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談美讀書筆記(通用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3.0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美讀書筆記(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美讀書筆記(通用5篇)

談美讀書筆記1

俗語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人們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斷的追求美,無論是外表的美,還是心靈的美,只要能被認可為美的東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的加深對美的理解,對美的解讀也在變化。但無論怎麼變,美的核心卻是始終如一的。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就有一本叫做《談美》的書,以自己的認識來談對美的理解。而這裏的美,當然不僅僅是外表的美麗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這是作者朱光潛為人的準則也是全書的一個基本觀點,我認為本書<談美>的一個落腳點就在於如何來“出世”。就像他自己説的,他是在談論美學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礎上將“美”推及到人生萬象,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獨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舉的古鬆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顆古鬆,我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種實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學家的客觀角度,如植物學家,另一種則是以美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在三種不同的角度中,實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這顆古鬆做成精美的傢俱,或者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而科學家所想的則是這顆孤鬆的年齡,屬類等,這兩者都在無意間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業,學識等聯繫起來,都把古鬆當作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聯繫的各種事物上去,但是美學家則是把古鬆獨立於自我之外,從第三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覺去體味。獨立性體現在人格的獨立、思想的獨立,只有用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間作為一個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則就如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一般,多麼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會裏,能真正“獨立”卻又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在學校,有一整套的教學計劃,所有的老師學生都必須按部就班的按照這個計劃來,每一個題老師都會教給你好幾種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師都會告訴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進入社會就更是如此了,過於的特立獨行只能帶來異樣的眼光,而這樣的後果就是你被排擠在他們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餘有思考過,他這一整天重複的行為對他的人生、對這個世界有什麼意義。我們的社會只不過在一羣機器的操作下循環往復罷了。

我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積極的訊號,在對美的追逐中,我們的生命也會變得絢麗多彩。在我們的生活中,永遠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特別是我們這些剛涉世的“學生娃”,無論是生活或是事業,都是剛起步的時候,總免不了碰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困頓,總會感覺到為什麼幸運之神為何總是遠離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霧,讓你不知何為,不只為何,迷茫、困頓、沮喪、鬱悶時常伴隨着你我,但如果此時你能以一種美學的態度去觀察這個世界,這種生活,這種狀態,恰如一劑清涼劑,你就會發現一種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從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賞,因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的牽絆,就能安閒自在的玩味於另一人的生活,並從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過“美”敲響你家的門?你能夠欣然的將美接近家門麼?別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於未來,只存在於我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中。所以,對美心存敬畏之心,願意窮盡一生,把“美”當成一種夢想來追逐,永遠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腳步。

談美讀書筆記2

這本書作於朱光潛35歲的時候,另有一本《談美簡史》則作於85歲高齡。這一篇來看看年輕時的朱光潛對美是如何理解的。

開篇中説:”我以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對此我很是認同,人總是應該懷有一些崇高的追求,因為單純的熱愛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他的名利物質,事實上常常會作為附加獎勵而獲得。

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而要想看到美,需要意識到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因此需要把事物擺放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書中有個觀點是打破我固有觀念的,作者認為所謂自然美這種説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為自然中本身沒有美,是經過我們藝術化之後才產生的。因此,是“美”就不“自然“。而這裏所謂”藝術化“是指人情化和理想化。事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而很多時候我們欣賞一件事物,都是在欣賞事物所喚起的聯想,因此欣賞中都含有幾分創造性。

書中舉例法國畫家德拉特洛瓦所説,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書。説自然美就像是説字典中有《紅樓夢》一類的作品在內一樣,顯然是荒謬的。就算人人都有一部字典,但要做出好的文章,還要看個人的情趣和才學。

藝術的雛形是遊戲,遊戲是現實世界之外另造一個理想世界來安慰情感。如過家家一類的遊戲,也包括了創造和欣賞的心理活動。遺憾的是,越長大,越是難以像孩童在遊戲時那麼鄭重,那麼專心,那麼認真了。

藝術的創造,是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藝術最忌諱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藝術家的腦裏都要先翻譯成具體的意象,然後再表現於作品,具體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而藝術創作中靈感的產生,常常出自長期留心積累而形成的潛意思的短暫爆發。

作者主張人生的藝術化,意思是主張對於人生的嚴肅主義。坦白説我想當然的很少將藝術和嚴肅關聯起來,但顯然作者眼中的藝術創作和我所理解的'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態度是一致的。因為對於藝術的不瞭解,所以固有印象覺得藝術像是激情的愛戀一樣,出彩的部分是無腦的,是不理智的。但其實恰恰相反,藝術是像科學理論研究一樣的需要嚴肅對待的學科。

我記得之前看歌手李健的採訪,記者問他作曲的時候是否是像文思泉湧一般的靈感爆發流淌的過程。李健説,其實所謂靈感來了常常只是短暫一瞬間的事情,而寫歌常常是個耗時的工作,靈感是很重要的,但靈感更多的是開了一個小頭,或埋了一顆種子。後面大量的工作都和靈感無關,是理性的腦力工作,需要Hard work。

由此可見,不論是發現美,看美,創造美,都是需要下些功夫的。美,來之不易啊。

談美讀書筆記3

什麼是美?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但毫無意外地,我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它的確切答案。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説,美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不同的定義。在《談美書簡》中,朱光潛先生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雖然這個答案不一定正確,但至少比毫無頭緒要高明許多。

許多人都認為,看過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許更深一層,會説心靈美也是一種美。但所有的這些都比較淺顯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塵莫及的事了。通常我們對於美、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等這些問題感到很深奧,也研究甚少,關於這些問題,朱光潛先生在此書中都一併回覆了,而且回覆的很詳盡,對於思想,文學,方法,理論等等也有詳細的.陳述。對於美,我們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説成的表面的,而看完這本書,我對於美則有了全新的看法,這也是讀此書的收穫吧。

這本書是以信件的方式組成的,大多都是給讀者的回信。(這一點,書中也有提到過)因此也就比較淺顯易懂。在“知識鏈接”一欄中,編者提到了許多有關學術方面的美的知識。這讓我們也提前瞭解了一些有關美的知識。

雖然此書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幫助。

例如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較具體、完整地講解了在文學與戲劇作品中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他首先回顧了這一理論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進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夠體現社會歷史發展的某些規律並且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環境則是典型人物所處的能夠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具體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應生活在典型環境中,而不能與環境相脱節。在這裏,共性是通過個性來表現的,是在特殊中顯示一般。文學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見出必然性,是與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理論分不開的。(此段有些摘錄於原文)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在此也就不一一詳談了。

朱光潛先生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委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該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這是朱光潛先生不尚空談,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這很值得我們青少年去學習。

談美讀書筆記4

最經,我閲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頗受啟發,收穫良多,讀朱光潛《談美》有感。這本書為我打開了美學這一陌生學科的大門,讓我第一次真正領略到美學其獨特的知識魅力。最難能可貴的是,朱光潛先生能夠用樸實無華、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原本深奧枯燥的理論分析地如此客觀、如此透徹、如此深入淺出,讓我們這些美學的門外漢也能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觀點。讀完這本書,頭腦裏不是堆積如山的理論包袱,而是一種通透的、簡單的、貼近於生活的印象,這也就使我在閲讀後收穫了更多的知識,以下就是我對於這本書內容的一些總結和概括,以及我在閲讀後的所想所感。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於1932年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章節,章節間的思路連貫,層層深入,其間的論述有理有據,語言深入淺出。本書主要探討了關於美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美是什麼,美從哪裏來,美具有什麼特點,美與自然的關係,美與實際人生的距離 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美學問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朱光潛用客觀、精確、凝練的語言對其加以分析和論述,使讀者初步瞭解和認識美學,正如朱自清在《<談美>序》中所説:“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點論述了美感是什麼,美感從哪裏來的問題。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顆古鬆為例,將人們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三種態度加以比較和區別。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於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係,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所以,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在第二章中,作者強調要以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定的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長時間不曾讀書,更不曾這麼認真的讀書。《文藝心理學》(復旦大學出版學出版)又名《談美》,是朱光潛先生一部談美學的論著。朱光潛先生在美學界的造詣這裏無需過多贅述,他是我國研究美學的始祖,一代美學大師。通讀完後,首先的感覺是朱先生知識的淵博,旁徵博引,學貫中西。在他的書中,古今中外的文獻引用得極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國關於美的論述都是他最早翻譯過來的。其實粗讀一篇,我真沒有弄明白到底什麼是美。雖然他通篇都在介紹什麼是美,從心理學角度、從哲學角度、從自然科學角度去研究、論證美的本質意義。但是我讀的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麼的深邃;眼光是那麼犀利;觀點是那麼獨到,讀後感《讀朱光潛《談美》有感》。都説讀書就是讀者和作者心與心的交流,我只覺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長馬褂,在某個黃昏的清風中,向我娓娓道來,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樣,他持才並不傲物,從容淡泊,虛懷若谷。對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形容了。

到底什麼是美? 為什麼美?朱光潛先生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對於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説是理論研究者,簡單草率地定義某種事物,總不免會把讀者引入歧途甚至會怡笑大方。偉人如柏拉圖也曾犯下把人定義成沒有羽毛動物的錯誤,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屬性,不能科學定性地定義。譬如我們説水,這是可以嚴格定義的,凡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質就是水,這個不會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變。然而我們很多人對美的定義其實都是成為美的條件,我們説腳長的.女人比腳短的女人要美,對稱的比散亂的要美,但這都是成為美的條件,但具備這些條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氣含有水分是雨的條件,但空氣中的水分卻不是雨。因此有人問聖·奧古斯丁:“什麼是時間?”,他回答:“你不問我,我本來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麼,你問我,我倒覺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義,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那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朱先生告訴我們,美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事物屬性,當我們見到美的事物時,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別美,不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時還要着重觀賞者在所觀賞物中見到的價值去研究。通俗一點講,就是美不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世界上沒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所以美學研究的理論,不僅要講藝術,而且要講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講美,我才疏學淺,讀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窺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闡述的理論。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有一個疑問,自已認為美就是美,瞭解那麼多有意義嗎?

為什麼要研究美?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攀登過山,遊玩過水,欣賞過畫,背頌過詩文,當我們發現某處景色讓我們心情愉悦時,我們會説,這裏真美;當我們讀到某處詩文讓我們身臨其近時,我們會説這首詩真美;當我們讀到某篇文章讓我們長期心靈的桎梏、精神的困頓豁然開朗的時候,我們會説這篇文章真美。我們在説美的時候,其實都只是一個隨性的判斷,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經驗,至於為什麼會覺得美,我們都沒有意識進行仔細的考量。我們要欣賞、判斷美,其實是不能離開理論支撐的。如果我們沒有決定怎麼才是美,就沒有理由説這幅畫比那幅畫更美;如果我們沒有明白藝術的本質,就沒有理由説這件是藝術品,那件作品不是藝術品。只有當我們明白美的本質的時候,才能使欣賞和創造的過程得着更準確的力量(朱自清語)。對於讀這本講哲學,講心理學的理論書籍,讀起來非常費力。要來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一以貫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覺得不認真讀完都是對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論到一個觀點,都列舉了十幾個思想流派的主流觀點,然後自己不輕易的判斷某種觀點的對錯,也不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在以過自己認真思索、艱苦探索的之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他在《談美》中説到寫此書時“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這讓我想起,他在這本書附錄《作者自傳》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時候,還努力去學習俄文,並且可以達到讀寫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書上看到北大王選在60多歲的時候,再去學計算機程序語言,併成功開發出漢字排版軟件,打破了國外對漢字排版領域多年的壟斷,被譽為“當代畢昇”。在這裏不是想説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覺得我現在還很年輕,悲觀、懶惰的情緒時常在纏繞着我。

談美讀書筆記5

讀完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感覺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在這部書裏面所提到的美,也並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審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討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美。究竟美在哪裏?究竟什麼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書中提到的關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的問題所展示出來的,畫家認為是美的古鬆,在植物學家與商人眼中卻只不過是一株客觀實在的,實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所説,正是因為植物學家與木商不能夠跳出他們的專業的實用範疇才不能發現古鬆自然的“盤屈如龍蛇的弦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説的“審美無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説法。但是,等到後面又談到創造美的部分時,這種觀點未免又有一點片面了。

“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確,真正的藝術品自然會永垂不朽,但如果脱離了孕育它的歷史環境,再偉大的藝術品也是無從產生,更別提什麼永垂不朽了。朱光潛先生如此説,當然是為了糾正人們對於審美無用的誤解。説動人心魄的歷史於我們無意義而《短歌行》於我們親切,其實是漫長的時間已經把厚重的歷史和我們的實用的範疇遠遠的疏離開來,讓我們有機會以身處之外的心理來享受歷史的跌宕起伏。藝術品作為一種對歷史的記錄或演繹,為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這種美的享受大概不是當年歷史的親歷者所能感受到的。

當局者迷,旁邊者清。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既有主觀又有客觀,或者説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來客觀審視。朱光潛先生在書中也多次提到,雖然藝術來自於生活,但是藝術所用的情感卻並不是生糙而是經過反省的。書中説,“藝術家在寫切身的情感時,都不能同時站在這種情感中過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觀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嘗受者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也就是説,在藝術家親身經歷人生的大起與大落之時是無法將這種情感客觀的表現出來,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緒得以跳出之時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作為材料進行加工和創作,產生藝術品。而這種由主觀到客觀的過程,也即是擺脱實用性的過程。

當然,除去藝術家的親身經歷,還有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基於虛構的人生感受。既然沒有實際的親身經歷可以跳出,就需要藝術家能夠將自己融入所要刻畫人的心境與生活中去,去獲得主觀的情感已獲得可以客觀刻畫的材料。美的藝術的創作,既不可過於主觀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絕對客觀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時説到底,發現美的過程即是脱離實用性、逐漸走向客觀的過程。人事景物,脱離了我們的日常實用,其中所藴含的美感才有機會被我們所發現。

既然發現了美,就要去欣賞美。我們常常感到,自然風景是不變的,可是人與人對它的感受卻千差外別。這種對於事物的審美差異,正如朱光潛先生書中所説,始於我們在欣賞時的“移情作用”的差異。我們之所以對於同一審美對象有着不同的審美感受,首先是因為我們由於不同的心境和經歷,對於物產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動。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心情愉快時看秋風掃落葉或許會對自然的變化讚歎不已,而當我們心灰意冷時恐怕再見此情此景只會徒增心中的悲涼。根據書中的觀點,我們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帶有無意的模仿。我們聽舒緩的音樂感覺舒緩;聽雄壯的節拍會感覺心潮澎湃。我們之所以會因為不同的音樂產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為音樂本身有高低、長短、急緩、宏纖之分,而是因為我們在聆聽舒緩的'音樂時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調節拍進行舒緩的活動,進而勾起了我們記憶裏面某種舒緩的人生體驗,從而讓我們產生了所謂的“共鳴”。

因此,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説的那樣,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們雖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卻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體驗,也在進行着某種創作,而這種創作產生了我們千差萬別的審美體驗。

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知道我們是在審美呢?審美的過程似乎就像在做夢。我們在做夢時通常不會意識到夢境,只有等夢醒之後才隱約對之前的夢境有所唏噓。同樣的,我們對於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越入迷,我們就越難覺察到自己是在欣賞它,也難以察覺自己在審美中所享受的快樂。這種感受似乎與上面的“審美脱離實用”以及“客觀”的原則相悖,因為既然我們已經沉浸在對作品的欣賞中,又如何斷言我們已經和作品脱離了實用的關係了呢?

朱光潛先生談到美感有兩個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實際人生中也有一種適當的距離,二是在觀賞這種意象時,我們處於聚精會神以至於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於無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於物,以物的姿態移注於我。要説明這兩點,就要分明“快感”與“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説,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感到滿足,喝水、飲食異能感到滿足,這二者之滿足究竟有什麼不同,是區分“美感”與“快感”的關鍵所在。根據朱光潛先生的觀點,我們因為滿足實用的需要而產生的快感總是與體驗同時發生的。也就是説我們覺得某種飯菜可口,這種體驗只是發生在我們品嚐這種食物的過程之中。相反的,我們從欣賞藝術作品所獲得的滿足卻發生在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行為之後。“在聚精會神之中忘記自我”,也正是指在審美的過程中脱離了我們的實際人生從而進入到一種拜託了物質實用的“物我兩忘”境界了。這樣看來,我們欣賞藝術作品而獲得美的滿足也的確是一種脱離了主觀與實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