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試題

小學語文教師課程標準考試題

欄目: 試題 / 發佈於: / 人氣:2.25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題了,藉助試題可以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麼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課程標準考試題,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師課程標準考試題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填空題。(請將答案工整地填在橫線上。每空1分,計20分)

1、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工具性與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語文課程積極倡導自主的學習方式。

3、語文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着眼於的整體提高。

4、、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5、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分鐘寫字,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

6、能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是朗讀評價的總要求。

7、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關於“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位於,第二、三學段定位於,第四學段定位於寫作。

8、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説真話、話、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並且抵制抄襲行為。

9、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提倡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

10、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律。

二、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標號填入括號內。每題2分,計30分)

1、語文新課標的目標體系中,九年一貫四個學段是一個縱向結構,此外,還從五個方面設計了橫向結構。以下哪項不是橫向結構中的內容:()

A、識字與寫字B、漢語拼音C、口語交際D、綜合性學習

2、下列哪項不是語文新課標的教學建議:()

A、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B、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C、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與綜合性D、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下列哪項不是語文新課標評價建議:()

A、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B、努力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C、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D、突出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4、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

A、語文實踐B、知識傳授C、積累感悟D、語感訓練

5、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紮實的語文基礎。

A、潛移默化B、訓練C、薰陶D、積累

6、漢字識寫興趣的培養難以通過如下途徑實現:()

A、與寫話、習作的結合B、與閲讀的結合

C、科學的分析字理D、與反覆書寫結合

7、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詞典是在哪個學段提出的要求:()

A、第一學段B、第二學段C、第三學段D、第四學段

8、關於寫字評價的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

B、第三學段要開始關注學生的毛筆書寫。

C、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段的寫字評價都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引導學生提高書寫質量。

D、對學生寫字學習情況的評價,當以本標準附錄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字表一”為依據。

9、閲讀教學是()之間對話的過程。

A、學生、教師B、學生、教師、文本

C、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D、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

10、“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這是()閲讀的要求。

A、第一學段B、第二學段C、第三學段D、第四學段

11、在第三學段學生開始學習閲讀簡單的(),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

A、連續性文本B、非連續性文本C、數字化文本D、所有文本

12、小學生畢業時課外閲讀總量應不低於()

A、80萬字B、100萬字C、145萬字D、260萬字

13、第二、三學段,課內習作每學年()左右。

A、8次B、7次C、16次D、14次

14、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B、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要講授口語交際知識。

C、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

D、口語交際是聽與説雙方的互動過程。

15、關於語文綜合性學習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

B、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節中的指導作用。

C、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D、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跨學科學習,但不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在括號內打“×”。每題1分,計20分)

1、語文課程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

2、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説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3、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蒐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

4、“學會漢語拼音。能熟記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認識大寫字母,默寫《漢語拼音字母表》”這是第一學段的目標之一。…………………………()

5、語文新課標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建議低年級要先認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展識字寫字能力。………………………………………()

6、“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這是第二學段的識字目標之一。………………………………………()

7、第三學段要求: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8、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

9、閲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10、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小學五、六年級閲讀方面的學段目標之一。……()

11、朗讀要提倡自然。評價“有感情地朗讀”,要以對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基礎,要防止矯情做作。…………………………………………………………………()

12、三四年級學生應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13、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閲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閲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閲讀。………………………………()

14、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

15、附錄3中“語法修辭知識要點”提到有關的名稱,是為了便於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語言現象和問題時稱説,不必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完整”的講授與操練。()

16、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而不是為了改善教師教學。………()

17、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

18、對於作文的評價還須關注學生漢字書寫的情況。……………………………()

19、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有利於對教學活動作出總結性的結論。終結性評價關注學習結果,有利於及時揭示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改進教與學活動。………()

20、應根據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瞭解學生的閲讀量和閲讀面,進而考察其閲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案例分析題。(任選兩題作答,按兩題計分。每題15分,計30分)

【案例1】《雲、電、風、雨》識字教學片斷

片段一: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夏天下雷暴雨的情景嗎?請小朋友打開書,翻到“看圖拼音識字”(揭示課題)

師:我這兒還有一段下雷暴雨的錄像,你們喜歡看嗎?

生:喜歡。

(生看錄像,只見烈日當空,烏雲翻滾,漸漸地遮住了太陽。天氣悶熱,人們起勁地搖着蒲扇,還是汗流浹背。電光閃閃,雷聲隆隆,起風了,而且漸漸地大起來。大樹被狂風吹得東搖西晃,豆大的雨點落下來,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譁——大雨傾盆,雨腳如麻。)

師:你們在錄像上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烏雲遮住太陽。

生:我看到了電閃雷鳴。

生:我看到大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

生:我看到大雨嘩嘩地下了起來,下得很大。

師:小朋友説得很好。老師根據錄像編了一首兒歌,並在漢字上加了拼音,看哪個小朋友能夠藉助拼音,把這首兒歌讀出來。

(投影拼音兒歌:烏雲遮太陽,電光閃閃亮,狂風呼呼吹,大雨嘩嘩響)

師:請小朋友先練習讀一讀,看誰讀得好。

(生自由讀兒歌)

師:請哪個小朋友讀一讀?

(指名兩個學生讀兒歌)

師:要注意“閃”是翹舌音,咱們一起讀。

(生跟着齊讀)

師:在這首兒歌裏邊有我們今天要學的四個生字。請小朋友按照我們平常五步自學的方法來學。看哪個小朋友最先學會。

片段二:

師:請小朋友看看,還有哪個字比較難寫?

生:“風”字比較難寫。

師:“風”怎麼寫?(教師領寫)先寫一撇,再寫橫折彎鈎。

師:這個筆畫在哪裏學過?

生:“九”字帶橫折彎鈎。

師:(出示“九”)“風”的橫折彎鈎和“九”的橫折彎鈎有什麼不同?

生:“九”的橫折彎鈎彎得很,“風”的橫折彎鈎是斜下來的。

師:“雲”字怎麼寫?哪個小朋友能用簡便的方法記住這個字?

生:我用減法記住:“去”字去掉一豎就是“雲”。

(教師板演“去”字,然後再去掉一豎變成“雲”)

師:誰能想個辦法記住“電”字的寫法?

生:我用加法記住這個字,“日”字加上豎彎鈎就是“電”。

請用語文新課標中有關識字寫字教學理念對以上案例進行分析。

【案例二】《春聯》教學片段

在教學完春聯的相關知識後,教師出示4組練習,供學生自由選擇。學生在完成基礎的練習之後,可以嘗試拓展練習。

各組學習任務如下:

1組:“我會寫春聯”。合作為班級和家裏寫一兩副春聯。

2組:“我會對下聯”。“老師像園丁嘔心瀝血”(掛在學校門口);“和諧動聽聲律美”(描寫春聯的,在書上找一找)。給這兩副春聯補上下聯。

3組:“我會補春聯”。出示:風撫千條柳,雨()萬朵花;駿馬()千里,吉羊進萬家)小組討論,可填哪些字,從感情上比較一下哪個字最恰當。

4組:“我會找春聯”。給4組的同學提供幾副打亂的春聯,讓他們根據春聯特點把春聯對起來,並上台領大家齊讀。

完成後交流彙報。

請用語文新課標中相關教學理念對以上教學設計進行分析。

【案例三】:一位三年級農村孩子的習作

我的理想

阿爹還沒走的時候(當地人稱人死為走),他對我説,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做個科學家。阿媽卻要我長大後做個公安,説這樣啥都不怕。我不想當科學家,也不想當公安。我的理想是當一條狗,天天守在家門口。因為阿媽膽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媽説,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隻狗,這樣阿媽和我都不怕了……

語文老師評語:這也叫理想?這也叫作文?

試從語文新課標作文教學方面談談你的看法。

【案例】分析(15分)

(注:先填寫案例號,再作答。)

【案例】分析(15分)

(注:先填寫案例號,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