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賑災文言文翻譯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1.46W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賑災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幫助。

賑災文言文翻譯

原文:

皇祐二年,吳中大飢,殍殣枕路。是時範文正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為術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飢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於是諸寺工作鼎興。又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監司奏劾杭州不卹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敍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為大。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歲飢發司農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着為令。既已恤飢,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註釋:

殍殣:餓死的人。殍殣,音piǎo jìn。

範文正:即范仲淹,字希文,死後,諡文正。

敖:通“廒”,糧倉。

無慮:大略、大概。

司農:即司農寺,宋代官署名,掌管國家倉庫、祭祀用品、籍田等事務。

殍殣枕路)餓死的人躺在路上。

(領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浙西一帶。(募民存餉)聚集百姓慰問,饋贈物品。存,慰問。餉,饋贈物品(術)指救災的方法。(主首)住持,方丈。(鼎興)大盛。(敖倉)糧倉。(役)使用。(監司)主管檢查的官員。(恤)憂慮,顧惜。(荒政)救災的政事。(條敍) 指奏章。(仰食)依賴……吃飯。(無慮)大約。(晏然)平靜、安定的樣子。晏,安定。(流徙)流離所失。(歲飢)年景饑荒。(司農)主管糧食等事項的'官府。(著)制定。(因)順着,就着。

 譯文:皇佑二年,吳中發生大饑荒,餓死者的屍體遍佈於道路。這時范仲淹主管浙西,調發國家倉庫糧食,募集民間所存的錢物來賑濟災民,救荒之術很是完備。吳中百姓喜歡比賽舟船,愛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勵民間多舉辦賽事,太守每日出遊宴飲於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規模出遊,盡情玩賞。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諭他們説:“災荒年間民工工價最低廉,可以趁此時機大力興建土木工程。”於是各個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興盛。官府也翻修倉庫和官吏住舍,每天僱役一千多人。監察機關彈劾杭州長官不體卹荒政,嬉戲遊樂而無節制,以及官府、私家興建房舍,傷耗民間財力。范仲淹於是自己草擬奏章,申述所以飲宴和興造房舍的緣由,是要調發有餘的錢財,來救濟貧民。那些從事貿易、飲食行業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養活的,每天大概可達幾萬人。救濟災荒的措施,沒有比這一做法更好的了。這一年兩浙路災區唯有杭州平安無事,百姓沒有流亡的,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饑荒年份打開司農寺糧倉的糧食賑濟災民,募集民間財力為地方興利,近年來已定為法令。這種措施,既賑救了饑荒,又趁荒年替民間興利,這是先王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