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72K

[摘要]隨着社會經濟發展,人才作為第一生產要素,其培育工作越發重要。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中,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國家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改革也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尤其對於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而言,其獨特的價值定位,決定了它必須要順勢而行。本文在對核心素養內涵作出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現狀,並就其相關改革策略進行了探究。

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在社會競爭中的核心地位愈加凸顯,世界各國紛紛做出了相應努力。為了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儘快落實新課程教育改革目標,對各階段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做出了合理調整。核心素養作為人類發展中必備的基礎品質,其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的滲入,實現了它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價值。時至今日,有關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得到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一、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釋義

素養不只是知識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過利用和調動心理社會資源(包括技能和態度)、以滿足複雜需要的能力。核心素養是個體在面對複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下所孕育出來的,它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下,核心素養培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素質建設一直佔據着重要地位,關乎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發展。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視域下,加強國民素養建設,有利於精神文明社會發展,併為我國立足國際化競爭舞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從宏觀維度上講,所謂核心素養即是指覆蓋多個生活領域的,促進成功生活和健全社會的重要素養,強調終身學習的過程。關於核心素養的價值定位,華東師範大學的.鍾啟泉教授曾表述為,“是課程改革的DNA”。

立足於學生髮展,在核心素養體系的總體框架結構下,不同學科及不同階段有所差別。單就歷史課程的維度而言,核心素養作為人文素養的有機構成部分,是學生在接受歷史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識、關鍵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的綜合表現,是學生通過歷史學習能夠體現出的帶有歷史學科特性的品質。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歷史進行認識,拓展歷史視野,發展歷史思維,使學生在探究歷史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它對全面提升人才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是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路徑,理應得到關注和支持,並引領着新一期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潮流。

二、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現狀

歷史教學在整個高中教育階段佔有重要地位,其價值不單單在於傳輸文化知識,同時還有利於培育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觀念,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目前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潮流趨勢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不斷創新優化,並在培育學生方面展現了獨特優勢。但客觀維度上講,受多重因素影響,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亦存在不足,與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相去甚遠。部分高中對於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及價值認知不清,簡單地將歷史課程教學定位於知識灌輸,加之教學方法單一,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參與熱情,其最終收效不盡如意。另有些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關注不足,依舊堅持傳統應試教育老一套,相關評價機制建設存在漏洞,對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體現不明顯,同時還影響了學生學習觀念及行為,他們更多時候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將分數成績視為第一位,學生髮展受到了禁錮。因此,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

三、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並非空穴來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對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意義重大。我基於上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鑑。

(一)明確目標導向。任何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都以科學的教學目標為出發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首要明確目標任務,確保此項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在具體的踐行過程中,高中學校應該立足學生本位,關注其全面發展,並藉此確立歷史課程教學目標的總體框架結構,指導系列工作開展。之後,高中歷史教師要深入研析本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概念,理清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聯關係,精準定位課程標準,有意識地優化教學設計。同時,在科學的導向目標制定中,教師還尊重學生主體及其個性差異,瞭解他們的認知水平及學習情況,並結合歷史學科特點,合理定位各階段發展目標,保證學生身心健康。

(二)創新實踐方法。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及設備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為高中課程教學創新優化提供了良好發展環境。尤其對於歷史學科而言,由於其所涉內容繁多,教學實施過程中難度較大,一味地採用傳統灌輸模式,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信心與樂趣,核心素養培育更是無從談及。具體而言,高中歷史教師應致力於教育信息化建設,遵循學生主觀認知成長規律,緊扣核心素養,結合歷史教學課程需求,創設多樣化的問題情境,並通過圖片、影像、視頻等方式,再現歷史故事、細節、史料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歷史本身是一門強調以史料分析為依據、以史論結合為特徵的人文性學科。中國發展歷史源遠流長,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文獻史料。對此,教師應篩選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並且能夠反映歷史本質的史料,創設探究性問題情境,組織學生協作討論,活躍課堂氣氛之餘,還可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及對相關能力的掌握。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強調自身在學生羣體中的參與,瞭解其學習進展,針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保證該活動順利實施。

(三)增強情感體驗。如上分析,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其基本落腳點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但要求增長學生知識與技能,同時還強調其在整個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從而促使他們內化為優秀的品格,引導崇高的行為。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要將學生國家情懷培養作為最終指向,確定情感培養目標,並緊密地與知識學習、能力鍛鍊結合在一起,強化學生認知。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教學素材與情感目標培育之間的關係,藉助各種資源應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四)完善評價機制。評價的根本目的不僅僅在於瞭解學生,同時還為教學改革深化提供了信息依據。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包括認知水平、思想觀念以及表現行為等諸多內容,以增強其針對性、實效性。基於新課程標準指導,教師對高中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認知水平進行評價,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善於思維創新、有效應用實踐。而在思想觀念層面,要確定家國情懷、價值觀的評價標準,培育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及健全的人性品格。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上述評價更多地定位於精神層次,具有一定的隱性,需要通過學生行為實踐反映出來。因此,高中歷史教師還需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表現,善於解析其背後的心理活動,並分析其折射出的思想問題本質,繼而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強化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結合,如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實際,讓學生主動接受,並藉此激勵他們自我學習和完善。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對置身其中的利益相關主體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戰。由於個人能力有限,加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繁雜,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我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和參與此課題研究,綜合解讀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現狀,並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及時發現其中存在問題,繼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改革措施。

參考文獻:

[1]陳蕉蕉,甘永晴,呂亞蘭.遠程教育在農村中小學的應用發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8):29—30.

[2]莫紹強,劉江林.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遠程教育發展對策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6(0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