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自由的基因》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32W

《自由的基因》本書涉及美國的自由主義傳統、自由主義清理門户、自由主義從古典向現代的轉折、自由主義的繼續左傾、新保守主義的崛起,還言及美國當代自由主義的困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由的基因》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參考。

《自由的基因》讀書筆記

《自由的基因》讀書筆記1

《自由的基因》來自保守主義者自認輝格黨傳承的制度自信和歷史解讀,盎格魯圈視角和英國例外論,絕對黑歐盟、大政府、司法能動主義、文化相對主義、高税率、福利國家等;個人獨立、負責任的自由、代議制、普通法、財產權、清教淵源、個人主義文化等構成例外的制度特質;因地理條件(無常備陸軍)和法律性鬥爭偶然勝利,在早已發育的個人主義民族認同基礎上,日爾曼部落古老自由得以與來自歐陸的諾曼傳統(王黨—託利黨;工黨—歐盟)鬥爭,確立大xianzhang、光榮革命、美國法律等自由政制特性,加之語言、宗教和民族多元性,形成盎格魯特質;原名—我們(英國人)怎樣發明(發現)自由?自由緣何如此重要?中譯本改為先名,估和作者立論來源之一為麥克法蘭相關,麥氏中譯新書為“現代世界的誕生”,倒也相配。

《自由的基因》讀書筆記2

我們從來不知道最早的英國人到底是什麼人,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來到這裏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在潮濕的島嶼上,創造出了王室和政府理論、財產與契約的理論、法律和税賦的理論,這些理論改變並最終提升了我們,不列顛島曾是羅馬的行省,伴隨着羅馬的衰老,公元410年羅馬軍團被召回帝國首都後,不列顛行省三面受敵(西是愛爾蘭部族、東面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北面是皮克特人),只能自求多福。

在整個5世紀,來自現在德國、丹麥和低地國家的人作為英國人的先輩開始大量定居下來。到6世紀末,一共有12個王國,後來兼併為7個。

到8世紀末維京人入侵,7國合併為4國:諾森比亞、麥西亞、東安格利亞和韋塞克斯北方維京人一點一點征服了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吞併了東安格利亞,在諾森比亞建立了一個傀儡政權,蠶食了一半麥西亞。當他們最終覬覦韋塞克斯時,被阿爾弗雷德國王擊敗。

在定義一個民族的地位時,除了語言,民族意識是一個很重要標準,事實上,一個民族總是需要藉助一個“外國身份”的對照來形成,比如,對意大利人來説,奧地利人就是外國身份9世紀的英吉利人,他們面臨的外國人就是維京人到10世紀時,英國完成了英格蘭的民族統一,形成了完整獨立的民族國家,將其他歐洲國家遠遠甩在了身後,當然,英格蘭的民族融合體現為一個過程,邊界也具有某種程度的模糊性,讀後感·盎格魯—撒克遜人逐漸向西擴張,被征服的不列吞人被稱為“陌生人”或者“外族人”,後來被稱為“威爾士人”,威爾士人的原意就是“陌生人”或“外國人”。

歷史學家蘇珊·雷諾茲説:“英格蘭王國的居民習慣稱自己為英國人,而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這不是一個用連字符連接起來的王國,而是國民認為它們歸屬同一個民族國家”

10世紀是這個早期英吉利國家的黃金時期:統一,富裕,依照法律施治,後來發展出了議會民主、司法獨立和個人自由等,逐漸形成了區別與鄰國的種種特質。

《自由的基因》讀書筆記3

懺悔者愛德華,阿爾弗雷德家族最後一位君王,死於1066年1月,沒有留下一男半子。據説,愛德華曾制定其第二個侄子諾曼底公爵威廉為繼承人,但也有人説,愛德華在病榻上推翻了這一遺囑,改由自己的妹夫哈羅德·戈德温伯爵繼承王位。歷史上認為,威廉收到教皇的支持,而哈羅德被英格蘭賢人會議推舉。

哈羅德加冕後,威廉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威廉的嫡系部隊是諾曼人。諾曼民族尚武好戰。10世紀時諾曼人征服了法國北部的維京人。哈羅德準備迎戰威廉的入侵時,看到了兇險的徵兆:1066年哈雷彗星穿越英格蘭。最終,戈德温三兄弟戰死疆場,1066年聖誕節,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廉順理成章加冕為威廉一世,正式成為英格蘭國王。

對英國人來説,諾曼征服是一場災難。本地貴族被奪爵驅遣或沒收財產,本地貴族或逃亡、或流散歐洲。威廉開始了一個絕對君主的統治。他將英格蘭作為自己的囊中之物,隨心所欲的處置。

盎格魯編年史記載:他要求徹底進行財產清查,不能隱瞞一寸土地、一頭公牛、一頭奶牛、或者一頭豬。調查成果就是我們熟知的《末日審判書》(DomesdayBook),也稱《最終税冊》,為了收取租税,調查細緻嚴苛,被調查者如履薄冰,好像在接受末日審判,故調查結果被稱為《末日審判書》。威廉幾乎將整個國家分賜給他的`僱傭軍和忠實的臣下。至少92%的土地封給了生於海峽另一邊的人,200多名大地主中只有兩個是本地人:阿爾丁的索克爾和林肯的考斯文。當新貴族安頓下來開始享受他們的特權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被淡忘。諾曼征服,也將英格蘭置於講法語的貴族統治下。

盎格魯—撒克遜人,尤其是倫敦商人,有意識的藏起了他們的英吉利身份,口音帶上了法國腔,以便躋身上層社會。想攀高枝的不限城裏人,歷史學家發現,1114年的某個農莊,登記薄上盡是索朗、雷諾等很法國的名字。讀後感·哪些古英國名字,只有5個倖存下來了:阿爾弗雷德,埃德加,埃德温,阿德蒙德,以及至今仍然很流行的愛德華。英國人戰敗不僅導致諾曼名字流行,就連肉類的詞彙也可見一斑。説英語的農夫招呼家畜用的是最質樸的語言:cow,pig,sheep。現在諾曼領主的餐盤紛紛換成了法語詞語的新名字:beef,pork,mutton。

政治詞彙也未能倖免,“賢人會議”、“習慣權利”等詞語漸漸絕跡,新湧現出來的是“效忠”、“封臣”、“佃農”、“農奴”等。朝向個人自由、契約自由以及平等使用普通法的進程被阻斷了。“英國人高聲哀歎他們失去的自由,不斷謀劃怎麼撼動整個如此嚴苛、忍無可忍的枷鎖”。砸鎖諾曼枷鎖的想法,激勵着後代英國人與斯圖亞特王朝展開鬥爭,後來又在北美的革命中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