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真實的幸福》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1

很慚愧,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才讀了《真實的幸福》的一半。到底什麼是幸福?馬丁?塞利格曼説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可以評估的,幸福是可以養成的。

塞式幸福法則之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對事物的認知有所差別,對幸福的要求也會不一樣,有的人睡一個懶覺、買一塊麪包就會幸福感爆棚,可有的人即使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也沒有太多的幸福感。每個人的道路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所以我們能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應對不幸的能力。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只能是積極面對未來。

我們都有過快樂與幸福,也有過悲傷與痛苦,這些每個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事實上,我們這樣的感受,總有一天會成為過去,既然已經感受過、擁有過,你就必須要承認它的出現與存在,並且接受它,容忍它,讓它在你的生命裏輕輕地滑過,自然會收穫到一種坦然、誠實、豁達,這樣才會得到昇華、美化。

塞式幸福法則之二:未來不全像你想象。

當面臨同一選擇時,不同的人想象的未來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會把問題複雜化,將事情災難化,我好像就是這樣的人。記得中學時代,要走進一間教室做什麼,記不清楚了,我説我不敢進去,怕沒有座位,我的老師對我説:你不進去,你怎麼知道沒有座位呢?走進去是不是才知道呢?我猶豫了猶豫,還是他的話讓我鼓起勇氣走進了教室,這是我記憶很深刻的事情,這就是把未來想象成災難的思想的自我約束,從而導致了行為的自我約束。

所以換個思維思考問題吧,希望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為之奮鬥的最終目標,只有永遠心懷希望,才會拼盡全力去實現。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2

幸福是所有人的夢想,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一個人幸福與否,取決於他對幸福的定義。在《真實的幸福》一書中,作者以一種通俗而不失科學嚴謹的方式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樣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其實,真正的幸福來源於我們對自身所擁有的優勢的辨別和運用,來源於對生活意義的理解和追求。在書中作者為我們提供了3條幸福法則:

①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②未來不全像你想象。

③抓住現在的幸福。

閲讀本書會讓你重新定義幸福,而運用書中尋找幸福法則,會讓你明白幸福是真實存在於你我之間。書中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

幸福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卻隨着精神的投入而有着不同的蓬勃程度。當人生豐盈時,我們才會擁有生機和快樂的情緒!正如作者在書中説道的:終極幸福的真諦,是在應用突出品格優勢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3

活着,太忙或者太閒,煩心的事情太多又或者想要的不能滿足,總會反覆糾結、折騰……

剛看完一本書,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裏格曼的《真實的幸福》,他指出人都不願糊里糊塗過一生。午夜夢迴,躺在牀上想自己的生活如何才能不要這麼多煩心事,如何才能更幸福,而不是迫於無奈的一天天努力減少痛苦。

每個人都有他固定的幸福範圍,就像減肥,有嘴碼子喊喊的,有真狠下心來減掉的,可我覺得心情舒暢了之後,減掉的肉肉幾乎都會找回來。有句話説的很好,沒有幸福感的人,不會感到長久的幸福;而有幸福感的人也不會感到長久的不幸。呵呵,這就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哲學。

我們如何能夠快樂?我們如何才能真的感受到幸福?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塞氏幸福法則”了: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未來不會像你想象,抓住現在的幸福。

我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幸,能否幸福,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面對不幸的能力。如果時空逆轉回到最想要的過去,回到不幸發生前制止它,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能做的只有積極面對,只有比拼我們面對不幸的能力。不幸,是弱者的災難,是強者的墊腳石。強者面對不幸的能力可以是壞事變成好事,使自己從不幸中吸取教訓,從而成熟、成長。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4

目不轉睛的盯着書上的文字,心裏一遍一遍的過着雜七雜八的煩心事,這個時候幸福的確和我無關。我迫切的希望趕緊進入寒假,沒有哪一刻比此時更希望解脱自己,或許那一刻是幸福的。

今年,有關幸福的話題很多,央視幸福一問成為了談笑熱點,我倒覺得能把真實播放給大家,這背後就挺讓人幸福。因為真實本身就是幸福。這是讀了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一書最大的感受。

真要遙望過去的歲月,提煉出幸福的時光,的確有點模糊,或者説,那些被現在概括起來稱為幸福的感覺,和現在相比是幸福的,當時意識中卻並無幸福二字。只是被充實、踏實的心情所籠罩。簡短説,此時有幸福的概念,停在口上,落在追逐的腳步中。彼時有幸福的感受,存在心中,丟在奔跑的時光裏。哪個更幸福,一目瞭然,哪個更實在,也是心中瞭然。細想,最幸福的時光便是工作最初的幾年,班主任加上兩個班的語文課,踏實、積極的工作狀態。幾個鐵桿好友,充滿温情的關切和交流,樂觀而快樂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實,無慾無求,學生的進步是最大的渴望,而學生成長規律總能讓渴望的心獲得必要的滿足。想來,那不是努力的結果,是時間推移的必然。

現在,許多事不在掌控之中,後悔攬了這麼個瓷器活,不是沒這個鑽,而是活的性質變了,隨之不幸福了。之所以這樣,是慾望更多了,讓慾望從淡定的心中脱韁而出,追隨着這個社會慾望之流,不停的疾奔,偶發現,停下來是需要修煉的。我清醒的意識到,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對於事業和成長都極為重要。最重要的是修心,而心態的修煉不易。

我們極易被“根都爛掉”的情緒所感染,總是想修煉自己,打敗自己的衝動,其實,積極的情緒、特質和積極組織系統才是積極心態的有效組成。而在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制、精神卓越等方面修煉,路漫漫其修遠,需不斷進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從點滴做,一件件可以帶來幸福感的事,連點成線,可以連成真實而幸福的感受,真實的存在,長久的幸福。這種滿足感,來源於我們的工作和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教學中,在我們教養孩子中都可以做到,哪怕是微不足道,這種真實的幸福感和豐富的滿足感,必會襲身。這本身就是一種修煉,對心態的一種提升,也是獲取幸福的源泉。

這個時代的人,在追逐幸福感時極易走捷徑,用短暫的愉悦獲取幸福感受,如沒有樂觀的、積極的心態也不易長久,即便錦衣加身、腰纏萬貫也不會幸福。尤其,當負面情緒襲來,便很難操控,幸福感會被瞬間偷襲,須臾間喪失。如何做,書中倒給了我不少啟示,只不過還需慢慢學來,過程漫長而艱辛,書中“幸福可以學來,幸福可以到永遠”的觀點倒是激勵我們,追逐幸福,永不止步,因為那才是生命真正價值所在。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5

花了兩週的時間斷斷續續終於看完這本書,在職場心理與企業EAP服務的課程中,老師強烈推薦塞利格曼的書,積極心理學和傳統的心理學不同,他不認為你應該花太多時間去改正自己的弱點;相反,他認為生命最大的成功在於建立及發揮你的優勢。

幸福感來自於自己的優勢及美德,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幸福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受。一直以來我想知道的是我們對那些永恆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生活的有意義?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往何處去的答案。這本馬丁·塞利格曼的積極心理學的第一本書,竟在結尾也給了我比較收穫的解釋。

上帝存在嗎?這種神現在無法存在,因為我們又會再碰到兩個相同的問題:假如現存的神是無所不知、善良正直的話,那為什麼世界上還會有邪惡存在?如果現在的神是萬能和全知的,人類怎麼會有自由意志?所以過去沒有神,現在也沒有神。但問題仍在那兒,從長遠來看,這個雙贏的原則將把我們帶到哪裏?給我們帶來一個非超自然的神,一個需要通過自然的雙贏法則才能得到萬能、全知和美德的神。或許,神就是我們的終點。

一個不斷選擇複雜的過程最後一定會止於萬能、全知和美德。當然,這個目的不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完成,甚至無法再人類有生之年實現。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成為這個歷程中的一分子,使他前進一步。這是進入有意義的生活的門,有意義的生活必須與比我們自身更宏大的東西連接上,這也將使你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你的生活取向,你可以選擇走向這個目的,或選擇與這個目的完全無關的生活;你甚至可以選擇故意妨礙它。你可以選擇以增加知識為中心的生活:學習、教書、教育你的孩子,或從事科學、文學、新聞學等許多類似的行業;你也可以選擇一增加力量為中心的生活,通過技術、工程、建築、醫療服務或製造業來達到這個目的;你還可以選擇以增加美德為中心的生活,通過法律、宗教、道德、政治等途徑,或通過當警察、救火隊員或從事慈善事業來達成你的目的。

美好的生活來自每一天都應用你的突出優勢,有意義的生活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將這些優勢用於增加知識、力量和美德上。這樣的生活一定是孕育着意義的生活,如果神是生命的終點,那麼這種生活必定是神聖的。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6

有幸福感的人會更長壽、愛笑的女人更幸福,所以,幸福只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一種來自自我內心的滿足。

在遭遇打擊和挫折後,我們很容易放棄希望,不再努力,其實樂觀的人具有堅韌性,他們把自己所面臨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暫時的,是別人行為的結果。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過去的事不能決定你的未來,不要把自己桎梏在過去。感恩、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而寬恕這將痛苦記憶的保險絲拆掉,是他不能再被引爆。未來不全像你想象,如果你把不幸的事想成“永遠”、“從來”、“總是”,把他歸因到人格特質上,那麼你就是一個悲觀的人。如果你把不幸的事想成“有的時候”、“最近”,把它當成偶發事件,你就是一個樂觀的人。

樂觀的人認為好事會惠澤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而悲觀的`人則認為好事只是特地條件引起的。抓住現在的幸福眼前的幸福和過去的和未來的幸福有非常不一樣。滿意是做了我們最喜歡做的事而帶來的感覺。這種滿意會使我們整個沉浸在裏面,失去自我意識。我們需要發揮出每個人的天賦和優勢。

人在快樂時,更有創造力,視野變寬,更有探險精神,這個變寬變廣的過程增加了他們的資源,使他們面對挑戰時更可能獲勝,這反過來又增加他們的積極情緒,從而更擴大了他們的視野。

美好的生活來自每一天都應用你的突出優勢,有意義的生活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將這些優勢用於增加知識、力量和美德上。

《真實的幸福》讀後感7

斷斷續續地把《真實的幸福》看完了,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了什麼是幸福。它與我以前的理解有一點點的偏差,我一直都覺得幸福就在身邊,幸福只是一種感覺,看完馬丁·塞裏格曼的書之後,發現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有註解的,幸福是可以評估的,幸福是可以養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裏格曼博士,他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門,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邊的人幸福!

幸福是什麼?有人説“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幸福就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誰會當真呢?一個拙劣的比喻,引人笑笑而已。還有比這更高級的隱喻,也終究不過是講述説了幸福豐富內涵的一個方面,想準確解釋“幸福”這個詞,還沒有哪種説法能夠單獨勝任。馬丁·塞利格曼,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專家,被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曾以最高票當選為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他説“定義幸福的字句比定義任何一個哲學問題的都多,幸福是被誤用、濫用最多的詞之一”,由此可見,對於什麼是幸福還是不要去管的好。塞利格曼也認為,他只關心幸福的成分,基於科學上的發現,就可以增加幸福感。弄不清楚什麼是幸福,是不是意味着我們沒有辦法增加幸福呢?也不是,就像飢餓難耐的時候吃上一頓大餐,酒足飯飽之餘,心滿意足,情緒極佳,我們大約知道此時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小撮人之一。這種幸福可能非常短命,因為吃壞肚子的概率總是存在的,但比起飢餓時的痛苦,飽餐之後的幸福感是大大的增加了。塞利格曼也認為,他只關心幸福的成分,基於科學上的發現,就可以增加幸福感。可不可以這樣説:幸福是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幸福的成分。

“當一個人沮喪的時候,他比較容易喚起悲傷的記憶,而不會想起幸福的往昔”。對過往美好的時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賞,對過去的不幸誇大其詞、念念不忘,這兩種行為是我們得不到平靜、滿足和滿意的罪魁禍首”,塞利格曼還説,“只要知道一個事實——早期的事件對成人生活沒有或者只有一點點影響就足以解放很多人的心靈”。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過去發生的一切呢?首先要學會感恩,過去發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如果我們試着抱以感恩之情,就會賦予這些事件非同一般的意義,更何況有些事情本身就值得感謝,例如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往往被視作理所當然。

過去還有很多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好的記憶,對這些不好的記憶,我們沒有好的辦法做到直接忘卻或壓抑記憶,外顯的壓抑反而會導致反作用。唯一能夠改變這些消極情緒的辦法是寬恕,“只有寬恕可以在不改變記憶的情況下,轉換、去除傷痛與仇恨”。塞利格曼作了精闢的總結:感恩和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強度,而寬恕則將痛苦記憶的保險絲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這樣你會更幸福。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過去就讓它過去,未來不全像你想象,抓住想要的幸福。只要你對過去的悲傷隨他而去,對現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對將來的問題坦然面對,我想,你就是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