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5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

阿隆索.吉哈諾因閲讀騎士小説而萌發成為遊俠騎士,行俠仗義、助弱扶貧、揚名萬世的念頭,改名堂吉訶德,從此開始為人所恥笑而又艱辛的生活。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動彈不得,被馱在驢背上回到村裏;第二次出行最終以被人裝在木牢裏帶回村裏告終;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學士裝扮的騎士打敗後鬱鬱寡歡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終一病不起。

如果説堂吉訶德的存在於他本身是一出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沒有鳥。我過去是瘋子,如今頭腦已經清醒;我曾經是拉曼查的堂吉訶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諾。但願我的悔悟和真誠能夠換回諸位從前對我的尊重。……”堂吉訶德的這番話出現在他生命的終點似是所謂的清醒卻更像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當堂吉訶德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來時,他遺囑的公證人剛好在場,他説,從未在任何一部騎士小説中看到過任何一位遊俠騎士能像堂吉訶德那樣安祥而平靜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對矛盾中極大的一個受難者,不平的冤魂。

每一個讀者都會對堂吉訶德騎士的不切實際而哈哈大笑,然而,堂吉訶德騎士不僅僅具有令人發笑的地方,更有令人敬佩之處:他嫉惡如仇,總是正面向他的“敵人”發起不屈不撓的衝鋒。然而,堂吉訶德騎士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蕩然所剩無幾了,這種品質早已無影無蹤。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2

即使被所有的人嘲笑,被所有的人孤立,我們活着,只活這一次,當然是為心活,為我們理想的那個世界活。為什麼要和大多數人一樣,染上這種通病?堂吉訶德的不被人理解使我想到那個在荒原上絕望吶喊的梵高,被認為患有精神病,沒人理解他的想法,悲苦地絕望掙扎,用畫撕扯表達所有的強烈。如今,他的畫作成為珍藏鉅作。梵高為心愛的女人割下自己的左耳,這樣的極端與偏執,是屬於他自己順從內心的作為,為什麼要被別人評頭論足,惡語中傷呢?沒有任何人有資格。

行進途中多少次,堂吉訶德感到害怕畏縮,他不斷鼓勵自己勇敢,提醒自己是一個騎士,這才能夠促使他不斷邁向自己的'理想。人的心,即是萬物的主宰。你笑,這世界便與你一起笑了;你哭,世界都一片昏暗。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魯迅如是説。堂吉訶德是一個擁有理想主義的冒險家。初讀《堂吉訶德》時,每每看到他那種瘋狂的舉動我都會覺得不可理喻,但後來深入閲讀下去,我漸漸開始敬佩堂吉訶德。人總是要在現實和理想主義中作出選擇,堂吉訶德選擇了後者,去實現他偉大的騎士夢,去實現他那個被別人嘲笑的夢想,堅定不移。這需要多天真的心情與足夠的勇氣。也許用世俗的標準判斷,堂吉訶德的理想沒有實現,失敗了。但是用自己的心去衡量,堂吉訶德絕對是人生的真正的騎士,為自己的夢去闖蕩這麼一回,人生足夠完美。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3

《堂吉訶德》的小説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藴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為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説及其在人們中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相隔四個世紀之後,仍感動着每一個讀者。

《堂吉訶德》中出現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我想:正是這個原因促使這部作品被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名作家推選成為最優秀的經典文學名著。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4

“讀書是人進步的階梯。”愛因斯坦説。所以我就多多的讀書。我從七年級的'課本上發現了《堂吉訶德》的片段,覺得十分有趣,便買了一本讀。我讀完這本書有不少心得體會,所以和你一起分享一下。

這本書的作者是塞萬提斯,是16世紀一個西班牙作家。這本書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由於讀當時風靡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效仿騎士小説中的那樣給自己取名為堂吉訶德,並親身扮成騎士出去冒險的事情。他後來三次被送回家鄉,最後一次被送回家鄉時臨終悔悟給這本書增添了色彩。這本書塑造了堂吉訶德這個可憐可笑又可悲的人物。我認為堂吉訶德的做法是不對的。一件事都應該把握好合理的尺度,不能太過於依賴或排斥,就像玩遊戲一樣,只要把握好合理的分寸,不要沉迷於其中,適量遊戲還是十分有益的。另外,書本上的內容不可以全部地相信,孟子説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多讀書必然好,可閲讀時對書本上的知識也要進行合理的選取,不要一味、盲目的相信書裏的一切都是對的。

但是堂吉訶德身上也有我們需要向他學習的優點,比如他十分正義。雖然他身上一股魯莽的衝勁我們不應該效仿,但是我們必須為他的正義點贊。幫助弱小,樂於助人是他所奉行的騎士道精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品質,儘管他十分的愚昧,莽撞。在生活中,也許有些事情我們並不敢挺身而出,可我們可以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比如給行動不方便的人讓座,這便是我們中國公民所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二字。

堂吉訶德身上另外一個優點,也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品質:守信。當堂吉訶德被打敗後,遵守約定,回到家鄉,一年內不離開家鄉。最後終於在那裏逝世了。可能有人會説,堂吉訶德是因為騎士道的原因才乖乖回到了家鄉,可我們不可否認,堂吉訶德還是一個守信的人。如今,守信才能交到朋友,守信才能生意興隆,守信才能國泰民安。所以由此可見守信的貴重,古代的郭靖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的收穫,遠比你想象之中得到的要多。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遨遊在書的海洋裏!

小學《堂吉訶德》讀書筆記5

不曉得大家是不是知道塞萬提斯,對,他就是《堂吉訶德》一書的作者。《堂吉訶德》講了一位深受騎士小説毒害的"騎士"冒險的經歷,他身騎瘦馬,披掛盔甲,手執長矛,橫衝直撞,妄想成為國王,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羣當成軍隊,還把傳教士當成魔鬼,成為人們的笑柄。

據説,作者寫書的主要目的是諷刺當時的騎士小説,騎士小説的內容往往千篇一律:一位騎士為了贏得心上人的芳心,冒着生命危險外出,旅途之中,騎士除強扶弱、戰巨人、鬥惡龍、最終獲得無窮的榮譽。塞萬提斯也故意模仿這種寫法,寫出了一本騎士小説,那就是《堂吉訶德》。這本書內容涉及西班牙社會的多個層面,上至公爵,下至平民,所以我很喜歡。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做事一定要考慮時期、條件、情況,不能盲目做事。暑假作業本中就有類似的一個故事,就是這個同樣的道理,可見頭腦清楚,不盲目做事有多麼重要,如果犯這種錯誤,小則受到批評,大則影響國際,堂吉訶德則把整個國家鬧得天翻地覆。同學們這下可知道盲目做事,不依靠證據做事的後果了吧!那可是很嚴重的哦!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哦!明白了嗎?

同學們,我希望大家都頭腦清醒,不盲目做事,千萬不要變成"堂吉訶德"第2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