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5.96K

校園欺凌悄然侵入校園,而且日趨嚴重和惡化。下面是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第2張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第3張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第4張

預防校園欺凌手抄報 第5張

一、校園欺凌,面面觀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據公開資料顯示:20**年至20**年,光是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就多達43起,而僅20**年5至8月教育部門統計的已處理完結的校園欺凌事件就有68件。縱觀校園欺凌,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手段也在不斷翻新。

1、惡作劇,傷害尊嚴

12月8日晚,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説NO!》的微信迅速涮屏。文章的作者是中關村二小一位學生的母親。隨着事件的曝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想必人們關注的是那個被“霸凌”的學生,在受辱後的那段心路歷程:怕學生笑話,沒有告訴讓老師,自己洗掉身上扔來便紙留下的臭氣;回到家説起此事時“抖成一團”“嚎啕大哭”,並出現失眠、厭食、易怒、恐懼上學等症狀,後被醫生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果真如此,那麼孩子的自尊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2、語言暴力,侮辱人格

人常説,惡語傷人。粗暴的言語是無形的殺手。學生之間利用骯髒的、侮辱性的語言進行人身攻擊是常見的。還有的利用人的長相,生理缺陷等給人起帶侮辱性綽號。凡此種種,都是對人格的一種侮辱。

中關村二小那位學生母親在文中説,孩子從三年級開始就被同學罵“侮辱性外號”。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將會打下深深的烙印。

3、孤立騷擾,干擾學習

校園欺凌沒有理由。就連學習優秀,長的漂亮都會是欺凌的對象。都會遭遇霸凌的“關顧”,他們聚集多人對其進行孤立,長期進行騷擾。讓你“不得開新顏”。

只要是他們看着不順眼的人或事,都會遭到欺凌。前不久,重慶市榮昌區法院審理了一起健康權糾紛案件,多名初中女學生共同毆打另一名女生蘭蘭,導致其傷殘。而這一事件的起因,竟是蘭蘭在住校期間因不注重個人衞生,而引起同寢室其他女同學“公憤”。5名女學生隨即一起打耳光“教育”蘭蘭,導致其十級傷殘。

4、聚眾圍攻,欺負弱小

由於社會的影響,有的學生在學校形成小集團,聚眾鬥毆。

6月21日,江西永新縣發生一起多人圍毆女生事件,一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據瞭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學生有2人,中學生4人,3人已輟學。年齡都在12至16歲之間。

5、以強欺弱,暴力威脅

校園欺凌之所以稱“霸凌”,是一些學生霸王心理十足,他們利用暴力以強欺弱,以多欺少,胡作非為,稱王稱霸。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安徽懷遠縣火星小學13歲的副班長小賜因為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向另外6個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他們喝尿吃糞。報道稱,經過走訪,“副班長的王國”更多細節被披露,在事情敗露後“副班長”還威脅要“弄死”其他學生。

可想,校園欺凌不能簡單地看作一個鬥毆事件,嚴重時還會致人傷殘,甚至威脅生命。

二、校園欺凌,誰之過?

1、家庭教育缺位

現代家庭裏,“4 2=1”的組成模式,使獨生子女享受着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待遇。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從小嬌生慣養,使得孩子在德育等方面培育存在嚴重缺失。讓孩子“自由成長”,不加管束,從而導致孩子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好強逞能,不吃虧。家長對孩子犯錯誤,也是是一味地護短,這樣以來孩子就會愈加放縱。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基礎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日後成才的基石。

2、學校管理無視

應試教育使學校過分強調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以文化課成績論成敗,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可否認,校園欺凌事件的頻頻發生,與素質教育失敗有直接關係。有些學校對校園欺凌處於一種漠視的態度。

很多教育部門和學校對校園欺凌事件缺乏足夠重視,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處理類似案件時簡單甚至粗暴。學校在預防校園欺凌事件中擔任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重視不夠就會出現欺凌現象的發生。

3、學生太任性

由於家庭教育的缺位,孩子在人格培育出現問題,但凡慣於欺凌的學生都是從小心靈扭曲的孩子。

他們習慣了被人慣着寵着,無拘無束,無法無天,唯我獨尊,天下老子第一。進入校園難以改變這些不良習氣。所以,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一旦不隨意、不順心就產生逆反心理,報復心理,就有了欺凌的衝動。

再之,在巨大的學習壓力和焦慮下,導致部分學生心理失衡,他們認為自己的人生是失敗的,進而將挫敗感化為憤怒,併發泄到他人身上,通過欺凌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4、全社會容忍

對於校園欺凌,整個社會都顯得認識非常不夠。很多家長和老師普遍認為,小孩之間的打打鬧鬧是正常不過的事,今天打明天就好了,沒有想到可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青少年教育不可能脱離社會的大背景。關心關愛校園欺凌社會也有責任。“校園欺凌”都可以從社會風氣、家風、黨風和幹部、機關作風等等中找出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交保護費”難道是憑空產生在青少年頭腦中的嗎?自己的父母、大人遇人遇事凶神惡煞,恃強凌弱,正是大人的許多壞東西,給了實施欺凌的青少年反面的“樣板啟示”。正是“校外惡勢力的支持和縱容”,成了“校園欺凌”存在和蔓延的重要原因。

三、校園欺凌,傷不起

1、校園欺凌,不是“開過頭的玩笑”

校園欺凌發生之初都是由小事引起的,從量變的積累到質變的飛躍。我們往往有一個誤區:認為發生此類事件都是學生之間開過頭的玩笑而已,無需大驚小怪,結果最終釀成大禍。

中關村二小欺凌事件中的那位學生母親的文章反映,當他們向學校及涉事同學家長進行交涉,學校老師將此事定性為一個“過分的玩笑”。這個玩笑,對於一個遭受欺凌,正在發育成長中的孩子,真不是一個玩笑。

2、校園欺凌,不可息事寧人

校園欺凌常見的解決方式往往是涉事雙方的家長急於分辨對錯,校方急於化解矛盾,採取一種簡單的調解方式。

其實,在欺凌和被欺凌的過程中,雙方孩子的心理感受等問題,經常在急切的處理過程中無法得到很好的關注與徹底疏解。想要杜絕校園欺凌,就不能在每次事件發生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學校對欺凌認知不足、教懲不夠的問題,如果沒有造成身體傷害,就以為是孩子間的“打鬧、開玩笑、鬧矛盾”,遇到此類事件也往往採取私下和解、息事寧人的方式,錯失了教育的良機。

3、校園欺凌,使學生人格扭曲

中小學生正值豆蔻年華,正處於樹立“三關”的關鍵時期,是人格的培育的重要階段。校園欺凌,對於青春期的他們來説,從心理各方面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一位長期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務的香港社工範平雨説,根據他所接觸的案例,一些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最終都可追溯到童年曾遭受的校園欺凌,嚴重的還會出現人格障礙、抑鬱症、焦慮症,甚至自殺或造成嚴重傷人事件。

有些學生遭受校園欺凌產生悲觀情緒,厭學思想。長期被欺凌的學生心理蒙受陰影,對人格都會產生裂變。他們走出社會,就會迅速變成社會渣滓,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向“校園欺凌”説不!

校園欺凌已經引起高層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級各部門都在加大教育懲戒,積極防治和應對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

1、重拳出擊,教育懲戒杜絕校園欺凌

2016年4月2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國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11月,教育部、公安部、“兩高”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針對日趨嚴重的校園欺凌現象,官方這次就校園欺凌出台的防治“組合拳”包括了三大方面的11個舉措,涵蓋了預防、處置和遠期的防治部署。

《意見》強調,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應登記在案並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要時轉入專門學校就讀。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必須依法依規採取適當矯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對犯罪性質和情節惡劣、手段殘忍、後果嚴重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

2、防微杜漸,採取積極干預措施

我們國家目前校園欺凌現象之所以比以前嚴重了,原因就是我們對這種現象的認識和干預都不足,沒有采取適當的、正確的干預方法。

校園欺凌是可以得到有效防治和改善的,但需要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干預方法。“中關村二小事件”發生後,該區着手製定了《海淀區中小學防止學生欺凌和暴力教育工作方案》。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學校在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會有一套健全的長效機制。

3、社會高度關注

一起看似簡單的校園事件,為何在短短几天急劇發酵?主要是人們對“校園欺凌”產生一種共鳴。進而藉助網絡自媒體這個推手產生轟動效應,使校園欺凌掀起波瀾。

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不斷刺激着公眾的神經,也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事實上,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世界共性難題,雖然已經引起各國足夠的重視,但目前依然無法根除,並有複雜化傾向。

五、國外如何治理校園欺凌的?

1、美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bullying)。校園欺凌在初中(6-8年級)階段最嚴重,高中時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

2、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那些給同學帶來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併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3、韓國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中小學校園暴力,韓國教育部決定,將從3月中旬開始向一些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警衞服務”,讓其免受校園暴力。“警衞”工作,除了警察之外,還動員民間保安公司的保安、體育館協會等人員來承擔。只要學生向學校或教育廳提出身邊保護申請,政府就會安排“警衞”到學校或特定地點保護學生。但一些家長和教師則對此表示擔心,認為“警衞服務”會令受害學生變得孤立。針對這種擔心,韓國教育部表示,警衞人員將向求助學生提供暗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