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師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3W

《語文課程標準》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的變化和教育目標的轉化,它提得要比過去任何一個大綱更為完善、先進。學習了新的《課程標準》,老師們拓展了視野,更新了理念,有了新的收穫。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可見,作為一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必須遵循這一“標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成為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下面談談自己學習與實施《課程標準》的一點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師讀後感

一、建立友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敢於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親自實踐的過程,沒有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的發展是徒勞的。教師在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一切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中心來體現素質教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基本思想。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師生關係,能讓學生無拘無束地和教師溝通,在教師面前,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潛能。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面帶微笑,用真誠而親切的目光面對全體學生,而決不能僅僅把這種目光留給那些所謂的“尖子生”,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引導學生主動發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就會喜歡你這位任課老師,喜愛你所教的學科,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善於自主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勇於創新,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而小組學習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學生在開放的小組羣體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談,無拘無束地討論,獨立思考,相互學習,在討論與爭辯中,思維呈開放的態勢,不同見解、不同觀點相互碰撞、相互引發、相互點燃,從而實現個人與他人、小組與全班的全息對話,因此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合作交流,特別要鼓勵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也參與合作交流。同時在合作交流中,教師不應袖手旁觀,要善於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的問題,及時進行適當的指出和幫助。如在理解蘇教版第九冊《給予是快樂的》一課中“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這句話時,我就引導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説都是難忘的?”學生各抒己見,氣氛活躍,經過討論,他們對這句話理解得全面、透徹,他們知道了這句話實際上包含了三層意思。保羅、小男孩及小男孩的弟弟一起坐車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聖誕之夜,三個人都感到難忘,但三人感受到的“難忘”的內涵不同:對保羅來説,難忘的是小男孩的言行,讓他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的深刻哲理;對小男孩來説,難忘的是他做了一件能夠讓小弟弟開心、快樂的事;而對小男孩的弟弟來説,難忘的卻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坐上了汽車,第一次欣賞了聖誕之夜的美景。正是這種開放的學習過程,給學生自由發揮的餘地,引發了不拘泥於一種的認知結果。

三、激發學生生疑質疑,使學生樂於自主學習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説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為了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常給學生講一些科學家如何發現問題和創造發明的小故事,講只有發現才能學得更好的道理,激發學生提出問題。但學生並不都是善於發現問題的,大多數學生習慣於老師講自己聽、老師問自己答的學習方法,而不善於自己去發現問題,因而創設“生疑”的情境就很重要。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滴水穿石的啟示》這一課,在精讀第1、2自然段後,學生對這兩個自然段基本理解了,但我並不就此作罷,而我引導學生抓住“水滴鍥而不捨,日雕月琢,終於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這一重點句深刻領會、感悟。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我安排了這一環節激發學生生疑、質疑,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剛才的朗讀、品味,你還有什麼疑問嗎?因為備課時,我估計有的同學膽小,不敢發問,有的找不出疑問,還有部分學生有“濫竽充數”的毛病,我抓住兩個重點詞語,準備用另一種提問的方式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文中有這樣兩個詞語‘鍥而不捨、日雕月琢’請你讀一讀,看看自己還有沒有疑問,如果有,請提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先用第1種方式提問,結果沒人提出來,緊接着我用第2種方式引導學生髮問,果然有人就提出了疑問:“鍥而不捨、日雕月琢”這兩個詞是講(用刀)不斷地雕刻一件東西,而水滴怎麼能雕刻呢?問題提出後還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答不上來呢!我就讓學生再讀課文,共同討論。學生在自我學習中知道了這裏主要指太極洞裏的水滴滴石不止,領悟到了我們做事要像水滴那樣有恆心、有毅力,堅持不懈,並從中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之精妙,從而產生了成功的喜悦。

當然,學生的提問難免是五花八門的,我們教師切不可用簡單粗暴的話來扼殺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如“你提的這個問題連低年級的小朋友也懂了,你還不懂!”、“這個問題剛才有人解答了,你怎麼沒聽見!”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愛因斯坦曾説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們要從兒童的好奇、好問、求知慾望等特點出發,積極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投以讚揚的目光、熱情的鼓勵,同時,要耐心細緻的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讓他們明白應該怎樣提問題,提些什麼問題。只有這樣經常性地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質疑,學生才敢大膽質疑,才會得法善問,並能從生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開放了自己,鍛鍊了自己,也展示了自己,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使我們在教學生涯中又邁開了新的一步。我堅信,只要我們依據課程標準,潛心地鑽研教材,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會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