人的熱忱如果被澆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

有時候我想去聽音樂會,想邀朋友一起去,他們常常潑我冷水:「算了吧,搞這套!」我説要去看芭蕾舞,他們更不屑:「你真的有這個興致?那你自己去吧!」

談到熱忱,我真心覺得不該潑別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愛潑冷水的人在一起,因為,擁有熱忱,可以讓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有次卡耐基在美國開年會,有位講員提醒大家,旅館房間的門上都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着「請勿打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從家裏到辦公室,脖子上彷佛也掛了這麼一個牌子。由於你對一切事物缺乏熱忱,同事不喜歡跟你合作,顧客也覺得最好離你遠一點。你也把這塊牌子帶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開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

請給世界一個微笑!因為, “ 笑容 ” 是熱忱表現在外的一個象徵。

因為付出而得到

一次,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先生應邀去一所學院講學,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熱烈的歡迎。他説此行不虛,因此婉言拒絕了校方付給他的一百美元的報酬。

第二天早晨,那所學院的院長對學生們動情地説:“在我主持這家學院的20年期間,我曾經邀請過幾十位人士前來向學生們發表演説。但是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拒絕接受他的演講酬金,因為,他認為他已在其他方面有所收穫,足以彌補他的演講酬金。這位先生是一家全國性雜誌的總編輯,因此我建議你們每個人都去訂閲他的雜誌。因為,像他這樣的人一定擁有許多美德及能力,是你們將來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必須用到的。”

不久,拿破崙·希爾所主辦的雜誌社收到了這些學生6000多美元的訂閲費。在以後的兩年中,這所學院的學生以及他們的朋友一共訂閲了5000多美元的雜誌。

弗萊明是一個窮苦的蘇格蘭農夫。有一天他在田裏勞作時,聽到附近泥沼裏有人發現求助的哭聲。他急忙放下農具,跑到泥沼邊,發現一個小孩掉到糞池裏。弗萊明趕緊把這個小孩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

隔天,有一輛新奇的馬車停在農夫家,從車裏走出來的一位優雅的紳士,他自我介紹是那被救小孩的父親。紳士説:“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小孩子的性命。”農夫説:“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就在那時,農夫的兒子從茅屋的門走進來。紳士問:“那是你的兒子嗎?”農夫很驕傲地回答説:“是。”紳士説:“我們來個協議,讓我帶走他,並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小孩像他父親一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令你驕傲的人。”

農夫答應了。後來,在紳士的資助下,農夫的.小孩從聖瑪利利亞醫學院畢業,併成為舉世聞名的弗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的發明者,1944年,他受封騎士爵位,並得到諾貝爾醫學獎。

古代寓言故事5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説:“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徵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感悟: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説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古代寓言故事6

南海中有一個島,島上的人以打魚為生。島民們對付蛇很有辦法,因此遇到蛇並不驚慌失措。打死了蛇以後,島民們看看扔掉可惜,便把蛇肉烹調了來吃。這一吃,大家發現蛇肉鮮美嫩滑,特別可口,於是,蛇肉成了島民們普遍喜愛的美味佳餚。

有一次,一個從沒有出過遠門的南海人帶着家人到遙遠的北方去旅遊。他們一家人都愛吃蛇肉,怕到了別處吃不到這樣的美味了,就帶了不少臘制的蛇肉當乾糧。

這個南海人帶着家人走了很遠很遠,來到了齊國。他找了一家還算整潔的旅店安頓了下來。齊國人都十分好客,主人見他們從很遠的南方來,就熱情地招待他們。每天做好飯好菜給他們吃,鋪牀、清掃房間、洗衣服,把這個南海人一家照顧得十分周到,房錢也收得很便宜,還常常主動向他們介紹齊國的風土人情。

南海人受到這樣的款待,心裏很是高興,同時也挺感動,於是便跟家裏人商量着要送些什麼禮物給主人,以表達感激之情。想來想去,他覺得蛇肉最合適。北方沒有這類佳餚,主人一定會喜歡的。

打定了主意,他便在帶來的臘蛇肉裏挑開了,最後選中了一條長滿花紋的大蛇。他高興地拿着蛇去見主人,想象着主人開心的樣子。

齊國在北方,很少產蛇。齊國人一見到毒蛇,嚇得逃命都來不及,更別提去吃了。所以見到南海人送來的大花蛇,害怕得臉色都變了,吐着舌頭轉身就跑。南海人大惑不解:主人這是怎麼了?他想了好一會,對了,一定是主人嫌禮物輕了。他趕緊叫過僕人,叫他再去挑一條最大的臘蛇來送給主人。

像這個南海人一樣,遇事不瞭解情況,也不加以調查,就胡亂依自己的猜想來作主觀臆斷,是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的。

古代寓言故事7

不知趣的獵狗

艾子喜好打獵,那騎在馬上追逐鳥獸的感覺真是痛快極了。

為了打獵的愛好,艾子養了一條非常善於抓兔子的獵狗和一頭機警敏捷的獵鷹。

每次外出打獵,艾子都帶上他的獵狗和獵鷹。凡是捕到兔子,艾子就必定掏出兔子的心肝給獵狗吃。

因而,每次一捉到兔子,獵狗也就總是搖着長尾巴,豎起一雙前腿,不停地上下跳躍,等着艾子餵它吃兔子的心肝。

一天,艾子又出外打獵,山上兔子很少,轉悠了大半天還未發現一隻兔子,獵狗的肚子已餓得咕咕直叫。

正在這時,艾子忽然看見有兩隻兔子從草叢中跳躍出來,向林中一片灌木叢跑去,艾子放出獵鷹去追捕兔子。

兩個兔子敏捷地在灌木叢中亂跳亂竄,獵鷹上下騰飛追捕。

這時,獵狗也飛跑過來,對準兔子一頭猛撲過去,不料,正好誤咬住了獵鷹。

結果,獵鷹被咬死了,那兩隻兔子卻乘機逃走了。

等到艾子跑上前來,見此情景,十分傷心。他把死鷹拿在手裏,又是懊悔又是氣憤,不覺掉下淚來。

正在這時,獵狗又像從前那樣,豎起它的一雙前爪,搖着尾巴,在艾子面前騰上落下,搖頭擺尾,沾沾自喜地像立了大功似地看着艾子,等待艾子餵它吃心肝呢。

艾子瞪着獵狗,氣不打一處來,他大聲斥罵道:“你這不知趣的狗,幹了壞事,還好意思來邀功領賞哩!”

生活中有些人與這獵狗頗相似,自己明明做了錯事,不但缺乏自知之明,反而還自以為是地希望得到優厚的報酬,真是厚顏無恥。

古代寓言故事8

三國初期,漢獻帝與丞相曹操、皇叔劉備一起去打獵。

曹操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漢獻帝齊頭並進。

漢獻帝見不遠處有隻兔子,就叫劉備射,説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劉備連忙彎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獻帝連誇好箭法。

南帝又看見一隻大鹿,連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過南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將士們見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為是獻帝射的,都高呼“萬歲”,曹操得意地站到獻帝前接受歡呼。

關雲長實在看不下去,要拍馬刀砍曹操,劉備忙暗示他不可輕舉妄動。事後,關雲長問劉備為什麼不讓殺曹操,他説:“投鼠忌器,他身邊還有獻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東西砸老鼠又怕砸壞老鼠附近的用具。現常用來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放手進行。

古代寓言故事9

忍辱負重的獵狗

齊國有一個人,他非常會相狗,他相狗的技術是遠近聞名的,所以,有好多人都來找他相狗。

有一次,你個人遠道而來,專門找他相一條會捉鼠的狗。

因為他家的老鼠特別的多,但是他又不喜歡養貓,所以就來找他相一個會捉老鼠的狗。他答應了。

可是,過了好久,他還沒有幫那個人相到合適的狗。

那個人着急了,就過來問他:

“怎麼都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幫我 霞光到會捉老鼠的狗呢?”

“不着急,不着急,自然會有的。”他就這樣把那個人打發走了。

那個人心裏有點不高興,但又不敢説出口,畢竟人家也是遠近聞名的相狗專家。

又過了幾個月,那個人又過來催他了:

“怎麼還沒有幫我找到呀?”

他見那個人有點不耐煩了,就又安慰道:

“不着急,不着急,自然會有的。”

那個人又這樣被打發走了。

就那樣又過了幾個月,那個人都快忘了相狗的事了,他卻帶着一條漂亮的獵犬來了。

那個人本來都不抱什麼希望了,他卻帶來了一條獵犬,於是就欣然接受了,還連聲道謝。

齊國的那個相狗的人走了之後,那個人就趕緊把獵犬放到屋裏去捉老鼠。

開始幾天,獵犬一個老鼠也沒有抓住。

於是,那個人就想:“也許是因為剛來不適應吧。”他就這樣安慰自己。

又過了幾個月,可憐的獵犬一隻老鼠也沒有抓住,這個人真的生氣了。

他帶着那條該死的獵犬,來到了相狗的人家中質問道:

“你説它是一條會抓老鼠的狗,可怎麼過了幾個月,它一個老鼠也沒抓住呀?”

相狗的人對他説:

“這是一條好獵犬呀!它想抓的是獐、獾、鹿呀等這些野獸,而不是家裏的小老鼠。你如果想讓它抓老鼠的話,就要把它的雙腳綁上,這樣的話,它才會抓老鼠。”

這個人聽了之後,覺得還挺有道理的,就又把那條狗帶回去了,這次,他把那條獵犬的雙腳綁了起來。

第二天,他一大早去看,果然,它抓住了好幾只老鼠呢!

他就又跑到那個相狗的人那裏去,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相狗的人感歎道:

“好啊,獵犬!放開了能捉獐,綁起腿來能捉老鼠,忍辱負重,委曲求全,這正是我們有些人所不能做到的呀!”

古代寓言故事10

一隻蚌正張開兩殼曬太陽,鷸鳥飛過來,伸出長長的嘴巴來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雙殼,把鷸鳥的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蚌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把你gan死!"

蚌對鷸鳥説:"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把你餓死!"

它兩個各不相讓,誰也不肯放誰。這時,一個打魚的老人走過來,一下子把它們都捉走了。

寓意:爭狠鬥氣,往往造成兩敗俱傷,誰也沒有好結果。

古代寓言故事11

山上有座小廟,廟裏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唸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淨水瓶添水,夜裏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

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裏,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長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只能抬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 在扁擔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

後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裏沒水。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經,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淨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裏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猖獗,打翻燭台,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水自然就孔融讓梨的故事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裏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説:“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説,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説:“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説,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古代寓言故事12

有一次,齊桓公在出外打獵時忽然看到一隻鹿從前面飛快地跑過,於是他策馬緊追不捨,一直追進了一個山谷裏。

齊桓公正不知此山谷為何處,恰好遇一老者齊桓公就問老者:

“這裏叫什麼谷?”

老者回答説:“這裏叫愚公谷。”

齊桓公又問:“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老者説:“這是用我的名字來命名的。”

齊桓公朝老者仔細看了看,疑惑不解地問:

“我看你的相貌,毫無愚蠢之狀,為什麼説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老者回答説:

“讓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您吧。我曾經餵養了一頭母牛,母牛下了一頭小牛。”

後來小牛慢慢長大了,我便賣了牛買了一匹小馬。一個年輕後生看到我牽着一匹小馬,上前便喝斥道:“‘你養的是一頭牛,牛是不能生馬的,你這馬是哪來的?莫不是偷來的!’於是強行把我的馬牽走了。後來鄉鄰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説我真愚蠢。他們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這個山谷就叫做愚公谷。”

桓公聽後也説:

“依我看,你也的確愚蠢。既然那小馬是你用辛勤餵養的牛換來的,你為什麼要讓那個年輕人把它牽走呢?”説完,齊桓公不去繼續追趕鹿,調轉馬頭回宮去了。

第二天上朝時,齊桓公把這件事講給他的相國管仲聽了。

管仲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鄭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齊桓公兩次下拜請罪説:

“在君王的屬土之內竟然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算做我的過錯啊!假如是堯帝時候,皋陶為掌管刑獄的官員,哪裏還會有人膽敢強搶人家的馬駒子呢?即使有這樣的情況,那被欺凌的老者也決不會輕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搶馬的人評理的。如今那老者知道處理訴訟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奪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馬給他算了。看來,這不是一個老頭愚蠢的問題,而是社會治理不力的問題。回頭讓我好好整頓一番吧。”

齊桓公十分贊成管仲的意見,支持他放手整頓法治,懲治邪惡,伸張正義。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愚公在年輕人以強凌弱的情況下捨棄利益求得平安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要想根本改 變社會的治安狀況和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關鍵還在於領導的嚴於律己、認真治理和萬眾一心的積極參與。

古代寓言故事13

  粵人成仙

粵地有個人,素來篤信神仙。他一天到晚朝思暮想的,就是修成正果,成仙昇天,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可是要想成仙,有什麼門道呢?粵人想不出好辦法,很是苦惱。他想,成仙的人是少得很,但我這樣誠心,老天怎麼還不選中我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粵人偶然從一本書中得知,有一種仙草,名叫靈芝,長得像蘑菇,顏色美麗,吃了它就可以成仙。粵人高興極了,就天天不辭勞苦地上山去四處搜尋,希望能在那多得數不清的植物中發現靈芝仙草。

終於有一天,粵人照例上山尋找靈芝,翻山越嶺,疲憊不堪。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他忽然看到不遠處的一個爛樹樁上生着一個大蘑菇,這蘑菇有箱子那麼大,葉子有九層,顏色就像金子一樣光彩四射。“呀,這就是靈芝吧,沒想到真讓我得到了,看來我是和神仙有緣哪!”粵人忘了疲勞,三步並作兩步奔過去把蘑菇採了下來帶回家去。這蘑菇其實並不是什麼靈芝,只是山中常見的毒蘑菇,可粵人一心只想成仙,連這點常識都忘了。

回到家裏,粵人鄭重地對妻子説:“快看,這就是人們所説的神奇的靈芝了,吃了它就可以成仙。我聽説成仙一定要有緣份,老天是不肯隨便讓人成仙的。可是你看,這麼難得到的東西都讓我得到了,我一定是個有緣之人,很快就會成仙了!”於是粵人齋戒了三天,還天天沐浴焚香,徹底清潔自己,以示對神仙的虔誠。三天之後,粵人恭恭敬敬地捧出蘑菇,將它煮熟。他興奮地想:“馬上要成仙了!”夾起一大塊蘑菇就往口裏送。這一吃可糟了,他馬上感到腹痛難忍,腸子好像要斷掉一樣。他倒在地上滾了幾滾,就氣絕而亡了。

粵人的兒子聽到這邊有動靜,忙過來看看情況。他平時受粵人的影響很深,也是一心想做神仙,整天無所事事地做白日夢。這會兒,他見到父親死了,想了想對母親説:“我聽説成仙的人,一定要脱去人的形骸。人就是為形骸所累所以才成不了仙。現在,我的父親已經脱去他的形骸成仙了,這不是死。”説完,他便去吃那剩下的蘑菇,很快便走了父親的老路,中毒死了。可是粵人家裏其他的人還是對成仙執迷不悟,不加思索地又去爭吃蘑菇,結果無一例外地全都被毒死了。

本來明明是毒蘑菇,這並不是難以辨認的東西,卻偏偏被粵人一家堅信不疑地認為是靈芝,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幻想僥倖地撞大運,白白地獲得好處,這真是利令智昏。要想過上好日子,只有靠自己踏踏實實勞動才是一條靠得住的途徑,否則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古代寓言故事14

嘔心瀝血譜華章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天賦極好,7歲時就能寫出很精彩的詩歌、文章,受到當時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讚賞,被認為是小神童。儘管李賀聰穎過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從無絲毫的懈怠,作文、寫詩都非常嚴肅認真,從不馬虎草率。

李賀寫詩、作文,有與眾不同的習慣,他不是閉門造車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蒐集材料、積累心得、捕捉靈感,他特別注意觀察生活、實地考察。他習慣於每天早上騎着家裏那匹瘦馬外出遊覽,每每有了什麼見聞或心得體會,便當即記錄下來,裝進隨身帶的繡花錦囊之中。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李賀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燈時分,家裏人早已吃過晚飯了。

李賀回到家,他母親趕緊叫僕人端上熱過的飯菜,可是李賀依然沒有慌着去吃飯,而是將白天寫的那些草稿從錦囊中取出來,及時修改、整理,然後謄寫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繡花錦囊之中,這才吃飯、休息。李賀天天如此堅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裏辦重大的紅白喜事,他都從不停止這樣做。

一天晚上,待李賀回家做完這一切躺下睡着後,他的母親來到他的房間,取過錦囊將裏面的東西全倒出來,一看,竟都是些詩稿、筆記,除此以外,別無他物。他母親想到這孩子一向體弱多病,再看他倒牀便睡的疲憊不堪的樣子,十分心疼又擔憂地歎息道:“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李賀雖然很年輕時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詩作卻成為人們喜愛的傳世佳作,為了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嘔心瀝血的地步。

李賀的故事告訴我們,天賦再好也一樣需要後天的勤奮努力,做文章不能憑主觀想象,而是要仔細觀察生活、體會生活。

古代寓言故事15

烏戒

烏於禽甚黠,伺人音色小異,輒去不留,非彈射所能得也。關中民狃(niǔ,習慣)烏黠,以為物無不以其黠見得(用以它的狡猾無法識別的辦法),則之野, 設餅食楮(chǔ,紙錢)錢哭冢間,若祭者然。哭竟,裂錢(撒錢)棄餅而去。烏則爭下啄,啄且盡,哭者已立他冢,裂錢棄餅如初。烏雖黠,不疑其誘也,益鳴 搏爭食。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迫(近)於網,因舉(張網)而獲焉。

今夫世之人,自謂智足以周身(保全自身),而不知禍藏於所伏(潛藏)者,幾何其不見賣於哭者哉!

譯文大致是這樣的。烏鴉是鳥之中很狡猾的,惕查人的聲音動態的微小變化,就飛走不做停留,不是(用)飛彈射擊所能捕獲到的。關中的老百姓摸透了烏鴉狡猾 的性格,用它的狡猾無法識別的辦法,就是前往野外,弄些餅類食物和紙錢到墳間哭號,如同祭祀的人一樣。哭完,撒下紙錢留下祭餅然後離去。烏鴉就爭着飛下來 啄食,(這裏)就要吃完了,哭號的人已經站在另一處墳上,像開始一樣撒下紙錢留下祭餅。烏鴉雖然狡猾,不會懷疑這是引誘,更加鳴叫爭鬥搶食。到(這樣重 復)三四次(後),都飛來跟着他,越來越(與這人)接近。接近捕網時,於是張網就捕獲了它們。

如今的世人,自我感覺憑自己的智慧足以保全自身,卻不知道危機四伏,他們差不多都看不見會被(這樣的)哭號者所出賣啊!

人生處處有陷阱,有暗藏的羅網,有潛在的暗流,人們往往被誘惑、欺騙而不自知,還欣欣然痴迷於自己的聰明。當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時,後悔晚矣!人們 被欺騙,往往是温水煮青蛙式的,陶醉其中,不知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當明白自己危險時,已經毫無辦法,只有聽天由命、自認倒黴的份。再聰明的人也怕被別人 死死盯住,一張張網,一個個局,在不知不覺中讓你深陷其中。所以做人需要大智慧、大格局,才能在紛繁的矛盾中,保全自己,使自己不受到傷害。千萬不能自認 自己聰明、狡猾,而被人引誘、利用,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有人説,人生有三大陷阱:貪婪、大意、輕信,或許烏鴉的悲劇,就在於把這三個佔全了。因貪吃而大意,因大意而輕信。被人挖個坑,自己高興地往裏跳。

這篇寓言與莊子的《庖丁解牛》可互為參照,讓我們從正反兩方面獲得人生的教訓和經驗。

彌子瑕失寵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衞君。衞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把腳砍掉)。彌子瑕母病,人間(從小路)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 之故,忘其犯刖罪。”異日,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不吃完),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不滿足自己的口味)。”及彌子色衰愛弛 (弛,衰退。姿色衰老,不被寵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

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於主,則知當而加親;見憎於主,則罪當而加疏。故諫説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説之矣。

譯文大致是這樣的。從前彌子瑕被衞國君主寵愛。按照衞國的法律,偷駕君車的人要判斷足的罪。彌子瑕的母親病了,有人知道這件事,就連夜通知他,彌子瑕就 詐稱君主的命令駕着車子出去了。君主聽到這件事反而讚美他説:“多孝順啊,為了母親的病竟願犯下斷足的懲罰!”彌子瑕和衞君到果園去玩,彌子瑕吃到一個甜 桃子,沒吃完就獻給衞君。衞君説:“真愛我啊,自己不吃卻想着我!”等到彌子瑕容色衰退,衞君對他的寵愛也疏淡了,後來得罪了衞君。衞君説:“這個人曾經 詐稱我的命令駕我的車,還曾經把咬剩下的桃子給我吃。”彌子瑕的德行和當初一樣沒有改變,以前所以被認為孝順而後來被治罪的原因,是由於衞君對他的愛憎有 了極大的改變。所以説,被君主寵愛時就認為他聰明能幹,愈加親近。被君主憎惡了,就認為他罪有應得,就愈加疏遠。因此,勸諫遊説的人,不能不調查君主的愛 憎態度之後再遊説他。

彌子瑕本是將軍,為衞國這個重口味國君的男寵。年輕時長得應該玉樹臨風,或許與“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的賈寶玉有一比。

年輕時,美姿容,受恩寵;所以做違規違法的事情,也被衞王認為是懂事、可愛。私駕衞王馬車,本應受斷足之刑,但衞王因為喜歡他,而被稱讚為孝子。年輕 時,吃桃子吃到一半,把剩下的一半送給衞王,不僅沒有收到責怪,還得到“你忍着饞勁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這真是愛我啊”這樣的讚譽。

但衞王喜歡的是年輕貌美的彌子瑕,而不喜歡人老珠黃的彌子瑕,那麼,問題來了。“色衰愛弛”是最經典的概括。等到彌子瑕年老的時候,再得罪衞王時,這些 曾經令衞王稱讚的事情,就成了衞王討厭、討伐的事情,成了他年輕時就不地道的罪證。原因是因彌子瑕“色衰愛弛”,衞王不再喜歡他了。

這個寓言,本來要説明的問題是,勸諫遊説的人,先要搞清楚君主的愛憎,找到突破口,以便勸諫遊説成功。

這個寓言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説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故事中的衞靈公則完全是以個人好惡、特殊愛好來判斷是非,沒有從實際出發,而是從主觀出發,肯定會禍國殃民。

這則寓言和《人有亡鈇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Tags: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