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6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36W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社會理想目標。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歡迎閲讀。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6篇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篇1

在最近幾天,我翻閲了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説家塞萬提斯寫的代表作《堂吉訶德》,感受深刻。下面是《堂吉訶德》的大概內容和我讀後的一些感想。

作品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不朽的典型人物。書中寫着,這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窮鄉紳,由於愛讀騎士文學,入了迷,竟然騎上一匹瘦弱的老馬駑騂難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鏽的長矛,戴着破了洞的頭盔,要去遊俠,除強扶弱,為人民打抱不平。他僱了附近的農民桑丘·潘沙做侍從,騎了驢兒跟在後面。堂吉訶德又把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想像為他的女恩主,給她取了名字叫杜爾西內婭·台爾·託波索。於是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他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沉入了漫無邊際的幻想中,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因此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直執迷不悟。他把鄉村客店當做城堡,把老闆當做寨主,硬要老闆封他為騎士。

店老闆樂得捉弄他一番,拿記馬料賬的本子當《聖經》,用堂吉訶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實打了兩下,然後叫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受了封的騎士堂·吉訶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做巨人,衝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羣當做軍隊,衝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桑丘·潘沙一再糾正他,他總不信。他又把一個理髮匠當做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做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他把一羣罪犯當做受迫害的紳士,殺散了押役救了他們,要他們到村子裏找女恩主去道謝,結果反被他們打成重傷。他的朋友想了許多辦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繼續去冒險,又吃了許多苦頭,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參孫·卡拉斯科假裝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罰他停止遊俠一年。堂吉訶德到死前才悔悟。

作者以犀利的諷刺筆鋒對西班牙的上層統治階級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嘲諷,對人民的苦難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説揭露了西班牙統治階級外強中乾的本質和彬彬有禮的外表下掩蓋着的陰險、兇殘的本性。小説中寫到官僚們貪污納賄,買賣黑權,賣官鬻爵的社會現象,好大喜功的國王瘋狂的軍事侵略,幾千名無辜士兵,盡成炮灰。在面臨重重危機的情況下,統治階級以挑起宗教衝突或民族矛盾來擺脱困境,勞動人民被逼迫生活不下去了,只好鋌而走險起來反抗。

主人公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性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幾乎誰碰上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桑丘·潘沙本來為當“總督”而追隨堂吉訶德,後看無望,仍不捨離去也正為此。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對於被壓迫者和弱小者寄予無限的同情。從許多章節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他以熱情的語言歌頌自由,反對人壓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過這一典型,塞萬提斯懷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義的終結。這一點恰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舊的信仰解體、新的信仰尚未提出的信仰斷裂時期的社會心態。

在當時黑暗腐朽、貧富懸殊的社會裏,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恤喪身”、立志掃盡人間不平的堂吉訶德。小説中的主人翁生活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期,充滿着崇高的理想主義精神,總幻想掃除一切社會不平,這就與客觀現實造成了衝突,這一衝突既具有喜劇性又具有悲劇性。這個犯了時代錯誤的堂吉訶德卻要在現實生活中恢復過了時的騎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個誇張的、滑稽的、喜劇性的角色。

但是作者在種種場合中,反覆突出他醉心剷除人間罪惡的這一特點,從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高貴品質,即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身危險於不顧,願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已的生命。因此與單純的喜劇性角色不同,他又是一個帶有悲劇因素的人物,一個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瘋子”!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篇2

《堂吉訶德》是是西班牙大師塞萬提斯劃時代鉅著,是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鉅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明珠。主人公堂吉訶德一方面脱離現實,愛幻想,企圖仿效遊俠騎士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剷除人間邪惡。是一個可笑、可歎、可悲又可敬人物,是幽默文學中一個不朽典型。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書,可當翻過最後一頁時,心裏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説:"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末路騎士時,心裏總會湧起一種異樣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悲劇。

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新教倫理對社會發展是否有推動力量,只要想想,當人們舉着張揚個性大旗從中世紀解放出來若干年後,人們不是又一次產生了信仰需求嗎?我們可以説這是歷史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堂吉訶德以及堂吉訶德式口號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時宜。

堂吉歌德是非常非常好笑,但現實中不也有和他一樣人嗎?他們妄想着,結果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笑着至於我們也該反省下自己,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堂吉歌德。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篇3

堂吉訶德——有史以來最響噹噹遊俠騎士。他既不靠武功也不靠戰績,而是以他獨有堂吉訶德式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公認“最偉大騎士”這頂輝煌桂冠。

大約四百年前,他誕生在西班牙一個潦倒文人——米蓋爾。台。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筆下。幾百年來,堂吉訶德贏得了全世界無數人喜愛,儘管從他面世直到現在,始終有着對他各種各樣評價,卻從沒有人否認他是道德化身,一個純粹、極端理想主義者。無論在大眾或學者眼中,他都是一個瘋子,一個徹頭徹尾瘋子。人們説他是瘋子也確是有道理,他種種荒唐行徑讓人無法把他同正常人混為一談。然而,他又是極其嚴肅而理性,對待正義和責任,他是個頂天立地正人君子。為了騎士榮譽,效忠國家、剷除邪惡、扶危濟困,他可以不惜犧牲一切!對待愛情,(雖然只是他幻想中愛情)他確實表現出了一個真正男人勇敢、無畏、忠誠不二崇高品格。

一直以來,他是人們最喜愛、最長久笑料。在他全部遊俠騎士生涯中,演出了那麼多滑嵇可笑故事。以至於一些最不愛笑人看過他故事後也會笑得前仰後合甚至流出眼淚。堂吉訶德本人儘管非常可親,但他從不是個愛笑人,總是一副嚴肅樣子,彷彿隨時會有什麼重大事情發生。不過,我們不應誤會,他那樣子絕不是為了想逗我們發笑,他從來就是一個把生命交給美好理想和偉大信念人。

看到他那莊重而又時常狼狽不堪樣子,我經常會聯想起一件有趣事:有一次,我看到鄰家那隻肥胖小狗不停地追着自己尾巴轉圈子,它想夠到自己尾巴,可是終於沒有成功。顯然,它生氣了,呼嗤呼嗤喘着粗氣,用稚嫩聲音叫了兩聲,然後一臉委屈地鑽到母狗肚皮下蹭來蹭去。後來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朋友們聽時,他們也都鬨堂大笑。有時,我會忍不住拿那隻小狗和堂吉訶德進行比較。可是,我們可愛堂吉訶德先生是受過良好教育紳士,是令人尊敬真正騎士。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説他智商有問題。況且,他所作每一件事都不是無意識。他始終是為了騎士榮譽和神聖愛情活着,即使在他餓得發昏、受了重傷以及遭遇了種種挫折和磨難時候,他信念也從未動搖。

非常多人認為《堂吉訶德》這部書中,堂吉訶德是最大笑料,是被諷刺對象,他不切實際幻想一直受到人們嘲笑。可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喜歡他。他善良、可親、勇敢、無畏,雖説他智慧總是被丟到一邊,但他終究是個學識淵博智者。我們不由自主地愛他,是因為象他這樣一個可笑人物身上居然有着那麼多美好、可貴品質。還因為他那些不切實際卻又美好理想其實也是我們心裏嚮往。甚至非常多時候,我們自己也確作了非常多和他一樣愚蠢事情。可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那樣!

十九世紀初時候,有些人認為堂吉訶德是個悲劇人物。理由是,他代表了那些有着美好理想卻又和命運作着痛苦、悲壯又無奈鬥爭人們。他在自我封閉世界裏按着自己理想生活。他不崇尚物質豐裕和奢糜,他比任何一個最虔誠信徒更執着地守護着自己崇高信念。人們認為他可悲,不是因為他種種可笑和失敗,而是覺得他所作一切毫無意義。其實,一種事物存在,一個人活着意義,我們是無法説清楚。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篇4

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它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萬提斯創作,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堂吉訶德,由於平時裏讀了許多的關於騎士的書,因受其影響而經常把自己當做騎士,到處去遊歷,經常為人打抱不平,但卻又經常弄得笑料百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

他會把自己的那匹瘦得不能再瘦的那匹馬向別人炫耀説是一匹千里名駒;他還會把大風車看成了一個巨人,還宣佈要與其戰鬥;他自己做了一個紙頭盔,並且把他當作是世界上最堅固頭盔;他把一個面貌醜陋的農家女想象成了公主……凡此種種,無不給讀者們呈現出了一個滑稽,有趣的人物。

主人公堂吉訶德在書中的形象是活靈活現的。雖然有點神經質,但他的身上還是有着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在書中,他遭遇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越挫越勇,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如果説堂吉訶德的故事是一個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堂吉訶德臨終的一番話與其説是所謂的清醒倒不如説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

我想每一個讀過《堂吉訶德》的人,都會嘲笑唐吉訶德的不切實際,説他總是瘋瘋顛顛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只看到他另人發笑的一面,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另人敬佩的那一方面,他嫉惡如仇,面對自己的“對手”,他總是光明正大地進行挑戰。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想堂吉訶德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當今社會正在漸漸地消磨殆盡。

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書,它主要是講了唐吉訶德的冒險,把生活中一些不可能的事集中在一起,最稀奇的是,塞萬提斯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稀奇古怪,別人想不到的念頭。

讓我們高舉起手臂,為唐吉訶德歡呼!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篇5

《堂吉訶德》小説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紳,他讀當時風靡社會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裏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事情,他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可能會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藴涵了一種道理。人們最基本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同時,他為了追求理想而不顧一切做出近乎荒唐舉動膽量也讓人有一些感動,畢竟,世上能有如此勇氣執著追尋心中聖地人並不多。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為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騎士小説及其在人們中造成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災難,成為現代人瞭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一部百科全書。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相隔四個世紀之後,仍感動着每一個讀者。《堂吉訶德》中出現了近700個人物,描寫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西班牙王國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無恥,對人民疾苦表示了深切同情。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書,可當翻過最後一頁時,心裏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説:"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末路騎士時,心裏總會湧起一種異樣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悲劇。

《堂吉訶德》悲劇在於它肢解了曾經神聖道德觀念,而這種肢解是建立在一個個沉重矛盾之上:要消滅即將衰亡虛偽騎士道,卻設計了一個柔弱但真誠衞道士。於是,人們在與腐朽道德戰鬥時,突然發現面前站着"敵人"是個柔弱老頭,沒有了摧枯拉朽快感,沒有了流血犧牲英勇,甚至在面對一個弱者抵抗時,會檢討自己正義性。恰好,堂吉訶德奉行不是虛偽騎士道,不是道貌岸然道德欺騙,而是人們久違了一種精神:對上帝無限忠誠,對愛情至死不渝。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範文篇6

《堂吉訶德》的小説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藴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過於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書中的主人公原本名叫吉哈納,年過五旬,是一位紳士,雖説是地位顯赫,但家境卻也不寬裕。由於生活的清閒,這位紳士愛上了騎士小説,而且已經走火入魔,到了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的地步。別人讀小説,都只當消遣,對小説的情節多持笑料態度,而吉哈納紳士則截然不同,他對騎士小説中的的荒唐故事深信不疑,對小説中的騎士佩服得五體投地。漸漸地,他失去了理性,想入非非要去做個遊俠騎士,全副武裝,漫遊世界,去克服一切的困難和險阻,消滅一切邪惡的,殘暴的力量,鋤強扶弱,見義勇為,名留千古。

於是,他從老屋裏找到了一件鏽跡斑斑的祖傳的一套盔甲,並異想天開地用硬紙做了一個面盔。可惜不太結實,他沒辦法,只好用鐵皮條重新做了一個,這才將這面盔的事情算是完成了,接着,他又找來一匹老馬,然後美其名曰駑馬難得,趁着給馬取名的東風,他又給自己取了個騎士般的名字,唐?吉訶德。然後又無比荒唐地請一個客棧老闆為他受了封,就這樣,他開始了他的遊俠騎士之旅。

堂·吉訶德的騎士之旅可謂是滑稽透頂了,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美麗的農家女當成公主,把一家普通的小客店當做被實施了魔法的堡壘。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動彈不得,被馱在驢背上回到村裏;第二次出行最終以被人裝在木牢裏帶回村裏告終;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學士裝扮的騎士打敗後鬱鬱寡歡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終一病不起。

如果説堂·吉訶德的存在於他本身是一出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沒有鳥。我過去是瘋子,如今頭腦已經清醒;我曾經是台?曼?拉的唐?吉訶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納。但願我的悔悟和真誠能夠換回諸位從前對我的尊重。……”唐?吉訶德的這番話出現在他生命的終點似是所謂的清醒卻更像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當唐?吉訶德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來時,他遺囑的公證人剛好在場,他説,從未在任何一部騎士小説中看到過任何一位遊俠騎士能像唐?吉訶德那樣安祥而平靜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對矛盾中極大的一個受難者,不平的冤魂。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

我個人在覺得堂·吉訶德在滑稽之餘,上文所體的追求夢想的精神,也的確是藴涵在他的內心當中。對唐?吉訶德這個看法,在嘲笑之外卻也帶着一種淡淡的敬佩。畢竟再經受了重重挫折之後還能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奮鬥的人的確是百裏挑一的。這種精神,唐?吉訶德如果運用得體,不去追尋什麼騎士道,而去專注於其他的事業,我們也很難否定他不是一個成功人士。為此,笑過之後,卻也為他深深的惋惜。

本書中一些所謂的配角也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浪子回頭的費蘭多。費蘭多故事本可以訴説一下,但在這裏為了節省篇幅,也就不再提及了。還有善良聰明的神父。高明睿智的參孫學士。以及同樣傻但對主人忠誠的騎士侍從桑丘,桑丘算得上是本是中的第二大可憐人了,被堂·吉訶德的“花言巧語”騙得了桑丘的信任。使得桑丘答應做了唐?吉訶德的侍從。從那以來我們的桑丘就沒少受苦,在客店裏被人用毯子包起來扔來扔去的戲弄,又被大家一起把他矇在鼓裏把他當作一個笑料,但是桑丘卻以驚人的毅力為了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所謂堂·吉訶德口中的“海島總督”而堅持着。就憑這份堅毅,我們不得不對這個小丑角色投去欽佩的一瞥。桑丘直到最後也被蒙在眾人設計好的圈套裏。他雖如願以償地當上了海島的總督(實際上是一個小鎮),但自始至終,因為唐?吉訶德給他開的騎士玩笑而被迫去做做一件件的荒唐事。

《堂吉訶德》每一個讀者都會對堂吉訶德騎士的主觀臆想和不切實際而哈哈大笑,然則,堂·吉訶德不僅僅具有令人發笑的地方,更有令人敬佩之處,每一個深刻的讀者,都會在這位大名鼎鼎騎士的荒唐行為裏,看到他的執着而公正的品質。他嫉惡如仇,總是正面向他的“敵人”發起不屈不撓的衝鋒,他從不從背後捅刀子,更不用説用下流的中傷和惡意的詆譭來進行戰鬥了。然而,堂·吉訶德騎士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蕩然所剩無幾了,尤其是在人類社會一些非公開的場合,這種品質早已無影無蹤,譬如,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網上,我以為就很難看到堂吉訶德“公正”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