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校企合作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3W

摘要:從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內涵入手,分析了當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現狀,以及導致學生職業素養方面問題的原因。探索了在校企合作環境下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促進高職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校企合作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論文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

校企合作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根據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的不同特徵,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目標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不符現象。因此,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還需要社會與企業的密切配合。讓企業也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來,使職業素養培養成為校企雙方共同的目標。

1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是從業人員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素養,它能很好地衡量從業者是否能適應和勝任崗位工作。職業素養是一種養成教育,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是學生在從事專業技能中必備的品質。包括職業知識,其中包括專業知識和基礎文化知識;職業能力,包括普通性能力和專業性能力,專業性能力還包括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職業品行,包括職業理想、職業興趣、職業習慣和職業性格;職業道德又包含是否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是否能服務羣眾、奉獻社會。其中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是表面的、顯性的素養,而職業品行與職業道德則是內在的隱性的素養。顯性的職業素養是企業通過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競賽、技能比武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評估。從個人發展角度來看,高職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掌握一技之長,滿足企業崗位的需要,實現畢業後“頂崗即上崗”,實現人生理想,體現自身價值。而隱性的職業素養則決定了高職學生今後走上社會,進入企業能否勝任工作的基本層面,同時也是企業招標的重要考查指標。但由於校企合作往往看重於學生的專業技能,學院與企業缺少溝通,在文化方面缺乏融合與互動,使得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與企業文化之間還存在着許多脱節之處。這將影響到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今後很難出色地、富有創造性地完成崗位工作。因此,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養成要在培養學生顯性職業素養的基礎上,重點培養隱性職業素養。兩者是不可分割、不可偏廢的。

2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現狀

通過對學院近幾年的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相關方面進行一番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能夠利用所學知識,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完成工作,並且能夠表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但是,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大部分學生就業的崗位與在學校所學的專業並不一致,而且學校知識從理論到實踐有一個很大的跨越,意味着很多專業知識並不能直接運用,這就需要學生在企業虛心請教師傅,用心不斷學習。而企業的具有高技能的師傅可能在指導方法和理念上不能像高校老師一樣具備專業性,這時候學生隱性的職業素養就凸顯出了其重要性。

2)學生在企業離職換崗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企業提供的原因與學生提供的原因不太一致。學生離職的原因主要是個人或家庭方面的原因,有的'自己感覺無法適應目前的工作崗位,有些是對薪酬達不到預期的要求導致離職換崗。企業認為出現這種狀況是學生缺乏敬業精神,缺乏創新意識及自我調控能力等職業素養。就企業而言,他們尤為看重這些職業素養:團隊合作精神、應變能力、踏實精神、對本職工作的責任心等方面的問題。對於學生提供的離職原因則更多地認為與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符,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認為在該企業沒有發展的空間。企業沒有明確派任指導人員,碰到問題和困難不知道如何請教。企業與學生之間存在這樣的偏差,説明企業指導人員與學校在溝通上還存在問題。

3)學生在崗位上表現出的正面的職業素養與企業所認為的職業素養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偏差。學生自我感覺良好,但事實上離企業所要求的還存在較大差距。這就意味着學生們對自身職業素養的判斷不夠準確,自然也就不知道往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

3導致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方面問題的主要原因

3.1學院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認識的缺失

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是有專科學校和中等學校合併組建而來,校園文化積澱不厚,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學習輕應用”,“重教學輕實訓”的現象。片面強調提高學生的各種實用知識的獲得和職業技能的提高,把學生的職業素養簡單理解為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學校傳統觀念的轉變還不到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夠,一般的學校都開設過心理健康課程、政治思想教育課,很少有開設過職業素養教育課。實際上,對學生是否能順利就業與創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僅是對學生素養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整個學院的肯定,關乎到學院的形象與聲譽。作為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如果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本身缺乏相應的職業素養以及缺乏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意識,學生的職業素養的提高便無從説起。再有,作為學生本身而言,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文化成績不是很理想,本身對文化基礎課產生一定的反感。認為進高職院校就是來學習一門手藝,不需要有濃厚的文化底藴和人文素養,從而在學習過程中過分追求純技能的鍛鍊,而忽略深層次的職業素養的提升。認為只要把專業知識學好學精,畢業後自然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對自身未來的職業缺乏相應的合理的規劃,對自身的職業發展缺乏比較正確的認識。

3.2企業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參與的缺失

近幾年,高職教育迅速發展,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關注度大大加強,尤其是企業出於對高額利潤的追求,不惜高薪聘請高級技工,使得人們產生誤解,認為只要有技術就行,有技術就能拿高薪。於是一些高職學生為了取得高級技工證書不顧潛在的職業素養的培養。同時,企業文化和企業意願在向教育教學的滲透方面還很缺乏,因而使高職院校在培養模式的改進和提升上缺乏有力的科學依據和動力機制,校企合作普遍停留在表面化、淺層次的合作,從而影響了高職院校對職業素養的精準把握。

4校企合作環境下共同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探索

4.1專業教學中實施職業素養教育

以專業課程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職業素養。高職院校專業課程中本身藴含着豐富的職業素養內容和精神,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改變理論説教模式,有意識增加企業文化內容,把企業文化基本精神貫穿於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接受到企業文化的薰陶,充分挖掘和發揮專業課對學生職業素養養成的作用,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當然,要發揮好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首先要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從某種意義意義上講,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比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更為重要和迫切。高職院校教師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達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目的。定期讓老師輪換到企業進行掛職鍛鍊,切實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使教師具備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潛移默化引導學生。

4.2實訓教學模式中融入企業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職業教育的重要形式。通過相應的頂崗實習來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企業文化,在實訓場所或車間按照企業的標準和要求來約束學生,努力營造企業氛圍,讓學生很快適應具體行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崗位設置和職員形象。由對職業的好奇轉變為對職業的興趣,由此產生對今後工作強烈的職業情感。

4.3校企文化融合以營造素養培養環境

要推行企業文化進校園,藉助廣播、牆報、標語標牌、校報媒介來宣傳、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過公益活動、社團活動、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感悟踐行職業素養。把企業優秀人才請到學院做學術報告以及或與優秀員工座談等形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和態度培養的環境。把企業管理制度文化直接嫁接到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文化,引導和規範學生的行為,養成學生自覺遵守企業要求的習慣。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交融在一起,通過有效的互動,實現優勢互補。學校要經常聘請企業人力資源部領導或相關專業人士為學生做專題講座,告訴學生用人單位最歡迎具有怎樣職業素養的優秀畢業生,以及如何修煉、提升職業素養等相關內容。從而增強學生養成良好職業素養的針對性和自覺性。作為企業本身,要主動到學校宣傳自己的企業文化,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平台,可以在學校設立獎學金和助學金,不僅展示了企業實力,傳播了企業文化,同時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樣在增強了學生對企業的向心力的同時,也有助於培養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還可以採用設立企業冠名訂單班的辦學形式,通過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培養學生,聯合培養師資,共同開展科技研發等方式,擴大企業文化在師生中的傳播。從而走上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

4.4共同研發產品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藉助校企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可以組成大學生科技創新社團,或者成立教師工作室,吸收部分能力突出的學生,校企合作進行產品研發,藉助企業開展創新項目,讓學生創新學習,自主研究進行產品設計,甚至申報專利。在研發新產品的過程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創新過程的快樂。以點帶面,激發學生創新動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素養。

5結語

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是學生對社會職業瞭解和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學生職業發展的基礎。校企合作能夠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提供一個開放環境。使學生能直接接觸企業,瞭解到與自身今後職業相關的各種信息,開闊了知識面,擴大了眼界,增強了對職業素養的全面認識,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將來順利走上社會,找準自己在職場上的最佳位置。

參考文獻:

1.易忠奇.在校企合作中共同培養學生職業素養[J].湖南農機,2013(1):174-175.

2.張偉華.工學結合環境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分析與對策[J].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11(5):90-92.

3.萬暉,饒勤武.“90後”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缺失與重建研究,職教論壇,2011(34):76-78.

4.孫偉,米珍.建築企業文化視閾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析[J].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45-48.

5.靳慧.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31-33.