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通用12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通用1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通用12篇)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1

由於我看的版本是楊絳翻譯的,雖然名為精華版,但還是分上下兩部,所以我沒看完。不過儘管我沒看完,我也對它有了大體的瞭解。

本書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騎士小説。這個騎士小説就像我們中國的武俠小説:一樣精彩,一樣令人走火入魔。是什麼讓這種小説令人走火入魔?我覺得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一個玄幻的世界,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人們所向往的,人們都想成為這種小説的主人公:武功高,俠義,有一羣知音,有一個對手,還有愛情。當我在看小説的時候,我會把自己強加進這個小説,成為一個比主人公還英雄的人物。

這些小説就像酒,麻痺着人們,讓人們暫時擺脱一些雖然世俗,卻又真實的煩惱、痛苦。給予人們一種“自己無所不能”的想法。但是須知:喝酒是為了擺脱痛苦,酒醉時忘卻了一切煩惱,可是一旦酒醒,痛苦就會增加。書裏面的堂吉訶德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一生都生活於玄幻,與其説是醒不來,不如説是不願意醒來。知道死前,堂吉訶德才懺悔,才清楚地認識了這個世界。

騎士小説、武俠小説不是不能看,就像喝酒一樣,不是不能喝,但是要少喝,並且不能醉。如果不能百分之百確定自己能把我這個度,像我,我就立誓永不喝酒。

無論何時,都不要幻想着某樣東西能夠使我們不勞而擺脱煩惱,只有清醒地去解決問題,才能擺脱人世間的煩惱。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2

《堂吉訶德》是是西班牙大師塞萬提斯劃時代的鉅著,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鉅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訶德一方面脱離現實,愛幻想,企圖仿效遊俠騎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剷除人間邪惡。是一個可笑、可歎、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學中一個不朽的典型。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的書,可當翻過最後一頁時,心裏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的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説:"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的末路騎士時,心裏總會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劇。

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新教倫理對社會發展是否有推動力量,只要想想,當人們舉着張揚個性的大旗從中世紀解放出來的若干年後,人們不是又一次產生了信仰的需求嗎?我們可以説這是歷史的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堂吉訶德以及堂吉訶德式的口號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時宜。

堂吉歌德是很很好笑,但現實中不也有和他一樣的人嗎?他們妄想着,結果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笑着至於我們也該反省下自己,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堂吉歌德。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3

對於理想這個詞此刻越談越少了,人長大了就變的很現實,在堂吉訶德身上又看到了久違的夢想。

其實堂吉訶德就是一個在現實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堂吉訶德有個很完美而又很天真的想法——做一名維護世界正義的騎士。然而中世紀已經過去很久了,騎士們早已離我們而去,留下的是那些不知真假的傳説,可堂吉訶德偏偏就相信了,光從堂吉訶德的語言來看,個性是對要去作總督的桑丘的一番教導,堂吉訶德確實是一名很有正義感而且對感情忠貞不渝的優秀騎士。小説的可笑之處就是讓我們這位騎士“生不逢時”。然而作者並沒有讓堂吉訶德像中國代詩人那樣哀歎命運和世道,而是選取讓他堅持自我的信念,在一個不屬於騎士的時代“仗劍走天涯”。

小説的剛開始堂吉訶德的形象是很愚蠢很可笑的,把它讀完時會發現堂吉訶德這個人很天真,很可愛。在現實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像堂吉訶德一樣持續着那份童真如此沉醉在自我喜歡的事物之中,又有幾人在這種“逆境”之中堅持自我的夢想?或許站在堂吉訶德的角度來説他是幸福的,我們能夠看到他為自我是一名騎士而感到驕傲。我甚至有些嫉妒他——回想自我在讀武俠小説時也曾幻想過自我是一位武功高強,頂天立地的大俠。

作者在書中提到騎士小説害人,於是透過堂吉訶德這位不貼合時代特徵的“騎士”的愚蠢行為來進行辛辣的諷刺。然而作者在對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塑造上卻沒有刻意抹黑,堂吉訶德富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待人真誠,為人正直,總是為別人打抱不平,臨死也不忘對桑丘的承諾的誠實,單純,對愛人忠貞,到哪都對人宣稱達西妮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為了她的名譽願意與人決鬥,應對獅子毫不畏懼的勇敢,堅持自我的信念不動搖。所有這一切加起來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近乎於完美的人。

故事結尾堂吉訶德被月亮騎士打敗,騎士理想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結果抑鬱生病而死。在他死的最後時刻,他“醒”過來了,從理想中的騎士迴歸到了具有傳統價值觀的普通人,或許在常人看來這是個很好的結局,至少他清醒過來了,堂吉訶德自我是怎樣想呢?也許是他自我感覺自我拯救達西妮亞的任務已經完成,自我騎士生涯也能夠告一段落了吧。

宗教的衰落,科技的發展導致了一些人們信仰和理想的缺失,他們庸庸碌碌的生活在自我用鋼鐵鑄造的囚籠裏,不敢去實踐自我的理想,甚至從未思考過自我生存的好處。

這時,堂吉訶德透過詼諧幽默的方式讓你在開懷大笑的同時重温自我的過去的“騎士夢想”。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4

《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説家、劇作家、詩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2日在馬德里逝世。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裏最偉大的作家。

塞萬提斯的一生經歷,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險生涯。16世紀的西班牙,那是個激動人心的時代。隨着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促進了殖民主義的興盛,西班牙逐漸成為稱霸歐洲的強大封建帝國,但是西班牙的強盛極為短暫,專制君主腓力普二世對外發動多次失敗的戰爭,既耗盡了國庫的資產,也使西班牙喪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國內,封建貴族與僧侶還保持着特權,各種苛損雜税繁多,使得貧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更為突出,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儘管專制王權與天主教會勾結在一起,利用宗教裁判所鎮壓一切進步思想與人民的反抗,但人文主義思想仍然得到傳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作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塞萬提斯出生於一個貧困之家,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24歲時參加了西班牙駐意大利的軍隊,4年後踏上返國的歸途。不信的是,在途中遭遇海盜,被擄到阿爾及利亞,在那裏塞萬提斯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卻均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勇氣與膽識卻得到俘虜們的信任與愛戴,就連奴役他們的土耳其人也為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直到他34歲才被贖回。以一個英雄的身份回國的塞萬提斯,並沒有得到腓力普國王的重視,終日為生活奔忙。擔任過軍需官,税吏,又數度被陷害入獄,他那不朽的《堂吉訶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監獄裏構思和寫作的。1616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在塞萬提斯的諸多作品中,以《堂吉訶德》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和歐洲最傑出的作品。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説《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説,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5

有一個窮鄉紳讀騎士小説入了迷,把自己想象成遊俠騎士。公脱離現實,耽於幻想,對自己的力量缺乏足夠的估計,而又從不考慮行為方式的荒唐行徑。他改名為唐·吉訶德,披上一副古老的盔甲,騎上一匹又瘦又老的馬,在一個盛夏的黎明離家出走,開始遊俠生涯。他把小客店當做城堡,請城堡的主人封他為騎士;他把原野上的風車當作巨魔,挺起長矛向風車進攻,他把趕路的婦人當作落難的公主,奮勇搭救……

當一個五十歲的老紳士陷入無邊的騎士幻想中時,有多少人都在為他惋惜呀!理髮師、神僕以及學士,還有唐·吉訶德(吉哈納)的家人們都是多麼地擔心他!可憐的桑丘也被這一個島嶼總督的官位所吸引,騎上一頭驢子當上了唐·吉訶德的僕人,也可以説是聽差。唐·吉訶德在他的“遊俠生活”中歷經了“千災百難”,實現了他的無數幻想,可那些什麼魔法師、杜爾西內亞小姐、巨魔、城堡都是多麼的虛假呀!

有多少人為了他的“騎士夢”而白白送命。所以,當那些人親眼看見唐·吉訶德被打得遍體粼傷時,才會表現得那樣興奮。原本呆頭呆腦的桑丘現在變得既能言善辯又頭腦聰明,一切都是因為他要絞盡腦汁才得以拯救他那頭破血流的苦命主人。你看看,桑丘在當總督時,開頭斷的那兩個案子顯得他多麼英明啊!他説的話一點兒也沒錯,如果唐·吉訶德聽他的話,把看成巨魔的風車以及其它種種人與物的真實面目看清的話,就不會那麼無辜地受傷了。

唐·吉訶德,一個多麼無知、愚蠢而又浪漫的騎士。他那無聊而又沒有任何成果的動作,是伯爵以及多少人的笑料啊!他的遲到的後悔並沒能洗清他的罪惡,反而讓他命歸黃泉,不過這在眾多人的眼中卻又是罪有應得。

不過在我看來,唐·吉訶德唯一還有一點是好的,那就是他那種不屈不撓、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從網絡紅人浪兄身上也看到了這種精神。當他在眾多媒體面前失態,失聲痛哭然後説道:“我是多麼艱難困苦!我的壓力有多巨大啊!你們知道嗎?唐·吉訶德挑戰大風車,他的鬥爭對象尚且是有影有形的;而我的挑戰的對手卻是無影無形的傳統觀念!苦不堪言!但我必須堅持下去,一定會堅持下去,一定要幫天仙妹妹浮出水面,把妹妹推向前台!”是呀,所有的人在困難面前都需要象唐·吉訶德一樣不屈不撓、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這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向唐·吉訶德學習吧,一往無前地戰勝所有困難。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6

最近兩天翻閲了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説家塞萬提斯寫的代表作《堂吉訶德》,感受深刻。

唐吉訶德,一個沉迷於其實小説的窮鄉紳,他有一個自認為偉大的夢想:成為一位勇敢的遊俠騎士,披着盔甲,騎着戰馬走遍世界,行俠仗義、鏟奸除惡、劫富濟貧,救助所有深陷不幸境地的人,以騎士精神作為他最高的信仰。為了將自己的夢想付諸行動,他以利相誘,居然説動了鄰居桑丘作他的奴僕。就這樣,一個瘋子和一個傻瓜開始了他們的騎士冒險旅程。唐吉訶德也許是對騎士傳奇的極度狂熱,以致走火入魔,一直處在瘋狂的夢幻之中。站在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他就是個典型的重度的狂想症患者,以致可以把一羣羊想象成一支軍隊,把一架架風車當成可以助他建功立業的巨人。也許唐吉訶德的行為在我們讀者的眼中是多麼的荒謬,多麼的可笑。然而我以為我們並不能因此去嘲諷他。我們可以説他無知,但不可以説他無聊,至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衝動和對夢想的實踐。我想一個擁有夢想並沉溺於其中的人是幸福的。夢想可以讓自己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唐吉訶德的這個騎士夢,讓他每一天都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希望,儘管他已經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頭了。當然我們可以説,他——唐吉訶德的夢想是荒謬的,他的實踐是盲目的。但我們面對自己真實的夢想時,卻又能否下決心去實踐呢。當唐吉訶德把羊羣當成軍隊,把貴婦的車隊當做被強盜劫持時,他面對自己的敵人(事實上他很認真的把羊羣當成了軍隊,把車隊當成了強盜,而非我們眼中的羊羣和軍隊)絲毫沒有一絲懼色,仍然義無反顧,拔刀相助。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我們自己也許並沒有唐吉訶德的天真和勇氣。當我們現代人不再需要唐吉訶德那樣英雄式的任務是,他就被我們拋棄在書堆與網絡的深處,翻閲也是偶爾一刻。然而,當唐吉訶德手持着長矛衝向他心中的魔鬼——風車時,我們是否會感到一種莫名的缺失呢?或許是夢想,或許是正義,或許是勇氣。亦或僅僅是一點點的天真而已。

作者以犀利的諷刺筆鋒對西班牙的上層統治階級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嘲諷,對人民的苦難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説揭露了西班牙統治階級外強中乾的本質和彬彬有禮的外表下掩蓋着的陰險、兇殘的本性。小説中寫到官僚們貪X污納賄,買賣黑權,賣官鬻爵的社會現象,好大喜功的國王瘋狂的軍事侵略,幾千名無辜士兵,盡成炮灰。在面臨重重危機的情況下,統治階級以挑起宗教衝突或民—族—矛—盾來擺脱困境,勞動人民被—逼迫生活不下去了,只好鋌而走險起來反抗。作者真實的反映了官逼X民反的真情。

在當時黑暗腐朽、貧富懸殊的社會裏,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畏強X暴,不恤喪身”、立志掃盡人間不平的堂吉訶德。小説中的主人翁生活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期,充滿着崇高的理想主義精神,總幻想掃除一切社會不平,這就與客觀現實造成了衝突,這一衝突既具有喜劇性又具有悲劇性。這個犯了時代錯誤的堂吉訶德卻要在現實生活中恢復過了時的騎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個誇張的、滑稽的、喜劇性的角色。但是作者在種種場合中,反覆突出他醉心剷除人間罪惡的這一特點,從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高貴品質,即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身危險於不顧,願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已的生命。

只要不提騎士道,堂吉訶德的談吐應答都十分高明,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學者,他的見解高於周圍的人,他對社會的批評,對戰爭、法律、道德、文學藝術的看法具有遠見卓識,閃耀着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他追求的理想社會是“不懂得什麼叫做‘我的’、‘你的’”的“黃金國士”。他心目中的遊俠騎士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還要具有勇敢、膽大等各種美德。這樣的人正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堂吉訶德同情受侮辱受壓迫的婦女,熱情地支持追求個性解放的青年男女。

堂吉訶德清醒時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智者,糊塗時又是一個亂衝亂殺的瘋子。他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這些極端矛盾的現象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就構成了他的複雜、豐富、多方面的性格。作者雖然嘲笑騎士制度,卻又讚美理想化的騎士精神;痛斥種種罪惡現象,但又把許多社會問題歸結到抽象的道德上去。這正是作者塞萬提斯的人文主義理想與西班牙社會現實的矛盾的反映,也是人文主義弱點的反映。

《堂吉訶德》問世三百多年以來,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堂吉訶德的名字在不同的歷史年代,在不同的國家都流傳着。堂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了脱離實際、醉於幻想、主觀主義的同義語。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7

《唐吉訶德》這部小説的主人公原名叫阿倫鎖﹒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我也想效仿騎士出外闖蕩。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到一副破爛不堪的盔甲,自我取名叫唐吉訶德,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為自我終生效勞的意中人。然後他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唐吉訶德按照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他的行為荒誕不經,自我也經常捱打受苦。最後一次他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所以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這本書時,我以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藴含了一種道理,人的一生就是為了自我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粱稈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品質,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唐吉訶德的行為有時是瘋狂的,但是有時候卻能説出有哲理的話,看來,唐吉訶德這個人説他聰明,卻很瘋傻,説他瘋狂,卻很有見地,説起話來,他總是頭頭是道,理論正確,談吐高雅,而他的行為,卻又常常冒冒失失,荒謬不已。我從書中讀到許多類似的瘋狂與明智之間的強烈比較,他,不瘋,瘋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公理,只有強權。

唐吉訶德將所遇到的奇事,全部歸咎為與他作對的壞魔術師,這些壞魔術師是誰?毫無疑問,那就是他譴責的對象——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唐吉訶德所效忠的情人是誰?不是那杜爾西內婭,而是他的精神支柱。但是,所有的一切全不真實,所以,唐吉訶德在臨終的時候,才悔悟,雖然他最後充滿喜悦地求得了上帝的寬恕,但是卻為全書定下了杯具的基調:遊俠精神——除暴安良,殺富濟貧,公平正義失敗了,國家腐朽了。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8

《堂吉訶德》的小説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

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藴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為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説及其在人們中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百科全書。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9

翻看了世界名著《堂吉訶德》,內容很多,並未讀完。書中滑稽但不乏真誠的“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讓我在捧腹之餘感慨頗多。

在名著《堂吉訶德》中,堂吉訶德讀騎士文學入了迷,他不僅心中嚮往騎士生活,而且把這一願望付諸行動,幾度離家,要鋤強扶弱,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名垂史冊。理想與現實的極不協調創造了一幕幕滑稽的場面,這個痴迷騎士文學的鄉紳堂吉訶德,直至臨死才悔悟。

50多歲的堂吉訶德是一個富有幻想的人,沉迷於騎士小説,為了堅持他不切實際的幻想,付出了了了殘生,抑鬱而終。愛看騎士小説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博擊金戈的騎士是每一個人心中的英雄。但那始終只是一個文字的夢,也許它十分華麗,十分真切,那也只能説是作者的文筆好,不代表那個夢是真實的。我們可以在書中去尋找一個自己的期望,在書中去延續自己童話的生命,去找一份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慰藉,但是,請記住生活中不存在。

他太富有幻想,把生活想象成了一個夢境,不斷的去自欺欺人,後悔時才發現自己早就滿頭華髮,奄奄一息了。書的內容讓我聯想到了現代小説家今何在的《若星漢天空》,書中的康德也是一個極其渴望當騎士的人,好在他是一個少年,有機會去改過,他傾其所有才買來了一把木劍,開始了他的騎士生涯,不過他意外獲得了魔族的盔甲,在盔甲蠶食他的心時,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續了一個騎士的精神。這就是他和堂?吉訶德的不同。由此可見,騎士不一定要在行動上有所表示,只要在精神上去延續他,那就可以成為騎士。

在年輕的時候,去努力的完成一份可以成為現實的夢想,不要因為周遭的環境就去躲閃,不要把自己置與進退維谷的環境。在自己年邁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的子女:我在像你們這樣年輕的時候曾經為了自己的`夢想瘋狂過,並且成功了。這就是一種幸福,一種像堂?吉訶德那樣不切實際的人和像中國古代婦女那樣唯命侍從的人所羨慕的幸福。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用自己手上絢爛的畫筆在生命的章程上譜寫出精彩的一刻。

剛開始沒覺得怎麼好看,可後來越看越有味,看到後面簡直有點愛不釋手了。一有空我就會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沒落的小貴族式紳士地主,因為看騎士小説而入迷,説自己是遊俠騎士,要遊遍世界去除強扶弱,維護正義和公道,實行他所謂的騎士道。他單槍匹馬帶了侍從、桑丘出門冒險,但受盡挫折,一事無成,回鄉後鬱郁而死。他腦袋裏裝的全都是什麼大力神、魔法師等等,因為看騎士小説他只知道打仗呀,魔法呀,奇蹟呀……有一次他看見風車,説巨人要把他們殺掉,不聽侍從的勸告跑過去,結果被風車打了回來,事後還説這肯定是魔法師施的魔法,故意迷惑他的。粗粗一看,你一定覺得堂吉訶德是一個像瘋子一樣的人,瘋瘋顛顛的他可卻是一位博學廣聞的詩人,因為看了很多書而富有詩意。堂吉訶德有時是瘋狂的,但是有時候卻能説出富有哲理的話語,在書中比比皆是。看來,堂吉訶德這個人説他聰明,卻很瘋傻,説他瘋狂,卻很有見地。説起話來,堂吉訶德總是頭頭是道,立論正確,談吐高雅,而他的行為,卻又常常冒冒失失,瘋瘋傻傻,荒謬不已。我從書中讀到許多類似的瘋狂與明智之間的強烈對比。他,不瘋;瘋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公理,只有強權。從堂吉訶德的身上還讓我看到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那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堅韌不拔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我們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我們學的《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故事主人公雖然是個聾啞青年,但為了學好畫畫的本領,每天堅持來西湖的玉泉邊觀察描摩,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冬,最後畫出來的魚栩栩如生,竟讓魚“遊”到了紙上,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長期的努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事,這樣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有哲人説,以為世事能夠一塵不變純粹是痴心妄想,恰恰相反,一切都像是在輪轉,確切地説是周而復始。春去而夏來,夏初則酷暑至,繼酷暑的是清秋,接清秋的有寒冬,冬過重又見陽春,歲月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循環不止。唯獨人生有限,猶如流光般地倏忽,去而無返,直抵永無盡期的冥世。作文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10

堂吉訶德——有史以來最響噹噹的遊俠騎士。他既不靠武功也不靠戰績,而是以他獨有的堂吉訶德式的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騎士”這頂輝煌的桂冠。

大約四百年前,他誕生在西班牙一個潦倒的文人——米蓋爾。台。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筆下。幾百年來,堂吉訶德贏得了全世界無數人的喜愛,儘管從他面世直到現在,始終有着對他各種各樣的評價,卻從沒有人否認他是道德的化身,一個純粹、極端的理想主義者。無論在大眾或學者的眼中,他都是一個瘋子,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人們説他是瘋子也的確是有道理的,他種種荒唐的行徑讓人無法把他同正常人混為一談。然而,他又是極其嚴肅而理性的,對待正義和責任,他是個頂天立地的正人君子。為了騎士的榮譽,效忠國家、剷除邪惡、扶危濟困,他可以不惜犧牲一切!對待愛情,(雖然只是他幻想中的愛情)他確實表現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勇敢、無畏、忠誠不二的崇高品格。

一直以來,他是人們最喜愛、最長久的笑料。在他全部遊俠騎士生涯中,演出了那麼多滑嵇可笑的故事。以至於一些最不愛笑的人看過他的故事後也會笑得前仰後合甚至流出眼淚。堂吉訶德本人儘管很可親,但他從不是個愛笑的人,總是一副嚴肅的樣子,彷彿隨時會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不過,我們不應誤會,他那樣子絕不是為了想逗我們發笑,他從來就是一個把生命交給美好理想和偉大信念的人。

看到他那莊重而又時常狼狽不堪的樣子,我經常會聯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我看到鄰家的那隻肥胖的小狗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轉圈子,它想夠到自己的尾巴,可是終於沒有成功。顯然,它生氣了,呼嗤呼嗤喘着粗氣,用稚嫩的聲音叫了兩聲,然後一臉委屈地鑽到母狗肚皮下蹭來蹭去。後來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朋友們聽時,他們也都鬨堂大笑。有時,我會忍不住拿那隻小狗和堂吉訶德進行比較。可是,我們可愛的堂吉訶德先生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紳士,是令人尊敬的真正的騎士。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説他的智商有問題。況且,他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無意識的。他始終是為了騎士的榮譽和神聖的愛情活着,即使在他餓得發昏、受了重傷以及遭遇了種種挫折和磨難的時候,他的信念也從未動搖。

很多人認為《堂吉訶德》這部書中,堂吉訶德是最大的笑料,是被諷刺的對象,他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一直受到人們的嘲笑。可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喜歡他。他善良、可親、勇敢、無畏,雖説他的智慧總是被丟到一邊,但他終究是個學識淵博的智者。我們不由自主地愛他,是因為象他這樣一個可笑的人物身上居然有着那麼多美好、可貴的品質。還因為他那些不切實際卻又美好的理想其實也是我們心裏的嚮往。甚至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的確作了很多和他一樣愚蠢的事情。可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那樣!

十九世紀初的時候,有些人認為堂吉訶德是個悲劇人物。理由是,他代表了那些有着美好理想卻又和命運作着痛苦、悲壯又無奈的鬥爭的人們。他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裏按着自己的理想生活。他不崇尚物質的豐裕和奢糜,他比任何一個最虔誠的信徒更執着地守護着自己崇高的信念。人們認為他可悲,不是因為他的種種可笑和失敗,而是覺得他所作的一切毫無意義。其實,一種事物的存在,一個人活着的意義,我們是無法説清楚的。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11

堂吉訶德由於瘋狂的迷戀上了騎士小説,便發誓成為一名騎士——這位時代的勇士的歷險就開始了。

也許堂吉訶德的年代並不適合做一名騎士,但同樣有許多人受到不公平、恥辱甚至傷害。所以堂吉訶德這位騎士變成了那個時代的英雄:他替人打抱不平、見義勇為。他為了世界的和平,他為了世界少一些黑暗面,把一生都獻給了時代,他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勇士!最後一章令我深受感動:堂吉訶德吃了一場敗仗,這對一名武士,不,是一名優秀的武士來説,代表着什麼?恥辱?因此他回到家鄉時,垂頭喪氣,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其實那又如此呢?但這件讓我們看起來不起眼的事,卻使堂吉訶德這名優秀的騎士失去了機會——永遠地失去了機會。他最終死於憂鬱症。堂吉訶德的死令我惋惜又感慨。一位凡人中的明珠,他的生命之光卻暗了下來,我也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光明永遠戰勝黑暗,一件事不代表永遠!

當你挫敗時,想一想美好的未來,當你愉快時,想一想更美好的未來!只要有信心就有許多成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勝利女神的微笑!

《堂吉訶德》的讀書筆記12

暑假因為沒有事情可做,便去書店看書,一本《堂吉訶德》映入我的眼簾,出於對這本書封面的好奇,我便把這本書買了下來。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個老人穿着鎧甲,拿着長矛和盾,後面是一架風車,老人帶着一頂破亂不堪的帽子,閉着眼,好像在享受陽光。好美的畫面!

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班牙的作者塞萬提斯,他出生於1547年。他是文藝復興期間西班牙小説家、劇作家和詩人。是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説的先驅。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裏最大的作家。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説《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步現代小説,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看完這本書的作者簡介,於是我好奇的翻開了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一個沒落的貴族讀騎士小説後鬼迷心竅決心復活騎士生活,於是他在家找到了破爛不堪的鎧甲,長矛和盾,帶上他們家瘦弱的馬,帶上了農民侍從桑喬,化名“堂吉訶德”去探險。在這一路上他鬧了很多笑話,他把風車當成了巨人,與他決戰,把綿羊當成了百萬大軍,搞的綿羊雞犬不寧,他也被牧羊人狠狠揍了一頓,吃了不少苦頭,鬧了不少笑話,他在大家的眼中是神經病。可是他卻不理會大家,醜態百出。我看了之後令我捧腹大笑,到了最後,他敗歸故里,直到快死了,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