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經典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堂吉訶德》的小説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給大家分享了堂吉訶德讀書筆記,歡迎借鑑!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經典篇」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1

盧梭在《新愛洛漪絲》的序言裏,“在一幀想象畫裏,一切人像應該有人的共同特徵,否則它便一文不值。……只有很少的人對感到興趣,唯有繪畫能使觀眾喜歡。”在我們閲讀一本好的,有趣味,有教益(或沒有教益)的小説前,瞭解一些作者和他的經歷,對於更好的閲讀和理解小説總是有一定好處,這也最多花上幾分鐘罷了。

我手頭上的那本《堂吉訶德》是屠孟超翻譯譯林出版的版本,出於對譯林的信任,和依稀的翻譯者的大名,我差不多快奉為圭臬了。作者塞萬提斯是西班牙最著名的作家,他的經歷非常複雜,當過小吏,當過兵,甚至在一次海戰中連胳膊也殘廢了,這在他的小説裏也有描述。小説分為兩卷,其中第二卷似乎更為名家所推崇,這是在第一卷出版後,遭到了冒名的《堂吉訶德》第二卷的侵害——天才總是不幸的,眼睛明亮天才更是不幸,於是就有了塞萬提斯的第二卷。

在小説裏,主人公其實有兩個,如果把主角看成只是堂吉訶德本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他的僕從桑丘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主人公。主僕兩人在不斷的冒險中,荒誕、可悲、可喜、似真似假各種各樣的事件層出不窮。堂吉訶德雖然時而瘋癲,時而理智,但有時他的瘋癲,在他看來,是這個世界瘋癲了,沒有遊俠騎士——似乎代表了公義的力量,這個世界就是顛倒和痴狂的,他要扭轉,他也相信古代之所以輝煌,國家強盛,人民安定,就是因為遊俠騎士的精神——公正、勇敢的盛行。現在,雖然公義不在,弱肉強實,統治階層即既得利益者的腐朽和無聊——有相當多的“好心人”(就像那個公爵和他的夫人)幫助堂吉訶德的同時,也是在愚弄他,以至於自己也要瘋了(天曉得是不是真瘋了)。堂吉訶德的錯誤,就在於他的不自量力,就像他出場後第一件,也是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壯舉”,向風車挑戰。風車龐大有如那強大恐怖的國家機器,而他卻僅有駑馬、劣質盔甲和長矛,結果不言而喻,在這裏,諷刺的味道更濃——可是,堂吉訶德卻沒有放棄,“愚昧”的繼續前行,堅信自己的'信念——遊俠騎士永遠不能見到邪惡,而不用手中鋒利的寶劍去戰鬥。這是他的悲哀之一。

然而,堂吉訶德或者是瘋狂的,但是有時候卻説出哲理的話,在書中比比皆是。“在他(第二卷第十七章,綠衣人堂迭戈·德·米蘭達)看來,堂吉訶德這個人説他聰明,卻很瘋傻,説他瘋狂,卻很有見地。””説起話來,堂吉訶德總是頭頭是道,立論正確,談吐高雅,而他的行為,卻又常常冒冒失失,瘋瘋傻傻,荒謬絕倫。”更奇妙的是堂吉訶德的在這個時候,“他正在這麼細細猜想,自言自語時,堂吉訶德突然打斷了他,説道:‘堂迭戈·德·米蘭達先生,您一定以為我是個荒謬的瘋子吧?您這樣認為,也不足為怪,因為我的行為確實是瘋瘋癲癲的。不過我還是希望您明白,我並不像自己行為表現出來的那麼瘋傻。’‘我認為,遊俠騎士在荒野裏救助一個寡婦比在朝陪伴君王的騎士在京城給一個姑娘獻殷勤更了不起’‘後個人勇敢有餘成為莽漢要比勇敢不足成膽小鬼要好。’”我從書中讀到許多類似的瘋狂與明智之間的強烈對比。他,不瘋;瘋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公理,只有強權。

堂吉訶德所遇到的“奇事”,或者他無法用正常的邏輯來確定的事,全部歸咎為“與我作對的壞魔法師”,這些“壞魔法師”是誰?毫無疑問,那就是他譴責的對象——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堂吉訶德所效忠的“情人”是誰?不是那“杜爾西內婭”,而是與“遊俠精神”相呼應的精神偶像,是支持自己行“遊俠精神”的支柱。但是“壞魔法師”不存在,“杜爾西內婭”也不可愛,也不是貴族小姐,所有的一切全不真實,所以,堂吉訶德在臨終的時候,才“悔悟”,雖然他最後充滿喜悦的求得了上帝的寬恕,但是卻為全書定下了悲劇的基調:遊俠精神——堅持公義,勇敢,不畏強暴,仁慈,充滿愛心——最終失敗了,失敗在了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機器都已經腐朽,不存在滋養的土壤。

這就是作者賦於堂吉訶德的幾層涵義。或者再多讀幾遍,或者再多一些閒暇的時光,我能夠更多的找到一些涵義,但現在,就這樣了。

桑丘,書中另一個主人公,他和堂吉訶德也呼應,難辨別他是聰明人還是愚笨人,特別是當上了“海島總督”的那一節,用自己的特有的智慧解決了許多難題。在我看來,作者在桑丘身上謳歌了普通勞動者的智慧。他的愚笨,其他不説,單説堂吉訶德嚥氣之後,桑爾的最後那段話可以管窺一二。當然,桑丘的身上也有着民眾愚昧的一面,比如,貪小利,損人利己之類的,不再贅述。

懶勁又發作了,筆記就在到兒吧。天曉得啥時候還能補充一下。

希望塞萬提斯不會責怪我對他的心血,他的“兒子”的曲解。安息吧!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2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代表西班牙文學的一部傑出作品,《堂吉訶德》主要描寫和諷刺了當時十分流行的騎士小説,並向人們揭示了教會的專橫、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因為這一力作,塞萬提斯的名字在中國可謂家喻户曉。他塑造那一瘦一胖、一高一矮的遊俠騎士和侍從,更是老少皆知的文學形象。雖然,塞萬提斯並沒受到他那個時代的足夠重視,甚至只被當成是一個平庸的詩人,沒有成就的小説家,但就如同金子總會發光,這部小説的問世以及之後產生的巨大影響,卻使塞萬提斯在之後的世界文壇中躍升為聲名顯赫的偉大作家,乃至於狄更斯、福樓拜和托爾斯泰等都將他譽為“現代小説之父”。

塞萬提斯出生在 16 世紀中期馬德里附近一個小鎮,在文藝復興的衝擊下,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已岌岌可危。如果説,中世紀任何一個男子的最高榮耀和最大夢想,就是成為一個騎士的話,那麼,直到 16 世紀,仍然有許許多多人妄想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與歷史上任何一個偉大騎士比肩的騎士,原因很簡單,太多太多的騎士形象蠱惑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塞萬提斯基於“要世人厭惡荒誕的騎士小説”並把騎士小説的那一套掃除乾淨,而創作了這本書。不得不説,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奇蹟就這樣誕生了,騎士小説就此銷聲匿跡。

這部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將近百萬字的大作,涵蓋了幾乎整個西班牙社會全景。公爵、公爵夫人、封建領主、總督、僧侶、神父、士兵、牧羊人、農民、市儈,每一人羣都出現在書中。作品尖鋭地、全面地批判了這一時期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以及私有財產制度,使之成為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鉅著。

有人説,第一次讀《堂吉訶德》,是笑;第二次讀,是哭;第三次讀,是思。堂吉訶德——一個立志鋤強扶弱、見義勇為、英雄蓋世的遊俠騎士,其實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把臉盆當頭盔、把風車當巨人、把羊羣當廝殺的大軍的頭腦不支持的人。然而,就算他頭腦不正常,他一生恪守自己的騎士精神,仗義疏財、保護婦女,對自己的意中人忠心耿耿。就算第一次出門,駝在驢背上被送回來;第二次,被關在籠子裏送回來。他也不改初衷,孜孜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在覺得他可憐可笑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心生敬意才對?

以前,跟學生講中世紀的騎士,是如何如何的風光無限。學生聽了似懂非懂,半信半疑。後來,我就讓學生自己閲讀如下文字。“試問,哪個遊俠騎士還交過產業税、貿易税、國王娶親税、土地税、道路交通税和航道税呢?哪個裁縫給騎士做了衣服還收工錢?哪個國王不請騎士入席?哪個姑娘見了騎士不傾心相愛?”騎士的高人一等是否躍然紙上?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了一個迷人的騎士?然而,再風光的騎士,也終將抵不住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

最後,用英國詩人拜倫的一段話來作為此文的結尾。“《堂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伏壞人是他唯一的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