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反校園欺凌手抄報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園欺凌並不是一個階段性、地區性問題,而是一個長期以來世界性的客觀存在的問題。下面是反校園欺凌手抄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反校園欺凌手抄報

有效防範和遏制學生欺凌事件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更是學校必須正視、預防和制止的現實問題。那麼,學校應該如何防控學生欺凌現象呢?

1家校聯合,形成合力

一個問題學生背後,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無論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都與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直接關係。所以,家校聯合是防範校園欺凌現象的有效途徑和必需手段。教育好學生,首先要引導好家長。遏制和防範學生欺凌的突破口首先是家長,家長對校園欺凌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對防範欺凌現象起着關鍵性作用。學校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會等渠道,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培訓,使家長增強對校園欺凌危害性的認知和重視,關注孩子的異常言行,對孩子個性中的偏狹、自私與冷酷不能忽視,更不能縱容。

當學生欺凌事件發生後,班主任要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對孩子不能姑息遷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任由孩子討價還價,無理取鬧,而應配合學校做好教育、懲罰工作,以使孩子不再發生欺凌他人行為。教師要與家長保持經常性聯繫,發揮班級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創設家長心理課堂,對被欺凌和欺凌的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等等。

2法制教育,刻不容緩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欺凌他人,源於法制意識淡薄,不懂得約束自己,因此,加強法制教育刻不容緩。學校要充分利用黑板報、櫥窗、廣播室、校報等,做好法制宣傳工作,使校園普法教育活動常態化,如實行“聘任校外輔導員制”,請司法人士定期開展講座,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通過舉辦“校園暴力”圖片展,引導學生從慘痛的案例中認識校園欺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增強反對校園欺凌的意識;舉辦“與法同行”知識競賽、手抄報比賽,讓學生懂得相應的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規範自己的言行。

對於一些“惡霸”學生,學校可以集中培訓,教育他們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掌握基本的防範本領,學會依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暴制暴、以牙還牙。

對於被欺凌學生,班主任要教育他們,當遭受欺凌時,要沉着冷靜,機智應對,善於自衞自救,而不是去痛苦地忍受欺凌,如可採取迂迴戰術麻痺對方,也可通過假裝答應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脱。當與同學發生矛盾或被欺凌後,不要忍氣吞聲,要及時報案或告知老師和家長,要相信法律,相信正義,依靠老師、家長的力量和法律的權威解決問題,而不是採取武力解決問題的方式。否則,會導致欺凌現象惡性循環。

3適當懲戒,促其反省

不以規矩,難成方圓。對於實施欺凌行為的學生要給予嚴厲懲戒,讓施暴者因自己的過火行為付出代價,促其反省思過,吸取教訓,規範行為,其他學生也會從中受到警示。對於學生欺凌行為,學校和老師應及時跟進,徹底調查,並通知雙方家長到校,共同處理欺凌事件。學校要對參與欺凌者做出相應處罰,並記錄在學生成長檔案中。

對已經發生的惡性校園欺凌行為,學校不能抱有“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應當允許司法介入,通過司法人員的協助,做好欺凌一方對被欺凌一方的治療、補償等工作,讓施暴者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促其警醒,並以此為契機,教育、警示其他學生不要欺凌同學。學校要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建立預警、發現、報告、處理和懲戒校園欺凌體系,使懲戒起到教育、震懾作用。當然,實施處罰後,還要進行跟蹤觀察和調查,施以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既使欺凌行為不再復發,也使受處罰者放下思想包袱,健康成長。

4主題班會,價值引領

主題班會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解決學生問題的主陣地。在防範和遏制校園欺凌現象時,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教育的主渠道。

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疏導學生的情緒,健全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發生。

在班會課上,可通過視頻播放、欺凌案例介紹等,以案説法,讓學生認識到校園欺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體味欺凌事件對雙方及雙方家庭造成的不可彌補的傷害,使學生們從中汲取教訓。也可組織以“珍惜自我,關愛他人”“反對校園欺凌,遠離校園暴力”為主題的班會,通過學生髮言、問題討論、情感交流、真情告白、全班學生簽名等活動,淨化學生的思想,拒絕校園欺凌。要讓學生懂得,對一些身材瘦小、體力單薄、能力較差、家境貧寒、生理上有殘疾的同學,要盡力關心和幫助,不能瞧不起他們,更不能欺凌他們,要平等尊重他人,絕不凌弱欺生。

此外,班主任還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生命化道德教育,教育孩子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呵護生命,避免傷害他人也避免自己被傷害。當同學間發生矛盾,要合情、合理、合法地去處理,去化解,而不能付諸武力。要教育學生學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讓他們站在被欺凌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捫心自問:如果那個被欺辱的人是我,我會有怎樣的感想和感受?以此來啟發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瞭解動態,防患未然

百治不如一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素養、教育方式有所瞭解,與家長保持聯繫和溝通,引導家長正確地管教孩子。教師特別要及時瞭解和準確掌控學生的性格、思想、表現和動態。可通過調查學生、家訪、觀察、交流等渠道,把握學生的行為傾向,發現學生有暴力傾向時,及時做好思想疏導和教育工作,並主動向校方反映並與家長聯繫,共同防範,使校園欺凌現象消除在萌芽狀態。

教師還要特別關注班級內強勢學生和弱勢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增強他們的自制力和自我調節能力,排解他們的不良情緒。教師應對校園欺凌事件有預判性,加強監測以便及時處理。教師要隨時檢查反思自己的管教態度,避免出現不公、不當言行,努力保持學生陽光、健康的心理。

6培養“逆商”,拒絕欺凌

有些學生具有極強的自尊心、虛榮心、嫉妒心和報復心理,遇到打擊和挫折,往往會產生心理障礙甚至心理扭曲,為釋放壓抑情緒,常常會通過尋求刺激來獲得心理平衡與滿足,欺凌行為便應運而生。對於那些常遭欺凌的學生來説,心理上的弱勢常常使他們在遇到挫折時,會變得自卑自憐、自暴自棄甚至排斥自我,這就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所以,提高學生的“逆商”(全稱為“逆境商數”,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脱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耐挫力是防範校園欺凌的有效手段。

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挫折觀和人生態度,能直面挫折,善於在逆境的磨鍊中成長。如組織開展“圓夢挫折中”演講比賽,“名人挫折談”名言、警句徵集賽,“尋找強者足跡”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強化學生的抗挫能力;也可設置一些“難題”難為學生,使其產生“失落感”,有意識地增強學生的耐挫體驗,這對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校園欺凌也會發生在校外,參與者也不僅僅侷限於學生,社會青年有時也參與其中。因此,防範與遏制校園欺凌是全社會的責任,每個人都要關心和參與這種聯防,使校園欺凌事件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